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派

白山派

伊斯蘭教蘇非主義在中國新疆地區的派別之一。又稱白山宗,俗稱白帽回。相傳15世紀初,中亞人麥赫杜米·艾孜木(瑪哈圖木·阿雜木)在喀什噶爾(今新疆喀什)開始傳播。後由其子穆罕買提·依敏(瑪木特·額敏)和伊斯哈格吾里伊斯哈克·瓦里)兄弟繼承,成為南疆六城喀什噶爾、葉爾羌、和闐、庫車、阿克蘇、英吉沙爾等地宗教首領,為了爭奪統治權,各自擴大勢力範圍,在爭戰中,分裂成兩派,穆罕買提·依敏派(瑪木特·額敏)被稱為依禪卡朗派,即白山派;伊斯哈格吾里伊斯哈克·瓦里)被稱為黑山派,一稱黑山宗,俗稱黑帽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山派
  • 時間:15世紀初
  • 創始人:麥赫杜米·艾孜木
名稱由來,主要歷史,主要影響,

名稱由來

關於白山派與黑山派名稱的由來有以下幾種說法:①當時取得蒙古人支持的為白山派, 獲得拔達克山- 坎居提支持的為黑山派。②因穆罕買提·依敏(瑪木特·額敏)的跟從者多居阿圖什北面,有白色大山,故名白山派;伊斯哈格吾里伊斯哈克·瓦里)的信徒聚居在葉城、葉爾羌,西面有黑色大山,故名黑山派。③兩派因追隨者以白旗、黑旗為標誌而得名。後世逐漸衍變為白山派信徒戴白帽,黑山派信徒戴黑帽為標記。兩派的教義基本一致,只是在齋拜儀書上略有不同。白山派主張默誦真主讚頌詞。黑山派則主張朗誦讚頌詞,兩派為爭奪政權進行了幾十年的流血戰爭,直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軍平定大小和卓,統一南疆後,20世紀初,兩派的區別才逐漸消失。
介紹白山派介紹白山派

主要歷史

17世紀中國新疆喀什噶爾和卓家族分裂形成的伊斯蘭教蘇菲主義派別。與黑山派相對稱。系維吾爾語Ak-taghlik的漢譯。喀什噶爾和卓家族先祖麥赫杜姆·阿扎姆(瑪哈圖木·阿雜木)是中亞著名教義學家,在中亞土庫曼、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地享有盛名。
他於16世紀中葉逝世後,留有13個兒子,長子依禪卡朗(瑪木特·額敏)與弟伊斯哈格吾里伊斯哈克·瓦里)因爭奪教主繼承權而分立門戶,在中亞馬維闌納兒(河中地區)形成對立兩派。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隨著兩派和卓進入新疆傳教,這種鬥爭擴大到新疆各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由於兩派矛盾不斷加深,其鬥爭形式也由宗教分歧演化為政治權力的角逐,以致發生武裝衝突。這種對立從旗幟、標誌和帽子顏色等外部特徵上直接表現出來。
依禪卡朗瑪木特·額敏)為教祖的一派稱為“白柳派”、“白帽派”,以伊斯哈格吾里伊斯哈克·瓦里)為教祖的一派稱為“黑柳派”、“黑帽派”。兩派並分別與不同地區驍勇善戰的柯爾克孜部落結盟。
當時居住在喀什噶爾以北天山山脈西部的柯爾克孜部落追隨依禪卡朗後裔,以“白山派”聞名,居住在帕米爾一帶的柯爾克孜人則追隨伊斯哈格系和卓,以“黑山派”聞名。因此,兩派便分別被稱作“白山宗”、“白山派”和“黑山宗”、“黑山派”。
17世紀80年代初,白山派領袖阿帕克和卓勾結準噶爾封建貴族出兵南疆後,開始了和卓封建教權統治,先後兩次執政共16年半,並與黑山派分治南疆,管轄喀什噶爾地區7年。
清代統一新疆時(1759),鎮壓了白山派大小和卓之亂大和卓波羅尼都長子薩木薩克逃至中亞浩罕,其後裔和卓張格爾自嘉慶末年(1820)起即開始不斷舉事入境肇亂,與黑山派紛爭不休,直到近代白山派和卓敗亡,白、黑兩派間的宗教政治鬥爭方漸平息。

主要影響

兩派在新疆地區的鬥爭及其家族在南疆地區的統治,影響極為深遠:
(1)導致了和卓封建貴族勢力的形成和察合台汗國後王諸政權的削弱與滅亡。
(2)兩派之間長期的教派鬥爭與權力之爭,對南疆地區的社會生產與安定造成很大危害。
(3)一些和卓以“聖裔”名義出遊內地,傳播蘇菲主義,對甘肅、寧夏、青海門宦的產生與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蘇菲主義道乘上,該派源自納格什班迪耶教團。因其修道方式稱“米斯克耶”,故為新疆早期依禪派別之一。主張“教乘”與“道乘”並重,靜修默念“迪克爾”(即讚詞),實行依禪世襲制度,設有依禪(即首領、導師)、謝赫(即麻札管理人)、哈里發(即弟子)、蘇皮(即修士弟子)、阿皮孜(即領導誦經)等教職,每年在5~6月、8~9月間舉行兩次朝謁麻札活動。與甘肅、寧夏、青海的虎非耶學派的一些支系門宦有道統師承淵源關係。 (陳國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