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溪

王竹溪

王竹溪(1911.6.7-1983.1.30),名治淇,字竹溪,以字行,湖北省公安縣人,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熱力學統計物理研究開拓者。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7月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7月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院,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7月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2年加入九三學社,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7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

王竹溪主要從事理論物理特別是熱力學統計物理學數學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在湍流尾流理論、吸附統計理論、超點陣統計理論、熱力學平衡與穩定性、多元溶液、熱力學絕對溫標、熱力學第三定律、物質內部有輻射的熱傳導問題以及基本物理常數等領域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在有序無序變化的統計力學理論方面將貝特理論作了重要推廣,在熱力學的理論研究方面作出多方面的推廣。同時對物理學史、基本物理常數和漢字檢索機器化方案等作了不少有成效的研究。他還在生物學關鍵問題-水分化學勢、漢字檢索方案的最佳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竹溪
  • 出生地:湖北公安
  • 出生日期:1911年6月7日
  • 逝世日期:1983年1月30日
  • 職業物理學家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劍橋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熱力學統計物理研究開拓者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學研究,論文著作,教學成果,社會任職,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11年(清宣統三年)6月7日生於湖北省公安縣。父親和祖父都是清末秀才。他幼年在家鄉曾先後隨其舅父及長兄治昆等讀四書、《詩經》、《左傳》等書。
1922年(民國十一年),春入麻豪口國小,秋到武昌入荊南中學補習班。
1922-1926年期間,他除完成學校的課程外,曾先後學習《幼學瓊林》、《莊子》、《老子》、《荀子》、《禮記》、《史記》、《漢書》等書,對《康熙字典》的切韻法頗感興趣。
1923年(民國十二年),升入正式班。
1927年(民國十六年),考入武昌第二中山大學理預科,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8年(民國十七年),春插入上海麥倫中學高二。
1929年(民國十八年)夏,高中畢業,先後投考了清華大學中央大學,在兩校都錄取的情況下,因慕梁啓超之名,決定進清華大學學習物理學。王竹溪在班上最受葉企孫和周培源的器重。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公費留學,同年8月到英國劍橋大學,師從福勒研究統計物理。在導師指導下,王竹溪在統計物理方面深入到當時國際科學前沿,潛心研究。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發表了第一篇論文《旋轉體後的湍流尾流》。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HA貝特(Bethe)發表超點陣統計理論,假設原子間只有近鄰相互作用,討論二元合金。王竹溪在此理論基礎上對相似的吸附作用提出了統計理論,然後把其主要思想用於超點陣問題。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夏,他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同年夏王竹溪回國,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清華大學教授,時年27歲。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夏天,王竹溪隨清華大學從昆明遷回北平
1949年1月,王竹溪被任命為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王竹溪到北京大學任物理系教授、理論物理教研室主任。
1962年起,任北京大學副校長。
1965年,王竹溪和郭敦仁合著的《特殊函式概論》是一本為理論物理工作者編寫的著作,該書包括常用的各種主要特殊函式的運算方法與基本特性。
1978年秋,率中國大學代表團訪問南斯拉夫羅馬尼亞
1979,年出任《中國科學》副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物理學編輯委員會主任兼物理學綜論編寫組主編。同時,他還為科學出版社主編“現代物理學叢書”和“物理學基礎知識叢書”,為原子能出版社主審《物理學詞典》。
197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
1981年夏,率中國代表團赴美出席國際精密測量與基本常數會議第二屆大會。
1981年,國務院設立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王竹溪出任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1981年,王竹溪被發現患肝炎病已到肝硬化的後期,1月30日,王竹溪與世長辭,享年71歲。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王竹溪一生的科學研究,涉及理論物理眾多領域,尤以統計物理和熱力學見長。在湍流尾流、氣體擴散、吸附作用、超點陣(超晶格)和有序-無序相變、高級相變、氣體性質、多元溶液、熱力學平衡與穩定性、絕對熱力學溫標、熱力學第三定律植物細胞的吸水、物質內部有輻射的熱傳導以及基本物理常數的確定等方面發表論文30多篇。其中最重要的,當推超點陣統計理論。
王竹溪
王竹溪先對較簡單的吸附作用問題發展了一個普遍的統計理論,然後把其主要思想用到超點陣問題,推廣成普遍理論,既適用於組元濃度相等,也適用於組元濃度不等的情形,而且處理的是相當普遍的一類長程相互作用,找到了計算超點陣位形配分函式的近似方法,從而在形式上給出了超點陣問題的普遍解。王竹溪的工作對貝特理論有明顯改進,得到了與實驗更接近的結果。
從20實際30年代起他就開始研究中國的語言文字,1943年發明了漢字新部首檢字法,並於1979年進一步提出漢字檢索新方案,成為研究漢字檢索機器化之先鋒。

論文著作

1:JSWang,Properties of Adsorbed Films with Repulsion Interaction,Pro c Roy Soc.,July 1937,A161:127~140.
王竹溪著王竹溪著
2:J S Wang,Statistical Theory of Adsorption with Long Range Interaction, Proc Camb Phil Soc ,April 1938,34:238~252.
3:J S Wang,The Kinetics of Adsorption with Long Range Interaction,Proc ,Comb Phil Soc ,July 1938,34:412~423.
4:J S Wang,Approximate Partition Function in Generalized Bethés Theory of Superlattices,Phys Rev,Feb 1945,67:98~106.
5:J S Wang,Note on Phase Transition of Higher Order,Science Record 1,Sep tember 1945:375~380.
6:王竹溪,熱力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
7:王竹溪,統計物理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8:王竹溪,熱力學簡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9:王竹溪,統計物理學簡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66。
10:王竹溪、郭敦仁,特殊函式概論,科學出版社,1979。
11:王竹溪等,理論物理與力學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82。
12:王竹溪,新部首大字典,上海翻譯出版公司及電子工業出版社,1988。

教學成果

王竹溪前後在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物理系執教40餘年,學生數千人。中國幾代物理學家都聽過他的講課。楊振寧李政道都師從過王竹溪。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良師益友。如學生中科院理論物理所何祚庥院士。

社會任職

1962年3月,被國務院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
王竹溪王竹溪
1960-1966年,兼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前身)二部六室(金屬物理研究室)主任。
1980年,被聘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理科物理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和國務院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
1981年,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理科評議組成員。
1943年,任《中國物理學報》編委兼幹事。
1951~1982年,任《物理學報》(原《中國物理學報》)主編。
1978年,任《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副主編。
1979年,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卷》主編。
1963年7月,當選為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8月當選為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
1978年8月,當選連任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11月當選為中國計量測試學會副理事長,兼任基本常數專業委員會主任。
嚴謹與簡潔之美(王竹溪一生的物理追求)嚴謹與簡潔之美(王竹溪一生的物理追求)
1979年10月,任中國物理學會物理學名詞委員會主任。
1980年3月,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會員。
1959年9月,任北京市政協第二屆委員。
1964年,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7年11月,任北京市政協第五屆委員。
1978年12月,任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
1979年10月,當選為九三學社第三屆中央副主席。
1980年2月,當選為九三學社北京市分社主任委員。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84被評為全國優秀圖書一等獎《熱力學》獲獎

人物評價

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良師益友。(九三學社評
先生傾其畢生獻身物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見證了中國物理學研究的發展與壯大。王竹溪先生熱愛教育、樂為人師的奉獻精神;學習先生嚴謹求實、孜孜不倦的治學態度。(北京大學副校長王恩哥院士評
先生紮實深厚的學術基礎和嚴謹務實的治學態度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