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首道

王首道

王首道(1906年4月-1996年9月13日),原名王芳林,湖南省瀏陽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新中國交通運輸事業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委員,第八、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1996年9月13日,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王首道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首道
  • 別名:原名王芳林,曾用名王一分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省瀏陽市
  • 出生日期:1906年(丙午年)4月
  • 逝世日期:1996年(丙子年)9月13日
  • 職業:政治家、革命家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政協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個人生平,感情生活,人物評價,主要貢獻,

個人生平

王首道,漢族。1906年4月生,湖南瀏陽人。原名王芳林,曾用名王一分。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5年參加革命工作,1926年春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高中文化。中共第七屆中央 候補委員、委員(七屆七中全會遞補),第八屆、九屆、十屆、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相繼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常委
王首道王首道
1925年冬,入毛澤東主辦的第六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後為番禺師範大學,現為禺山高級中學)。
1926年春,任農民運動講習所黨小組長。
1926年9月,被派到湖南從事農運工作,先在祁陽縣擔任省農運特派員,後任中共瀏陽縣特支書記、縣委書記。
王首道王首道
1928年,任中共湘鄂贛邊特委書記。
1930年5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負責組織工作
1931年初,到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同年10月被派到湘贛蘇區工作。在中共湘贛省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連續當選為省委書記
1933年春,因抵制王明“左”傾錯誤被撤銷中共湘贛省委書記職務。
1933年11月,被調往中央蘇區
1934年春,任中共中央組織局秘書長。參加了長征。其間:任軍委第一野戰縱隊政治部主任。後隨紅九軍團北上,途中任國家保衛局執行部部長。到達陝北後,任西北保衛局局長。紅軍東征時任紅軍保衛局局長。
1936年春-1937年,紅十五軍團政治部主任。
1937年6月起,任中共中央秘書長。
1940年起,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生產節約運動委員會主任。
1944年10月-1945年10月,八路軍獨立第一游擊支隊(南下支隊)政治委員,(其間:1945年5月至7月任湘鄂贛軍區政治委員,湘鄂贛邊區臨時黨委書記)。
抗日戰爭勝利後,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中原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軍事調處執行部瀋陽二十七執行小組中共代表。
1946年8月,任東北行政委員會財經委員會主任,後任經濟委員會主任。
1946年11月,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東北局財經辦事處主任、東北局財經委員會委員。
1949年,任湖南省長沙市軍管會副主任。
1949年3月-1952年9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
1949年5月,任中共中央華中局委員。
1949年12月-1952年12月,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
1949年12月-1952年9月,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
1950年4月-1952年3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
1952年4月-1954年10月,任交通部副部長、黨組書記(1952年8月起)。
1954年11月-1959年6月,任國務院第六辦公室主任。
1954年12月,當選為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958年2月-1964年7月,任交通部部長、黨組書記(1958年8月起)。
王首道誕辰100周年紀念王首道誕辰100周年紀念
1964年5月-1966年冬,中共中央中南局書記處書記。
1965年1月,當選為政協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968年2月-1978年11月,廣東省革委會副主任,其間:1968年2月-1970年12月任省革委會黨的核心小組成員;1970年12月-1978年11月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
1977年12月-1978年11月,廣東省政協主席。
1978年3月,當選為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計畫生育協會第一屆會長。
1982年9月-1992年10月,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1996年9月13日,在北京逝世。

感情生活

有人這樣形容已經94歲的王泉媛:一生坎坷,兩袖清風,三過草地,四爬雪山,五次婚姻,六個孤兒,七次遇難,八陷暗算,九死一生。 1930年春,敖城農民暴動成功,年僅16歲的王泉媛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很快參加了革命。1935年元月,王泉媛跟隨中國工農紅軍抵達貴州遵義。一進遵義,她便從幹部休養連調到地方工作部。白天,她同蔡暢、金維映和剛從保衛局調來的王首道一起,向民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發動民眾打土豪,分浮財。到了晚上,王泉媛卻輾轉難眠,她在想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王首道。
遵義第七天,大家接到命令,部隊將於第二天離開遵義。這天晚飯後,蔡暢她們把王泉媛帶到王首道住的院子裡,蔡暢對王首道說:“我們把王泉媛同志送來了。我們把泉媛交給你,你可要待她好點喲!”說完,蔡暢三人就起身關門走了出去。1935年6月26日,當王泉媛隨衛生部剛到兩河口駐地,王首道便派通訊員送信給她,要她晚上到他住的木樓去。夜晚,她急切奔到木樓門口,王首道看到了王泉媛,過去一把就將她抱在了懷裡。天亮時,王首道便送她回衛生部駐地。沒想到,這一面幾乎成了他們的訣別!
王首道與王震、王恩茂王首道與王震、王恩茂
1937年3月,西路軍河西走廊馬家軍經過四十多天血戰後,損失慘重,西路軍總指揮部、九軍、三十軍和由王泉媛任團長的婦女獨立團被圍。最終,王泉媛被馬匪捉去。歷經周折,王泉媛逃了出去,一路乞討尋找部隊。1939年3月的一天,王泉媛手拄拐杖,終於來到蘭州“第十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她輕輕地敲開了“辦事處接待室”的門。那個在長征路上幾次向王泉媛求婚都遭到拒絕的人冷漠地接待了她。他說:“你們走了三年了,說回來就回來,沒那么容易。”語氣很生硬,也很堅決。1942年7月,當王泉媛衣衫襤褸、腿腳潰爛地回到老家時,家裡人都不敢相認。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當地人都不知道她曾經是紅軍女團長。後來,王泉媛嫁給了一個叫劉高華的革命烈士後代,下地種田,自食其力。
手跡手跡
1982年夏季的一天,王泉媛來到北京,這一次,她是來請康克清大姐作證,她要求恢復自己的黨籍。順道,她也想來看看“他”。在中國婦女聯合會,王首道向她走來了。遠遠望去,他高挑的個子,依然很瘦,灰白頭髮和窗外灰濛濛的天空渾然一體。王首道從許多老戰友那裡已聽說了王泉媛的遭遇,心中潮湧浪翻,才問了一個“好”字,便什麼也說不下去了。這一次會面是短暫的,但了卻了王泉媛半個世紀的心愿。
1994年,王泉媛到北京,她再一次見到了病中的王首道。為了這次相會,他交待工作人員不許外人在場。兩人又相見了,一股幸福感湧上王泉媛心頭。相互問候了一遍後,王泉媛從隨身攜帶的布包里取出一雙手工做的千層底黑布鞋。鄭重地把它交到了王首道手上。王首道雙手顫抖著接過布鞋,渾濁的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

人物評價

他在長達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勤勤懇懇、忠勉為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努力奮鬥,建立了不朽功勳。王首道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他和其他老一輩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值得人們學習,弘揚革命風範,繼承革命傳統,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主要貢獻

投身農民運動
一、投身農民運動,參與創建、發展農村革命根據地,在實踐中探索中國革命的道路。
1926年,王一分進入毛澤東開辦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四期。同年9月結業回湘,受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和中共湖南區委的派遣,以湖南省黨部農民運動特派員身份,到祁陽開展工作。王一分到祁陽後,立即著手了解祁陽各方面的情況,除結識自己的同志和一些基層幹部外,還分析了國民黨縣黨部和縣政府領導成員的政治態度。不久,王一分就接替了中共祁陽縣特別支部書記職務。
為了擴大影響,迅速掀起農民運動熱潮,王一分比照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模式,於1927年1-2月,在縣城模範國小裡面開辦了一個黨務訓練所,以培訓黨政農工青婦工作幹部。訓練所有學員200來人,教職員17人,開設了13門課程,講孫文主義,也講馬列主義,還有軍事、唱歌、演講等基本訓練。王一分和時任祁陽縣農民協會委員長的雷晉乾,也經常抽時間去上課。同時,王一分還秘密發展了龍傑、於定邦、陳祖琳、費劍雄、傅穆、何鎮南、鄧國光、黃莞、彭樹筱等九名共產黨員,壯大了黨的組織。同年3月,組織上又從湖南大學抽調李鎮球回祁陽,接替中共祁陽特別支部書記職務,王一分於是專心從事農運工作。正在這時,國民黨湖南省黨部頒布了《懲治土豪劣紳暫行條例》。祁陽縣經過一段時間醞釀,成立了懲治土豪劣紳特別法庭,在縣政府掛牌辦公,由縣長劉鵬年、縣農協委員長雷晉乾、縣黨部常務委員蔣毓華三人輪流執掌庭長。針對這種形勢,王一分、雷晉乾、蔣毓華等人研究,決定利用這個機會鎮壓土豪劣紳,以便進一步發動民眾。為此,王一分再次來到西鄉,經與區農會商量,打算三天后召開大會,把當地大惡霸劉梅軒先在村里進行批鬥,然後再送縣裡法辦。不料第二天走漏了風聲,劉梅軒逃走。最後,將批鬥大會變成了控訴劉梅軒罪行的大會和西鄉農民協會成立大會,並將劉梅軒的財產分給貧苦農民。通過控訴劉梅軒罪行和成立農民協會,打響了祁陽縣農民運動第一炮,推動了全縣農民運動的開展。接著,王一分等人又將鬥爭矛頭指向東鄉豪紳蔣衍。蔣衍是多年團總,手裡有武裝團丁,在當地作威作福,老百姓恨之入骨。由於他過去同官府勾結很緊,又是現任縣長劉鵬年的同學,為防止蔣衍逃走,王一分等人進行了周密安排部署,將蔣衍抓獲。蔣衍被抓獲後,東鄉農民從四面八方擁來,有的人拿著紅纓槍,有的拿著棍棒,形成數千人的押解隊伍,步行一百多華里,將蔣衍押解到祁陽縣城。祁陽縣城頓時沸騰起來了。當天下午三點,審判蔣衍的特別法庭開庭了。縣農會委員長雷晉乾擔任庭長,根據區農會的控訴和有關證人作證,當庭核實了蔣衍的罪行,決定判處死刑,準備提交縣農協召開民眾大會宣判後,立即執行。
正在這時,卻出現了意外情況,蔣衍的老婆帶著二十多名家屬,手裡拿著狀子喊冤。原來,當東鄉農民民眾押走蔣衍後,蔣衍的老婆也跟著進了城,找到縣長劉鵬年的父親討主意,劉鵬年的父親暗示他們到法庭上喊冤。當時,劉鵬年就坐在雷晉乾的左邊。開始時,劉鵬年一聲不吭。當看到蔣衍的家屬喊冤時,他馬上裝模作樣地說:“我看我們特別法庭判決以後,應該報請省政府核批,才能執行。現在先把人關押起來吧。”王一分當時在下邊,聽到劉鵬年這樣說,明白他是企圖暗中保護蔣衍。由於這次開庭是祁陽縣第一次利用合法形式來和土豪劣紳作鬥爭,如果對作惡多端、血債累累的蔣衍都無法制裁,將影響整個祁陽縣農民運動的開展。於是,王一分馬上寫了個紙條“拖延時間,我找人去”,著人送給雷晉乾。雷晉乾走後,雷晉乾在蔣毓華的配合下,同劉鵬年展開爭論,認為不需要報批。過了不久,王一分把正在縣裡學習的黨訓班二百我名學員帶到法庭。民眾看到來了援軍,一致高喊:“立即處決惡霸蔣衍!”但是,劉鵬年仍然不肯鬆口。由於僵持不下,王一分等人同意劉鵬年向省政府請示,雷晉等人同時向省農民協會請示。第二天,省農協的電報批示來了,同意祁陽縣民眾的要求和縣特別法庭的判決。聽到這一訊息,在場的幾千名民眾歡呼不斷。劉鵬年看完電報,又看到幾千名圍在縣政府門口的農民,迫於壓力,只好親自宣布執行特別法庭的判決,在縣城的王府坪,將蔣衍當場槍斃了。民眾看到蔣衍伏法,整個縣城歡聲雷動。從此,祁陽縣農會的威信更高了,全縣的農民運動也蓬勃開展起來了。不久,西區三官塘的惡霸唐月如被處決。4月間,歸陽大土豪李浩被東區九洲農民抓住,李家糾集幾十名打手前來搶人。在爭搶過程中,李浩被打死。原縣議會副議長郭子安號稱南霸天,一聽風聲不好,連夜逃跑了。縣農會在縣城召開了三萬人的控訴大會。這樣一來,其餘各區的土豪劣紳聞風喪膽,紛紛外逃。延續幾千的封建統治,在鄉村中被農民擊潰了,一切權力歸農會。根據祁陽縣的大好形勢和工作需要,中共祁陽特別支部決定在馬克思誕辰紀念大會上,公開王一分和時任縣農會會員廖康國的共產黨員身份。當他們的共產黨員身份公開後,受到了民眾的熱烈歡呼。
然而,由於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長沙“馬日事變”的影響,零陵駐軍團長王德光發動了“宥日事變”,大肆逮捕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民眾。得到這一情況後,王一分立即找來雷晉乾、蔣毓華等人研究對策。考慮到王一分的共產黨員身份已經公開,大家一致建議王一分先行躲避。王一分從祁陽龍山(原中共祁陽縣委、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後面跳牆而走,就近跑到了離縣城十多里地的二區農會所在地龍口源。由於附近的龍潭沖村子小,只有幾戶人家,交通閉塞,來往人少,於是王一分等人決定先到那裡躲一躲。臨行前,王一分又叫區農會的同志設法派人打聽雷晉乾、蔣毓華等人的情況。就在當天晚上,派出打聽訊息的人回來說,雷晉乾等人已經被害了。眼看形勢越來越緊張,困在這個小山沖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王一分同另外兩名農會幹部轉移到東安白牙市。過了不久,他們又轉移到東安橫塘一位可靠的老鄉家裡,並在那時住了一個多月。
王首道王首道
祁陽是王首道正式參加革命工作的第一站。王首道也對祁陽人民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全國解放後,王首道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副書記兼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1951年10月,時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的王首道,重返大革命時期戰鬥過的祁陽視察,並為死難戰友撰寫輓聯。他在自己的回憶錄《最初的實踐》中寫道:在祁陽是我第一次正式參加革命工作。雖只是短暫的一年時間,但是給予我的印象卻是十分深刻的。在這期間,我趕上了中國革命出現的第一次高潮,也遇到了相當殘酷的白色恐怖的革命低潮。正好象工人師傅把一塊鋼淬火一樣,既經受了白熱化的爐火,又頃刻間沉浸到冰冷的水中,這無疑是對每一個革命者的嚴峻考驗。直到六十年後的今天,我仍然由衷地感激祁陽的革命戰友和廣大革命民眾。正是由於他們曾經發揮出來的無比高漲的革命熱情,影響了我,教育了我。
從1937年6月起,王首道同志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等職務,負責中央機關經常性的秘書工作和機關事務管理工作,為中央領導服務。1940年,他擔任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生產節約運動委員會主任,組織中直機關開展大生產運動,創造了顯著的成績。
領導開展武裝革命鬥爭
二、領導開展武裝革命鬥爭,探索軍隊思想政治建設,創造了八路軍南下支隊征戰兩萬餘里的奇蹟。
晚年的王首道晚年的王首道
王首道同志是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和政治工作者。他比較早地認識到開展武裝鬥爭的重要性。1928年春,領導組建了湖南瀏東游擊隊。在湘贛蘇區,他領導擴大紅軍的工作,配合中央紅軍開展反“圍剿”鬥爭。長征途中,任軍委第一縱隊政治部主任。
黨中央到達陝北後,決定組織紅軍西征。王首道同志擔任紅十五軍團政治部主任。他以黨的建設為中心環節,大力加強部隊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部隊的政治素質和戰鬥能力,創造了部隊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
1944年秋冬之際,黨中央決定以八路軍第120師359旅一部組成“南下支隊”,創建新的抗日根據地。王首道同志主動請纓,要求到最艱苦的抗戰前線去,被中央任命為南下支隊的政治委員和軍政委員會書記。後來,還曾擔任湘鄂贛軍區政治委員、湘鄂贛邊區臨時黨委書記。他堅決貫徹中央意圖,在配合王震司令員行使軍事指揮權的同時,積極開展部隊黨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廣大戰士牢記黨中央的囑託,英勇作戰,遵守紀律,做好民眾工作。這支英雄部隊在兩年時間內,跋涉轉戰兩萬餘里,浴血苦戰一百餘次,譜寫了一部英雄主義的史詩。毛澤東同志後來將這一壯舉稱之為“第二次長征”。
參與領導生產建設
與戰友與戰友
三、參與領導東北解放區的財經工作和生產建設,有力配合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開展。
1945年,王首道同志被黨的七大選舉為中央候補委員。隨後,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中原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抗日戰爭勝利後,黨中央派出大批幹部前往東北,著力建設鞏固的東北根據地。1946年4月,王首道同志任軍事調處執行部瀋陽二十七執行小組中共代表。7月前往哈爾濱,先後擔任東北行政委員會財經委員會主任,經濟委員會主任、工業部部長。同時擔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東北局財經辦事處主任、東北局財經委員會委員等職。他參與組建財政和生產管理機構,逐步統一財政,建立財經制度,整頓財經紀律。同時,開展對外貿易,增加經濟收入,特別是把恢復和發展工農業生產作為最根本的工作,並注意團結使用技術人才,正確對待私營工商業。
王首道
1948年11月,王首道同志跟隨陳雲同志接管瀋陽。1949年3月,參加在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隨後,隨軍南下,支援新解放地區的工作。擔任湖南省委副書記,具體組織了爭取程潛陳明仁起義的工作,為解放戰爭的勝利發揮了積極作用。
王首道同志一生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不懈奮鬥,立下了不朽的功勳,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歷史將銘記下他的功績。
參與建設遼瀋戰役紀念館
198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聯合下發了(廳字【1985】139號)《關於修建遼瀋戰役紀念館的批覆》,同意在錦州修建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1986年4月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解放軍總政治部發出《關於遼瀋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組任字【1986】36號),任命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王首道為遼瀋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委員,直接參與領導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的建設工作。王首道同志出席了在錦州舉行的遼瀋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和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建設奠基典禮。參與審定了建築設計方案、陳列大綱細目、陳列藝術設計方案和《攻克錦州》全景畫創作樣稿,協助解決了資金不足等建館工作中的各種重大難題,並曾多次到遼瀋戰役紀念館視察,為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的順利落成和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出席建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全體人員合影出席建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全體人員合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