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察·華格納(德國浪漫主義音樂大師)

理察·華格納(德國浪漫主義音樂大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威爾海姆·理察·華格納,1813年5月22日生於薩克森王國萊比錫,德國作曲家,著名的浪漫主義音樂大師。

他是德國歌劇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巨匠。前面承接莫扎特的歌劇傳統,後面開啟了後浪漫主義歌劇作曲潮流,理查·施特勞斯緊隨其後。同時,因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複雜性,成為歐洲音樂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爾海姆·理察·華格納
  • 外文名:Wilhelm Richard Wagner
  • 國籍:德國
  • 民族:日耳曼
  • 出生地:薩克森王國萊比錫
  • 出生日期:1813年5月22日
  • 逝世日期:1883年2月13日
  • 職業:作曲家
  • 畢業院校:萊比錫大學
  • 主要成就:德國歌劇史上承前啟後的人物 將浪漫主義歌劇推至巔峰
  • 代表作品:《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黎恩濟》《漂泊的荷蘭人》《湯豪舍》《羅恩格林》《尼伯龍根的指環》
  • 逝世地:義大利王國威尼斯
  • 類別:浪漫主義
人物生平,主要作品,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華格納1813年5月22日生於萊比錫小官吏家庭,出世6個月,在警察局當職員的父親就去世了。幼年喜愛文學、戲劇、繪畫。1831年在萊比錫大學攻讀哲學並學習作曲理論。他母親不久改嫁給一個演員兼劇作家。不久全家就搬到繼父工作的德勒斯登。華格納在繼父關照下,受到了最初的藝術薰陶,他對戲劇和音樂十分感興趣。1827年,全家又遷回萊比錫。在萊比錫布商大廈劇院,他第一次聽到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深受感動。1831年,他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作曲,一年後,他創作了貝多芬風格的《C大調交響曲》。
青年時期的華格納青年時期的華格納
1832年,經他哥哥介紹,到維爾茨堡任合唱指揮。同年他創作了他的第一部完整的歌劇作品《仙女》。之後,他又先後在馬格德堡柯尼斯堡擔任音樂指揮。
1833年起,先後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歌劇院任指揮和音樂指導。豐富的演出實踐對其歌劇創作和歌劇改革思想的形成,起了積極作用。
1836年第一次結婚,次年前往當時俄國的里加任一家歌劇院的音樂指揮。1839年因為債務,乘船逃往倫敦。1840年至1841年在巴黎度過。1842年返回德國德勒斯登,任薩克森王國宮廷樂隊指揮。
1842年,德勒斯登歌劇院上演其歌劇《黎恩濟》獲成功,被任命為該院指揮。後受巴枯寧影響,參加資產階級革命。事敗後流亡瑞士,轉向妥協,信奉叔本華的悲觀哲學。
1849年在德勒斯登參加五月起義,失敗後被通緝,此後12年在巴黎等地流亡。在巴黎期間,認識了李斯特,後來娶了李斯特的女兒柯西瑪為妻。1861年通緝令解除後,回到德國,住在威斯巴登的布里希鎮。
1864年應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之召,返慕尼黑。1870年代為實踐其歌劇改革的主張,在拜羅伊特自建歌劇院,上演其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等。他所作歌劇還有《漂泊的荷蘭人》、《湯豪舍》、《羅恩格林》、《歌唱大師》、《帕西法爾》等。主張歌劇改革應以福州為題材,戲劇與音樂須組成有機的整體,交響樂式的發展是戲劇表現的主要手段。他運用不間斷的音樂結構的主導動機手法、半音和聲體系和配器效果,豐富了歌劇的藝術表現力,對歐洲專業音樂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1865年開始,得到了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贊助。
1883年2月13日,在前往威尼斯避寒旅行期間,因心肌梗塞病死於威尼斯的溫德拉敏宮中。
華格納的兒子齊格弗里德·華格納也是作曲家。
逝世
1879年以後,因為健康關係華格納連續四個冬天都是在義大利度過的。1881年春,華格納赴柏林參加《諸神黃昏》的公演, 在一片喝彩聲中他突然臉色蒼白,急忙退入休息室。一陣陣的心臟劇痛威脅著他的生命。華格納頑強地活下來了,但從此健康狀況日益下降。1882年,華格納重返拜羅伊特,在那裡參加了《帕西法爾》的首演,在最後一場演出中他還親臨指揮。隨後,華格納又回到威尼斯休養,終因心臟病復發,醫治無效,於1883年2月13日死於威尼斯。
華格納的遺體經慕尼黑運往拜羅伊特。2月16日下午二時,運有華格納及其家屬的專車從慕尼黑開出,沿途每一個車站都有無數的人匯集在那裡默默祈禱。晚上,在慕尼黑車站上,有數千名華格納的崇拜者,手持火炬在等待,當車子開出站時,數百面弔旗垂下。奏出華格納的巨作《諸神的黃昏》中的葬禮進行曲。當列車抵達拜羅伊特時,巨大的哀哭聲淹沒了整個車站。每一戶人家門前都拴了黑色弔旗,街燈也包上了布。一支巨大的送葬行列從街道上緩緩而過。華格納死去的訊息很快傳向全世界,吊辭從四面八方飛來。威爾第得知噩耗後悲痛萬分,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悲!悲!悲!華格納死了!!!大人物已消失,在文化史上留下偉大痕跡的那個名字!!!”雕刻家奧克斯達用石膏為死者拓取了遺容。華格納的妻子柯西瑪肝腸寸斷,剪下一柬金髮放到靈柩中永陪丈夫。

主要作品

仙女(Die Feen 1833-34,首演於1888年)
禁戀(Das Liebesverbot oder Die Novize von Palermo 1834-36,首演於1836年)
黎恩濟(Rienzi, der Letzte der Tribunen 1837-40,首演於1842年)
漂泊的荷蘭人(Der Fliegende Hollaender,1843)
湯豪舍(Tannhaeuser,1845)
羅恩格林(Lohengrin,1850)
崔斯坦和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1865)
紐倫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1868)
尼伯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1876)
萊茵的黃金(Das Rheingold,1854)
女武神(Die Walküre,1856)
齊格弗里德(Siegfried,1871)
諸神的黃昏(Goetterdaemmerung,1874)
帕西法爾(Parsifal,1882)
管弦樂改編
格魯克歌劇《依菲格尼亞在陶里德》序曲 重新配器
C大調交響曲
浮士德序曲
5首魏森東克的歌

人物評價

值得一提的是華格納在他的樂劇中所表現出的對女性的崇拜。多年來,華格納一直認為女性身上有救贖和毀滅兩種特性。這種矛盾性使他創造的女性形象通常都是複雜的、懷著巨大痛苦的英雄女高音。表現在他的樂劇中,如《湯豪舍》中的伊莉莎白,《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中的伊索爾德,《尼伯龍根的指環》中通過對愛情獻身來拯救人類的布侖希爾德和《帕西法爾》中寓言式的女性孔德里。華格納的音樂手法與劇場觀念,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的各種藝術。尤其是電影藝術受到華格納的啟發最多。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一直因為華格納的反猶太主義思想以及納粹的原因,一直有一非正式的禁令,以色列國內從不上演華格納的作品,不過這些年來稍有鬆動。
理察·華格納理察·華格納
在華格納生活的時代,德國人普遍認為德語不夠雅致,宮廷內外盛行義大利與法國的歌劇,偏重音樂技巧上的華麗而忽視戲劇的內容。華格納提出“樂劇”的口號,提倡以音樂跟戲劇並重為目的來創作歌劇,建議作曲家親自參與劇本的創作,並認為歌劇的題材應只適宜於音樂處理。他將過去只在前奏或序曲中出現的管弦樂隊的地位提升到了極致,使其成為統一全劇的支柱。另一明顯的改革在於他樂劇中的主導動機。其實無論過去還是現代,作曲家都會在自己的作品中運用到主導動機。但華格納不同於他們,他系統的運用主導動機,並通過復調來組合幾個主導動機。可以說,由極端集中的情節編制出的主導動機之網覆蓋全劇,使文字語言與音樂語言完美的結合,是一種精確而單純的潛台詞。除此之外,他的樂劇中幾乎沒有分曲,銅管樂的運用更加自由靈活,感情的意義由樂隊以旋律及和聲的方式表達,人聲聲部浮動於管弦樂流的表面,宣敘調詠嘆調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分。華格納的歌劇改革主要開始於《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這部歌劇1865年在慕尼黑的演出標誌著西方世界音樂語言中一種新方言的開始,調性體系開始瓦解的標誌。從此以後,“華格納風格”成了歌劇或一般音樂中“先進”及非傳統的代義詞。為了實現自己在歌劇改革方面的理想,並將這一切呈現於世人,華格納特地籌建了拜羅伊特音樂節演出自己的作品。而這個音樂節到現在一直都吸引著世界音樂愛好者的眼光。
據說希特勒曾叫人在拜羅伊特為他專門演出華格納的作品,當時他感動得流淚,恨不得與這位上個世紀的天才執手親談。很多人在聽華格納音樂的同時要提到他的思想。無可否認音樂家本身的性格與思想對其創作作品有著很大的影響。華格納的青年時期,其思想主要傾向於“德意志”,他受到費爾巴哈巴枯寧的影響,寫過許多狂熱激進的文章,甚至參加過德勒斯登的革命。
1848年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失敗以後,華格納逐漸接受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論調以及尼采的超人論等思想,以及後來戈比諾(Arthur de Gobineau)的雅利安種族主義理論。晚年的時候,華格納也受到宗教神秘思想的影響。華格納與尼采曾是關係很好的朋友,他們的友誼維持了十年。當尼采與叔本華的關係決裂後,又因為華格納還是叔本華的信徒,所以尼采也就與他的友誼自然而然的決裂了。
1878年1月3日,華格納將《帕西法爾》贈送給尼采,尼采寫了最後一封信給華格納,並回贈自己的新書《人性,太人性的》。1888年,尼采寫作《華格納事件》和《尼采反對華格納》正式的表述出自己對這位昔日好友的看法。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一直是華格納最重要的支持者和保護人,華格納有多部作品是獻給他的。而路德維希二世也是華格納狂熱的崇拜者。他以華格納歌劇的內容為主題,修建了宮殿新天鵝堡,其內部有齊格弗里德屠龍的金像,描繪《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故事的掛毯,以《湯豪舍》故事設計的山洞和節日大廳,而且他計畫將這一城堡作為禮物獻給華格納,當作歌劇《帕西法爾》的背景。他資助了華格納修建拜羅伊特節日劇院,並且作為貴賓出席了開幕演出。
藝術成就
① 對傳統歌劇進行了徹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實施了“整體藝術觀”、“無終旋律”以及“主導動機”的手法,並強調戲劇第一,音樂第二,堅持音樂必須服從戲劇內容需要進行創作的原則,改革後的歌劇被稱為樂劇(Das Musikdrama)。
② 創作了《尼伯龍根的指環》和《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等劃時代的經典樂劇,使浪漫主義歌劇發展到頂峰。
③ 擴大了歌劇中管弦樂隊的編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強了樂隊的表現力,改變了傳統歌劇將樂隊當作“巨型吉它”,使其處於人聲伴奏狀態的做法。他抓住了樂隊的表現特點,通過“主導動機”的運用來闡述戲劇內容,使樂隊成為表達劇情內容的有效工具。
④ 建立半音化和聲,淡化調式調性,創建了“特里斯坦”和弦,對20世紀音樂觀念產生了重要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