貊

貊,是漢語漢字,讀音:mò,古代漢族稱對東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稱,古書上說的一種野獸。貊也通“寞”,意為寂寞。貊,也是姓氏,貊姓為台灣罕見姓氏之一。大陸也有此姓氏,分布在河南鄲城,新疆等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貊
  • 簡介:漢語漢字
  • 讀音:mò
  • 鄭碼:PQAN
編碼信息,古籍解釋,基本字義,

編碼信息

鄭碼:PQAN
五筆:EEDJ
U:8C8A
GBK:F5F6
筆畫數:13
部首:豸
筆順編號:344353313251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莫白切,音陌。本作貉。或作貊。《書·武成》華夏蠻貊。《詩·大雅》其追其貊。《傳》追、貊,國名。
《詩·大雅》貊其德音。《傳》靜也。《箋》德政應和曰貊。
獸名。《後漢·西南夷傳》哀牢夷,出貊獸。《注》《南中八郡志》曰:貊大如驢,狀頗似熊,多力,食鐵,所觸無不拉。《廣志》曰:貊色蒼白,其皮溫煖。
《韻補》葉末各切。《張載·七命》華裔之奚,流荒之貊。語不傳於輶軒,地不被乎正朔。

基本字義

(1)古代漢族稱對東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稱呼 [a northern minority nationality]
東北民族——貊,先秦時期北方民族。貊字古多作“貉”,往往與“胡”連稱“胡貊”,泛指貊和北方民族。《山海經》有貊國,近燕。《周禮》有“九貉”。可見其族類之多。西周時,貊為北國之一,
華夏蠻貊。――《書·武成
(2)通“寞”。寂寞 [lonely;forlorn;solitary]
維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詩·大雅·皇矣
(3)古書上說的一種野獸。
(4)熊貓的別稱
(5)姓氏:2010年10月,台灣內務部門出版《台灣姓名探討》一書,搜羅台灣稀有古怪姓氏,書中並整理了台灣不超過20人的姓氏與特殊關聯姓氏。貊姓為台灣罕見姓氏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