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意識

生態意識

生態意識(Ecological Consciousness)是一種反映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新的價值觀。是現代社會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意識
  • 外文名: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 性質: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價值觀
  • 出處:蘇聯哲學界
  • 套用:複合生態系統
  • 核心思想:生態倫理學和生態哲學
定義,特點,生態意識,

定義

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急切地呼喚人們生態意識的提高。它注重維護社會發展的生態基礎,強調從生態價值的角度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生目的。這個概念在蘇聯哲學界關於當代環境問題的討論中較為多見。Э.В.基魯索夫認為,生態意識是根據社會與自然的具體的可能性,最優解決社會與自然關係問題所反映的觀點、理論和情感的總合。

特點

它反映人和自然的關係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把自然、社會和人作為複合生態系統強調其整體運動規律和對人的綜合價值效應;突破過去那種分別研究單個自然現象或單個社會現象的理論框架與方法論局限;要求把人對自然的改造限制在地球生態條件所容許的限度內,反對片面的強調人對自然的統治,反對無止境地追求物質享樂的盲目傾向。

生態意識

葉朗,1938年10月生,浙江衢州人,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l993年至2001年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l995年至2001年同時兼任宗教學系主任。現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哲學評議組)召集人,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主要著作《中國美學史大綱》、《中國小說美學》、《現代美學體系》、《胸中之竹》等。
在當今世界,國際社會的一個崇高理想是推進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建設一個和諧、美好的世界。
推進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面臨著一個多元的文明帶來的文化差異問題。無論在人類歷史上還是在當今世界,人類的文明都是多元共存的格局,而不是一元獨存的格局。這種多元文明共存的格局必然帶來文化的差異。一方面是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文化的差異,一方面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差異。這兩方面的差異,往往糾結在一起,顯出異常複雜的態勢。這種文化的差異,受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又往往引發地區矛盾和衝突,造成國際局勢的動盪不安。
解決這個多元文明的文化差異的問題,需要國際社會從多方面做工作。
從一個方面看,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文明和文化,都有不同於其他地區、民族的特殊性,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價值觀和思想體系。這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就這一點來說,我們應該尊重文明和文化的多元性、多樣性,提倡文明和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對於其他地區、其他民族的文明和文化,我們應該採取尊重的態度,要尊重他人,諒解他人,進一步還要欣賞他人,學習他人,並以此來提升自我,用費孝通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這是這幾年大家談得比較多的一個方面。
我覺得還有一個方面也應引起我們的注意。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文明和文化,除了有自己的特殊性之外,在某些方面(常常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也會有共同性,會有彼此相通的地方。也就是說,在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文明和文化中,往往會有體現全人類普遍價值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由於當今國際社會各種現實利益的衝突而被人們忽視了,或掩蓋了。如果這方面的內容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並在世界範圍內廣為傳播和交流,必將大大有助於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之間文明和文化的溝通和互相認同,必將大大有助於推進多元文明之間的和諧和共同繁榮,對於實現人類的美好理想(費孝通先生概括為“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就我們中華文化來說,中華文化一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表現在哲學、宗教、政治、道德、文學、藝術、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多個層面,另一方面又有體現全人類普遍價值的內容,這種體現全人類普遍價值的內容,也表現在哲學、宗教、政治、道德、文學、藝術、生活方式、審美情趣等多個層面。其中生態意識就是突出的表現。
全世界都普遍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當今世界,人與自然的分裂越來越嚴重。人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標和物質享受,利用高科技無限度地向自然榨取,不顧一切,不計後果。自然資源大量浪費。許多珍稀動物被濫捕濫殺而瀕於滅絕的境地。大片森林被濫砍濫伐而變成沙漠。海水污染。氣候反常。自然景觀和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破壞。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國際上出現了生態倫理學生態哲學。倡導生態倫理學和生態哲學的學者們呼籲人們關注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他們強調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已經達到從根本上威脅人類生存的地步。
生態倫理學和生態哲學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超越“人類中心主義”這一西方傳統觀念,樹立“生態整體主義”的新的觀念。“生態整體主義”主張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們和人類一樣,都擁有生存和繁榮的平等權利。這種生態倫理學和生態哲學,已經成為當今全人類帶有普遍性的價值觀念。
我們看一下中國傳統文化,就會發現中國傳統文化包含有一種強烈的生態意識,這種生態意識和當今世界的生態倫理學生態哲學的觀念是相通的。
中國傳統哲學是“生”的哲學。《易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說:“生生之謂易。”生,就是草木生長,就是創造生命。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天地以“生”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規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周敦頤說:“天以陽生萬物,以陰成萬物。生,仁也;成,義也。”程頤說:“生之性便是仁。”朱熹說:“仁是天地之生氣。”“仁是生底意思。”“只從生意上識仁。”所以儒家主張的“仁”,不僅親親、愛人,而且要從親親、愛人推廣到愛天地萬物。因為人與天地萬物一體,都屬於一個大生命世界。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世界上的民眾都是我的親兄弟,天地間的萬物都是我的同伴)程頤說:“人與天地一物也。”又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仁者渾然與萬物同體。”朱熹說:“天地萬物本吾一體。”這樣的話很多。這些話都是說,人與萬物是同類,是平等的,應該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
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哲學生態倫理學的意識。
和這種生態哲學和生態倫理學的意識相關聯,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一種生態美學的意識。
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大自然(包括人類)是一個生命世界,天地萬物都包含有活潑潑的生命和生意,這種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觀賞的。人們在這種觀賞中,體驗到人與萬物一體的境界,從而得到極大的精神愉悅。程顥說:“萬物之生意最可觀。”宋明理學家都喜歡觀“萬物之生意”。周敦頤喜歡“綠滿窗前草不除”。別人問他為什麼不除,他說:“與自己意思一般。”又說:“觀天地生物氣象。”周敦頤從窗前青草的生長體驗到天地有一種“生意”,這種“生意”是“我”與萬物所共有的。這種體驗給他一種快樂。程顥養魚,時時觀之,說:“欲觀萬物自得意。”他又有詩描述自己的快樂:“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雲淡風輕近午天,望花隨柳過前川。”他體驗到人與萬物的“生意”,體驗到人與大自然的和諧,“渾然與物同體”,得到一種快樂。這是“仁者”的“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