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旺火

生旺火

生旺火,古老的中國民俗文化。新年來到時,在院子裡點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稱為“庭燎”、“籸盆”、“燒火盆”、“燒松盆”(《帝京景物紀略》)、“旺相”,現代中國民間稱為“生旺火”、或“點發寶柴”、“燒秦檜”(陝西除夕河南洛陽八十年代在元宵)。古代的庭燎是為了驅邪,或者祭神祭祖。後來的生旺火已經發展為象徵全家興旺發達,表達美好希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旺火
  • 類別:中國民俗文化
  • 文獻:《後漢書·禮儀志中》
  • 又稱庭燎
起源,出處,

起源

國家禮儀中很早就有在元日“庭燎”的規定。《後漢書·禮儀志中》云:元日,“百官受賜宴饗大作樂。”劉昭註解時引用蔡質漢儀》云:“正月旦,天子幸德陽殿,臨軒,大夫
官各陪朝賀。朝貢畢,皆陛覲,庭燎。”《書·禮儀志四》云:“梁元會之禮,未明,庭燎設,文物充庭。”

出處

中國民間庭燎習俗,在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中有記載。關於庭燎的目的,一說是驅邪避災。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四十《燎骨骨出(骨出為一個字)》云:“《歲華紀麗》:‘除夜燒骨骨出(骨出為一個字),為熙庭助陽氣。《四時纂要》:‘除夜積柴於庭,燎火避災。’” 庭燎目的的另一種說法是祭祀祖先和神靈,見明代周汝成《熙朝樂事》:“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齊屋,舉火焚之,謂之籸盆。煙焰燭天,爛若霞布。”清代也有用炭火盆代替的。1738年,郎世寧畫了一幅《弘曆雪景行樂圖》 ,表現的正是乾隆皇帝與子女一起過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著一個火盆,一個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鬆柏類的小枝(所以,不是為了取暖),應該也是一種庭燎。稱為“燒松盆”。
中國民間生旺火常常是點燃柴堆或堆,勢越旺越好。象徵新年全家興旺。也有用火盆燒松柏樹枝,合家跨火而過,象徵燎去舊災晦,迎來新氣象。
從具有強烈的驅邪色彩的庭燎,發展到生旺火象徵全家興旺,春節慶典中的這一點火習俗逐步擺脫了迷信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