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南下支隊

八路軍南下支隊

1944年黨中央派出由三五九旅部分兵力,組成“八路軍第一游擊支隊——南下支隊” 路經河南,然後,南下廣東,沿途開展華南革命鬥爭。一路南下途中,南下支隊先鋒營營長王寶山帶領全營戰士一路阻擊日軍,蔣介石獲知南下支隊後,暗中派出嫡系部隊,一個獨立混成師,追剿我軍。

南下支隊克服重重困難,經過了平漢鐵路線,與新四軍豫南遊擊兵團會師,又在大魯山與兩萬多日軍展開了激戰,打亂了日軍在大魯山的行動計畫,並渡過長江,為建立鄂南抗日根據地打下了基礎。後被日軍和國民黨所逼,進入無人山,在日軍飛機轟炸下,經歷了無糧、無藥、前有堵兵,後有追兵等種種困難,終於走出無人山,日軍投降後,在國民黨不顧國共兩黨停戰協定,緊追不放之下,英勇奮戰,經歷種種艱難,終於回到延安

基本介紹

  • 集數:35
  • 製片地區:陝西 河南 湖南
  • 類型:劇情
  • 首播時間:2013
  • 導演:韓剛
  • 編劇:朱榆林 丁蘭
  • 中文名:南下支隊
  • 出品時間:2013
  • 出品公司:北京華影神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出品人:郝文武
  • 製片人:郝文武
演職員表,基本信息,主創理念,活動項目,孤軍挺進粵北,血染之路,延安閱兵式,

基本信息

劇名;南下支隊
題材:近代史
集數:35集 出品:華影神韻(北京)文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
年份:2013年
電視連續劇《南下支隊》是一個真實故事原型,中國共產黨的第二次長征 劇組團隊口號;電視劇《南下支隊》將打造成近幾年抗戰劇之經典 劇組團隊願望;讓所有看過南劇的電視劇觀眾都記住這部戲 劇組團隊宗旨;尊重歷史,回放原型,少許加一點藝術手段。 劇組團隊決心;擺脫現在抗戰劇的同一瓶頸,走出一條抗戰劇的新模式:體現更新穎,更現代,更符合現代人的收視習慣。
華影神韻(北京)文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2013年推出的大型紅色戰爭劇《南下支隊》是根據路笛的同名小說改編,是中國歷史的真實題材,是首次推上熒幕的影視劇,劇中故事是第一次和觀眾朋友見面。新思路,新題材的《南下支隊》即將獻給廣大觀眾。

主創理念

為隆重紀念八路軍三五九旅“南下支隊”南征70周年和習仲勛同志誕辰100周年,華影神韻(北京)文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1]將重金打造大型紅色戰爭電視連續劇《南下支隊》,以此來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緬懷為中國革命做出重大貢獻的南下支隊全體指戰員。《南下支隊》劇組全體人員將踏著先烈的足跡,傾聽他們的故事,一定會把電視連續劇《南下支隊》打造成抗戰之經典劇目,,讓電視前的觀眾耳目一新,讓大家從新認識抗戰片。南劇在原型人物的基礎上,我們虛構了很多有意義的人物和感情以及非常驚險的故事。這些虛構的人物和劇中的原型產生鮮明的對比。而且又相互融洽,人物對比思路非常清晰,故事情節非常感人。敵我雙方都是強手。國共兩黨有聯手,也是對手。有日軍的時候國共雙方是朋友,沒日軍的時候兄弟兩又在打架.。主要是國軍想消滅南下支隊。但是南下支隊在黨的英明領導下一次有一次化險為夷。創造中國歷史上的奇蹟《中國共產黨第二次長征》《南下支隊》詳細描寫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抗戰時期的英明領導和對中國革命史準確判斷,果斷做出用一支游擊性的部隊深入敵後建立根據地,這隻部隊就是從八路軍359旅抽調5000人命名為八路軍南下支隊。這部電視連續劇將詳細描寫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大無畏精神和那段艱苦的歲月。我們將永遠懷念為中國革命解放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革命先驅以及南下支隊全體指戰員。讓革命先烈的故事永遠流傳百世。讓我們後代不要忘記中國革命取得的勝利是來之不易。讓先烈的故事銘刻在現代人的思想里。使年輕人在燃燒愛國烈火。同仇敵愾對付外敵。實現強國之夢。

活動項目

5月29號南下支隊劇組和北京藝能愛心基金會簽署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5月31號領取電視劇南下支隊製作許可證
6月2號南下支隊劇組在北京馬可孛羅大酒店舉行交流會並和
山西商人網簽署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南下支隊劇組將在近期(8到9月)全面啟動
7月28日南下支隊製片人郝文武到慶陽採風,蘭州走訪部隊時代表
劇組看望災區人民並捐款贈物
10月1號到3號南下支隊劇組全體人員和華影神韻(北京)文化藝術傳媒
有限公司協同北京金立方舉辦第一屆北京運河文化音樂節
8月12日南下支隊製片人和江蘇寶農公司簽署合作拍攝協定
2013年8月26號,35集電視連續劇《南下支隊》劇組製片人郝文武,
總策劃喬鯨,和部分劇組人員到山西吉縣人祖山 調研 考察 採訪
2013年9月7號35集電視劇連續劇《南下支隊》劇組應邀參加2013年首屆中國
國際BODY ART藝術節開幕式。製片人郝文武並在開幕式上接受
北京電視台採訪,在採訪中製片人闡述了文化改革. 影視劇的走向,以及個人的觀點
2013年9月15號南下支隊製片人 郝文武應邀參加北京山西企業商會中秋晚會。
9月27日電視連續劇《南下支隊》製片人,運河文化音樂節總導演,華影神韻(北京)
文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郝文武在接受北京電視台採訪時講述了南下支隊的最新動態,
和劇中個別章節,並向記者介紹了最近項目10月1號到3號運河文化國際音樂

孤軍挺進粵北

1944年下半年,中共中央、毛澤主席醞釀了一個新的重大戰略部署,準備派部隊南下開闢新的抗日根據地。10月初由三五九旅的部分兵力,加上中央派往南方的幹部大隊,總計5000人組成了“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第一游擊支隊”(簡稱“南下支隊”)。支隊司令員王震、政委王首道,何維忠調任支隊供給部部長,左齊任供給部政委。
11月1日南下支隊在延安東關機場舉行了誓師大會,接受了毛主席、朱總司令的檢閱,踏上了艱苦的南征之路。部隊在冰天雪地中急行軍,晝夜趕路,翻山越嶺,衝過日偽軍一道道封鎖線,走過冰凍的汾河、黃河,穿過山西、河南兩省。
1945年1月,南下支隊到達鄂北的鄂豫邊區二分區與李先念、鄭位三等同志領導的新四軍五師勝利會師。休整半個多月後,又於2月中旬渡過長江。3月中旬向湖南平江、瀏陽一帶挺進。入湘後,南下支隊即改名為“國民革命軍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3月26日解放了平江縣城。司令部設在城東門外的天岳書院的故地,就是當年彭德懷領導“平江起義”的指揮部。國民黨唯恐南下支隊在平江一帶站穩,調動了七十二師、九十九師等六萬多頑軍從東、南、北三面向平江城逼進。為了表明團結抗日的立場,我軍忍痛撤離了平江,返回鄂南,轉戰於湘鄂贛一帶。1945年6月,根據黨中央的指示部隊準備再次從湘南挺進廣東,渡過湘江後沿粵漢鐵路南下。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部隊奉命繼續南進,但受到了國民黨軍隊更加瘋狂的圍、追、堵、截。我軍經常冒雨翻山越嶺強行軍,不但風餐露宿,有時一天還要打好幾仗,與幾十倍於我的敵人周旋,終於在8月底到達了廣東南雄縣百順一帶的預定地區。但東江縱隊派來迎接的先頭部隊也受到頑軍的阻截,兩軍已無希望匯合。王震司令員報請中央,經中央批准決定北返中原。
新四軍五師與八路軍南下支隊領導人合影新四軍五師與八路軍南下支隊領導人合影
八路軍南下支隊行軍路線八路軍南下支隊行軍路線
回師北返中原
北返的路途更是艱辛。突破了敵人的包圍後,經過兩天一夜的強行軍,擺脫了尾追之敵由粵北進入贛南,然後急進贛中,部隊每天以百餘里的驚人速度在當年的中央蘇區,沿著紅六軍團成長戰鬥過的興國、永新、蓮花、萍鄉進入湖南的瀏陽、平江,尤其是翻越瀏陽、平江兩縣交界處的九嶺山時,兩天一夜走了200多里,到平江縣長壽街處過了汨羅江才宿營吃飯。從平江又強行軍100多里進到湖北通城,星夜向江邊急進,終於在9月底勝利渡過了長江,回到了中原解放區。在北返的四十多天中,連續行軍打仗,幾乎沒有吃過一次飽飯,睡過一個好覺,後勤供給人員更加辛苦,常因疲勞過度而掉隊。
南下支隊從1944年11月由延安出發,到1945年10月北返中原解放區共歷時十一個月,在冰天雪地、寒風刺骨的嚴冬涉水渡過黃河、汾河,在大雨滂沱、酷暑嚴熱的盛夏翻越湘贛粵的崇山峻岭,克服了疲勞、疾病、飢餓等重重困難,轉戰陝、晉、豫、鄂、湘、贛、粵7省,和日偽頑作戰100多次,長途跋涉近二萬餘里。
這一次“長征”,南下支隊六千健兒孤軍深入敵後,其艱苦程度可比當年的第一次“長征”,其危難則比第一次“長征”有過之而無不及。

血染之路

講完,他就帶領部隊冒雨前進,親自在前面摸索路線。一路上,大家看見,每逢遇到困難,王震就拿出毛主席的照片長久地凝視著。這時,他的臉色莊重嚴肅,發亮的眼睛放射出堅定的光芒。很顯然,這種凝視使他增長無限的決心和勇氣。前進不久,偵察員在山裡找來一個鶴髮童顏的老人,大家圍起來請求他給部隊指一條下山的路。老人當年當過赤衛隊員,乍一來弄不清眼前到底是一支什麼部隊,帶著疑慮的神色,說他“耳背,聽不見!”當王震從懷裡摸出毛澤東的照片,雙手遞過去,老人雙手捧在手裡一看說:“啊!這是毛主席!”就打開了話匣子。先前他在這一帶打過游擊,紅軍長征走了,反動派瘋狂報復,只得躲進深山,靠打獵為生。老人帶著部隊走著根本沒有路的“路”,異常艱難地走了一個通宵,全是在望不見盡頭的懸崖峭壁的山間繞行。遇到陡坡,大家就手腳一齊著地爬上去;看見深溝,大家就雙手緊抱兩腿滾下去。王震看見掉隊的越來越多,心裡十分難過。他對戰士們說:“同志們,你們走得動的,就跟我走。實在走不動的,歇口氣再慢慢跟上來。”在堅強的政治工作保證下,部隊士氣沒有受影響,頑強地衝出了八面山。
清晨,前衛分隊在板寮消滅了頑軍一個排哨。這個排哨屬於頑軍第九十師一個團,另兩個團布設在五里外的南沖一線。王震當即決定,乘其立足未穩,打他個措手不及。王震率左路縱隊穿出密林,迅速將頑軍擊潰;王首道和朱早觀率右路縱隊也穿出了密林。駐在南沖的頑軍隨後分兩路向我軍撲來。王震一面指揮後衛隊掩護,一面命令主力從頑軍間隙向前衝上大路,驅散正在燒橋的頑軍,順利從橋上過了河。俘虜供稱,田莊駐有頑軍第六十師。部隊從田莊東北繞了過去,衝出包圍,當天到達汝城以北開山一帶宿營。
8月21日,部隊從淇江隴出發,穿行在大山雲霧之中,來到汝城通往桂東的大道。據偵察報告,發現左側有一股頑軍,似第九十師的一個連,他們偽裝鄉丁活動。王震要偵察隊化裝“國軍”,叫他們帶路。路上,偵察隊相機繳了這股頑軍的械。過了地汝河,在山溝里發現第九戰區一個很大的倉庫,裡面大米、麵粉、食鹽堆積如山。王震命令部隊每人帶足3天的糧食和3斤鹽,其餘全部分給了民眾。23日,部隊到達江西崇文縣的文英圩。
部隊原計畫在文英圩休息一天,可是剛剛到達這裡,頑軍第九十師一個團尾追上來,我軍後衛第二支隊節節抗擊,到文英圩後面占領一道山崗,掩護全軍宿營。頑軍氣勢洶洶逼上來,經過一場激戰,將頑軍擊潰。不久,頑軍第一○二師又插到文英圩西南,被第一支隊頂住。雖在兩面都把頑軍擊退,終因寡眾懸殊,我軍便在當夜1時許撤出戰鬥,繼續向粵北挺進。
從8月中旬進入八面山,到20日突出重圍,全體指戰員經受了一次嚴峻的考驗。我軍在幾天沒吃過一頓飽飯的情況下,戰勝了人數十幾倍於我的頑軍的前堵後追,不但沒有被消滅,還在四都圩擊潰頑軍一個團;在田莊經過反覆衝殺,從頑軍第九十師的陣地上殺出一條血路,在文英圩擊潰第九十師二七○團兩個營。
部隊連續作戰,疲勞到極點。南方8月炎熱的天氣,也給行動增加了極大困難。部隊經常腹內無食,腳上無鞋,每天都有人中暑暈倒,傷病員日漸增多,連隊減員較大。在此緊急時刻,王震也因過度勞累,腰疼的舊病復發。大家硬把他按在擔架上,讓他得到點休息。見他病了,指戰員們都很擔心:“情況這樣緊張,司令員可不能病倒啊!”有一天,同志們抬著王震在司令部隊伍後面走。山路險峻,石頭很多,抬擔架的後邊一個人,絆著石頭跌倒了。王震從擔架上滾下,後腦碰在石頭上,昏過去兩分鐘。這個訊息傳到前邊,有的人哭了。
8月24日,國民黨頑軍又從幾個方向追了上來。部隊馬上出發,途經梧桐港、聶都圩,最後走到沙村。一夜大雨,把尾追之敵阻隔在30里以外,大家少有地睡了一夜好覺。次日拂曉出發,開始進入大庾嶺。26日,來到湘粵贛邊境五嶺山區。為了擺脫尾追的頑軍,儘快地和東江縱隊會合,指戰員們以極大的毅力,忍受著飢餓和疲憊,英勇地朝廣東方向疾進。部隊越過五嶺山帽子峰,進入粵北南雄縣境的北鄉後,即向黨中央報告了情況,並設法儘快和東江縱隊會合。
27日,部隊越過五嶺進入南雄所屬的上,薛岳所部的追兵和余漢謀的一個軍一齊湧來,切斷了南下支隊與東江縱隊會師的道路,對我軍形成了又一次重兵包圍。
八路軍南下支隊

延安閱兵式

抗日戰爭後期,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決定派遣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主力組成獨立第一游擊支隊(簡稱“南下支隊”)南征,到湖南、廣東、廣西創建抗日根據地。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部署,毛澤東曾稱此為“第二個長征”。1944年10月中旬,時駐在延安東南45公里的南泥灣屯墾練兵的第359旅接受任務後,主力5000餘人由旅長王震率領,迅速從南泥灣、金盆灣一線向延安城郊集結待命。出征前舉行了閱兵式。
11月1日,南下支隊誓師出征。這是陝北初冬的一個清晨,部隊在天亮前就起床吃早飯,然後向延安四郊向離城2公里的東關飛機場開發。南下支隊的誓師閱兵儀式就在這裡舉行。幹部、戰士們都穿著嶄新的灰色棉軍裝,掛著新的子彈袋,背著新被子和新毛毯。歪把子機槍和三八式步槍,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一隊隊高頭大馬,排列在隊伍後面,更顯得威武雄壯。9點40分,軍樂聲起。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賀龍、葉劍英、聶榮臻等中央領導同志,由王震旅長陪同,健步登上了主席台。會場上掌聲驟起,一片歡騰。
毛澤東、朱德、王震檢閱南下支隊毛澤東、朱德、王震檢閱南下支隊
大會司儀是南下支隊的第2大隊長陳冬堯,他莊嚴宣布大會開始。
軍樂隊奏起了雄壯的進行曲。接受檢閱的部隊邁著整齊的步伐,從會場的東邊朝著主席台前進。指戰員們精神抖擻地從主席台前走過,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接受中央領導同志的檢閱。這天的閱兵式,僅進行了分列式(受閱部隊在行進狀態下,接受靜止狀態中的領導人和觀眾的檢閱),並沒有進行如現在閱兵式首先進行的檢閱式(受閱部隊在靜止狀態下,接受閱兵司令員在行進中的檢閱)。
實際上,檢閱式是在9天后舉行的。11月10日,南下支隊告別延安,開始南征。臨行前,再一次集中在飛機場上,接受中央首長的檢閱。毛澤東、朱德在王震的陪同下,檢閱南下支隊全體指戰員,有張照片記錄下了這一歷史時刻:穿深色便裝的毛澤東居中,徒步中正向受閱部隊行舉手禮,著八路軍軍裝的朱德和王震分別行進在毛澤東的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