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廷

王正廷

王正廷(1882年~1961年),民國時期的外交官,長期在南方政府中任職,推行革命外交。他熱心體育事業,並致力奧林匹克運動在中國的開展,是近代中國著名的體育領導人之一,因其對中國體育事業的貢獻,被譽為“中國奧運之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正廷
  • 別名:正庭,儒堂,子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奉化
  • 出生日期:1882年
  • 逝世日期:1961年5月21日
  • 職業:外交家,體育活動家
  • 畢業院校:天津北洋西學堂(今天津大學)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被譽為“中國奧運之父”
  • 代表作品:《王正廷博士演講集》
  • 官職:國民政府外交官
人物經歷,生平,督辦接收山東權益,草簽中俄協定,主持改訂新約運動,不抵抗政策的替罪羊,體育事業,個人著作,

人物經歷

王正廷(1882-1961),字儒堂,浙江奉化人,著名體育領袖。14歲即入天津北洋大學堂,畢業後曾赴日本留學,並加入同盟會。26歲始留學美國,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1911年回國。
王正廷
中華民國成立後,即為內閣成員。先後擔任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副議長、代理議長、代理工商部長,北京政府工商部次長、外交總長、代理內閣總理,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長、駐美國大使等職。王正廷還有多方面的社會兼職,例如北平中國大學校長、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中國紅十字會會長、全國道路協會會長等職。但他最熱心的還是中國的體育事業,是奧林匹克運動。所以1922年,他被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國際奧委會委員。王正廷也是我國近代體育的早期領袖之一。例如他曾是遠東運動會的發起人之一,擔任過第2、5、8屆遠東運動會的會長;曾是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理事長,是第5、6全國運動會的籌備委員、審判委員、及競賽委員會主任;他還以總領隊的身份率領中國體育代表團先後參加過第11和第14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王正廷1952年定居香港,任太平洋保險公司董事長,1961年去世。

生平

督辦接收山東權益

1920年9月,王正廷出任北京外交部和約研究會會長。次年5月成為中國出任海牙常設公斷法院第一位公斷員。同時,擔任中國大學校長和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第一任華人總幹事,還在暗中擔任中國國民黨駐京代表。
1922年3月,時勢再次將王正廷推向外交鬥爭的風尖浪口,他被北京政府任命魯案善後督辦,主持接收山東權益。由於日方在談判中蓄意曲解條文,企圖攫取更多的權益,致使談判波折橫生。雙方唇槍舌戰,開會71次,歷時五個月之久,終於達成協定。12月10日,王正廷代表中國政府接收膠州租借地行政權。
山東權益雖由中國收回,但日本在山東繼續享有種種特權,這使王正廷的山東外交遭到國人許多尖銳批評,而他的對手日本駐華公使小幡酉吉也同樣在日本國內被指控為“屈辱外交”,這說明中日間的這場較量應該是互有勝負。當時的總統黎元洪為表彰王正廷交涉收回山東權益的貢獻,曾頒令授予其一級大綬寶功勳章一枚。

草簽中俄協定

1922年12月6日,王正廷被任命為北京政府外交總長(1月又6天),11日又被任命為兼代國務總理(僅25天)。是年3月26日,黎元洪派王正廷籌辦中俄交涉事宜。其時,蘇俄政府在發表兩次對華宣言的基礎上,特派代理外交人民委員加拉罕使華,談判中蘇建交
但雙方在先承認還是先談判的順序問題上,長期不能統一。北京政府主張先談判解決中蘇間懸案,然後承認蘇俄政府。但這並不妨礙加拉罕與王正廷間非正式的接觸與談判。王正廷針對蘇方的要求,提出參照中日交涉山東問題的前例,先擬定一個解決中俄懸案大綱協定,然後互相承認,再舉行雙邊會議解決具體問題,取得蘇方同意,從而掃除了中蘇談判的障礙。爭執的主要問題是外蒙古問題中東鐵路問題以及松花江黑龍江航行問題、賠償十月革命俄國內戰華僑蒙受損失問題等,雙方互提方案,交涉折衝。3月14日,雙方在《解決中俄懸案大綱協定草案》、《暫行管理中東鐵路協定草案》以及附屬檔案上非正式簽字,為中俄建交談判奠定了基礎。
然而,王正廷與時任外交總長的顧維鈞長期不睦,加上該草案未曾事先提交內閣會議討論,因此遭到整個內閣的反對,認為王正廷簽署該草案越權,王正廷為此退出中蘇談判,轉由外交部直接與加拉罕談判,中俄爭執再起。由於此時孫中山領導的廣州軍政府已確立“聯俄”方針,這給北京政府以很大壓力,談判速度加快。5月31日,顧維鈞與加拉罕正式簽約,這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與大國簽署的又一平等條約,中蘇兩國由此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係,使中國的對外關係開始了新的一頁。

主持改訂新約運動

王正廷在中國外交史上的最大貢獻是主持了南京政府的“改訂新約運動”。由於王正廷與蔣介石的同鄉關係,備受南京政府重用,出任外交部長達三年四月之久,並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這在民國外交部長任職史上前所未有
1928年6月,王正廷發表修改不平等條約宣言,宣告將要求與各國按照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權的原則重訂新約,“改訂新約”運動由此展開。  王正廷首先主持了關稅自主交涉。1928年7月,王正廷與美國駐華公使馬慕瑞簽署《中美關稅條約》,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至12月,王以外長身份又與訂有關稅條約的主要列強挪威荷蘭瑞典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丹麥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簽署了承認中國關稅自主權的條約。1930年5月,中日也簽署了類似條約。中國關稅自主基本實現,這不僅使南京政府的財政收入大大增加,而且對於保護、扶植民族工業的發展也起了積極的作用。
1930年起,王正廷還主持了與各國交涉撤廢領事裁判權的談判。由於各國提出種種阻撓意見,使談判陷入僵局。1931年5月4日,南京政府頒布《管轄在華外國人實施條例》,規定自1932年1月1日起,所有享有領事裁判權的外國人均應接受中國法院管轄,但仍給外國人以一定的照顧。但該條例頒布不久,九一八事變發生,南京政府又宣布該條例暫緩執行,交涉以失敗告終。
在“改訂新約”運動中,王正廷還主持了改組上海兩租界法院的談判,收回了上海兩租界的司法管轄權,建立了租界內的中國法院體制。對於收回租界和租借地,王正廷沒有提出全面的交涉和實施計畫,但通過努力,收回了天津比(利時)租界、鎮江、廈門英租界、威海衛英租地等。

不抵抗政策的替罪羊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蔣介石所推行“不抵抗政策”,使東三省大好河山盡落日人之手,激起了全國民眾的反日浪潮,作為外交部長的王正廷首當其衝
1931年9月28日,冒雨赴國民黨中央黨部請願的千餘名中央大學學生,因不獲蔣介石接見,轉而衝進外交部。一邊高喊“打倒賣國賊!”一邊痛毆王正廷,王氏成為“不抵抗政策”的替罪羊。10月3日,國民政府明令宣布:外交部長王正廷呈請辭職,準免本職。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在外交舞台上奮鬥了二十年最後竟會以如此方式下台。
此後王正廷雖然出任過一些外交方面的重要職務,但已不再在國民政府的外交事務中起核心作用了。淡出外交界的王正廷主要從事各項社會活動公益事業以及金融和保險事業。1961年5月21日因病在香港逝世。

體育事業

生活在內憂外患時代背景條件下的王正廷,和其他先進的知識分子一樣,當時對體育的理解和認識也首先是從“體育救國”開始的。認為體育可以強身,可以衛國,可以喚起團結意識。所以他在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1935年創辦的《體育季刊》“發刊詞”中說:當視體育為強健身心之常經,當視體育為振興民族之正軌。那么,如何才能喚醒民眾,使大家都能懂得體育救國的道理呢?王正廷認為,通過舉辦運動會可以達到廣泛宣傳的目的,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因為“興邦救國絕非一人所能負其責,而世界之物質文明,導致人類身體有逐漸衰落之趨勢,長此以往,民族之前途何堪構想,為提倡體育,舉行運動會為最佳良方。”
正因為王正廷將舉辦運動會看成是對個人身體的培養,是對民族精神弘揚,所以他對召開全國運動會,對承辦遠東運動會,對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等,都無不投注了極大的熱忱。同時,也使他自己在作為一名政界人士被社會所普遍認可的同時,也被人們作為一位體育界的領袖、作為一位推動奧林匹克運動在中國發展的開拓者所接受、所尊敬。

個人著作

《王正廷博士演講集》
《王正廷自傳:顧往觀來》(Looking back & looking forward),凌天出版社(香港),2012年4月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