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黃顙魚

瓦氏黃顙魚

瓦氏黃顙魚,學名: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 1846),為鱨科黃顙魚屬的一種魚類。主要分布於長江及其支流中,分類上隸屬於鯰形目,黃顙魚屬,是該屬中個體最大的一個種。該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少肌間刺,備受廣大養殖戶及消費者的青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瓦氏黃顙魚
  • 拉丁學名:Pelteobagrus vachelli(Richardson, 1846)
  • 別稱:江黃顙、硬角黃臘丁、郎絲江顙、嗄呀子、昂嘰
  • :動物界
  • :脊椎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鮎形目
  • :鱨科 
  • :黃顙魚屬
  • :瓦氏黃顙魚
  • 分布區域:中國珠江、閩江、長江、淮河、海河、遼河等水系
  • 命名人:Richardson
  • 年代:1846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種群分布,親魚收集,親魚培育,催產,孵化,結果,繁殖季節,人工繁殖,流水養殖技術,流水池條件,魚种放養,飼料及投餵,日常管理,疾病防治,

形態特徵

瓦氏黃顙魚體長形,背部隆起,胸腹面平坦,後半部側扁,尾柄較細長,頭部稍扁平,頭背寬闊而較平,頭頂部覆蓋薄皮,枕骨裸露。口亞下位,上下頜有絨毛狀細齒,上頜細齒帶2條。吻鈍圓。眼小,側上位。觸鬚4對,均呈青黑色,頜須1對,末端接近背鰭起點垂直下方。鼻須位於後鼻孔前緣,末端達到眼眶後緣,頤須2對,外側1對的末端達到胸鰭起點,內側1對稍長於鼻須。肩胛骨突出,位於胸鰭上方。肛門接近臀鰭起點。全身裸露無鱗,側線平直。鰓孔較大。鰓膜不與頰部相連。體色與其它黃顙魚相似。其主要特徵是頭頂覆蓋薄皮,胸鰭刺前緣光滑,且4對觸鬚均為青黑色。
體長,體後半部側扁,尾柄較細長。頭扁平,頭頂部覆有薄皮。口下位,上、下頜皆具絨毛狀細齒。吻圓鈍。眼小,側上位。須4對,均青黑色。鼻須末端達眼後,上頜須末端超過胸鰭基部。頤須較上頷須短。鰓孔大。鰓膜不與峽部相連。肩骨顯著突出,位於胸鰭之上方。背鰭起點至吻端較距脂鰭起點為遠,背鰭刺長於胸鰭刺,其後緣有鋸齒。胸鰭刺強,前緣光滑,後綠鋸齒髮達。胸鰭遠不過腹鰭。腹鰭末端蓋過肛門到達臀鰭。脂鰭末端游離,較臀鰭稍短,並與其相對。尾鰭深叉形,上葉稍長於下葉。肛門近臀鰭起點。側線較平直,體裸露無鱗。

生活習性

為小型底棲性魚類,棲息於岩石或泥沙底質的江河環境中,主要攝食昆蟲幼蟲(搖蚊科、蜻蜒目、蜉蝣目、鞘翅目)及小蝦,也攝食禾本科植物碎片和種子等。

種群分布

瓦氏黃顙魚為中國特有物種,廣泛分布於長江珠江錢塘江淮河黃河及其支流,長期與大型河流相通的大型湖泊中也有分布。在浙江寧紹平原一帶稱其為“鮟顙(音:āng shāng)魚”。

親魚收集

親魚收集1998年11月從長江選購1批瓦氏黃顙魚親本,用帆布袋充氧運輸。雌性個體重一般在250~360g之間,雄性個體均在500g以上。此批選購的親本體質壯,無病無傷,運輸成活率達100%,親魚入池前,用3%食鹽水浸洗消毒5~10min。
瓦氏黃顙魚瓦氏黃顙魚

親魚培育

親魚培育池為1口1300m2的池塘,池壁均用水泥砌成,底部淤泥少且平坦,水深1.5m左右,進、排水口設有攔魚網罩。親魚入池前2周,用75kg/667m2的生石灰消毒。親魚放養後,派專人管理,投餵蛋白質含量在35%以上的顆粒飼料,為促使親魚性腺發育,提早成熟,每隔3~5d投餵肉食性餌科1次,如:動物內臟、野雜魚等,切成小塊狀用絞肉機絞成魚漿投喂,投餌量隨水溫的變化而增減。日投餵2次,上午09:30~10:30;下午15:30~16:30,日投餌量為親魚體重的3%~7%,親魚池經常保持微流水,並每5~7d換水1欠,使水中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
瓦氏黃顙魚瓦氏黃顙魚

催產

2000年5月20日我們開始對瓦氏黃顙魚進行催產繁殖,先後共催產3批46組親魚。挑選成熟好的親魚放入架設在水泥池中的網箱內,將雌、雄親魚分開放養,同時擰開進水閥門進行微流水刺激。人工繁殖採用激素催情,自然產卵。試驗中,選用鯉魚腦垂體(P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地歐酮(DOM)、魚用促排卵素(LRH?A)等藥物單一使用和四種藥物混合使用。劑量隨水溫、親魚成熟度而適當增減用量。注射部位為胸鰭和背鰭基部,分2針注射,第1針為總量的1/5~1/4,第2針注射餘量,雄魚劑量是雌魚的0.7倍,針距10~15h。第2針注射後將親魚以雌雄比1∶1或1∶1.5的比例分別放入產卵池內。產卵池為幾口小型水泥池(6m2),設有進、排水管。事先在產卵池底鋪上2塊與地底大小一致的60目網片,網片上四周放置竹竿,竹竿上用磚塊壓緊,確保網片與池底間無間隙,然後在網布上鋪設—層用竹片夾好的棕片,待其親魚產卵。
瓦氏黃顙魚瓦氏黃顙魚

孵化

親魚在注射第2針後的20~26h(即效應時間),分幾次持續,間斷產卵,卵集中在靠近排水管一側的棕片及網布上,產卵池壁也分散了卵粒,網布另一側卵粒較少,待產卵完畢,將產卵池水排放4/5,小心地將產在棕片及網布上的受精卵移入孵化池孵化,將帶卵的棕片及網布懸置於水中,適當加大流水量,並用小型增氧氣泵充氣,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孵化水溫在24~26℃之間。
單性魚單性魚

結果

親魚培育與性腺發育
親魚在15℃以上時開始較大量的攝食餌料,經過18個月的培育,我們於2000年5月10日拉網檢查親魚時,發現大部分雌性親魚腹部較柔軟、膨大,並出現卵巢輪廓,泄殖孔凹陷,略紅,用挖卵器取卵肉眼觀察:卵粒呈圓形、橙黃色、卵粘性、卵粒較飽滿,大、小較均勻,大部分卵粒分離,卵徑約為1.67mm。雄魚個體較大、健壯,生殖乳突末端略紅,不易擠出精液。
養殖研討會養殖研討會
催產效果與受精率
催產試驗共3批46組親魚,水溫在24~28℃之間,注射第2針後約20h,親魚開始持續、間斷地產卵,卵粒一般集中在排水管一側的棕片及網片上,池壁、磚塊、竹竿上也少有分布。從第1批催產效果情況來看,明顯不如第2、第3批的催產效果,其催產率50%,受精率也只有40%。在第2、3批催產時,對催產藥物進行了適當調整,結果這兩批催產率分別達到了85%、90%;受精率81%、85%(見表1)。
養殖養殖
孵化率與出苗數
孵化期間,水溫一般在24~28℃之間,受精卵約經58h後開始脫膜,持續6h左右出苗結束,第1批孵化效果不佳,出苗很少,約8000餘尾;第2、3批孵化率較高,在80%~90%之間,孵出幼苗共約17.8萬餘尾。
幼苗幼苗

繁殖季節

自然環境中該魚的繁殖季節為5~7月。經人工培育後性腺發育較快,大部分親魚成熟。5月上旬,拉網檢查親魚成熟度,雌魚腹部卵巢較明顯,且有彈性,用挖卵器取卵觀察,卵粒大、小較均勻,飽滿,大部分已分離。由於對親魚的培育管理重視,於5月20日拉網檢查親魚均己成熟,加之水溫適宜,一般在24~28℃之間,此時是該魚理想的催產繁殖孵化季節。當水溫超過30℃時,胚胎髮育停止,卵粒開始脫落窒息死亡。因此,瓦氏黃顙魚的人工繁殖季節為5~6月較適宜。
南方瓦氏黃顙魚南方瓦氏黃顙魚

人工繁殖

催產藥物
鯉魚腦垂體(PG)、地歐酮(DOM)、魚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魚用促排卵素(LRH?A)等幾種藥物單獨使用均能誘導親魚產卵,但效果不是很好,後改進了試驗中的不足,用以上4種藥物混合使用,劑量隨水溫、成熟度適當調整,催產效果極佳。
人工催產與自然產卵
在對瓦氏黃顙魚的自然產卵前,我們曾試驗過人工催產,其效果並不理想。解剖發現,精巢為根須狀,不易擠出精液。採取殺雄魚的方法也不可取,加之親魚本身價值高,選購困難,人工培育與生態環境條件要求高,因此不宜採用人工受精方法。採取激素催情、自然產卵,其效果比較理想。我們共進行了3批催產,使其自然受精,除第1批不理想外,第2、3批產卵率均達到85%以上和受精率達80%以上,親魚成活率在98%,而人工催產後的親魚死亡率較高,一般在40%左右。
雌、雄比例與注射方法
瓦氏黃顙魚自然受精時,雌雄比列至多為1∶1,雄性親本多於雌魚時,其效果則更佳。
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為胸鰭基部或背部肌肉,分兩針注射,針距為10~15h,注射時,扎針深度要適宜,一般3mm左右,胸鰭注射方向與親魚體軸腹或背鰭基部成45度,注意不要紮上心臟與鰭條硬骨。
產卵與孵化
從幾次試驗中,均發現產卵池壁分散了不少卵粒,且卵集中在靠近排水管一側的棕片和網布上。因此,網布應伸展到池壁,使親魚在產卵過程中的卵儘可能不粘在池壁上。受精卵呈園形、橙黃色、卵粘性,卵球柔軟,卵膜光滑透明,遇水後膨脹。
受精卵在孵化過程中,應將魚巢懸掛起來,擰開進水閥,使水流不斷,並用增氧氣泵不停充氣,使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在孵化中應特別注意水質,進水閥最好用60~80目網布過濾,並每天用0.25mg/L的孔雀石綠均勻潑灑消毒1次,避免受精卵在孵化過程中發生水霉,有利於孵化率的提高。

流水養殖技術

瓦氏黃顙是一種適合於集約化養殖的名優魚類。在水庫壩下、有自然落差的溪流,或有工廠餘熱水排放的地方,可以修建流水水泥池,進行流水養殖瓦氏黃顙魚。
幼苗培育地幼苗培育地

流水池條件

流水池以長方形或橢圓形為宜,以有利於池中水的交換。面積不宜過大,一般10~50平方米。池底應由進水端向出水端略微傾斜。有獨立的進排水管道和閥門。進水從池上端面上流入,出水從下端池底排出。進水、排水口處均要設定攔魚柵,防止逃魚。攔魚柵要嚴密,間距大小要根據魚體大小來確定,既要讓糞便殘餌流出,又要能防止魚類逃出。利用落流管口控制水位。

魚种放養

以最大載魚量和初放養量作為確定合理放養密度的標準。流水養殖黃顙魚時,溶氧量是影響黃顙魚放養密度的主要因素。具體放養密度根據流水池的水體交換量而定。一般每立方米放種500~800尾,放養規格5~6厘米。放種前魚體用5%的食鹽溶液浸泡消毒5~10分鐘後再下池。

飼料及投餵

流水養魚套用全價配合飼料投餵。飼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在38%~42%,參照標準為:體重在50克以前,粗蛋白質為42%~45%,脂肪5%~8%,碳水化合物21%~26%,纖維素3%~5%。餌料配製比例是:魚粉30%、蠶蛹粉10%、肉骨粉9%、腸渣粉8%、血粉8%,三等粉28%,植物油2.5%,黏合劑2.5%,維生素合劑1%,無機鹽合劑1%。體重50克以後,粗蛋白質為36%~38%,脂肪6%~9%,碳水化合物25%~28%,纖維素4%~6%。餌料配製比例是:魚粉28%、羽毛粉5%、腸渣粉6%、血粉8%、飼料酵母5%、黃豆粉14%、玉米粉68%、植物油2%、三等粉21%、黏合劑3%、維生素合劑1%、無機鹽合劑2%。流水池兩邊設定一定面積的餌料台。餌料台離池底10厘米左右。飼料投在飼料台上,根據水溫和魚吃食情況,一天投餵4~6次,以八成飽為原則,不可過多或過少投喂,若時飽時飢,餵養效果不好。

日常管理

除投餵飼料外,流水養魚的日常管理主要做好水量調節和排污消毒工作。前期魚種小,水體負載力小,水流量可適當調小一些。後期魚體長大,水體負載力增大,水流量可調大一些,始終保持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每天池底沉積的殘餌糞渣及時排出,定期使用藥物防治魚病。流水養殖每立方米水體可產體重100克以上的商品魚30~40千克。

疾病防治

營養性疾病
1、病因
飼料中的營養素過多或過少、飼料成分變性或能量不足,均會引起瓦氏黃顙的營養性疾病。
2、症狀
常見的是脂肪肝病、維生素缺乏症等。病魚肝臟腫大,顏色粉白或發黃,膽囊腫大,膽汁發黑,胰臟色淡。病魚零星死亡,最先死亡是長得最大的個體。
3、防治方法
改進飼料配方,提高飼料質量,適當增加維生素和無機鹽的用量。
出血性水腫病
1、病原及症狀
據初步研究,病原體系細菌性。病魚體表泛黃,黏液增多;咽部皮膚破損充血呈圓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門紅腫、外翻;頭部充血;背鰭腫大,胸鰭與腹鰭基部充血,鰭條潰爛,甚至腹部自胸鰭到腹鰭縱裂,膽汁外滲;腹腔淤積大量血水或黃色凍膠狀物,胃、腸內無食,胃蒼白,腸內充滿黃色膿液,肝臟上有黃色斑塊,脾壞死,腎臟上有黴黑點。
2、危害及流行情況
該病在苗種和成魚飼養期間危害最大,有時可見部分病魚在水體中不停地旋轉,不久即死亡。尤其在苗種培育過程中較為流行,死亡率高達80%。在高溫季節暴發,來勢猛,蔓延快,水溫25~30℃時出現病魚大批死亡現象。
3、防治方法
(1)密切注意水質情況,保持良好的池塘環境條件,池水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2)適當降低魚苗的放養密度。
(3)每立方水體用強氯精0.25~0.3克消毒,每天1次,連續3天。
(4)在投餵的飼料中每千克乾飼料加0.6~0.7克恩諾沙星投喂,每天1次,連續3天。
(5)在投餵魚肉漿時每天定量加1%的食鹽到飼料中。
錨頭鰠病
1、病原與流行
鯉錨頭鰠,蟲體較大,全長達0.6~1.2厘米,肉眼能看得清清楚楚。4~10月是該病的流行季節。
2、症狀
發病初期,病魚呈急躁不安、遊動遲緩、魚體消瘦現象。因蟲體面有累枝蟲、杯體蟲、小黴菌等附生、使蟲體周圍組織發炎、紅腫、出血,並出現石榴子般的紅斑。
3、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畝水深1米用生石灰120千克全池潑灑消毒。
(2)錨頭鰠對寄主有選擇性,可用輪養法預防其發生。
(3)用90%的晶體敵百蟲遍灑,使水體成0.3~0.4毫克/升,療效顯著。
斜管蟲病和車輪蟲病
1、病原及症狀
病原是鯉斜管蟲與車輪蟲,寄生在體表的車輪蟲個體較大,而寄生在鰓上的車輪蟲一般個體較小。魚的鰓和皮膚被大量蟲體寄生而致病,苗種期常患此病,成魚和親魚有時也會被感染。斜管蟲喜寄生於瓦氏黃顙魚的邊緣或縫隙里,也侵襲體表皮膚,刺激寄主分泌大量黏液,表面形成蒼白色或淡藍色的黏液層,病魚離群,頭朝下、尾朝上倒栽於水面或側臥於水下,呼吸困難,不久即死亡。嚴重感染時病魚沿塘邊狂游,呈“跑馬”現象,體表有時出現一層白翳。
2、危害及流行情況
車輪蟲病多在面積小、水較淺、水質不良、放養密度大、飼料不足以及長時間陰雨、水溫18~28℃的情況下發生。
3、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
(2)用1.0~2.0毫克/升的硫酸銅溶液浸洗魚體,要注意根據水溫把握浸洗時間。
(3)用0.4~0.5毫克/升的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遍灑,療效較好。
腸炎病
1、病原及症狀
病原為點狀產氣單胞桿菌。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輕壓腹部肛門有黃色黏液流出,病魚離群獨游。剖開魚腹,病情較輕者食道和前腸充血發炎,嚴重者全腸發炎呈淺紅色,血濃充塞腸管。
2、危害及流行情況
主要危害魚種及成魚。這種病很可能是由魚類直接傳播的,因而病魚與健康魚混養,可傳播該病。由於病菌可在池塘淤泥中生存,因此感染也可能來源於淤泥,瓦氏黃顙魚攝食的浮遊動物和水蚯蚓,以及人工配合飼料中的魚漿肉等也可能攜帶該病菌。
3、防治方法
(1)池塘要徹底清塘消毒,魚種下池前用2.0%~3.0%的食鹽溶液洗浴消毒。
(2)堅持不投霉變腐敗的飼料,活性動物要用2.0%~3.0%食鹽溶液消毒,定期在配合飼料中添加1.0%食鹽投餵;或添加0.1%的鮮大蒜汁。
(3)在池塘全池潑灑1.2毫克/升漂白粉,投餵由大黃、黃柏、黃岑三種藥用植物按5:3:2的比例配合而成的三黃粉藥餌,每l00千克魚第一天用藥10克,第二天減半,連續用6天為一個療程;或在每千克飼料中拌恩諾沙星0.3~0.4克,連續2~3天。
盤鉤蟲病
1、病原及症狀
鰓盤鉤蟲。蟲體小,需藉助顯微鏡才能發現。病魚體色變黑,鰓絲呈暗淡色,分泌很多粘液,妨礙魚呼吸,嚴重時可造成大批魚種死亡。
2、危害及流行情況
主要危害苗種和親魚,如診斷治療不及時,能大批死魚。盤鉤蟲病幾乎年年都有流行。其適宜水溫為10~28℃,全年可生長。夏秋是它的流行季節。
3、防治方法
該病比較容易治癒。用0.3~0.4毫克/升的90%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或用0.7毫克/升的90%晶體敵百蟲浸泡病魚1~2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