矛

矛(máo),兵器名,是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進攻性武器,是戰爭中常用兵器。長柄,有刃,用以刺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矛
  • 外文名:SPEAR
  • 拼音:máo
  • 五筆:CBTR
  • 部首:矛
  • 總筆畫:5
  • 倉頡:NINH
  • 鄭碼:XSIM
  • 統一碼:U+77DB
  • 筆順編號:54523
  • 反義詞
詳細解釋,漢字演變,相關典故,常用詞組,古代兵器,簡介,結構與功能,歷史發展,分類,另外運用,歷史考究,出土文物,地方語言,相關詞條,古籍解釋,

詳細解釋

〈名〉
1. (象形。金文字形,是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進攻性武器。本義:長矛) 同本義矛,酋矛也。建於兵車,長二丈,象形。——《說文》。按,矛者,刺兵也,其飾縣毛羽,兵車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又有夷矛者,長二丈四尺,兵車所不建,不常用。
二矛重英。——《詩·鄭風·清人》
修我戈矛。——《詩·秦風·無衣》
進矛戟者。——《禮記·曲禮》
操戈執矛。——《周書·王會》
矛若林立。——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黃線圍起來的是銘文黃線圍起來的是銘文
帶有銘文的矛頭,黃線圍起來的是銘文,有12個字--鳥篆-商代矛頭。
黃線圍起來是銘文黃線圍起來是銘文
260毫米矛頭-商代260毫米矛頭-商代
2. 又如:矛戈(矛與戈。攻擊;指責);矛弧(矛與弓。泛指兇器);矛子(梭鏢。裝有長柄的雙刃單尖刀);矛戟(矛和戟。泛指兵器);矛叉(月牙鏟);矛舛(矛盾,乖謬);矛盾(矛盾。矛與盾)
3. 廣東化州口音,意思為“不”,否定詞。例如:“矛知道”意思為“不知道”。

漢字演變

“矛”字的演變:
矛

相關典故

成語名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成語發音:yǐzǐzhīmáo,gōngzǐzhīdùn  成語釋義:子:對別人的稱呼;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擋住敵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對方的觀點、方法或言論來反駁對方。  成語出處:《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成語示例:菲薄古書者,惟讀過古書者最有力,這是的確的。因為他洞知弊病,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魯迅《華蓋集續編·古書與白話》)

常用詞組

矛盾、矛頭、矛若林立
黃線圍起來是銘文-16個字黃線圍起來是銘文-16個字
矛頭-商代-260毫米矛頭-商代-260毫米

古代兵器

簡介

中國古代一種用於直刺和扎挑的長柄格鬥兵器。矛是古代軍隊中大量裝備和使用時間最長的冷兵器之一。矛的歷史久遠,其最原始的形態是用來狩獵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後來人們逐漸懂得用石頭、獸骨製成矛頭,縛在長木柄前端,增強殺傷效能。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常發現用石頭或動物骨角製造的矛頭。奴隸社會的軍隊,已經使用青銅鑄造的矛頭。商朝時,銅矛已是重要的格鬥兵器。 從商朝到戰國時期,一直沿用青銅鑄造的矛頭,只是在形制上,由商朝的闊葉銅矛發展成為戰國時的窄葉銅矛。矛柄的製作也更為精細,出現了積竹矜,即以木為芯,外圈以兩層小竹片裹緊,塗漆,使柄堅韌而富有彈性。從戰國晚期開始,較多使用鋼鐵矛頭。直到漢代,鋼鐵製造的矛頭才逐漸取代青銅矛頭。隨著鋼鐵冶鍛技術的提高,矛頭的形體加大並更加銳利。
黃線圍起來是銘文黃線圍起來是銘文
265毫米-8個字銘文265毫米-8個字銘文

結構與功能

矛是一種純粹的刺殺兵器。其構造簡單,只有矛頭、矛柄兩部分。矛頭分為“身”和“骱(jiè)”兩部分。矛身中部為“脊”,脊左右兩邊展開成帶刃的矛葉,並向前聚集成銳利的尖鋒。有的脊兩側帶凹槽,稱“飲血”,為矛頭刺入人體時出血進氣,以減少阻力。“骸”是用來連線脊的直筒,下粗上細便於裝柄。為防止拔矛時矛頭脫落,有的矛矟兩邊鑄有環狀鈕,可用繩穿過把矛頭牢牢綁縛在柄上。矛柄有木柄和積竹柄兩種。“積竹柄”是用細竹做柄,打通竹節,竹芯內填充木條,然後用繩裹紮起來塗上漆。積竹柄堅韌而富有彈性,不易折斷,性能優於木柄。矛的基本形制有狹葉、闊葉、長葉、葉刃帶系和凹口骹式等。 主要功能是刺擊,由矛頭,柄和柄末端的激組成,它與戈、戟、殳、弓、矢並列為“五兵”。春秋時期的矛,按其用途分為酋矛和夷矛兩種。《周禮考工記對其規格的記述,步兵用的酋矛為4.5米,戰車士兵用的九矛為5.4米。但是,當柄長超過使者身長的三倍,用起來就不靈活了。所以,仍以2至3米長的為宜。《考工記》上說,酋矛柄長二丈,是步卒使用的兵器,夷矛柄長二丈四尺(均周尺),是戰車上使用的武器。當時的矛頭多為青銅質,但形制開始從凸脊扁體雙葉形趨向三葉窄長稜錐形,前鋒更加銳利,刺透力增強。銎部有穿孔,使矛頭能更牢固地安裝在柄端。矛桿長度一般為270-290厘米.l971年長沙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的兩支帶柄之矛,一支柄長297厘米,木質;另一支柄長280厘米,“積竹”柄。春秋後期,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魯哀公十一年),齊軍侵魯,魯季孫氏家臣冉求帥三百徒卒參加戰鬥,“用矛於齊師,故能入其軍”。可見矛已是步兵同車兵戰鬥的有效兵器。“丈八蛇矛
矛

歷史發展

車戰時代,兩陣相對極遠,非長兵不能及;故利用槍矛以為進攻之具,而佐之箭弩,矛之所以長丈八者,亦由於是。至馬戰時代,矛已覺其太長,不免有周轉不靈之病,故用矛者已不若用槍者之多矣。以迄近代,火器盛行,古兵刃淘汰殆盡,即習武者亦類多不知矛之使法,不若刀槍等法,尚未絕傳也。茲在舊書攤上得抄本一,題曰《長矛八法》想系古之有心人,圖繪以示後人者;考其使用之法,與長槍略同,槍中有八母槍,蓋即脫胎於此,槍出於矛,其信然也。 矛在槍之前出現,和戈一樣年代久遠,是戰車士兵的主要裝備。用法和戈類似,也比較單一,所以,在戰車沒落以後,把鋒尖部份改為鐵的,用來裝備步兵和騎兵。後來,由於刺殺力更強的槍這種兵器的出現,矛也逐漸不時興了。但是,遲至明代還能看到一種改良型的蛇矛仍在繼續使用。
在原始社會,人們把長木棒的尖端削磨成尖銳的“鋒”,用來扎刺魚、獸,這大概就是矛的前身。後來,人們開始用石頭打製成石矛頭,用獸骨磨製成骨矛頭,綁縛在長木柄上,這就大大提高了矛的刺殺效果。早在商代已出現了青銅矛頭,並且大量地用於戰爭。曾在殷墟侯家莊出土了一層成捆的青銅矛,每捆10支,共700餘支,可見那時青銅矛的製造量已經很大了。殷王的禁衛兵多裝備這種銅矛。商代的青銅矛不僅量多而且製作工藝已有相當水平,形體寬大,雙面有刃,且雕鏤精緻,式樣美觀,不僅是實戰的兵器,也堪稱藝術珍品。周代的矛,刃部加長,鋒部更為厚實,銎部減短,兩側的環取消,形式更加簡化,實戰性增強。那時兵車上使用的兵器最長的便是長矛,足有兩丈四尺(周尺),稱為夷矛。步兵使用的矛長兩丈,叫尊矛。若論長度,矛可列“五兵”之一。 戰國時期出現了鐵矛。鐵矛頭比銅矛頭體長,而且十分鋒利。據《荀子·議兵篇》記載,那時南陽一帶出產的鐵矛,質地優良,刺在人身上,就像黃蜂一樣凶,蠍子一般狠。此後鐵矛頭竟長達84厘米。西漢時騎兵是軍隊的主要兵種之一,專供騎兵使用的長矛,全長一丈八尺,稱為“矟(Shuò音碩)”。這種長矛矟一直到唐代仍被看作重要兵器,不許民間持有。 1974年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的秦俑從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鏃、矛、戈、鉞、吳鉤等。就是兩千兩百年前,秦代軍隊武器裝備的再現。戈、矛、戟這三種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長木柄,下端裝有銅,有的矛柄長達6.3公尺。
長矛方陣長矛方陣

分類

古人根據矛的長度和形態將矛分為蛇矛和長矛。
是矛的一種。蛇矛通體鐵制,由矛頭、矛柄、矛鐏三部分組成。矛頭長二尺余,扁平,彎曲如蛇形,兩面有刃,故稱蛇矛。因刃部分呈遊動如蛇狀,故此為名。全長達5.6米左右,木柄,矛尖部分用鐵製成,長約25厘米。矛尖部份採用這種形狀,是為了增加刺殺的深度,加大傷口癒合難度,給予敵人致命傷害。蛇矛的用法與一般的矛大致相同,主要架式為刺、挑、戮、劃等,具有一往直前的突擊能力。使用者的臂力愈大,蛇矛愈有把攻擊對象穿透的強力效果。 蛇矛的最大特徵,在於其矛頭的金屬位置形如彎曲的蛇體,有著波浪式的曲線。矛尖形如蛇舌吐信,加強刺穿對象的威力。在中國小說中,最常見的蛇矛種類是“丈八蛇矛”,當中尤以《三國演義》內蜀漢將領張飛所使用者最為著名。唐代杜牧詩作《郡齋獨酌》中有“犀甲吳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馳鋒鋩”句;李白《送外甥鄭灌從軍其二》亦有“丈八蛇矛出隴西,彎弧拂箭白猿啼”句;明代謝肇浙《五雜俎‧人部一》:“陳安刀矛並發,十傷五六,一時目為壯士,而平先搏戰,三交,奪其蛇矛,懸頭澗曲,易若探囊。”魯迅小說《吶喊》亦有稍提及過蛇矛:“他兩手同時捏起拳頭,彷佛握著無形的蛇矛模樣。”
夫差矛夫差矛
《三國演義》第一回記載“張飛造丈八點鋼矛”,第五回又提到“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從此蛇矛就成為了張飛的象徵武器;張飛死後,其子張苞亦“挺父所使丈八點鋼矛”為用。在大部份關於三國的人物像、動畫、漫畫、遊戲等相關創作中,張飛的武器都被設定為“丈八蛇矛”。同小說中,東吳大將程普亦用“鐵脊蛇矛”。
長矛
長矛長矛
矛頭長七八寸,形如槍頭,呈棱形。其下與柄相接,矛柄也可硬木製,粗如盈把,長一丈六餘有餘。矛鐏是柄的飾物,也有銅製者,呈錐尖形,可使矛插地而不倒。丈八蛇矛矛曲如蛇,長一丈八尺,傳為三國時期著名武將張飛所使用的兵器。 中國的長矛是人們所熟悉的一種古代冷兵器。隨著古代戰爭方式由車戰到騎戰再到步戰的演變推進,矛可說是三代元老。前漢時,秦國大將章邯挺刀攔截楚軍,迎面碰上楚將項羽,那項羽威風凜凜,橫槊(同“矟”)躍馬應戰。霎時間,刀槊相交,寒光凜凜,不到數合,殺得章邯渾身是汗,只得拋刀敗走。項羽所持的矟就是一種長矛。三國時張飛用的“丈八蛇矛”,孫權部將程普持的“鐵脊蛇矛”正說明在冷兵器時代,矛堪稱為武將們得心應手的一種利兵器,自然也是軍隊長期裝備的主要兵器。但是長矛也有短處,它的刃部較長,刺殺不夠靈便,所以唐代以後逐漸被槍所取代。此後,矛雖然不再是軍隊的常規兵器,但仍用於作戰,後來的歷次農民暴動,及大革命時期的工農武裝,仍主要以大刀長矛為武器。另外,在中世紀還有一種長矛,前頭成圓錐形後面有小木棍的,這樣加大了長矛的力度,也使其在衝鋒過程仲擊敗對手,因此長矛也是騎士喜愛的武器。
矛的歷史矛的歷史

另外運用

古代長矛戰術中最出名的當數由古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改良的“馬其頓方陣”。這個幾近堅不可摧的方陣使亞歷山大指揮下的軍隊所向披靡,使其從歐洲出發征服了波斯、中亞和印度的部分地區;直到被羅馬帝國軍隊挫敗前該戰術一直是古代希臘軍隊用以對付敵人的主要手段之一。西方世界的矛(pike)直至17世紀中期前,矛在西方世界的戰鬥中發揮極大的作用,是步兵部隊對付騎兵部隊最主要的手段。西方步兵所用矛的長度通常為10~14英尺(約3~4米),最長的矛超過22英尺(約6米)。相傳中世紀時期第一個將長矛運用到戰鬥中的是比利時佛拉芒民兵部隊或居住在低地地區的蘇格蘭人。13世紀末期至14世紀初,面對英法同盟軍的侵略,由蘇格蘭軍隊創建的“schiltron”方陣在僅有少量騎兵和弓箭手的蘇格蘭部隊中發揮重大作用。憑藉這種戰術,蘇格蘭人在1302年“Courtrai戰役”及1314年“班諾克本戰役”這2場戰鬥中取得巨大勝利。 後來由於火槍的發明及裝備刺刀的步槍在西方軍隊中的普及,17世紀中期長矛在新生武器的影響下正式退出軍事舞台。

歷史考究

矛為兵刃中最長之物,故有丈八蛇矛之稱;惟所謂丈八者,以周尺計之,合今之通用尺一丈四尺有奇;以此推之,則矛之由來,實在周代,或周代以前,來歷亦甚悠久,惟當時戰術未精,各種兵刃使用之法,亦極簡單,非若後之武術,以繁取勝,以多矜奇也。
矛屬於刺兵,是槍的前身。原始社會,人類就用獸角、竹片、尖形石塊刺殺動物,後來加上柄,就成了矛。周代五兵,矛占其二,可知為主要兵器。
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矛,宜刺之兵也,三分其長,二為刃、一為。刃之脊隆起,脊之兩旁微陷,以通空氣,取其刃而易拔也。《周禮·考工記·廬人》:廬人為廬器,戈六尺有六寸,殳長尋有四尺,車戟常,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故攻國之兵欲短,守國之兵欲長。攻國之人眾,行地遠,食飲飢,且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守國之人寡,食飲飽,行地不遠,且不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長。
矛
《周禮·考工記·廬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鄭玄註:八尺曰尋,倍尋曰常。酋、夷,長短名;酋之言遒也。酋,近;夷,長矣。
《周禮·考工記·廬人》:凡為酋矛,參分其長,二在前,一在後,而圍之;五分其圍,去一以為晉圍,參分其晉圍,去一以為刺圍。
劉熙《釋名·釋兵》:矛,冒也,刃下冒矜也。下頭曰:入地也,松櫝長三尺,其矜宜輕,以松作之也。櫝,速櫝也,前刺之言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矛長丈八尺曰俏,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殺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敵陣之矛也。仇矛,頭有三叉,言可以討仇敵之矛也;夷矛,夷,常也,其矜長丈六尺,不言常而曰夷者,言其可夷滅敵,亦車上所持也;矛,長九尺者者也,霍也,所中霍然即破裂也。殳矛,殳,殊也,長丈二尺而無刃,有所撞於車上,使殊離也。
漢劉熙《釋名·釋用器》:仇矛,仇,讎也,所伐則平,如討仇讎也。
漢劉熙《釋名·釋兵》:(小矛),延也,達也,去此至彼之言也。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 :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帶步光之劍,杖屈盧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為陣關下。
《典略》:周有屈盧之矛。

出土文物

製造年代:春秋時代
材料:青銅規格:29.5厘米
唐代獸面紋銅矛唐代獸面紋銅矛
收藏地:湖北省博物館
介紹:於1983年十一月在湖北省江陵縣馬山的一座楚國貴族的墓葬中出土,是春秋末期吳王的專用兵器。矛身與劍身相似而較短,中線起脊,兩面脊上均有血槽,血槽後端各鑄一獸頭。骹(又稱(上竹下角),為裝柄之用)中空。骹口扁圓,口沿內凹。矛體滿飾菱形幾何暗紋。基部有兩行8字錯金銘文:“吳王夫差自作用鈼。”據專家考證,鈼為矛屬刺兵器。由此可知,此為吳王夫差自用,此矛冶鑄精良,保存完好。此矛裝飾華美,鋒利無比,是春秋時期一件青銅珍品,是珍貴的文物。
製作年代:戰國(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材料:青銅
規格:高28.3厘米
收藏地:四川省彭城市博物館
介紹:於1991年四川省彭州市致和鄉紅瓦村戰國窖藏出土。二件,成對,形制紋飾均相同,矛身略呈菱形,兩面分別飾變形蟬紋、手紋。其刃口鋒利,紋飾精細,為巴蜀式銅矛中的精品。戰國時期,青銅鑄造技術已達到很高水準,制出的器物光澤優美、鋒利堅韌,體現出精良的工藝水平。此矛鋒芒逼人,歷經幾千年依然如故,可知此言不妄。精細小巧的蟬紋是古代工藝水平的體現,蟬紋銅矛就成為技藝、美學進步之代表。將蟬紋這樣帶有吉祥意義的紋樣用於兵器上,又代表著這一時代人們對於生命的看法。
銅矛銅矛
製造年代:戰國
材料:青銅
規格:通長21.8厘米
收藏地:四川省博物館
介紹:銅矛的造型鋒利、尖銳,有刃,有些矛形制細長,宛如一把劍;有的矛則很短很寬,刃的曲度也很大。相對於其它青銅兵器而言,由於銅矛的造型簡單,因此它在裝飾上也不是那么複雜,它可供裝飾的區域只在矛頭下方與木柄相接的部分,這一部位往往還在矛的兩側或一側有突出來的附屬檔案,例如倒勾等,這使得矛的進攻性與殺傷性更為加強。
圖中所示的銅矛鑄造精美,仍可見到其表面的光澤,矛柄處保存完好,並附有裝飾,這件銅矛的造型尖銳,很像一支短劍,在其兩側也均有突出的部分。

地方語言

拼音:máo
詞義:不
廣東省茂名說粵語地區和廣西一些說粵語地方語言文字,使用頻率最高的字。意思相當於廣東話的“唔”(不)的意思。可作為動詞,也是對上一問題、觀點、論證等的否定。
組詞:矛知(不知道);矛可能(不可能);矛識(不認識);我矛(我不);
例句:
”真噶矛知“ 國語解釋:真的不知道。
“我矛識得哪。” 國語解釋:我不認識啊(或者,我不知道)
“你想去聊矛?矛想。“國語解釋:你想去玩嗎?不想。
從上面的例句可以看出,這種地方語言文字的特色。與平常所了解的意思相差非常遠,這也是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之處。

相關詞條

語音演變
矛máo明尤“一兵器名。長柄、有刃,用以刺敵。”,越南語mâu,金尼閣mêu,鄭張尚芳《上古音系》mu。支讖譯mu為牟(明尤),矛可擬為*mu,加上流音作襯音尾後為*mur、*mul。*mur中的m音轉為w後即是烏爾Ur。古代烏爾人是一個好戰民族,發明了驢拉雙輪實心戰車和方陣,他們在戰爭中使用長矛和標槍;裝有帶刃的金屬矛頭的長矛和標槍應是他們發明的。梵語u在後漢三國時期,除被對譯為尤韻外,還被對譯為侯厚候韻,mu亦可譯作明厚之牡。古人將雄性生殖器比作矛*mu,牡出自矛。牡mǔ明厚“一雄性,指禽獸。”(《辭海》:“①鳥獸的雄性。”),越南語mẫu,金尼閣meù、mù,王力《同源字典》母(明厚)mə、土tha,鄭張尚芳《上古音系》mɯw?。《說文·牛部》:“牡,畜父也。從牛土聲。”。土,鄭張尚芳《上古音系》lhaa?(透模)、l'aa?(定模)。安世高譯ḍa、竺律炎為譯ḍo、支讖譯dā、tu、dhū、支謙譯(v)ta為頭(定侯),侯厚候為同一韻母的平上去,原始姬語的牡為*mlā/*māl、矛為*mbāl。牡為*māl出自矛*mbāl。牡*māl演變成英語male[meIl]“adj.1.男(性)的;雄的。2.[植]雄性的,只有雄蕊的.3.男性特有的,陽剛的。4.[機]陽的,凸的,插入的。”“n.1.男子。2.雄性動物。3.[植]雄性植物。”、拉丁語mās‘男子,雄性動物’、漢語nán<越南語男nam<*lām<牡*māl。日耳曼語陽性名詞之馬,古英語作mearh,古弗里斯蘭語mar,古高德語marh、marah,古北歐語marr;日耳曼語陰性名詞之馬(母馬),古英語mere、mīere、myre,古弗里斯蘭語merie,古撒克遜語meria,古高德語meriha,古北歐語merr。凱爾特語之馬,早期愛爾蘭語和蓋爾語marc,古威爾斯語march,康瓦爾語margh、march,不列顛語marh。比較古弗里斯蘭語mar和早期愛爾蘭語、蓋爾語marc,凱爾特語之馬多出了一個後綴-c;矛*mbāl亦可作*mbālc。
矛*mbāl/*mbālc演變出漢語鈹、錟、古英語pīl‘尖頭棍’、英語lance、拉丁語pike‘矛’、pila‘標槍’、pilum‘標槍’、日耳曼語framea(夫拉矛)。鈹pī敷羈切(滂母支韻)“一兵器,劍屬,形如刀而兩旁有刃。二大矛,《方言》九:‘錟謂之鈹’註:‘今江東呼大矛為鈹’”,越南語phi,金尼閣pcoēi、pcī鄭張尚芳《上古音系》phral。矛*mbāl>*bāl>*bil>漢語鈹pī、古英語pīl、拉丁語pila/pilum,矛*mbālc>*bālc>*bāc>拉丁語pike‘矛’。將直而長的小木桿桿的一頭削尖(即尖頭棍)用來刺投便成為原始矛和原始標槍。矛的第二次發展是將木尖用火烤硬使之更具穿透力。矛的第三次發展是裝上更加堅硬銳利並帶刃的金屬矛頭。刃部更容易劃破皮膚幫助矛頭進入目標體內。基什(Kish)所發現的蘇美爾人的金屬矛頭是靠插銷而不是套管和矛桿相連的,插銷上等距離地分布的四個小圓孔是供鉚釘用的。塔西陀的《日耳曼尼亞志》稱日耳曼人的主要武器是被稱為“夫拉矛”的一種短矛。矛*mbāl>*bāl>*bla>*fra,矛*mbāl>*māl>*mā>*mea;兩者疊加成為framea。阿庇安稱“高盧人所使用的長矛,跟羅馬人所稱為Pila的標槍沒有什麼不同,是四邊形的,一半是木製的,一半是鐵制的,除尖端以外其餘的部分都是不堅硬的。”(《羅馬史》第四卷“高盧史”Ⅰ,1)。標槍,古愛爾蘭語gabul、威爾斯語gafl、gaflach;古法語javelot>古法語javeline>javelings‘標槍’;jav-、gaf-當是gab-之音轉。若將古愛爾蘭語gabul、威爾斯語gafl、gaflach中的ga解讀為夏,那么bul、fl、flach、vel當是矛:矛*mbāl>*bāl>*bul>*ful>*fl,矛*mbālc>*bālc>*blac>*flach,矛*mbāl>*bāl>*vel。錟tán定談“長矛”,越南語談(定談)đàm,金尼閣tcân,鄭張尚芳《上古音系》l'aam。《說文·金部》:“錟,長矛也。從金炎聲讀若老耼。”支讖譯ram、rām、laṁ、支謙譯(v)dam為藍(來談)。原始姬語錟為*lāmc,矛*mbālc中的mb-和l交換位置後之*lāmbc中的b脫落後即是錟*lāmc。錟*lāmc在漢語中的演化如下:錟*lāmc>*dām>tán,在英語中的演變如下:錟*lāmc>*lānc>lance[lɑ:ns]“n.1.(古代騎兵使用的)長矛。2.[醫]柳葉刀。vt.用柳葉刀切開”。lance的矛頭當是柳葉形矛頭。鋋chán禪仙、yán喻仙“一鐵把短矛。二刺殺。”,鄭張尚芳《上古音系》ɦlian;攝摩騰、竺法蘭譯dhyan、康孟祥、竺大力譯(v)jan為禪(禪腺、禪仙),支謙譯dhra為闍(端模、禪麻)、譯(v)jan、yan、yāt為延(喻仙、喻線),支讖譯can、cān為旃(照仙);原始姬語鋋為*dhran/*dhrān,它是錟*lānc之音轉。錟*lāmc中的l音轉為澄母dr後產生杖、仗。杖zhàng澄養“一手杖,拐杖。二棍棒或棍狀物。三兵器。通‘仗’。四刑具。五拷打。六執持。七憑倚。”,越南語trượng,金尼閣chà,王力《同源字典》diang,鄭張尚芳《上古音系》daŋ?;仗zhàng澄養、澄漾“一刀戟等兵器的總名。二儀衛。三憑倚,依靠。”(《辭海》:“①刀、戟等兵器的總名。②兵衛。③兩軍交鋒。④執持;拿著。⑤憑藉;依靠。”),越南語trượng,金尼閣chà,王力《同源字典》diang,鄭張尚芳《上古音系》daŋ?、daŋs。漢語以矛為杖、仗。
公元前1800—1700年南西伯利亞的“奧庫涅夫文化”,屬於青銅時代早期文化,分布地域從俄羅斯葉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至阿爾泰山。這個文化有兩種典型的青銅器:單鉤矛頭和空首銅斧。單鉤紅銅或錫青銅矛頭在歐亞東部草原屢有發現,烏拉爾山塞伊馬—圖賓諾墓地發現四件,在阿爾泰山發現一件,在中國西北馬廠文化[前2350—前2050]遺存中發現兩件。無論製作技術還是藝術風格,這種銅矛都與奧庫涅夫式單鉤銅矛大同小異。馬廠文化分布範圍與半山文化大體相當,只是東界和南界有所收縮,東界至蘭州附近,不過西界可達哈密盆地。從年代上講西北馬廠文化在“奧庫涅夫文化”之前,這種矛頭的相似意味著存在馬廠文化向“奧庫涅夫文化”的擴散。商人的早期矛頭和單鉤矛頭的刃部都似葉片(有別於矢鏃狀矛頭,如戈爾迪烏姆城丘第三大廳浮雕上騎士所持矛的矛頭),刃部下面是連線矛桿的套管(有別於基什Kish的插銷);商人的早期矛頭和單鉤矛頭相似,只是商矛不帶單鉤。單鉤矛頭以它所加的單鉤而有別於其他文化的矛頭,成為該種文化的典型器物和文化標記物。三星堆出土的鋸齒狀戈在別的地方從來沒有發現過,也是文化標記物。帶倒鉤的矛頭作用與魚鉤相仿。刺入敵人身體後,藉助外拉的力量,可將敵人的肌肉大面積拉傷,加大了殺傷力。單鉤矛頭連鉤一起刺入人體後不可能迅速退出,不利於第二次進攻,這是單鉤矛頭的致命弱點。葉尼塞河流域、貝加爾湖一帶被認為是赤狄丁零的主要活動地。葉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至阿爾泰山的奧庫涅夫文化當可視為赤狄的文化。奧庫涅夫文化和中國西北馬廠文化典型器物的相同,表明這兩種文化上存在接觸和親密關係。這意味著葉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的赤狄有一部分是出自中國西北馬廠文化的。
古英語pīl‘尖頭棍’>現代英語pin[pIn]“n.1.別針,扣針。2.飾針;胸針。3.大頭針,圖釘。4.電源插頭上的的金屬片。5.(用於固定或支撐的)釘;楔;栓;銷。”。釘、針、矛和‘尖頭棍’相似,皆是帶有鋒利尖端的長圓柱體(長度遠超截面直徑)。釘、針為矛的衍生詞。釘dīng端青“一釘子,釘頭。”、dìng端徑“二以釘釘物。”,越南語đinh,金尼閣tī,鄭張尚芳《上古音系》teeŋs,英語nail、tack。矛*mbāl>*māl>*nāl>英語nail[neIl]‘釘子’,矛*mbāl>*māl>*lām>*dām>*tīm>釘dīng。針zhēn照侵“縫織引線用的工具。”,越南語châm,金尼閣chīn(加去聲符號),王力《同源字典》tijəm,鄭張尚芳《上古音系》kjum、kjums;英語needle['ni:dl]“n.1.針,編織針,縫衣針。2.(注射器的)針頭。3.(儀表等的)指針。4.(杉樹或松樹的)針狀葉5.(唱機的)唱針。6.針狀物。”。支謙譯kam為今(見侵)、譯kum為金(見侵)、譯ke為枝(照支)、譯ci為支(照支),支讖譯ke為支(照支)、吱(照支)、譯kiṁ為甄(照真、見仙)、真(照真)、譯ca、(v)ca為遮(照麻)、譯cin為真,康僧會譯(v)śam、安世高譯sim為深(審侵)。照侵之針可還原為*cam。針亦出自矛:矛*mbālc>*mālc>*c·lām>*cām,矛*mbālc>*māl>*nēdr>needle['ni:dl]。針*c·lām>*c·lāb>十(禪緝,越南語thập,英語ten)。楔xiē、xiè心屑、見黠“一門兩旁的木柱。二插入木榫縫或空洞中的上平下銳的木塊,起固定作用。三用楔形物插入。四木名。”,越南語tiết,金尼閣kiǎ、siě,鄭張尚芳《上古音系》kreed(見黠)、sqheed(心屑);英語wedge、peg。楔的讀音和轄*grād相近,兩者的形狀、功能相似。矛*mbālc>*cālmb>*cāl>*cad>見黠之楔*kat(安世高譯kṣat為察(初黠))、心屑之楔*sat/*sit(攝摩騰、竺法蘭譯nir、支讖譯nad為涅(泥屑)),矛*mbālc>*bālc>*bādc>wedge,矛*mbālc>*bālc>*bācc>peg。栓shuān審仙“一木釘。二盂。”,越南語thuyên,鄭張尚芳《上古音系》sroon、sron;英語bolt、plug。矛*mbālc>*māl>*lām>*lān>*shoan(葉leaf在漢語中音變為喻葉、審葉),矛*mbālc>*bāl>*bōl>bolt,矛*mbālc>*bālc>*blāc>plug。銷xiāo心宵“一熔化金屬。二銷耗,銷滅。通‘消’。三小,減損。四掘土削木用具。五生鐵。”,越南語tiêu,金尼閣siāo,王力《同源字典》siô,鄭張尚芳《上古音系》sew;英語melt、bolt、pin。攝摩騰、竺法蘭譯kāu、曇果譯gāu為憍(溪宵),*lām中的l音轉為心母s、-m音轉為-w即是銷。古英語pīl‘尖頭棍’反用後產生古英語pytt‘pit坑’(對應於拉丁語puteus‘well井’)。pit[pIt]“n.1.(地面上的)坑。2.礦井,礦坑;煤礦。3.(人、動植物體等表面的自然)凹陷,窩。4.皮膚上凹陷的疤痕;(尤指天花留下的)麻點,痘凹。”。英語well[wel]‘水井’和漢語井亦源自矛*mbāl(c)之反用。井jǐng精靜“一水井。”,越南語tỉnh,金尼閣çìm,王力《同源字典》tzieng,鄭張尚芳《上古音系》skeŋ?。矛*mbāl>*bāl>*wēl>well,矛*mbāl>*bāl>*lāb>*drab>trap[træp]‘陷阱’,矛*mbālc>*mac>*cam>çìm(支讖譯cak為作(精箇、精鐸))>jǐng。
漢語牝則是匕之反用。匕bǐ非(幫旨)“一食器。曲柄淺斗,狀如今之羹匙。二箭頭。”(《辭源》:“①勺、匙類取食物的用具。②箭頭。”),越南語chủy、tỷ,金尼閣pì,鄭張尚芳《上古音系》pil?、hŋwraals。匕首,短劍;頭象匕,故名;英語dagger。匕本身象矛一樣可喻雄性生殖器,在漢語中卻被反用去喻指雌性生殖器。《說文·牛部》:“牝,畜母也。從牛匕聲。《易》曰:畜牝牛吉。”牝pìn並軫、並旨“一雌性,指禽獸。二鎖孔。三溪谷。”(《辭源》:“①鳥獸的雌性。②門閂的孔;鎖孔。③喻溪谷。”),越南語tẫn,金尼閣pcìn、pìn、xìn,鄭張尚芳《上古音系》bil?(並脂)、bin?(並真)。牝本指帶匕之牛也就是公牛,但這裡的匕卻反用以指雌性生殖器。四川口語中指雌性生殖器的pī則是鈹pī‘長矛、大矛’之反用:由喻指雄性生殖器反向喻指雌性生殖器。英語female['fi:meIl]“adj.1.女(性)的;雌(性)的。2.(植物,花)產生果實的。3.(機械)凹的,內的。n.1.女人。2.雌性動物。3.[植]雌性植物,雌株。”是由fe、male兩部分構成。fe在英語中並不獨立成詞,沒有獨立意義。非fēi幫微“一不對,過失。二不,不是。”(《辭海》:“①不是。②不。③不對;過錯。”),fe·male的詞頭fe當即漢語之非。男女構成一對矛盾的雙方,非此即彼,非男即女。箭jiàn精線“一小竹。二古代以弓發射之武器。《方言》九:‘箭,自關而東謂之矢,江淮之間謂之鍭,關西謂之箭。’《急就篇》三:‘弓弩箭矢鎧兜鉾’註:‘以竹曰箭,以木曰矢。’”,越南語tiễn,金尼閣çién,鄭張尚芳《上古音系》?slens;英語arrow。箭和矛相像,箭是用來發射小型化的標槍。矛*mbālc可以喻箭:矛*mbālc>*cālmb>*cāl>*cān>箭(精線。支讖譯cak為作(精箇、精鐸)),*cāl>*cā>矢*si(shí審旨,越南語thỉ;鄭張尚芳hli?;安世高譯si為屍(審脂))、*hwo鍭(hóu匣侯、匣候,鄭張尚芳goo、goos;支讖譯ho為睺(匣侯))。匕指箭頭是因為匕和箭頭相像,而箭頭和矛頭相像。匕和牝皆出自矛:矛*mbāl>*bāl>匕*pīl、牝*bīl。
匙chí禪支“一古時舀食物的器具。”、shī“二鑰匙。”,越南語chủy,金尼閣xî,鄭張尚芳《上古音系》dje;英語spoon[spu:n]“n.匙,調羹。vt.用匙舀,舀取。”。spoon和匙亦出自矛:矛*mbālc>*bāls>*sbāl>spoon,矛*mbāl>*lāmb>*lā>匙。*lāmb的尾音置換成-dl產生英語ladle['leIdl]“n.長柄湯匙、長柄勺。vt.(用勺)舀取。”英語scoop[sku:p]“n.1.杓;勺。2.一勺、一舀(的量)”。矛*mbālc>*bōsc>*scōb>scoop。勺sháo禪藥“一舀東西的器具。二量名。”、zhuó照藥“三舀取。”,越南語chước,金尼閣xǒ,王力《同源字典》tjiôk,鄭張尚芳《上古音系》pljewG(章藥)、bljewG(禪藥)。杓sháo禪藥“一舀東西的器具。有柄,略近半球形。”、biāo幫宵、滂宵“三獨木小橋。”、dí端錫“八標準。”,越南語thược、chước、tiêu,金尼閣pciāo、xǒ,王力《同源字典》tjiôk,鄭張尚芳《上古音系》plew(幫宵)、phlew(滂宵)、pleewG(端錫)。矛*mbālc>*bālc>*blāc>*byāw、*lāc>*p(i)āu(幫宵)、*ph(i)āu(滂宵)、*tāk(端錫。支讖譯śak、śāk為釋(審昔))、*dhrāc/*dhyāc(禪藥)、tyāk(照藥)。
古英語以矛喻爭:古諾斯語mál‘a case,terms,agreement,案件,條件,協定’>古英語māl‘action atlaw,訴訟’。訟sòng邪用、邪鐘“一訴訟案件。《論語·顏淵》:‘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周禮·地官·大司徒》:‘凡萬民之不服而有獄訟者與有地治者,聽而斷之。’註:‘爭罪曰獄,爭財曰訟。’二爭辯是非。三替人雪冤。四責備。五通‘頌’、‘誦’。《說文》:‘訟,從言公聲,一曰謌訟。’清段玉裁註:‘訟、頌古今字,古作訟,後人假頌皃字為之。’古本毛詩雅頌字多作訟。”、gōng“六公然,明白。通‘公’。”、róng“七接納。通‘容’。”(《辭海》一sòng:“①訴訟。②為人辯冤。③爭論是非。④責備。⑤六十四卦之一,坎下乾上。⑥通‘頌’。”二róng“通‘容’。相容。”三gōng“通‘公’。”),越南語tụng,金尼閣çcûm、súm,王力《同源字典》誦ziong,鄭張尚芳《上古音系》soloŋ。《說文·言部》:“訟,爭也。從言公聲。曰謌訟。”漢語之訟亦出自矛:矛*mbālc>*mālc>*c·lām>*c·lōm>*ḍōm、*yōm、*kōm。*yōm即容(金尼閣ium加濁平、上聲符號;鄭張尚芳loŋ),*kōm即公(金尼閣kūm,鄭張尚芳klooŋ;klooŋ即*clōm)。支謙譯(v)ḍa為緒(邪語)、譯(v)ḍu為樓(來侯),支讖譯(v)ḍū為瑠(來尤);*ḍōm即邪用、邪鐘之訟(越南語tụng),它在漢語中音轉成sòng。漢語亦是以矛喻爭。爭zhēng莊(照二)耕“一爭鬥。二辯論。三決勝負。四猶‘差’。五猶‘怎’。六姓。”、zhèng莊諍“七規諫。通‘諍’。”,越南語tranh、tránh,金尼閣çīm、chēm,王力《同源字典》tzheng,鄭張尚芳《上古音系》?sreeŋ。矛*mbālc>*mālc>*c·lām>爭*c·yēm(康僧會譯cyu為周(照尤));矛*mbālc>*bālc>*c·lāb>*s·drāv>strive[straiv]“vi.①抗爭;奮鬥。”;矛*mbālc>*mālc>*c·lām>>*c·lōm>>*cōml>*cōnl>*cōnt,*cōnt為contend“vt.,vi.①鬥爭,競爭。”、contest“vt.,vi.①爭辯;辯論;爭論;反駁。②競爭;爭取。n.鬥爭;競爭;比賽。”的共同詞根conte-;*c·lām音轉為*srēm即是鄭張尚芳之?sreeŋ。
漢語‘武’和羅馬人的戰神馬爾斯Mars出自馬marc。《說文·馬部》:“馬,怒也,武也。”段玉裁註:“古無努,只用怒。”馬是有力的,是武備。武wǔ明麌“一通稱軍事、技擊、強力之事。二勇猛,剛健。三武士。四樂名。五足跡。六繼承。七古以六尺為步,半步為武。”、hū(《辭海》:“①泛稱干戈軍旅之事。與‘文’相對。②勇猛。③周代用於祭祀的‘六舞’之一。④《詩·周頌》篇名。⑤足跡。⑥繼承。⑦古以六尺為步,半步為武。⑧通‘幠’。”),越南語võ、vũ,金尼閣vu(濁平、上聲)、fū,鄭張尚芳《上古音系》ma?,周及徐《漢語印歐語辭彙比較》**mark、*ma?、mǐu。安世高譯ma、支讖譯mā、mo為無(微虞),支讖譯ha為於(於虞);虞麌遇為同一韻母的平上去;原始姬語的馬可擬作*mar。徐中舒主編《甲骨文字典》“武”解字:“從戈從止,與《說文》武字篆文形同。《說文》:‘楚莊王曰:夫武定功輯兵,故止戈為武。’按武取止戈之意,不確。所從止乃足趾之趾本字。甲骨文從止多表示行動之義。於省吾謂武從止從戈,本義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戈即武器。按於說可從。”周及徐“甲骨文從戈從止,表示荷戈出征或行軍之意。”(《漢語印歐語辭彙比較》第251頁)march(行軍)和Mars(戰神)源自馬marc。中古法語marcher‘用腳踏,踏步’演變為法語marche、英語march,動詞,像士兵一樣行走,行軍。由於“甲骨文從止多表示行動之義”,“止戈為武”意即行戈(動戈、出戈)為武:使用兵器為武。從英語war[wɔ:r]“n.1.戰爭。2.對抗;衝突;鬥爭。3.戰術;兵法;軍事。”和古英語gār‘矛’同源上看,漢語之武的讀音應源自矛*mbālc(>*mar>wu)或戈*kar(>*gar>war)。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𨥨𢦧鉾𥍥《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𠀤音謀。《說文》酋矛也。建於兵車,長二丈,象形。《徐曰》鉤兵也。《書·牧誓》立爾矛。《傳》矛長,故立之於地。《詩·秦風》厹矛鋈錞。《傳》三隅矛也。《禮·曲禮》進矛戟者前其鐓。《疏》矛如鋋而三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注》八尺曰尋,倍尋為常。酋夷,長短名。《史記·仲尼弟子傳》越使大夫種以屈盧之矛賀吳王。《尉繚子制談篇》殺人於五十步之內者,矛戟也。《揚子·方言》矛,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閒謂之鍦,或謂之鋋,或謂之鏦。
言不相副曰矛盾。《韓非子·難一篇》楚人譽其盾之堅曰:物莫能陷也。
譽其矛之利曰: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此矛盾之說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杓端有兩星,一內為矛招搖,一外為盾天鋒。《注》招搖為天矛,近北斗者也。
藥名。《本草綱目》衞矛,一名鬼箭。《李時珍曰》齊人謂箭羽為衞,此物乾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衞之狀,故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