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模式

珠江模式

珠江模式是人們對廣東省珠江流域中以廣州、深圳等為中心的14個市縣,自改革開放以來,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社會經濟發展道路的概括和總結。改革開放後,珠江三角洲在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利用國家賦予的優惠政策,以其獨特的地理區位、土地和勞動力等優勢,與外來資源相結合,創造了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外向型快速工業化經濟發展模式,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沿海地區新工業化發展道路。另在廣播電視事業中有同名“珠江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珠江模式
  • 屬性:區域經濟發展模式
  • 地區:廣東省珠江流域
  • 產業結構:第二產業為主
  • 產生時期:公社化時期
經濟發展模式“珠江模式”簡介,形成背景,區位優勢,農業發達,經濟模式轉變,科技經濟輻射,模式特色,行銷戰略目標,所有制形式,經營形式,產業結構,先進技術設備,基本特點,地方政府具有相對獨立的責、權、利,區位和政策優勢促進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鄉鎮企業及經濟組織創新,形成了內外聯動的市場體系,突出特徵,面臨問題,政府職能需要轉型,新的資源優勢沒有確立,珠港之間區域協調機制需要建立和完善,廣播電視事業“珠江模式”,

經濟發展模式“珠江模式”簡介

“珠江模式”是費孝通教授提出的一個有影響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珠江三角洲藉助鄰近香港的地緣優勢普遍發展“三來一補”企業,與香港形成前店後廠的格局。可以理解為引進外資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主的一種經濟模式。

形成背景

珠江三角洲鄉鎮企業誕生於公社化時期,起步於70年代,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得到蓬勃發展,其成因主要有:

區位優勢

A、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交通和通訊的便利,有眾多的華僑和港澳同胞,使其能迅速了解國外信息和引進各種技術,在同港澳的經濟往來和聯辦企業中培訓了技術和管理人才,為發展外向型鄉鎮企業提供了重要條件。

農業發達

B、珠江三角洲農業發達。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鄉鎮企業的發展獲得了諸如資金積累、勞動力、農副產品供給等要素保證。

經濟模式轉變

C、改革開放政策使農村從封閉的產品經濟模式轉向開放的商品經濟模式,使它能充分依據本身條件,發展 三來一補 ,並進而引進外資和技術設備,發展自己的創匯企業和骨幹企業,形成外向型鄉鎮企業體系。
珠江模式珠江模式

科技經濟輻射

D、城市科技和經濟輻射使鄉鎮企業的人才和企業素質獲得了進一步的成長和提高。

模式特色

行銷戰略目標

A、在企業行銷戰略目標上,以外向型經濟為導向,面向國際和國內兩大市場,注重開拓國際市場。通過引進的國外生產線,生產國際市場需要的商品;發展精、尖、稀、優、偏產品,建立出口生產體系;發展三來一補 、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等擴大產品外銷比重,多出口、多創匯。
珠江模式珠江模式

所有制形式

B、在所有制形式上,以鄉村集體經濟為主,鄉、村、組、聯戶和個體五個輪子一齊轉,一方面充分利用農村剩餘勞動力、閒散資金、傳統技術,形成新的生產力,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各層次間相互競爭,相互促進,從而使整個經濟結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珠江模式珠江模式

經營形式

C、在經營形式上,以集體經營為主,個體租賃、 三來一補 、中外合資和合作等多種經營形式相結合,尤其是大量的 三來一補 、合資、合作經營,是有別於其他模式的重要特色之一。

產業結構

D、在產業結構上,以第二產業為主,注重發展新興產業和一、二、三產業間的協調發展。

先進技術設備

E、在企業的生產發展上,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科學技術和設備,帶動企業的技術進步,同時注重企業改革,使鄉鎮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管理逐步實現現代化和科學化。在企業經營體制上,注重以重點產品、骨幹企業組成的企業集團的發展,提高企業市場應變能力,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基本特點

珠江模式的基本特點包括:地方政府有相對獨立決策權、自身利益和競爭壓力;外向型企業有相對獨立性產權結構,鄉鎮企業具有相對排他性產權結構;具有受惠於外向型市場資源優勢的外向型經濟發展環境;具有通過內外市場互動,充滿活力的迅速向計畫體制滲透的市場。

地方政府具有相對獨立的責、權、利

珠江三角洲工業化進程能夠在改革開放以來實現跳躍式的發展,關鍵在於地方政府獲得了指導和推進發展地域經濟的主動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改革開放後,中央、廣東實行了“財政包乾”的“特殊政策”以及逐級放權的管理體制改革,使各級地方政府都享有較大的財政支配權,有自己可以支配的相對獨立的利益,可以對市場、資源靈活應對,敢於創新,從而培育多層次的地方利益主體,使它們均走上了相對獨立的經濟活動的舞台。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發展本地區經濟方面有了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理性選擇和自主決策的彈性空間。相對獨立的經濟活動和政績考核,使地方政府的行為常常帶有現代經濟學中的經濟人的某些特點,分權改革後的地方政府在某種意義上承擔了這一時期的模擬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和企業家的角色。
珠江模式珠江模式
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的各級地方政府肩負著推動體制改革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雙重任務,動員資源的能力遠遠超過各類企業,向銀行貸款的信譽遠在各類企業之上。地方政府在作出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決策時,能夠作出比中央政府部門更具前傾意義的判斷,主要因為:一是在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在實現發展目標,推進經濟改革和發展時處於一個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競爭對手就是珠三角的其他縣市(鎮、村等),競爭的勝負直接的關係到地方政府首長的個人利益,為在競爭中爭取主動,他們會考慮選擇符合本地區資源稟賦結構的發展方式,包括資源配置方式,這樣也就形成了各具發展特色的工業化模式。二是地方政府的決策者常常比他們的上級部門更靠近基層,靠近活躍變化著的生產力要素。因此,在珠江三角洲,鄉鎮企業絕大部分都是由地方政府直接投資或由地方政府擔保貸款而發展起來的;甚至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三資企業”也是由地方政府給予優惠政策得以快速發展。地方政府在區域性市場的形成、外部市場的開拓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珠江模式珠江模式
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與流通現代化理論研討會

區位和政策優勢促進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珠江發展模式最顯著的一個特徵是外向型經濟。由於珠江三角洲獨特的區位條件,在改革開放前,其與毗鄰的港澳地區客觀上構成了一個落差很大的區域二元經濟結構。改革開放後廣東先行一步的特殊優惠政策環境,使港澳資本連同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管理等,借兩地落差形成的勢能,大規模地向珠江三角洲地區轉移,使得珠江三角洲工業化發展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大量本地農村勞動人口走進工廠,並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內地農村剩餘勞動力向珠江三角地區轉移。
港澳和外國資本,在珠江三角洲和當地以及外來務工的勞動力相結合,開始以“三來一補”企業,後來以“三資企業”為載體,使珠江三角洲由原來的農業區變成了工業區,實現了珠江三角洲工業化的原始積累。包括資金、技術、勞力以及市場等在內的外來資源不僅極大地促進了珠江三角洲工業化的發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珠江三角洲的工業化從一開始就面對國際市場,逐步形成了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帶動國內市場發展的外向型經濟格局。

鄉鎮企業及經濟組織創新

珠江模式的又一典型特徵是以鄉鎮企業三資企業為主體。三資企業是外部引入的經濟組織形式,而鄉鎮企業的崛起則是通過中國農村工業化的特殊道路,藉助三資企業的引入促進自身組織的轉型,是珠三角地區經濟組織創新的主要內容。珠江三角洲鄉鎮企業的前身是社隊企業,與全國包括蘇南地區的鄉鎮企業一樣,曾經歷了漫長而艱苦的緩慢發展階段,改革開放後才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但蘇南地區的鄉鎮企業更多的是與上海等地的國有企業系統相互結合,受其扶植、影響而成長起來;而實行的工業化道路是從農村工業化入手的,通過“築巢引鳳”、“借雞下蛋”等方法引進外資和技術發展工業。
鄉鎮企業的成長,則是自身發展與外部資源的引進相結合,既通過原有的社隊企業內部組織的轉型促進創新,也通過對外部組織制度的引進、學習和移植進行創新,按市場導向原則對原有的經濟組織進行改造,並通過引進制度的標準化和本土化,逐漸走向以自主性為主的制度創新。珠江三角洲以發展鄉鎮企業為突破口,把農民穩定在這片土地上,使其安居樂業,這種新工業化不僅沒有侵犯農民的利益,而且保障和增加了農民的利益,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形成了內外聯動的市場體系

珠江發展模式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其市場體系的發育程度高,而且是內外聯動、多層結合、以外為主、雙向接軌的市場化發展過程。隨著市場體系的基本發育完成,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珠江三角洲地區迅速成為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的結合部,一方面大量國內的出口商品由其直接或經港澳等地轉口到國際市場,而海外進口商品又經珠三角地區大量地輸送到各地;另一方面加工貿易製成品除了大量出口外,帶動了這一地區的進口替代產業,生產出了大批當時國內極為短缺的新興消費產品並迅速向國內市場擴散。“內外聯動”的市場效應,使珠三角經濟迅速向國內外市場拓展。
珠江三角洲新工業化進程中,市場經濟能使珠江三角洲的各種生產要素得到了最佳化配置,將不同的所有制、不同國別、不同屬性的資金和不同的生產要素轉化為一股強大的動力,抓住各種發展機遇,迅速推進經濟的騰飛。

突出特徵

“珠江模式”得力於大規模引進香港等地的外資,以外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為主體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其突出特點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珠江模式”存在和發展的基本前提是毗鄰香港的地理位置。
“珠江模式”以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為發展起點。由於中央把深圳特區作為改革開放的視窗、體制改革的試驗場和銜接香港的橋樑,給予特殊經濟政策,使得深圳毗鄰香港地理位置的優勢迅速轉變為一種巨大的經濟勢能,在較短時間裡發展成為實力最雄厚的經濟特區。
隨著深圳特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深圳市的迅速崛起、產業鏈的延伸,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便成為香港和深圳兩市的生產基地。
2、“珠江模式”的基本動力是以深圳為龍頭的區域極化效應擴展效應
深圳的發展具有三種功能:接受香港(包括世界其他地區)高經濟勢能地區的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輻射和擴展功能;吸引國內其他低經濟勢能地區的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的極化功能;迅速向珠江三角洲地區擴展、擴散的功能。這三種功能和效應在較短時期內相互發生作用的結果,便出現了“珠江三角洲的奇蹟”。
3、以出口導向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主是“珠江模式”的基本戰略。
“珠江模式”充分利用了毗鄰香港的優越地理位置,以出口導向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主,充分利用外來直接投資和國際市場,使珠江三角洲地區成為開放度最高的地區。

面臨問題

政府職能需要轉型

隨著珠江三角洲工業化的推進和市場化經濟的建立,各地方政府在改革開放初期對地區經濟所能掌握的傳統資源正在慢慢消失,例如對集體經濟鄉鎮企業經濟實體的決策權隨著企業改革、政企分開而喪失;對銀行的權威隨著金融改革而變得力不從心。如今,土地資源已經成為各地方政府發揮其在經濟中的作用的唯一重要資源,但是這種資源也在慢慢地減弱。地方政府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不再直接參與到經濟活動中來,但是政府為地方經濟服務的平台卻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完善,這就減弱了地方政府在新的形勢下的活力和作用。地方政府對經濟所能掌握的資源如何擴充和升級將是珠江三角洲繼續保持地方經濟活力的重要內容。
鄉鎮政府和鄉鎮企業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了“分權化的政企合一”關係,在工業化初期,這種方式既有利於發揮地方權力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又有利於保證鄉鎮企業在市場化過程中平穩過渡。但是,隨著工業化進程深入和市場經濟機制逐步完善,這種政府“越位”現象已經顯示出其明顯的缺陷。

新的資源優勢沒有確立

珠江三角洲傳統的資源優勢——政策、土地和勞動力等資源正在隨著中國的全面開放、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而逐步消失、減弱,然而在傳統資源優勢發展起來的經濟卻沒有形成新的資源優勢,整體競爭力趨於相對下降。珠江三角洲的企業明顯缺乏危機意識,沒有看到珠江三角洲的企業群體已經到了關鍵的戰略調整期,過去曾有的地緣優勢、成本優勢和政策優勢還沒有轉化為更加牢固的經濟優勢和品牌優勢。一些企業自我滿足,固步自封;追求暴利,追求超常規發展是這些企業的特徵,而不善於參與國際競爭,不善於駕馭金融、資本工具;在技術上只崇尚借鑑,不善於創新;重視科技人才,輕視管理人才;人文社會發育不全。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挑戰是現實存在的,而機遇卻是潛在的,不確定的,珠江三角洲已經失去了絕對的優勢地位,並有可能在沒有抓住改革時機、消除潛在憂患的情況下沉淪。可見,珠江三角洲企業發展存在著普遍的問題——根植性不強的原因正是傳統優勢喪失、新的優勢沒有建立。而且,這種根植性不僅僅是指企業的歸屬性,根本上是指營造一種企業根植的綜合環境。

珠港之間區域協調機制需要建立和完善

改革開放之後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經濟合作形成的“前店後廠”模式充分利用了兩地的優勢資源,促進了兩地之間經濟發展,一方面使得香港成功的進行了產業升級,生產者服務業成為了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也實現了從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的轉變,發展了本地經濟。“前店後廠”模式的不斷演進發展,使得港珠之間成為了唇齒相依的一個經濟實體。如今,在香港還沒有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的時候,珠江三角洲不斷吸收香港的產業轉移,如生產者服務業、房地產業、商業等,並承擔著更多“前店後廠”中的“店”的角色,這其實是對香港經濟的一種“掏空”,是一種內耗型的產業轉移和合作,對香港處於低端生產環節的中小企業衝擊很大。
珠江三角洲內部城市群之間產業聯繫不緊密,產業發展方式雷同,彼此之間惡性競爭增多,沒有形成一個有效地區域協調機制的調控,導致了區域環境的污染和惡化、土地的粗放型經營、區域間基礎設施的不協調及重複建設等問題。

廣播電視事業“珠江模式”

1986年12月15日,廣東創辦了珠江經濟廣播電台,邁出了創建經濟台、系列台的第一步。珠江台提出了“大眾型、信息型、服務型、娛樂型”的辦台方針。珠江台還實行以新聞、信息為骨架,以“板塊節目”(大時段)為肌體,主持人直播,並採取多種形式爭取聽眾參與(“熱線電話”)、進行雙向交流的傳播模式,人們稱這種節目形式為“珠江模式”。
①廣播內容專門化
②節目設定板塊化
③欄目主持人固定化
④欄目播出直播化
⑤開通熱線,鼓勵聽眾參與
珠江經濟台的成功,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地方陸續開辦了經濟電台,主持人、大板塊、直播、熱線電話、聽眾參與等節目形式被廣泛採用。在"珠江模式"的推動下,受到電視衝擊的我國廣播事業重新煥發了生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