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泰勒

瓦特·泰勒

瓦特·泰勒(Wat Tyler,1341年1月4日- 1381年6月15日),1381年英國農民大起義的傑出領袖。他的名字曾經威揚英國,彪炳史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瓦特·泰勒
  • 外文名:Wat Tyler
  • 國籍:英國
  • 出生日期:1341年1月4日
  • 逝世日期:1381年6月15日
  • 職業:戰士
早年,起義,被殺,評價,

早年

有關瓦特·泰勒的生平材料幾乎沒有保存下來,對他的早年生活也知道得很少。據說,他同另一位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他的親密戰友約翰·保爾是同鄉,都是來自肯特郡的科爾切斯特。瓦特·泰勒參加過對法百年戰爭,通曉軍事,勇敢善戰。另外,他具有聰明才智和組織能力。一些編年史家稱他為“極有才幹的機智人物”、“有卓越的智慧”。他的這些長處在震撼英國的農民大起義中得以施展,受到人們的尊重。

起義

瓦特·泰勒的有史可查的革命活動是從美德斯東開始的。在這個時期,英國正是群雄奮起,天下動盪的局面。十四世紀以來,商品貨幣關係的發展,貨幣地租的推行,早已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加速了農村的階級分化。同時,領主任意掠奪荒地,占有公共牧場,恢復勞役制。1348年黑死病後,英國政府頒行勞工立法。1377年英王理查二世為籌集對法戰爭戰費而開徵人頭稅。這一切都使人民民眾的處境急劇惡化,終於導致起義的爆發。
1381年5月埃塞克斯郡抗拒人頭稅的鬥爭,點燃了起義的烽火。起義迅速擴展到全英格蘭,全國40個郡中,約有25個郡的農民拿起武器,參加了鬥爭。以埃塞克斯肯特兩郡為主體的起義大軍開始了向倫敦的進軍。瓦特·泰勒就是在起義隊伍聚集在美德斯東時被推舉為領袖的。瓦特·泰勒在起義隊伍中,具有很高的威信,起義軍宣誓只服從他和他頒布的法律,沒有一個人對他的統率權提出異議,甚至分散在各郡的起義隊伍也把他當成自己的領袖而樂於聽從他的指揮。瓦特·泰勒也確是熱情地幫助和支持了各地的起義隊伍。他不愧是一個很有才能而又深受民眾愛戴的農民起義領袖。
在1381年6月,起義大軍向倫敦進軍,瓦特·泰勒以堅定的信心把進軍隊伍團結在自己周圍,鼓舞他們去爭取勝利。在進軍途中,起義軍占領的第一個大城市是坎特伯雷,這是英國中古時期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英國大主教的駐地。瓦特·泰勒率領起義隊伍進入該城以後,在坎特伯雷大教堂當眾莊嚴宣布:大主教、大法官蘇德伯雷已被作為國賊判處死刑,不久即將執行。會後,他帶領起義隊伍進入蘇德伯雷及其他達官貴人的住宅,將一切壓迫人民的封建檔案、檔案、記錄全部焚毀,並將他們的財產,包括糧食、牲畜,以賤價賣給當地農民。瓦特、泰勒在坎特伯雷的活動是起義軍的第一次重大勝利,代表了廣大被壓迫人民的利益,也贏得了坎特伯雷廣大下層人民的歡迎和支持,因之起義隊伍迅速擴大。 離開坎特伯雷後,起義隊伍在瓦特·泰勒的領導下繼續向倫敦挺進。1381年6月13日,起義大軍在市民和平民的歡呼聲中,浩浩蕩蕩開進倫敦。首都落入起義軍手裡,國王理查二世及其御前會議成員被包圍在倫敦塔中,瓦特·泰勒成了全國的最高主宰。 在光輝勝利面前,瓦特·泰勒採取了以下幾項重要措施:
第一、嚴明軍紀,禁止起義軍私自搶占財物。起義軍進城的第一天就發布通告:“任何人不得將原有的或可能發現的任何物品企圖變為私有,違者斬首”。通告被認真嚴肅地執行了。據說,當時起義軍中曾有人將一隻銀盤子藏入懷內,經查覺後,立即處死。因此起義軍進入倫敦後,可以說是秋毫無犯。
第二、打擊貪官污吏,為民除害。進入倫敦後,瓦特·泰勒把打擊的主要矛頭對準“國內的大人物”,也就是人民所痛恨的貪官污吏。起義軍在倫敦市民的支持下草擬了一個應該處決的官吏的名單。瓦特·泰勒還親自帶領隊伍到倫敦塔捉拿大主教蘇德伯雷,並在塔山將他處決。同時被處死的還有聖約翰騎士修道院院長,英國財政大臣海爾斯。在鎮壓反動貴族和反動僧侶的同時,起義軍還搗毀了皇叔約翰·高恩特和財政大臣海爾斯的住宅,以及倫敦的法院和監獄。
第三、向國王先後提出兩個政治綱領。 6月14日,國王理查二世被迫在倫敦附近的邁爾恩德與農民代表進行談判,農民提出了如下一些要求:一、廢除奴役、使英國全體人民獲得自由;二、要求國王赦免任何人所犯的一切背叛、反對國王之罪,允許他們安靜和平地生活;三、準許自由買賣;四、凡在奴役和勞役狀態下領有的土地,每畝交付四便士以後得繼續領有,如果從前領有之價少於此數者,以後不得增加。上述這些要求被稱為邁爾恩德綱領,這個綱領反映了英國農民各個階層的不同利益。在國王同意了農民的要求後,很多農民離開了邁爾恩德,但一部份來自肯特的貧苦農民對此並不滿足,於是由瓦特·泰勒在倫敦斯密茨菲爾德廣場第二次會見了國王,提出了後被稱為“斯密茨菲爾德綱領”的各項要求。綱領宣布只承認溫乞斯特法規,審判官無權實行“剝奪法律保護”之處分;貴族領主不得隨意欺壓平民;反對教會壓迫剝削,要求沒收教會財產分給教區人民;取消農奴制,實行人人平等。 兩個政治綱領,都反映了起義民眾的要求。第二個綱領更為激進,不僅提出解放農奴問題,而且提出平均分配教產,反對貴族特權等問題,這是當時英國農民所能提出的最高政治要求。瓦特·泰勒作為起義的領導人,代表了起義隊伍中最堅決的那一部分人的利益。在與國王和貴族的鬥爭中,他頭腦清醒,意志堅定,在緊要關頭,敢於鬥爭。他在邁爾恩德與國王會見結束後,當大部分起義民眾得到特許狀,離開倫敦時,他和他的戰友約翰·保爾以及三萬多名貧苦農民仍然堅持鬥爭,直到最後一刻。
瓦特·泰勒不僅領導了起義大軍向倫敦的進軍,同時也關注其他地區的起義,有些郡的起義是在他的影響和支持下發生的。聖·阿爾朋斯的起義就是一例。聖·阿爾朋斯是哈特福郡的起義中心,它是修道院院長狄·拉·美亞的領地。聖·阿爾朋斯起義前夕,當地的起義領袖格林特格勃曾親自到倫敦和泰勒商議。泰勒熱情地支持格林特格勃,對他說,如果反動的修道院長不投降,泰勒將親自“帶兩萬人來剃教士的鬍鬚”。格林特格勃在取得了泰勒的支持後,立即返回故鄉,領導了聖·阿爾朋斯的起義。據說他聯合了周圍32個村莊的農民與狄·拉·美亞進行鬥爭,最後取得了勝利。修道院長狄·拉·美亞被迫頒發了新的特許狀,批准城市自治;允許當地居民使用森林、魚池、荒地的權利;減免租稅;撤銷領主磨房專利權。聖·阿爾朋斯的勝利大大鼓舞了周圍各郡人民的反抗鬥爭。

被殺

但是,作為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瓦特·泰勒也和其他國家農民起義領袖一樣,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他的最大的弱點是對國王的反動本質認識不足,對他抱有幻想。在他看來,只要有了國王的敕令,貴族可以被降服,農奴可以得到解放。因此進入倫敦後,不是首先攻下倫敦塔,活捉國王,逮捕御前會議的全體成員,奪取政權,而是一再要求與國王會見,以致坐失時機,給敵人以喘息機會,反過來絞殺起義。
瓦特·泰勒被刺殺瓦特·泰勒被刺殺
瓦特·泰勒之所以被殺害也同他輕信國王有關。1381年6月15日,在黃昏時刻,瓦特·泰勒在斯密茨菲爾德廣場與國王理查二世進行第二次會見時,隻身輕裝,僅帶一名隨從。當時,對付起義的封建主軍隊已經秘密集合起來,伴同國王參加會見的貴族在絲製官服裡面穿上鎧甲,暗藏兵器,俟機反撲。而泰勒對敵人毫無覺察防範,以致上當。在會見即將結束時,國王的一個衛士跳出來挑釁,辱罵泰勒是全肯特郡最大的竊賊和強盜。泰勒極為憤怒,拔出匕首想懲罰挑釁者。倫敦市長華爾渥茲及其隨從乘機刺殺了泰勒。瓦特·泰勒之死,使得起義形勢急轉直下,封建反動勢力開始了瘋狂的報復,農民起義被淹沒在血泊之中。

評價

1381年的英國農民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瓦特·泰勒及其戰友的血並沒有白流,他們所進行的偉大鬥爭,震撼了英國大地,反動的封建貴族遭到沉重打擊,罪惡的農奴制度因而趨於消滅,英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