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明朝中期名臣)

王瓊(明朝中期名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瓊(1459年-1532年),字德華,號晉溪,別署雙溪老人,山西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劉家堡)人。明朝中期名臣。

王瓊於明朝成化二十年(1484年)登進士,歷事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由工部主事升至戶部兵部吏部尚書。在正德十年到正德十五年間的五年中,因執掌兵部,立有殊勛,連進“三孤”(少保、少傅、少師)、“三輔”(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嘉靖十年(1531年),回京再任吏部尚書,次年病逝。獲贈太師諡號“恭襄”。著有《西番事跡》、《北邊事跡》等書。

王瓊仕宦數十年,主持治理漕河,平定朱宸濠叛亂,又加強西北邊防。後世將他與于謙張居正並稱為“明代三重臣”。

概述內圖片來源:明人繪《王瓊事跡圖冊》

基本介紹

  • 本名:王瓊
  • 別稱:王恭襄公
  • 字號:字德華
    號晉溪,別署雙溪老人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山西太原
  • 出生時間:1459年
  • 去世時間:1532年
  • 主要作品:《西番事跡》《北邊事跡》等
  • 主要成就:加強西北邊防;平定“宸濠叛亂”
  • 官職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師
  • 追贈:太師
  • 諡號:恭襄
人物生平,早年仕途,步步高升,理政誅賊,平定叛亂,遭受打擊,復官建功,歿於任上,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個人作品,親屬成員,史料記載,後世紀念,墓址,祠廟,

人物生平

早年仕途

王瓊為成化二十年(1484年)進士。最初擔任工部主事,後升為郎中。外調治理漕河三年,把所經歷過的事羅列出來,於弘治八年(1495年),編著了《漕河圖志》八卷。後來接任的人查考那些事,竟然是毫釐不差,由此王瓊以勤勉、幹練而出名。不久改任戶部郎中,又轉官河南右布政使

步步高升

正德元年(1506年),王瓊被提升為右副都御史,負責督辦漕運
正德二年(1507年),王瓊入朝任戶部左侍郎。衡王府當時有朝廷賞賜的土地,荒蕪得無法耕種,衡王還是勒令百姓按照正常情況交租,又反過來誣告趙賢等小百姓侵占了他的土地。王瓊前去勘查,把旁邊百姓家的土地奪過來給了衡王,把趙賢等發配到邊境充軍,當地百姓有很多人都怨恨王瓊。
正德三年(1508年)春天,朝廷推舉吏部侍郎,前後推上六個人,武宗都不同意。最後把王瓊推選出來,武宗同意。因為他在戶部時邊疆大臣用太倉的銀子沒有歸還,有關負責人員上報晚了,戶部尚書顧佐被扣發了俸祿,王瓊被調往南京。過後,又改任戶部右侍郎。
正德八年(1513年),升為戶部尚書。王瓊頗有計算之才,善於查對。他在為郎官時就把過去的文牘、規則抄了下來,全面掌握了戶部錢財收支、虧盈的情況。等做了尚書,更加熟悉了國家的財政計算。邊境有將領來請撥發糧草,他屈指計算一下某倉庫、某草場有多少糧草,各郡每年運送多少,邊防士卒每年秋收糧草多少,就說:“這些已經夠了。再伸手要就是弄虛作假。”由此眾人更認為王瓊有才幹。

理政誅賊

正德十年(1515年)王瓊接替陸完兵部尚書。當時各地盜賊四起,官兵的將士都以斬殺敵人的頭顱數論功升官。王瓊上書:“這是像嬴秦(秦朝)一樣的敗國政策!在邊境上實行還可以,沒有內地作戰而以頭顱數論功的!現在江西、四川的官兵亂殺平民百姓成千上萬人,縱容了盜賊,留下了禍患,都是這條規定造成的。從現在起官兵在內地討伐盜賊,只以掃蕩、平息論功,不再計算斬獲頭顱數目。”武宗同意。
武宗到邊塞以外遠遊,長年不回,京郊的盜賊正悄悄興起。王瓊請在河間設定一名總兵,在大名、武定各設一名兵備副使,責令他們平息當地盜賊,又傳令順天保定的兩個巡撫,嚴守要害地段防止外敵侵入。徵集遼東、延綏兵馬到武宗行宮附近地區,用以保護皇上。朝廷內外倚仗著這些才不擔驚受怕。孝豐的盜賊湯麻九起來造反,有關部門請派軍隊過去收捕。王瓊請密令勘糧都御史許廷光出其不意地擒拿他們,結果成功了,盜賊沒一個漏網。各地奏上捷報後,大多歸功於王瓊的謀劃,他因此幾次受到賞賜、封蔭,逐漸做到了少師兼太子太師,兒子也被封為世襲錦衣千戶。等到修建乾清宮完畢,又蔭封他兩個兒子為錦衣千戶,他受到的寵愛在幾個尚書中首屈一指。

平定叛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叛亂,王瓊請武宗令南和伯方壽祥率領操江部隊防守南京,南贛巡撫王守仁、湖廣巡撫秦金各自率領自己的部隊開往南昌,應天巡撫李充嗣鎮守京口,淮揚巡撫叢蘭扼守儀真。他的奏章遞上後,武宗心裡想要御駕親征,君臣爭議了三天還決定不了。大學士楊廷和催促武宗早作決定,武宗最後還是下詔親征,讓王瓊與楊廷和等人在北京坐鎮。
在此之前,王瓊既對朱宸濠所為早有察覺,他在正德十一年(1516年),就特舉王守仁出任南贛巡撫,以兵部請旨,準王守仁“便宜提督軍務”,並放權讓他見機行事,提督軍務。等朱宸濠造起反來,地方上報朝廷知道後,滿朝大臣心裡惴惴不安。王瓊說:“大家不用擔心,我任用王伯安(王守仁)到贛州去,正是為了現在這件事,反賊馬上就會拿下的。”

遭受打擊

王瓊很有才能,並善於結交權貴。他恭敬地侍奉錢寧江彬等人,由此得到施展才幹的機會,他遞上去給皇上的建議、請求一經提出就能得到批准,他能在兵部多次立功,也是借了江彬等人的力量。陸完倒台後,他取代陸完做了吏部尚書。王瓊忌妒彭澤平定流賊,名望超過了自己,就勾結錢寧,用重罪中傷彭澤。又把雲南巡撫范鏞、甘肅巡撫李昆、副使陳九疇誣陷下獄,一時間朝廷內外官員大多害怕王瓊。而楊廷和也因為王瓊所行賞罰大多得到武宗發自內宮的批覆詔書,不經過內閣,所以無能為力。
嘉靖元年(1521年),明世宗繼位,諫官前後不停地揭發王瓊,他被關進了都察院的監獄。王瓊於是竭力攻擊楊廷和,世宗這下更認為他不正直,就交由大臣們議論,結果以觸犯結交皇上左右侍衛的律令應判處死刑,改為讓他充軍莊浪。王瓊又抗訴說自己年老,因而被改派到綏德充軍。

復官建功

張璁桂萼霍韜掌權後,因為王瓊與楊廷和有仇,就推薦了他,然而明世宗並沒有聽從他們。到嘉靖六年(1527年)邊境上有戰事,桂萼等人堅決請求任用王瓊,沒有成功。但世宗也憐憫王瓊年邁多病,就讓他返回家鄉做個平民。御史胡松因為彈劾桂萼被貶官外放,他的同僚周在請求饒恕胡松,也被關進了詔獄。桂萼又一次說到王瓊以前批評過楊廷和,所以滿朝大臣一齊起來排斥他。世宗於是命令讓王瓊官復尚書,等候任用。
嘉靖七年(1528年),朝廷因西北邊事緊急,由內閣大臣桂萼等推薦,詔令王瓊“以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提督三邊軍務”。當時,土魯番占領了哈密,朝廷決定關閉關門並拒絕它的進貢已經有四年的時間。而吐魯番的將領牙木蘭因為受到速檀滿速兒的猜疑,率領二千人來請求內附。沙州番人帖木哥、土巴等,一向受土魯番奴役,也率領五千多人人關來內附。土魯番人來侵犯,接連被參將雲昌等打敗。他們引誘瓦刺侵犯肅州,游擊彭溶將其擊退。土魯番失去了援助,又在幾次戰爭中失利,於是歸還哈密,請求上貢,並請歸還被扣押在明朝的使臣,只是話說得很不禮貌。王瓊上書請求對他們予以安撫、結交,世宗採納兵部尚書王時中的意見,像王瓊奏請的那樣做了處置。霍韜對此提出責難,王瓊又上書請求遣還土魯番的使臣,像以前那樣允許他們來上貢。從此西域又平定下來,只是北方的韃靼常常來騷擾邊疆。韃靼首次進攻侵犯莊浪,王瓊部下的將領阻擊他們,斬首數十級。不久又由紅城子進攻,殺害了部餉主簿張文明。嘉靖八年(1529年)韃靼部落又用數萬騎兵來犯寧夏,過後又侵犯靈州,王瓊派游擊梁震等攔截,斬敵七十多人。嘉靖八年(1529年)秋天,王瓊徵召各路精兵三萬人,在塞下巡行。敵人聽說了,捲起帳篷遠逃而去。明朝官兵於是分路進攻,放火在原野上焚燒,顯示了軍威,然後收兵而回。
在這之前,南京給事中丘九仞彈劾王瓊,世宗卻加以安慰、挽留。等張璁、桂萼被罷免後,那些彈劾張璁、桂萼等人的大臣都出面攻擊王瓊,世宗於是命令他退休。不久又把先前的詔書擱下來,派人對王瓊表示慰問。正好番人前來臨洮大肆擄掠,王瓊徵調兵力討伐若籠、板爾各部,焚燒了他們的巢穴,斬殺了三百六十人,收附了七十多個部族。評定戰功,被加升為太子太保。王瓊在邊疆上,戰備都整頓得很好。韃靼曾經打到山西,占了便宜,過了一年又來邊境上搶劫,假裝著要向東打,王瓊命令在西邊做好戰鬥準備。賊寇果然鑽了進來,官兵沉重地打擊了它。各處番人被掃蕩、平息後。西部邊陲更加太平了。甘肅軍民一向受吐魯番人侵犯、欺凌,如今惟恐王瓊離開,就一起請求當地守臣向朝廷上書,留下王瓊別走。於是巡撫唐澤巡按胡明善都上書敘述他的功勞,請聽從甘肅軍民的請求。世宗為此頒發詔書,獎勵了王瓊一番。

歿於任上

當初,世宗厭惡楊廷和,懷疑朝中大臣都是他的同黨,所以接連任用桂萼、方獻夫主管吏部。等獻夫離任後,世宗不想任用另外的人,所以久久不增補這個缺額。到嘉靖十年(1531年)冬季,才派行人拿著敕書前往召王瓊回朝。然而吏部尚書、南京御史馬敭等十人上書痛罵王瓊是先帝一朝遺留的大奸臣,使世宗大為惱怒,把馬敭等人全都關進了詔獄中,並且對王瓊表示安慰。不過不久,馬敭等也都官復原職了。花馬池傳來戰報,兵部尚書王憲請派出部隊。王瓊說花馬池戰備嚴整,敵人無法攻入,朝廷大軍抵達,敵軍早已撤走,這樣做只能白白耗費朝廷的人力、財力。王憲最終還是派出六千人援救,走到彰德時,敵人果然已先撤軍。
嘉靖十一年(1532年)秋,王瓊在任上去世。獲贈為太師諡號“恭襄”。

人物評價

總評

王瓊歷事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歷官“三孤”、“三輔”,他主治漕河,增強邊備,又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立有殊勛。在他提督陝西三邊軍務時,亦被時人比作前輩名臣楊一清。後世甚至將其與于謙張居正並稱。
但王瓊與同僚彭澤互相中傷,仕途中你進我退,幾番更迭,因此得到了“險忮”的評價,為輿論所不許。

歷代評價

李贄:夫滿朝皆受宸濠賄賂,獨晉溪與梁儲亡有也。楊廷和為首相,受宸濠賄,擅與護衛……嗚呼!不貪宸濠之賄,而交於王守仁,使居上流擒濠。明知守仁不以一錢與人,不與一面相識,而故委心用之,何也?少具眼力者,自當了了。
李中馥:伎倆精於逢迎者,名利所由迫;心術工於阱陷者,事業何由隆?公名利之情最淡,事業之著無窮。何以逢迎於上,謀陷於下者乎?
黃道周:王瓊大才,高坐堂上。盜賊紛攻,洶洶蕩蕩。調將遣兵,無一不當。敵寇山西,驕矜無狀。奏集鎮兵,伏擊敗喪。報反寧王.中外驚悵。瓊曰無傷,久已有將。上游下攻,此時已創。亡何捷聞,方知非妄。但惜正人,往往遣謗。削職復官,有如風浪。
張廷玉:楊一清、王瓊俱負才略,著績邊陲,有人倫鑒,鋤奸定難因以成功。亦俱任智數。然瓊,其權譎之尤歟!

個人作品

王瓊的著作有《晉溪本兵敷奏》、《西番事跡》、《北邊事跡》、《晉溪奏議》、《漕河圖志》、《掾曹名臣錄》等。

親屬成員

輩分關係姓名簡介
家世
高祖父
王良
——
曾祖父
王伯聚
——
祖父
王安
——
伯父
王永壽
明英宗天順年間官至南京工部尚書。
父親
王永亨
明憲宗成化年間任隆慶州知州
母親
任氏
——
——
妻子
白氏
——
子輩
長子
王朝立
字乃賢,號內泉,世稱“內泉先生”。恩蔭右軍都督府都事。
次子
王朝需
字乃武,號內源。
三子
王朝翰
字乃屏,號月坡。恩蔭錦衣衛副千戶,授武德將軍
孫輩
孫子
王壯
王朝翰之子。
王佳
王朝翰之子。
表格參考資料:

史料記載

《渭厓文集·王公神道碑銘》(亦見於《國朝獻徵錄》)
對山集·大明嘉靖平虜之碑》
明史·卷一百九十八·列傳第八十六》
太原縣誌·公署·坊表附》

後世紀念

墓址

王瓊去世後,長子王朝立扶靈柩口籍,葬於蒙山腳下,後稱王家墳。

祠廟

明建王瓊祠在晉溪園,位於晉溪書院西,前臨鴻雁南河,後倚懸瓮山麓,右鄰難老泉,左有鴛鴦水亭。祠前有古銀杏樹兩株,雌雄同植,樹幹有十圍,樹高20米以上,柯枝繁茂,形同華蓋。金秋季節,滿身黃袍袈裟,累累銀杏有如金果,傳說此銀杏樹為王瓊手植,距今最少有 500年光景。王瓊祠自明嘉靖以來,歷經修葺。至今祠內仍有王瓊塑像,兩邊往上掛著王瓊十四世孫王惠的一副木刻楹聯,上聯是:“舉朝洶洶,誰知討擒宸濠,此事已付王新建”(王守仁)。下聯是:“公論嘖嘖,試看總督甘陝,厥功何如楊應寧(楊一清字)”。全聯概括了王瓊一生的主要功績。至今祠門上懸有趙望進補書的“山高水長”額匾。
民國年間的王瓊祠墓舊影民國年間的王瓊祠墓舊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