甗

甗(漢語拼音:yǎn,粵音“演”)是中國先秦時期的蒸食用具,可分為兩部分,下半部是鬲lì(是鍋),用於煮水,上半部是甑(就是籠屜,甑底部本身就是網眼),用來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甗
  • 拼音:yǎn
  • 地區:中國
  • 注音:ㄧㄢˇ
簡介,構造特色,典型代表,三聯甗,春秋四蛇飾甗,釋義,基本釋義,詳細字義,古籍解釋,

簡介

原為烹飪用的廚具,後作為禮器流行於商至漢代,造型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稱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於蒸汽通過;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間可燒火加熱。商代甗多為圓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狀腹,腹下設錐足或柱形足,器體厚重。商早期花紋簡單,晚期多用獸面紋裝飾。西周除沿襲商代形式外,還出現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開,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時還出現了長方形甗。春秋戰國時,器身變薄,袋足消失,許多器物不再用花紋裝飾。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鬲合體的,春秋早期以後則多為甑鬲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較深,比例上略大於鬲部,多為立耳。西周的甗則甑部與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較多。西周中期開始出現方甗。春秋以後,甗的甑部多為大口斜腹的式樣,即甑的底徑要大大地小於口徑。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三聯甗,卻是在一個長方形部上置3個甗,這僅是極個別的特例。除實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還是禮器,與、壺、等組成成套隨葬品。
大多數的甗為聯體鑄造。最獨特的是婦好墓出土的三聯甗,甑鬲分體,鬲體長方案形,六隻方足,腹底平,中空可以盛水,其下可以焚火。案面上有三個灶孔,分置三甑,可以同時炊煮幾種食物。
甗,讀yǎn(第三聲),是蒸食器,分上下兩部分甑和鬲,有的是連體,有的是分開的。如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的婦好分體甗,通高35.5厘米。
西安博物院藏“饕餮紋甗”2013-01-03西安博物院藏“饕餮紋甗”2013-01-03

構造特色

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稱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於蒸汽通過;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間可燒火加熱。商代甗多為圓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狀腹,腹下設錐足或柱形足,器體厚重。商早期花紋簡單,晚期多用獸面紋裝飾。西周除沿襲商代形式外,還出現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開,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時還出現了長方形甗。春秋戰國時,器身變薄,袋足消失,許多器物不再用花紋裝飾。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甑鬲合體的,春秋早期以後則多為漸高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較深,比例上略大於鬲部,多為立耳。
甗
西周的甗則甑部與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較多。西周中期開始出現方甗。春秋以後,甗的甑部多為大口斜腹的式樣,即甑的底徑要大大地小於口徑。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三聯甗,卻是在一個長方形鬲部上置3個甑,這僅是極個別的特例。除實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還是禮器,與、壺、等組成成套隨葬品

典型代表

三聯甗

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三聯甗是“婦好”生前蒸飯或祭祀時使用的器物,不僅鑄造精良,造型更是非常獨特。甗,本是一種蒸飯器,相當於現代的蒸鍋。每件甗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分稱為“甑”,盛放待蒸的食物;其底部是“箅”,有若干通氣的孔;下部分為“鬲”,用以煮水。商代的銅甗大多是甑、鬲連體,一次鑄成,並且都是單體,即一甑一鬲。而這件三聯甗則是由一件長方形鬲和三件大小、形制基本相同的甑組成。這種樣式的銅甗到現在為止僅此一例。三聯甗的形體也比較巨大,下部的長方形鬲,長達103.7厘米,寬44.5厘米,上部的甑,高約26厘米。看上去,有如長條桌上放置了三口蒸鍋。 該器表面還鑄有精美的紋飾。甗的口部是兩組由夔龍組成的饕饕紋,夔龍長身卷尾,張口吐舌,頗顯神威。夔身周邊有一些圓渦紋。甑的內壁和雙耳的下方均有銘文“婦好”二字。再看長方形部分,平面有3個略高出的喇叭狀圈口,上裝飾三角形紋和雲雷紋各一周。平面上圍繞口底部還各有一條蟠龍。側面是上下兩條紋帶,上條紋帶由夔龍紋和圓渦紋一一相間組成,下條紋帶是由雲雷紋構成的三角形紋,排列均勻、整齊。三聯甗的上下左右均飾以醒目的龍紋,這或許是在刻意張揚王室的權威吧。  將食物由生變熟,有烤、煎、炸、蒸、煮等多種方法,科學研究表明,採用蒸的方法不僅最有利於保存食物的營養成分,且不產生有害物質,最易於人體消化吸收和代謝。從考古資料看,我們的祖先在距今約7000年的時候,便燒制了陶甗,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利用蒸氣、採用蒸的方法熟食的民眾,加之,祖先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所以曾說:“中國人蒸熟了世界第一碗米飯”。甗,一種看似簡單、平常的熟食器,竟然還有著如此重要的科學內含。

春秋四蛇飾甗

【名稱】春秋四蛇飾甗
【類別】銅器、青銅器
【年代】春秋
【文物原屬】春秋時期飪食器
【文物現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文物簡介:
春秋四蛇飾甗,高44.7cm,寬33.7cm,口徑28.7×23.2cm,重12.3kg。甗分體式。甑呈長方斗形,春秋四蛇飾甗無隔,腹高深,上部外侈,下部收斂,平底上有箅孔,甑下有榫圈,是為子口。鬲直口附耳,口內有用來插甑之榫圈的凹形母口,肩四角各飾以盤蛇,蛇上頸昂起,雙眼凸於頭頂處,鬲鼓腹,飾四球,分襠線連於腰際,足為蹄形。甑腹飾有三層勾連雷紋,耳飾變體重環紋,鬲腹飾蛇紋,四條盤蛇身上飾鱗紋。
春秋早期的青銅器基本上沿襲西周晚期的文飾。如重環紋、鱗紋等,都是西周晚期新出現的紋飾,不過從本器耳部紋飾來看,重環紋已開始變形,失去了中間的內環,只剩下外環。勾連雷紋曾一度在商末和周初盛行,春秋時則流行嵌有松石、金、銀等物的勾連雷紋。本器所飾勾連雷紋未見鑲嵌,尚處於過渡階段。
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開始為陶質,到商代晚期銅甗逐漸增多,並有很多是甑鬲合鑄,將上下兩部分連為一體,造型相當奇特,然而,奇中之奇的是,在商代還出現了聯體甗,也就是將若干個甗的下部合鑄在一起,出土於殷墟婦好墓的三聯甗便是這樣一件獨特的青銅禮器。 這件三聯甗將三件甗的下半部分,即鬲的部分合鑄為長條案形,其體腔中空,相連相通,案的頂面上有3個高出平面的圈口,可放置三甑,平底下有六條實足。三件甗的上半部分,即甑的部分則仍然是三個個體,均敞口收腹,底部有3個扇形孔,分別套接於長條案的三個圈口內,從而形成一鬲加三甑的格局。使用時在鬲中放水,鬲下點火,這樣的甗可以同時蒸煮幾種食物,為後代一灶數眼炊具的製造打下了基礎。如今家家戶戶使用的燃氣灶也只有兩個火眼兒,相比之下,商代工匠的構想真夠得上科學和實用的標準了。
別開生面的構思與造型固然使人驚嘆,可是三聯甗外表豐富、和諧的裝飾也足以讓人流連駐足。三個甑的雙耳上部均做成圓雕的獸頭,與環形的下體相連,恰似一對奮力向上攀登的猛獸;甑外壁口沿下各鑄出一周兩組的夔龍,每組兩隻聚首相對,雙眼圓睜形似“目”字,弓身翹尾,躍躍欲動;長條案形鬲的頂面上鑄有三條纏身龍紋,四角則以牛頭為飾,案四周側面分別是在一周垂三角紋上部鑄出十二條動態極強、面目猙獰的夔龍,其間以大圓渦紋相隔。這幾組紋飾各成單元又互為照應,充分反映商代中期青銅鑄造技術和裝飾藝術所達到的境界。在中間鬲口的內壁、甑的內壁及兩耳下的外壁,都有“婦好”二字銘文,說明了這件重量級炊具的歸屬。“婦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甲骨文中有關她的記載,說她曾領兵出征,英勇善戰,為武丁的征伐立下過汗馬功勞。
婦好墓三聯甗體積巨大,氣魄恢宏,是前所未見的殷商巨型青銅器,迄今為止,將三個甗聯合在一起的青銅巨器,僅存一件,為稀世珍品,不可多得。

釋義

基本釋義

1.讀音:yǎn
甗
2.部首:簡體部首:瓦,部外筆畫:16,總筆畫:20
3.意思:
(1).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兩層,中間有箅子,陶製或青銅製。
(2).上大下小形狀像甑的山。
(3).古地名,今中國山東省濟南市附近。
(4)姓。

詳細字義

甗 yǎn
1.甗 :形聲字,從瓦。本義:古代炊器。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上下部之間隔一層有孔的箅( bì)。
2.古代炊具,中部有箅子 [ancient cooking utensils]
昆甗研,善升甗。——《漢書·百官表》注。顏師古云:“善升甗者,謂山形如甑。”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七回:“臣請以紀侯之甗及玉磬行賂於晉,而請與晉平;魯、衛二國,則以侵地還之。”
3.姓。是一個較少人使用的姓氏。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魚蹇切《集韻》《韻會》《正韻》語蹇切,𠀤音巘。《說文》甑也。一曰穿也。《韻會》無底甑也。《揚子·方言》甑,自關而東謂之甗。《左傳·成二年》齊侯使賓媚人賂以紀甗玉磬與地。《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甗實二鬴,厚半寸,脣寸。《注》甗,無底甑。《正字通》博古圖,甗之為器,上若甑,可以炊物,下若鬲,可以飪物,蓋兼二器而有之。或三足而圜,或四足而方,考工甗註:鄭𤣥謂無底甑。王安石則曰:從鬳從瓦。鬲獻其氣,甗能受之,然後知甑無底者,所以言其上,鬲獻氣者,所以言其下也。說文止訓為甑,蓋舉其具。體言之耳。商有父己甗二,父乙甗,祖已甗,鬲甗二,饕餮甗。周有垂花雷紋甗盤,雲饕餮甗,純素甗二。漢有偃耳甗,皆銅為之。方言:梁謂甗為鉹。鉹字從金,旣從金,則甗未必皆如考工為陶器也。
《爾雅·釋山》重甗隒。《注》謂山形如累兩甗。《疏》山基有重岸也。
地名。《春秋·僖十八年》宋師及齊師戰於甗。《注》甗,齊地。
《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巖阤甗錡,嶊崣崛崎。《注》甗錡,隆屈窊折貌。《文選注》甗,甑也。錡,敧也。上大下小,有似敧甑也。
《廣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𠀤音言。
《廣韻》語戰切《集韻》魚戰切《韻會》疑戰切,𠀤音彥。
《廣韻》魚變切,音獻。
《集韻》《韻會》𠀤語偃切,音險。
《集韻》牛堰切,音捻。義𠀤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