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性腎病

瘧疾性腎病

瘧疾性腎病 多見於三日瘧病人長期未愈者,以非洲兒童患者居多。主要表現為全身性水腫、腹水、蛋白尿和高血壓,最後可導致腎功能衰竭。而且當成為慢性後,抗瘧藥治療也無效。此綜合徵是由匹型變態反應所致的免疫病理性改變,多發生在有高效價瘧疾抗體和高水平lgM。的人。重症惡性瘧患者有的也發生此症狀,但臨床表現較輕,藥物治療易愈。

發病原因,發病機制,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可逆性腎損害,慢性進行性腎損害,臨床表現,病情診斷,瘧疾的診斷,瘧疾性腎病的診斷,鑑別診斷,病情檢查,血中病原體檢查,免疫學檢測,核酸探針檢測,PCR檢測,Dipstick方法,疾病治療,疾病預後,流行病學,

發病原因

人類對幾種人體瘧原蟲普遍易感。瘧原蟲感染是本病的惟一誘因。人們發現同一時期內瘧疾流行區腎臟病發病率遠高於非流行區。近年來臨床和組織學研究,在患者腎小球內免疫複合物中有瘧原蟲抗原物質,進一步證實了瘧疾是產生腎臟病的重要病因。

發病機制

瘧疾產生的腎損害可分為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可逆性腎損害和慢性進行性腎損害三類。急性腎功能衰竭是惡性瘧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其發生率約為0.45%。其發病與急性血管內溶血、血容減少、血液粘滯度增高及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因素有關。而後二者則與免疫反應有密切的關聯。

急性腎功能衰竭

瘧疾引起的急性腎功能衰竭,其病理變化主要為遠端腎小管變性和壞 死,管腔內有血紅蛋白管型及顆粒管型,腎間質水腫。惡性瘧急性腎功能衰竭常為非少尿型,因此臨床上易被忽視。常見的原因是急性血管內溶血(黑尿熱,black water fever),常見於惡性瘧疾,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是重要因素,瘧原蟲毒素釋出及套用抗瘧藥(如奎寧與伯氨喹啉)、解熱鎮痛藥等均為誘因。嚴重時患者可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

急性可逆性腎損害

在免疫螢光下,可見IgM(為主)、IgG及C3在基膜內皮下及系膜區沉積。電鏡下見電子緻密沉積物,部分可找到瘧原蟲抗原。有人發現惡性瘧抗原植入後,繼而循環抗體與之結合,並在原位形成免疫複合物。說明在人類和實驗動物的腎損害是由免疫複合物引起的。大多數瘧疾患者中該類型腎損害(如蛋白尿、腎小球腎炎和腎病綜合徵等)對抗瘧治療有效。 腎活檢見腎小球系膜增厚,內皮細胞增殖及肥大,基膜不規則增厚。

慢性進行性腎損害

瘧疾所引起的慢性進行性腎損害,亦可在腎組織中檢出瘧原蟲抗原。20世紀60年代已證實其腎損害是由於瘧原蟲感染誘發的免疫異常反應,導致免疫複合物性腎炎。近年來認為三日瘧腎病可能屬自身免疫反應,早期是由循環中的三日瘧抗原形成免疫複合物,或由於抗原植入腎小管毛細血管壁,與抗體相結合在原位形成免疫複合物,產生了腎臟的初期損害,進而被破壞的腎組織組織蛋白又可作為自身抗原,促使自身抗體的生成,再引起免疫複合物腎炎。三日瘧流行區居民血清抗核抗體與三日瘧原蟲抗核抗體有交叉免疫反應。

臨床表現

瘧疾性腎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血尿水腫,4種瘧疾均可並發 此症,但以三日瘧較多見。 瘧疾所致的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可有高熱、大出汗、攝入水量不足導致有效血容量降低,繼而代償性交感神經活性增高,兒茶酚胺分泌增加,腎血管強烈收縮,導致腎血流量明顯降低,則可引起或加重腎功能不全。
瘧疾性腎病瘧疾性腎病
瘧疾所致的慢性進行性腎損害,主要臨床表現為腎病綜合徵。大部分患者在1年內死亡,死亡率較高(約13%)。通常為三日瘧並發腎病綜合徵,多見於兒童。在三日瘧病情控制後3周內出現典型腎性水腫,甚至產生胸腔積液腹水,伴有肝、脾大及貧血。在水腫消退後,可持續存在蛋白尿及出現腎功能損害和高血壓。少數為急進性腎功能衰竭。

病情診斷

瘧疾的診斷

人體4種瘧疾在臨床表現、病程經過、對藥物反應等方面有許多共性,又各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診斷應明確患者的瘧疾種類。臨床診斷要點為: ⑴多數病例在發熱前有時間長短不一的寒戰或畏寒。
⑵體溫在短時間內迅速上升,持續數小時,然後很快下降,繼而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每隔2~4h測量體溫1次,分析體溫曲線,則可發現夜間的體溫往往降至正常或在
常溫以下。 ⑶發作有定時性,發熱期與無熱期交迭出現,且有一定的規律性。
瘧疾性腎病瘧疾性腎病
⑷病人在發作間歇期除疲勞、無力和略感不適外,一般感覺良好。
⑸發病多見於中午前後和下午,夜間開始發作者較少。
⑹臨床症狀一次比一次嚴重,經多次發作後,又漸次減輕,有“自愈”的趨勢。
⑺有溶血性貧血的臨床表現,其程度與發作次數相符。
⑻脾大,其程度與病程相關,部分病例同時見肝大。
嬰幼兒、惡性瘧、以及新感染病例發作最初一、二次,臨床症狀常不典型。此外,一些有較高免疫力的病人,血中帶有大量原蟲,臨床症狀卻不明顯或完全沒有,尤須參照體檢和實驗室檢查方能確定診斷。如實驗室檢查能在周圍血中查到瘧原蟲本病即可確診。

瘧疾性腎病的診斷

瘧疾在發作過程中並發腎小球腎炎、急性腎衰竭或腎病綜合徵。一般認為屬免疫病理現象,為第Ⅲ型變態反應。瘧疾急性期引起的腎病是一時性的可逆性病變,患者可有溶血性貧血、黃疸、腰酸、尿頻、尿急等。尿檢查可見尿醬紅或呈醬油色,長期未愈的部分患者,可出現腎病綜合徵。瘧疾腎病以惡性瘧和三日瘧患者較常見。結合臨床瘧疾的診斷,以及腎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綜合分析可明確診斷。

鑑別診斷

臨床表現典型的瘧疾,診斷不難,對於占1/3以上的所謂非典型病例,須與以發熱、脾大和肝大為特點的其他疾病相鑑別,以免貽誤治療,擴散瘧疾,或忽視了與瘧疾並存的其他疾病。
⒈急性血吸蟲病 有血吸蟲病流行區的疫水接觸史和尾蚴皮炎史
,常見腹瀉和黏血便等消化系統症狀和乾咳等,與瘧疾不同的是肝大者占的90%以上,以左葉較顯著,白細胞數增加,嗜酸粒細胞增多,尾蚴膜反應、環卵沉澱試驗或大便孵化陽性。 2.絲蟲病 多數有既往發作史,白細胞和嗜酸粒細胞增多,無貧血和脾大,血微比蚴多為陽性。
相關檢查相關檢查
⒊黑熱病 有黑熱病流行區居住史。發熱一般不規則,後期可發展為全血細胞減少,有鼻出血或齒齦出血等症,肝脾大,骨髓穿刺可查到利杜體。
⒋阿米巴肝膿腫 肝臟明顯腫大和疼痛,無脾大,熱型不規則,白細胞顯著增多,以中性粒細胞為主,超音波及X線檢查可發現膿腫。
⒌傷寒 發熱呈稽留熱,有玫瑰疹、腹脹等胃腸道症狀和其他全身中毒症狀等。血、骨髓、大便等細菌培養和傷寒血清凝集反應陽性。
⒍敗血症 體溫不規則,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顯著增多,一般可發現感染原因,血或骨髓細菌培養陽性。
⒎布氏菌病 發熱呈周期性,一般症狀不重。以後可見一系列神經症狀,可進行皮內和血清學試驗。
鉤端螺旋體病 體溫多呈持續熱或弛張熱,有上眼結膜充血、腓腸肌痛、淋巴結腫痛、皮膚黏膜出血、肝功能損害和肺部症狀等。可進行血清免疫學試驗和檢查鉤端螺旋體確診,青黴素有效。
⒐急性腎盂腎炎 發熱不規則,有腰酸、尿頻、尿急及尿痛等。尿檢查見紅、白細胞及蛋白,細菌培養陽性。但無原發病瘧疾的臨床症狀和病史,可資鑑別。

病情檢查

血中病原體檢查

人體四種瘧原蟲只有惡性瘧一種在周圍血內僅見環狀體和配子體,且在發 作期檢出機會較多,發作間歇期多數原蟲進入內臟毛細血管,如當時配子體尚未出現,則血檢可能暫呈陰性,因此惡性瘧在發作期間查血最為適宜;其餘3種瘧疾的血檢不受時間限制,無論在發作期及間歇期均可見到原蟲。故對臨床症狀酷似瘧疾、血檢原蟲陰性者,應堅持連續幾天檢查,一天查血2次。細緻地按規定檢查厚血膜,其功率高於薄血膜很多倍,凡是瘧疾,最終定能在周圍血中查到瘧原蟲。從患者耳垂或指尖刺取血液塗片、染、鏡檢,迄今仍是最可靠的確診瘧疾方法,如發現紅內期瘧原蟲即可確診。 鑒於鏡檢法的準確性受到血中原蟲密度、製片和染色技術、服藥後原蟲變形或密度下降、以及鏡檢經驗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對傳統的血檢法有了一些改進。其一為用含有抗凝劑和吖啶橙的毛細管,取病人60μl血,加一個浮器離心後,瘧原蟲濃集在紅細胞上層和白細胞下層,由於管中央有浮器存在,把上述兩層細胞和瘧原蟲推向管壁,可以直接在螢光顯微鏡下檢查發現螢光的瘧原蟲。此法有濃縮作用,可提高敏感度。其二是用0.5%~1.0%皂素溶液代替普通水溶血,然後以吉氏液染色後鏡檢。優點是以皂素處理過的厚血膜底板清晰,無紅細胞殘骸和血小板干擾,有助於瘧原蟲檢出。
瘧疾性腎病檢測儀瘧疾性腎病檢測儀

免疫學檢測

檢測瘧原蟲抗原和抗體,主要方法有瓊脂糖擴散試驗、對流免疫電泳、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直接螢光或酶免疫染色法等;可查出原蟲血症者。可用於臨床診斷、流行病學調查、追溯傳染源、考核療效及藉助測定流行區人群抗體水平的高低,來推斷瘧疾的流行趨勢;過篩供血者以預防瘧疾輸血感染,以及考核抗瘧措施的效果等。此外對多次發作又未查明原因者,檢測瘧疾抗體有助於診斷。檢測抗體的方法較常用的有間接螢光抗體試驗、間接血凝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

核酸探針檢測

目前國內外已有幾種不同的核酸探針用於瘧原蟲的檢測。由於其獨特的高特異性,敏感性可高於鏡檢,認為核酸探針技術非常有希望替代常規的顯微鏡檢查,且可在短時間內成批處理大樣本,已被認為可以定量及估算瘧原蟲血症水平,是瘧疾流行病學調查及評價抗瘧措施效果很有潛力的診斷工具。
瘧疾性腎病細胞像瘧疾性腎病細胞像

PCR檢測

在各種瘧疾檢測方法中,PCR方法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是最高的。為進一步提高PCR技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以及便於在實際工作中推廣,又進行了巢式PCR(nested PCR)、PCR-ELISA等方法的研究。除能夠直接檢測抗凝血樣中的瘧原蟲外,PCR檢測濾紙乾血滴上的瘧原蟲技術也已成熟,從而便於以PCR技術監測邊遠地區的瘧疾。由於它對實驗技術和條件的要求較高,從而限制了其在現場的套用。就目前多數瘧區的條件,現場採血後,尚要回到具有較好條件的實驗室做進一步的分析處理。

Dipstick方法

此方法診斷瘧疾的敏感性(84.2%~93.9%)和特異性(81.1%~99.5%)均較高;且具有操作簡便、快速穩定、易學的特點,但套用Dipstick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用此法難以檢出尚處於潛伏期或血中僅含有成熟配子體的惡性瘧原蟲。 急性腎損害時由於遠端腎小管變性和壞死,檢查可見管腔內有血紅蛋白管型及顆粒管型,腎間質水腫,患者可有大量蛋白尿及紅、白細胞尿和管型尿,多數為非選擇性蛋白尿。血清白蛋白降低,α2球蛋白增高,膽固醇增高,C3降低等腎小球腎炎和腎病綜合徵等表現;患者還可
有血液黏滯度增高症狀,是因為含瘧原蟲的紅細胞表面有纖維蛋白沉著,使其相互粘連成團狀,引起微循環障礙,最終出現腎功能衰竭及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急性可逆性腎損害腎活檢見腎小球系膜增厚,內皮細胞增殖及肥大,基膜不規則增厚。在免疫螢光下,可見IgM(為主)、IgG及C3在基膜內皮下及系膜區沉積。電鏡下見電子緻密沉積物,部分可找到瘧原蟲抗原。
瘧疾性腎病患者瘧疾性腎病患者
三日瘧腎臟的病理改變,以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局灶性(約30%)或瀰漫性增厚,毛細血管襻周圍及系膜細胞內呈節段性硬化(30%~75%)為主。基膜增厚,部分病例有少量新月體形成。病變進行性發展為整個腎小球硬化(約占75%),並繼發腎小管萎縮。其特徵為毛細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及閉塞,腎小管萎縮及顯著間質浸潤。
免疫螢光鏡檢主要在系膜區有IgM沉積,另外,有少量IgG、C3,偶可發現IgA。免疫球蛋白多在發病後1周出現,持續時間長達半年。近年認為沉積物顆粒粗細與IgG亞型有關,粗糙顆粒常含有IgG3,細小顆粒常含有IgG2,電鏡下見到腎小球內皮下有基膜樣物質沉積,基膜內有電子緻密沉積物(electron-dense deposits)。

疾病治療

瘧疾性腎病絕大多數是可預防的,治療則應以原發病為主。
⒈氯喹 套用氯喹可控制瘧疾發作,口服首劑1.0g,第2~3天各服0.75g,總為2.5g,需長期治療者,維持劑量≤0.25/d為宜。靜滴首劑1.5g,第2~3天各服0.5g。惡性瘧伴急性腎功能衰竭者,應在抗瘧治療的同時,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雙嘧達莫(潘生丁)或少量肝素,降低血液黏滯度,防止血栓形成。已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者宜早期進行腹腔透析。
⒉青蒿素(Artemisinin) 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抗瘧疾藥物,是從中
藥青蒿(菊科植物黃花蒿)中提取的一種倍半萜內酯藥物,屬高效、速效抗瘧藥。對各型瘧原蟲的紅細胞內期無性生殖裂殖體有迅速而強大的殺滅作用。與氯喹無交叉耐藥性。其作用與干擾原蟲的表膜-線粒體功能有關。該藥毒性低、安全,主要用於耐氯喹的惡性瘧患者,最大的不足是其復發率較高。首劑可口服1.0g,6~8h再服0.5g,第2天和第3天各0.5g,也可用其衍生物如蒿甲醚,肌內注射,首劑0.2g,第2~4天減半,總量0.6g,或青蒿琥酯(青蒿酯),首劑0.2g,靜脈緩注,第2~3天各0.1g。 3.伯氨喹 能防止瘧疾復發及傳播。口服26.4mg/d(相當鹽基15mg),連服14天,或口服39.6mg/d(相當鹽基22.5mg),連服8天。服用該藥前3天,應先用氯喹。對G-6-PD缺乏的患者,應禁用伯氨喹等藥物,以防止出現黑尿熱,導致嚴重的腎損害。一旦發生黑尿熱,應改用氯喹或青蒿素、蒿甲醚。
瘧疾性腎病治療藥瘧疾性腎病治療藥
⒋瘧所致的急性腎損害,雖屬增殖性腎炎但對抗瘧治療有良好的反應。一般在抗瘧治療後1月左右,腎小球腎炎消退,尿液恢復正常。
但抗瘧治療終歸無法徹底消除腎損害。對高度選擇性蛋白尿的患者使用皮質激素有效,故對選擇性蛋白尿病人可採用皮質激素治療,部分病人病情可緩解;也有採用環磷醯胺或硫唑嘌呤治療獲得緩解的。而非選擇性蛋白尿患者對皮質激素效果不佳。

疾病預後

⒈一般病例(單純急性感染)的預後可因瘧原蟲種類和病人免疫狀態以及有無併發症等而有很大差別,但在無嚴重合併症的單純急性感染,不論間日瘧或惡性瘧病例,經過抗瘧藥治療後,一般均可安全而迅速的控制發作。
⒉兇險型病例的預後 瘧疾兇險型發作主要見於無免疫力的惡性瘧病例,常見者為進入疫區的外來人口及高瘧區的兒童,在惡性瘧暴發流行時,當地各年齡居民均可發生。上述病例常因延誤診治而導致病例惡化。隨著醫學的發展及兇險型瘧疾認識和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某些原屬於兇險型瘧疾範圍的臨床表現,實際並不兇險,例如胃腸型瘧疾是兇險瘧疾中最常見的一種,但預後絕大多數良好。腦型瘧是兇險型瘧疾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國外報導接受治療病人的病死率為22%..瘧所致的急性腎損害,可隨原發病的變化而有不同的轉歸。

流行病學

中國瘧疾的發病區域相當廣泛,瘧疾引起的腎臟病其發病情況與原發病相一致。
⒈地理分布 瘧原蟲分布遍及全世界。在中國,流行最廣的是間日瘧,其次為惡性瘧,叄日瘧患者目前已極少見,卵形瘧僅見少數病例。根據流行性質、瘧疾類別、媒介按蚊的差異、氣候和地形等,可將中國瘧疾流行區劃分為叄大區:
⑴瘧區Ⅰ:北緯33°以北為非穩定性瘧區,即中國的北部,包括山東、山西、河北大部分、遼寧、吉林、黑龍江、陝西、河南、江蘇、安徽和新疆的部分地區。該區只有間日瘧流行。
⑵瘧區Ⅱ:北緯25°~33°間亦為非穩定性瘧區,包括貴州、湖南、江西、湖北、浙江、四川、福建、安徽和江蘇的大部分、雲南北部、廣東、廣西、河南、陝西和西藏的部分地區。該區以間日瘧為主,惡性瘧存在,偶見少數叄日瘧病例。
⑶瘧區Ⅲ:北緯25°以南,平原為非穩性瘧區,山區為穩定性瘧區,包括雲南南部、貴州的南部和西部、廣東的大部分、廣西、海南、福建東南部和台灣。該區間日瘧與惡性瘧並存,叄日瘧有散在病例,海南省山區和雲南邊境地區惡性瘧流行仍普遍,特別是存在抗氯喹瘧原蟲,成為擴散惡性瘧疾的病灶區。
⒉瘧疾流行的3個環節
⑴傳染源:只有周圍血內含有成熟配子體的現症病人和帶蟲者才是傳染源,無症狀帶蟲者由於不易被發現而得不到治療,因而成為瘧疾的主要傳染源。
⑵傳播媒介:人瘧必須以按蚊為傳播媒介。全世界傳播人類瘧疾的按蚊有60 余種,有20 多種分布在中國,其中影響較大、分布較廣者為中華按蚊、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除通過媒介按蚊傳播的正常途徑外,全世界因輸血等異常途徑傳播瘧疾的病例逐漸增多,這些多屬於叄日瘧病例。
⑶易感人群:除西非黑人對間日瘧有不感受性外,人類對幾種人體瘧原蟲普遍易感。反覆多次感染後人可產生一定程度的保護性免疫力。因此由於戰爭、墾荒或施工,大批易感人群由低瘧區遷入高瘧區,就容易發生暴發流行。反之,由於人口移動,相當數量的傳染源由高瘧區擴散到低瘧區,同樣亦可引起暴發流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