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伯瑜

高伯瑜(1915~1997),名壵,字伯瑜,1915年生,江蘇蘇州人。著名謎書收藏家、“謎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伯瑜
  • :壵
  • :伯瑜
  • 出生:1915年生
生平,貢獻,

生平

高先生的父親哲夫曾肄業於武漢大學堂,後去陝西追隨做官的伯兄。母親是常熟錢氏後裔,是我國著名學者錢仲聯的堂房姑母。此後其父和伯父先後自陝西回鄉,安度晚年。先生家藏書頗富,父輩善詩文書畫,鄭逸梅與先生為表兄弟,一度寄寓高家。良好的家庭環境與相互切磋的氛圍,使先生從小耳濡目染,根基深厚。先生初讀私塾,繼而就學於晏成中學(現蘇州市三中),德智體得到了全面發展,體育是他的長項,愛好桌球、象棋。但讀了一年書就因父染阿芙蓉癖(染上毒癮),家境日趨下滑而輟學,先後到上海當學徒、在蘇州婁門永順祥布店和皋橋乾昌祥布店做帳房。上世紀30年代中期,謀得吳縣縣立醫院總務的差事,此前已與好友吳進賢(名寒秋,書法家)以及王西神張一麟吳梅程瞻廬范煙橋蔣吟秋、朱楓隱、余覺等名流結社吟詩唱和,故所學不廢,與時俱進。但沒幾年抗戰爆發,舉家避難鄉下。回城後迫於生計,在蘇州一衛生機構任職。1940年,先生染肺病而失業,直至新中國成立前,一直靠兄弟接濟。
1952年先生參加了蘇州市新國畫講習班,之後即參加市文聯民間藝術研究組,與費新我等共事,隨組長顧公碩進行桃花塢年畫、蘇州刺繡的調查,廣泛聯絡民間藝人,編印舊版桃花塢年畫。從此,先生走上了工藝美術研究之路。 1954年春節期間,蘇州市文教局、市文聯在蘇南文管會(現蘇州博物館)內舉辦“蘇州市民間工藝品展覽會”,這是蘇州解放後第一次展出蘇州民間藝人的作品:朱鳳繡的《毛主席像》,任嘒閒繡的《列寧在講台上》,周巽先繡的《月季綬帶鳥》和《女大學生在牧場實習生》等等。沈金水還現場表演了緙絲藝術。整個展覽會的具體會務工作都由顧公碩和高伯瑜負責,為期18天的展覽,引起社會極大反響。展覽結束後,市文聯決定成立刺繡生產小組,借款300元作為籌建經費,由先生協同顧公碩負責此事。1954年3月8日正式開辦,地址在人民路調豐巷內,由顧公碩負責,先生任總務,成員有任嘒閒周巽先、嚴葆真、管頡雲、趙麗珠王雲娥、章秀民、朱靜雯等8人,特邀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柴扉程尚仁等來蘇進行藝術指導。自此,先生他們正式有薪水了。1955年12月16日,市文聯刺繡生產小組劃歸市手工業局,成立了蘇州市刺繡工藝美術生產合作社,先生任總務。1957年9月,先生和周守成上首都,負責“蘇州刺繡展覽”(蘇州刺繡工藝美術生產合社主辦),朱德、姚依林等首長都前往參加。通過展覽,解決了繡品積壓問題,扭轉了合作社困難的局面。1958年6月,蘇州市刺繡工藝美術生產合作社與蘇州市工藝美術研究室合併,翌年改名工藝美術研究所,先生均留任,直至1960年調到吳門畫苑工作。
1954年,先生與同事們在研究蘇繡時,發現我國獨特的瀕臨失傳的發繡工藝,於是努力尋找老藝人歸隊,挖掘搶救。先生的夫人周篤芸,其祖先累代為清朝武官,素稱望族,蘇州民間有“彭宋潘韓軋個周”之語,周家所藏多手工藝珍品,先生又廣交工藝美術界名家,博聞勤記,熟諳畫理,且善於將所藏所見的工藝實物,結合書本記載,揣摩研究,堅持不懈。故他雖不會穿針引線,卻逐漸掌握了刺繡的整體設計(構思、取材、設計畫稿等)和每個環節,還知道那道工序誰最勝任,進而匠心獨運,推陳出新。1959年,由先生等人指導繡出的建國以來第一幅黑色發繡《屈原像》送京,在“全國農業展覽會”展出,獲得朱德委員長的題詞和嘉獎。接著,先生等人又指導繡制了《長生殿》,展於香港,充分展示了發繡立體感強、能耐久、難度高的特點,好評如潮。之後,由於有人錯誤地認為人發很難收集,沒有原料來源,就此中斷。
1969年12月,先生全家被下放到江蘇濱海縣濱淮公社。
1972年東台縣東台鎮躍進工藝廠(現東台市工藝品總廠的前身)為開發工藝產品,開拓外貿渠道,慕名前往濱淮公社,聘請先生為技術顧問,後擔任生產股長、質檢科長。下放到鹽城地區的蘇南工藝產品美術行業的人員聞訊後紛至沓來,頓時這家小小的鄉鎮企業匯聚了來自各地的一大批工藝精英。有藝術家沈子丞陳負蒼王能父朱世英等作為藝術台柱,還有不少中堅設計人員和經驗豐富的刺繡藝人。10年間,先生嘔心瀝血,為東台工藝品總廠培養出一大批工藝美術人才,開發出一個個新經濟生長點。東台鎮躍進工藝廠原以加工人發、羽毛、豬鬃出口為主要業務,有一個人發車間。
1972年夏秋之交,先生萌發出發展“發繡”這個念頭,親自下車間揀長辮髮、選細度、比色調,指點設計人員仿古名畫構思繪圖,指導剌繡藝人如何用人發的自然色澤與國畫中的墨色相吻合,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繡出了《唐寅秋風紈扇圖》、《東方朔》、《岳陽樓》等多幅發繡。從此,蘇繡中的發繡藝術在鹽城東台落戶生根、開花、結果,成為鹽城地區發展經濟的一大支柱產品。之後,先生大膽地將這個廠的繡品車間改為發繡車間,並且利用染色頭髮,創造性地從單一的墨繡向多色發繡拓展,繼而走向彩色發繡。在先生的策劃與指導下,1973年我國歷史上第一幅多色發繡《黃山迎客松圖》在東台問世,黑、白、棕、黃、絳、赭等人發的色澤交織於一體,令人驚嘆。
1976年,又一幅多色發繡《蘇州留園圖》繡出,在1978年2月~5月的“全國美術展覽”上,得到許多外國友人的讚賞。同時,在先生策劃與指導下繡出第一幅雙面異色發繡《松鼠》,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希望杯;又有《壽怡紅群芳開夜宴》、《喜見榴開》等多幅發繡在香港“中國服裝與刺繡展覽”(香港中藝公司主辦)上展出,開幕後才半個小時,這些發繡精品即被爭購一空。《中國新聞》,香港《大公報》、《文匯報》等報刊相繼報導。中國新聞電影製片廠兩度到東台工藝品廠,拍攝短片《發繡》、《頭髮的妙用》。
1981年10月,先生代表東台工藝品總廠赴南昌,參加“全國工藝品旅遊紀念品評獎會”,由先生策劃指導繡出的發繡《寒山寺圖》獲“優秀作品獎”,在“全國抽紗與刺繡展覽”上曾獲得馬里總統夫人很高的評價。東台市工藝品總廠由於得到先生的幫助,在中國畫和發繡產品的基礎上,連鎖開發了絲毯、織錦、繡衣等新品,逐步發展成具有規模的工藝美術品生產廠家,產品銷路擴大到亞、歐、美等地區。
1982年,先生退休歸故里,繼續為工藝美術事業奉獻餘熱。
1982年參加工藝美術系統編志工作,後他與好友周以璞共創“蘇州市工藝美術藝人之家”,團結了一大批退休的老藝人,為挖掘和研究蘇州工藝美術傳統產品默默地工作著。“藝人之家”由小變大,生產紅火,但先生從不圖名利,只領取微薄的報酬一直乾到生命的終點。
早在1956年,先生就致力於蘇繡的理論研究,在報刊上發表了《介紹蘇州刺繡》、《蘇州手工業十年史》、《革新緙絲操作》、《宮扇》等文;
1958年,根據輕工業部門要求,他與李娥英合作編著了《中國刺繡工藝》一書。六七十年代,因種種歷史原因,先生極少動筆。
直至1981年底,他又拿起了筆,寫成了《發繡》一文。
1993年,先生又撰成《刺繡與發繡》論文,在江蘇省蘇繡藝術討論會上發表。先生的著作還有《余覺年譜》,但未發表。
1955年,先生以列席代表的身份,出席蘇州市政協第一屆一次會議。先生在70年代中期,被推薦為江蘇東台縣人民代表。
先生兒時愛好象棋,曾有“棋壇神童”之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先生曾主持過《新蘇州報》“棋譜專欄”,創作了數以百計的象棋排局。在擔任蘇州市青年棋社社長的近十年里,先後組織了1962年、1964年、1965年三次蘇州市象棋大賽,先生既是組織者,又是大賽的裁判長。先生提攜後學不遺餘力,培養出龐小予等一批60年代江蘇棋壇名將。
1964年杭州舉辦全國象棋比賽,先生組織龐小予等一批蘇州棋壇新秀前往觀摩學習,回來後,龐小予參加了是年7月的江蘇省象棋大賽,首次坐上冠軍寶座,先生也榮膺江蘇省象棋大賽五好裁判員。改革開放後,先生被推為蘇州市棋藝協會副主任委員。

貢獻

先生對我國的燈謎事業卓著貢獻,然長期以來被其在工藝美術與棋界的名聲所淹,直至1986年“紀念蘇州建城2500年·姑蘇謎會”後,世人才逐漸了解這位二十年代就從事謎學研究和謎籍收藏的老前輩。先生的父親與伯父都能自制燈謎,故先生童年即入謎途。一次,父執輩彭雲伯(吳中四大族彭氏後裔,北平射虎社社員)自京城返鄉來訪高家,見其聰明伶俐,即出謎:“怯春寒快把簾兒下”,要求猜一味中藥,年幼的他卻脫口而出揭開謎盒子:“防風!”1929年,先生14歲,受蘇州文壇名流程瞻廬、陳公孟等人影響,開始潛心收藏古今中外謎籍資料,覓得“謎聖”張起南《橐園春燈話》(長沙宏文書局本),視為圭臬,由此始終仰慕張起南。後先生以“中道依依望故扉”射小說家“程瞻廬”的處女作,加盟蘇州“西亭謎社”,師事程瞻廬,與程瞻廬、朱楓隱、王戟髯、陸澹安、陳公孟等組織謎會,頗極一時之盛。
先生才思敏捷,射虎頗有功力,1932年的《小蘇報》曾撰文報導了他猜謎的出眾才思。當時,蘇州民眾教育館(在今舊學前)於良宵佳節舉辦燈謎展猜,先生常攀弓前往,屢屢中鵠。一日,館長張千里(號一駿)於堂中懸一謎:“自謂張一駿,人稱張館長(猜古文一句)”。先生答曰:“不以千里稱也”。張千里即邀先生到耳房相敘,結為知己。解放初期,先生親自主持了兩次由蘇州市手工業局舉辦的大型“春節燈謎展猜”,所懸之謎,全由他提供。在他的影響下,王能父、張榮銘、周宗廉孫同慶等人於1956年籌建蘇州市第一工人俱樂部燈謎組(現蘇州市職工燈謎研究會前身)。先生醉心謎學七十春,潛心收藏古今謎籍資料,經歷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謎學之路:“猜謎——收集——創作——研究——編纂——無償捐贈”。青年時代他就參與“西亭謎社”活動,潛心研究謎學,曾根據《十四家新謎約選》(清光緒三年版本)訂正了廈門民俗學家謝雲聲《靈簫閣謎話》(1930年版本)中的疏漏之處,抄寫了《日河新燈錄》等一批清代謎著。上世紀六十年代,先生聽說北京圖書館藏有蘇州的管叔壬著的《新燈合璧》(1888年版本),內收蘇州第一個民間燈謎社團——五畝園謎社社員的作品,他專程北上,花了一天的時間,抄錄了該書(卷上)的謎作。平時,先生節衣縮食,將積蓄的錢用於購買謎書。經過三十多年的辛勤努力,到1966年已收集到各類謎籍三百餘種。可是,一場浩劫奪去了他的大部分精品,倖存者被他冒著風險藏在柳條箱底,偷偷攜帶到蘇北農村。
1986年在“紀念蘇州建城2500年”活動中,首次與觀眾見面,令人一飽眼福。
1989年元宵,又在福建漳州展覽陳列,兩岸謎友無不驚喜萬分。在全國謎界,先生“謎齡”最長,藏書也居首位。早在三十多年前,先生就有一個願望:把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歷代謎書,通過各界人士的努力,匯成一編。人民日報出版社副社長、高級編審郭龍春(後離休,2003年去世)得悉後,鼎力相助,使先生的願望成為現實。
1987年人民日報出版社決定出版由先生倡導並領銜編纂的我國第一部歷代謎語書籍彙編《中華謎書集成》,這一盛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通力合作,終使這部巨著順利出版,先生對郭龍春先生念念不忘。高雄、漳州兩文虎基金會先後授予先生“沈志謙(台灣謎學研究會會長)文虎獎提名獎”(1994年)、“沈志謙文虎獎”(1996年)。
1996年夏,先生因心臟等疾病復發住進醫院,1997年5月10日凌晨2時15分與世長辭,享年83歲。先生中年得一子一女。子明明師從徐紹青沈子丞,畫作兩次赴港公展。女兒周瑩華過繼給內弟家,後女承父藝,研究發繡藝術,現為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先生的燈謎藏書,由其家屬遵照臨終前的遺囑,全數無償捐獻給國家,永久保存在享有“全國燈謎之鄉”美譽的漳州市燈謎藝術館,計79種150冊。並在漳州燈謎藝術館新館——威鎮閣內專辟一個樓面,陳列高先生捐贈的歷代燈謎古籍資料,還專門編輯了一部《謎賢高伯瑜》的紀念專輯。為紀念和弘揚高老的奉獻精神,1997年6月,漳州市薌城區文化局決定為高伯瑜先生塑立半身銅像,得到漳州市政府批准。銅像由與高老交好十數年的蘇州中青年雕塑家張民偉設計,蘇州鎏金工藝廠負責製作。整座銅像高65厘米,重80公斤,上鐫“謎賢高伯瑜”五字(著名書法家、謎家王能父書),如今已屹立在漳州大地之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