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傳說

王羲之傳說

王羲之傳說是浙江省紹興市的地方民間傳說故事。王羲之,字逸少。晉朝人,是中國著名書法家之一,曾任右軍將軍的官職,因此人們又常稱他為“王右軍”。

2011年,浙江省紹興市申報的王羲之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羲之傳說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浙江省紹興市
  • 遺產類型:民間文學
  • 遺產編號:I-100
歷史淵源,人物,傳說,入木三分,傳承現狀,作品,家氏,

歷史淵源

人物

王羲之(303-361),東晉書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屬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游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鐘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所書《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唐太宗非常喜歡王羲之的書法,收藏了很多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並令大臣們學習其書法,據傳唐太宗死後將所收藏的王羲之書法全部一起陪葬,這也是現存王羲之真跡甚少的原因。
他所書寫的草隸書最負盛名。王羲之在家練了三年毛筆字兒,他見自己的書法還是不到家,心裡可就嘀咕了:人人都說俺聰明,俺又下了三年功夫,如今書法不到家,一怪師父不高明,二怪手中的毛筆不神奇。俺何不去名山尋個神仙拜為師父,倘若他能賜給俺一支神筆,俺就會成為天下聞名的大書法家了。

傳說

入木三分

主詞條:入木三分
王羲之對書法勤學苦練,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還揣摩著名家書法的架勢,手指也不停地劃著名字形,時間一久,連自己的衣襟都被劃破了。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還用手臨空劃字,竟劃到他的妻子身上。他妻子說:“你怎么老在人家身上劃?自家體,沒啦!”
王羲之聽到“體”字,忽然想到:是呀,應該創造自己的書體才是啊!於是從此以後,他翻遍了所有的碑帖手跡,揉和百家的長處,再加上自己的勤練,終於自成一體,成了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書法家。
正因為王羲之不停地勤苦練字,天長日久竟練得腕力勁足,寫出字來筆鋒帶力,真可以說是力透紙背。有一次他去看望一個朋友,碰巧友人不在,於是他在茶几上寫了幾個字就走了。後來這家人用力擦也擦不淨,用水洗也洗不清。他在木板上寫的字,讓木工拿去雕刻,木工刻時發現木板上三分深的地方還滲透有墨跡。因此後來人們都說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這雖然是一種誇張了的說法,卻很能說明他的功夫深呵!
千里送鵝毛
主詞條:千里送鵝毛
有一天晚上,王羲之在月光下獨個兒在山陰道上散步。走著走著,忽然聽見“嘎、嘎、嘎”的鵝叫聲,他聽了一驚,心想:這一帶人家少,哪來的鵝呢?
於是王羲之順著鵝叫聲慢慢向前走去。走了一陣,他忽然發現前面疏疏朗朗的山竹林中有座寺院,門前放著只鵝籠,一隻白玉似的長頸大鵝正在籠里叫喚。王羲之走上前去,越看越喜歡。
看了好一會兒,王羲之才見寺院裡有燈光,就慢慢走了進去。只見在一盞小小的油燈下,有個老道士正在埋頭磨墨。王羲之一直走到他跟前,老道士才發覺,驚訝地問道:“王右軍么!怎肯光臨的呀?坐,坐,請坐!”
王羲之在一旁坐下來一問,知道老道士正想抄《黃庭經》(道教的一部經書)哩。老道士嘆了口氣說:“年老啦,眼睛不濟事,寫不好哩!”
王羲之聽了很同情,就說:“我可以代勞一下么?”老道士高興極啦,連連說:“好好好,太好啦!”
王羲之提起筆,只覺得眼前一片銀光晶亮;又發覺黃綢細膩、潤滑,很是中意。因此個個字都寫出了精神,筆勢放縱舒緩,秀麗極啦!王羲之一口氣寫好了《黃庭經》,天都快亮了。老道士連聲作謝。 王羲之告別出來,老道士送出門外,打開鵝籠,抱起鵝,交給王羲之說:“山陰道士今飛去,人間留得《黃庭經》。把這鵝兒酬謝給你吧!”
王羲之笑笑,抱起白鵝朝家走。走走想想,想想走走,老道士這兩句話多怪呵。他再回頭一看,哎呀呀,什麼竹子、寺院、鵝籠、道士,都沒啦!他心裡一驚,手一松,那隻鵝便飛入天空。原來是只天鵝呵!王羲之隱隱約約望見老道士騎在天鵝背上,向他招手道:“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王羲之再仔細一看,自己手上捏著一根鵝毛!原來老道士是仙人變化的,要王羲之抄寫《黃庭經》的哩!
打從那時起,王羲之寫的《黃庭經》便出了名,一下子就傳播開啦。可惜後人所見到的抄印本,都已不是王羲之的真跡。王羲之寫的《黃庭經》,給仙人帶到天上去啦。
“大”字與“太”字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攻草書隸書。他七八歲時始學書法,師承父親。有一次,王羲之看獻之正聚精會神地練習書法,便悄悄走到背後,突然伸手去抽獻之手中的毛筆,獻之握筆很牢,沒被抽掉。父親很高興,誇讚道:“此兒後當復有大名。”還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讓獻之在扇子上寫字,獻之揮筆便寫,突然筆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獻之靈機一動,一隻小牛栩栩如生於扇面上。眾人對獻之書法繪畫讚不絕口,小獻之滋長了驕傲情緒。
小獻之問母親:“我再寫三年就能趕上父親了吧?”
媽媽搖搖頭。“五年可以吧?”媽媽又搖搖頭。
獻之說:“那您說究竟要多長時間才能趕上父親?”
“寫完院裡這18缸水,你的字才會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會站得直立得穩。”獻之一回頭,原來父親站在了他的背後。王獻之心中不服,啥都沒說,一咬牙又練了5年,把一大堆寫好的字給父親看,希望聽到幾句表揚的話。誰知,王羲之一張張掀過,一個勁地搖頭。掀到一個“大”字,父親現出了較滿意的表情,隨手在“大”字下填了一個點,然後把字稿全部退還給獻之。
小獻之不服,將全部習字給母親看,並說:“我又練了5年,並且是完全按照父親的字樣練的。您仔細看看,我和父親的字有什麼不一樣?”母親果然認真地看了3天,最後指著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個點兒,嘆了口氣說:“吾兒磨盡三缸水,惟有一點似羲之。”
獻之而後鍥而不捨,練字用盡了18大缸水,在書法上突飛猛進。後來,王獻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紙背、爐火純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並列,被人們稱為“二王”。

傳承現狀

作品

他最出名的作品還要數《蘭亭集敘》,被譽為天下下第一行書。
他的楷書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在南朝即膾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傳說,有的甚至成為繪畫的題材。他的行草書又被世人尊為“草之聖”。沒有原跡存世,法書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樂毅論、黃庭經等,摹本墨跡廓填本有孔侍中帖、蘭亭序[馮承素摹本]、快雪時晴帖、頻有哀帖、喪亂帖、遠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懷仁集書書《聖教序》等。

家氏

王羲之大約生於303年。他的二叔王廙(yì)是濮陽太守,王廙聽說琅琊王及王氏南渡,遂丟棄官職,帶著老母和家族人南奔渡江。估計幼小的王羲之和母親、哥哥,還有三叔王彬,都是隨王廙來到南京的。
由於王氏家族勢力強盛,一度控制了東晉朝政,所以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王羲之自然也得到了家族中諸位長輩很好的關照。他幼時不愛說話,大家沒把他看作優秀子弟,但堂叔王敦卻誇他說:“汝是吾家佳弟子。”長大後,堂叔王導讓他“坦腹東床”,被太尉郗鑒看中,把女兒嫁給了他。
二叔王廙多才多藝,善作文,工書畫,會音樂、射御、博弈、雜伎,以書法最知名當時,是王羲之的啟蒙老師。而王羲之的岳父郗鑒也是書法世家,小舅子郗愔(yīn)的字比王羲之寫得還好,王羲之後來才勝出。王敦造反時,晉元帝派王廙去勸阻,王廙反而幫助王敦造反,如果不是不久病死,恐怕難逃殺身之禍。
王氏在東晉、南朝出了不少宰相,而王羲之一支的後人中,沒有一人能得到這個最高官位。他的七子一女中,五子有書法作品傳世,最小的王獻之成為書法大家。王獻之的前妻是太尉郗鑒的孫女,後被迫離婚。王獻之又娶了新安公主,生有一女叫神愛,後來當了晉安帝的皇后。王獻之最為人傳說的是與愛妾桃葉的故事。南京秦淮河桃葉渡就是因王獻之在此迎接桃葉並寫了一首詩而聞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