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閣水庫

玉皇閣水庫

玉皇閣水庫位於渭河二級支流趙氏河中游,距耀縣縣城12km,水庫芸餿?575萬立米,興利庫容790萬立米,是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等綜合利用的中型中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皇閣水庫
  • 類型:中型中庫
  • 水庫芸餿:?575萬立米
  • 位置渭河二級支流趙氏河中游
建築結構,防洪等級,修建歷史,

建築結構

玉皇閣水庫工程樞紐由大壩,輸水洞,溢洪道組成,大壩為均質土壩,最大壩高36.6米,壩頂長230米,壩頂寬9.5米,溢洪道位於大壩在岸,由喇叭形進口、控制段,梯形明槽和4組8級跌水組成,全長650米,總跌差36.14米放水塔及放水洞位於大壩右岸,放水塔628.115米高程以下為2米×2米的矩形塔身,上為直徑2m的園柱形塔身。輸水洞全長190米,塔前為長33.5米,的壓力洞,塔後為長156.5米馬蹄形過水斷面,洞進口高程621.775米,最大泄量5立米/秒。
玉皇閣水庫

防洪等級

水庫樞紐工程原設計等級為Ⅲ等,主要建築物按3級設計,防洪標準按10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校核,1000年一遇洪水保壩,壩區地震基本烈度為7°,設計未考慮地震烈度。

修建歷史

玉皇閣水庫由原涇河工程局於1958年提出規劃,1959年11月動工修建,1964年主體基本完工,實施中陝西省水電設計院曾作了主要項目補充設計1961年省設計院地質隊作了壩址地質勘探,提出了地質勘察報告,後省設計院對溢洪道設計進行了修改,1964年,在省水電設計院的指導下,地區設計隊幫助三原水電局重新做了水文演算和調節計算,確定了水庫總庫容及設計校核和保壩情況下的庫水位,樞紐工程建設和施工由原三原縣(現三原涇陽 高陵 淳化縣)組織施工,土壩於1959年11月動工興建,1960年6月建成,放水塔和溢洪道先後於1960年和1964年建成,水庫建成後,每年向農業供水751萬立米。
水庫一旦失事,影響下游總面積20平方公里,其中淹沒耕地1500畝,人口1000人,位於水庫下游的弓王水庫,紅星水庫將被沖毀,造成嚴重損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