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塗青山

當塗青山

當塗青山,位於安徽省當塗縣城東南7.5公里處,主峰海拔372米,東西寬約6公里,南北長約7.5公里,周圍36.7公里。山勢險峻,四季常青,又名青林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當塗青山
  • 位置安徽省當塗縣城東南7.5公里處
  • 372米:372米
  • 青林山:青林山
簡介,名勝,

簡介

南齊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曾築室于山南。唐天寶十二年(753),敕改謝公山,後人又稱謝家山、謝家青山。東晉大司馬桓溫墓在山北麓,故又曾稱桓墓山。李白墓前後範圍還稱李家山。青山北臨姑溪河,東帶丹陽湖,西濱青山河,南望平野極目。山中藏有鐵礦、磷礦、泥煤,並產多種林木、藥材,現為國營青山林場的生產基地。如今山上修復了雲霧寺、觀音殿、謝公祠、石隱庵、百靈廟等寺廟。青山古為屯兵之所,郭祥正“重岡復嶺控官道,北望金陵真國門”詩句,點出了青山的戰略地位。青山,古蹟甚多,山陽有唐代大詩人李白墓、太白祠以及謝公祠、謝公池遺址、宋代書法家米芾所書“第一山”碑,還有白雲寺、巢雲亭、五賢樓(五賢即謝跳、李白、郭祥正、王居岩、王逢,樓已不存);山陰除桓溫墓外,還有明代琉璃瓦窯址;東麓有晉墓群;東南山腳下,是新石器時代的鄭家遺址。南齊謝跳任宣城太守時,酷愛青山,曾雙旌五馬來遨遊吟詠,稱譽青山為“山水都”,並築室于山南,即謝公宅。人們為了紀念謝朓,將其宅改建為謝公祠。後雖毀於兵燹,至今遺址猶存。謝公宅占地十多畝,環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宅後巒岫參差,蒼松林立。山頂有座小亭,名謝氏山亭(今已廢)。宅前一小池,石壘四壁,約一畝多面積,傳說為謝朓所鑿,人稱謝公池,又叫謝公井。池水溺然,水味甘冷,終年不竭,曾有姑孰八景——“元暉古井”之美稱。
當塗青山
“一生低首謝宣城”的李白,對青山懷有特殊感情,生前多次登臨青山,攬勝抒懷,尋訪謝跳遺蹟,憑弔謝公故宅,留下《謝公宅》、《游謝氏山亭》等詩篇,死後埋骨青山,與謝朓結為異代芳鄰。

名勝

青山李白墓位於市區東南20公里處的青山腳下。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勢崢嶸,峰巒遙接,岩壑靈秀,蜿蜓起伏,林木蔥鬱,泉水潺潺。史載南齊詩人、 宣城太守謝跳酷愛其勝,謂之“山水都”,曾築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生前既愛青山風景,又謝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謝眺”的夙願,一心想與謝眺結為異代芳鄰。
李白逝世後,原葬龍山東南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會同當塗縣令諸葛縱將李白墓 遷至青山西南,即今太白鄉谷家村口。墓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公路約300米。沿公路旁石板小道, 過小石橋 ,入李白墓陵園。園內左側有“青蓮池”,柳依依,綠水泱泱,拱形“化鶴橋”橫跨池上,連著“十詠亭”。李白晚年在當塗寫過十首歌詠當塗山川風物的詩,謂之《姑孰十詠》,後人曾在姑溪畔建亭以志,後毀於“文化大革命”之中。
今征建的“十詠亭”,飛檐翹角,古樸典雅,亭中央石碑上鐫刻著李白《姑孰十詠》十詠亭左側為太白祠。前後兩進,素白粉牆,灰黑瓦頂。祠內青磚鋪地,飛檐聳脊,雕樑畫棟,寬敞明亮。正庭門楣上懸林散之手書“太白祠”橫匾。廳內迎面聳立一尊高2.47米、重約3噸的漢白玉李白塑像。塑像側身而立,左手按劍,右手後雙眸含慧,鬍鬚飄拂,氣度非凡。塑造背景是巨幅墨綠色微版畫,以李白在當塗遊蹤為寫意,版畫上方為書法家舒同所題“李白高蹤”匾額。廳堂下中上方懸有書法家司徒手書“詩無敵”三字匾。兩側壁上鑲嵌著6塊石碑:1塊雕刻李白全身畫像,栩栩如生;1塊刻有李白《臨路歌》;另3塊重刻唐代李華、劉全白、裴敬撰寫的碑文,最為珍貴的1塊為倖存的宋碑。該碑是宋淳二年(1242),兼權太平州事、節制軍馬孟點根據唐范傳正所撰之碑文“重書刻石,立於墓左”的,碑高五尺七寸,寬二尺九寸,共30行,第行63字,正書,字徑六份,額題“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九字。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歷史,為李白墓祠現存較早的歷史文物。
太白祠後為李白墓地。墓呈圓形,墓頂芳草萋萋,艾菊尢盛。墓前嵌立一石碑,上刻“唐名賢李太白之墓”。墓旁新植翠竹、冬青,青翠欲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