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導向教育評價模式

目標導向教育評價模式是以目標為中心的教育評價模式。由美國教育評價的創始人泰勒在20世紀30年代首倡,故亦稱“泰勒模式”,是最常用的模式之一。評價步驟為:確定廣泛的教育目標;用行為術語加以表述;提供顯示目標成就情境和學習經驗;採用多種手段全面收集信息;把結果與目標作比較,對活動、方案的效果作出判斷,說明原因,提出解釋,檢驗假設;根據反饋信息,修正方案,重複新一輪的循環過程。泰勒模式以目標為中心,結果嚴密,簡潔,實施具有可操作性。缺點是對目標本身未進行評價,忽視非預期的結果,對過程評價重視不夠。

決策-管理導向教育評價模式亦稱“CIPP評價模式”。以決策為中心的教育評價模式。由背景評價、輸人評價、過程評價和成果評價四部分組成。背景評價旨在根據對象的需要對目標本身進行判斷,指導目標的選擇和優先權的分配,為計畫決策服務;輸入評價是對各種備選教育方案合理性、可行性的評價,為構建決策服務;過程評價是對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評價,提供監控、改進的反饋信息,為實施決策服務;成果評價是對成果進行描述、判斷和解釋,為再循環決策服務。該模式的優點是擺脫了傳統局限於目標的評價模式,更好反映社會對評價提出的新要求,系統反映評價對象的全貌。缺點是該評價系統過於龐雜,要求高,且需要大量的資源,實際運用範圍受到限制;評價人員的作用被降低到只是為決策者提供信息;只注重滿足決策者的需要,而忽視其他有關人員的需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