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黃河支流渭河支流石川河右岸支流)

清河(黃河支流渭河支流石川河右岸支流)

清河,又名清峪河,古稱清谷河、五丈河,黃河支流渭河支流石川河右岸支流,由清峪河與冶峪河匯流而成。清峪河又名清濁河,源於耀縣照金鎮西北的野虎溝;冶峪河一名冶峪水,源出淳化縣北安子哇鄉老城灣,兩源相隔不遠,一在石門山東南,一在石門山之南。流經淳化縣三原縣,在三原縣安全灘匯合,過閻良區,入臨潼區,轉東南流注入石川河。

清河長147公里(一說153.8公里),長於石川河幹流,集水面積1550平方公里(一說186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3‰,年徑流量0.63億立方米。清河,是石川河最大的支流。

古代清河自然景觀甚好,明《臨潼縣誌》有“清河多藻荇,旭景平浮,清風徐引,滿川綠搖翠幌,耀人心目……”之記載。建國以後,沿河岸修有慕鄭、櫟陽等小型抽水站,20世紀70年代修有櫟陽、二龍口兩大水庫。20世紀80年代,由於沿河兩岸氮肥廠、造紙廠等工業污水排放,河水污染嚴重,清河自然生態遭到嚴重破壞。沿河建有櫟陽、新華、巷裡3座公路橋樑。

(名片:清河上游支流清峪河三原縣大程鎮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河
  • 別稱:清谷河、五丈河
  • 所屬水系黃河支流渭河支流石川河右岸支流
  • 地理位置:陝西省中東部
  • 流經地區耀縣淳化縣三原縣、閻良區、臨潼區
  • 發源地:石門山耀縣野虎溝、淳化縣老城灣
  • 主要支流:常村溝、濁峪河
  • 河長:147公里(一說153.8公里)
  • 平均流量:0.63億立方米
  • 集水面積:1550平方公里
  • 平均比降:3.3‰
  • 河口臨潼區交口鎮田家村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河源支流,流域概況,地貌,氣候,城鎮,水利概況,引水工程,蓄水工程,

幹流概況

清河,上游由清峪河冶峪河組成。
清峪河三原縣濕地公園段清峪河三原縣濕地公園段
清峪河,源於耀縣照金鎮西北的野虎溝,向南過白村為淳化縣耀縣界河,過岳村為三原縣涇陽縣界河,至三原縣交龍堡(雙河口)安全灘匯冶峪河。
冶峪河淳化縣城郊濕地公園段冶峪河淳化縣城郊濕地公園段
冶峪河,一名冶峪水,源出淳化縣北安子哇鄉老城灣,兩源相隔不遠,一在石門山東南,一在石門山之南。冶峪河出谷口有臨江潭,峽谷飛瀑,景秀迷人,正南行繞淳化縣城轉東南,過黑松林、石橋,入涇陽口鎮雲陽鎮,在三原縣安全灘匯清峪河,始稱清河。
清河三原縣城郊段(古龍橋下)清河三原縣城郊段(古龍橋下)
清河向南又急轉東偏北行,河床深切百餘米,由三原縣城北經大程鎮,入西安市閻良區。
在西安市閻良區內,清河是該區和臨潼區的一條界河。從境內西南振興鄉慕鄭村入境、由西北向東南經振興、北屯、武屯3個鄉,於武屯鄉小蘇村出境。區境內流長28公里,境內河道控制流域面積約180平方公里。兩岸多陡崖,河床狹窄、河溝平均寬170米,河水含泥沙量大,兩岸多有蘆葦生長。
清河閻良幕鄭橋段清河閻良幕鄭橋段
在西安市臨潼區內,在徐楊鄉花李村入境,於交口鎮田家村入二龍口水庫,出庫後匯入石川河,境內長28.6公里,控制流域面積186.3平方公里(包括在石川河內),給本縣年提供徑流量為4709萬立方米(包括在石川河內)。
交口鎮田家村清河匯入石川河交口鎮田家村清河匯入石川河

水文特徵

清河幹流,據三原舊縣誌載,宋建隆二年(961)“三原水漲,八復渠河口下切數丈”(八復渠首即今雙河口);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夏,“大雨如注,水越龍橋,漂沒百里”;清康熙三十年(1691),“大水,龍橋幾傾”。參照史料,採用洪痕法測算,宋建隆二年清河洪峰流量在1000立方米/秒左右;明、清兩次洪峰流量雙河口以下均在2000立方米/秒左右。西安市閻良區年徑流量0.63億立方米。臨潼區徑流量為4709萬立方米(包括在石川河內)。
上游的清峪河,經高爾原、前嘴子、三聯水庫調蓄引用後,年平均入境徑流量1633萬立米,其中6~9月徑流量占46%。據統計,1958年流量為251立方米/秒,1964年191立方米/秒,1978年202立方米/秒,1981年251立方米/秒。歷史最大洪峰流量:樊家河為1160立方米/秒,龍橋2750立方米/秒,均出現在1933年7月21日。清峪河含沙量,年平均151.88公斤/立方米,其中6~9月平均為115.1公斤/立方米,占全年的75.8%。含沙量最小值為零,但洪峰期可達400公斤/立方米以上。侵蝕模數20世紀60年代年平均1090噸/平方公里。70年代年平均高達2630噸/平方公里。
上游的冶峪河,三原縣年平均入境流量403萬立方米。

河源支流

清峪河,發源於耀縣照金西北的野虎溝(亦稱野虎嶺),經照金鎮、高爾原、前嘴子至底石河進入三原縣縣境。入境後自新興岩窯村西北東南向流,於孟候原、豐原間南下,經洪水、岳村、馮村、樊家河、楊杜村、第伍村、於峪口出峪。出峪後繞魯橋鎮西,過坊南魏至吳家道,又西折過李凹村、窩橋馬村、李家莊,轉南至交龍堡(雙河口),同來自涇陽地界的冶峪水相匯後統稱清河;再繞西劉村東折過縣城,經臨履堡、李家橋、王店、趙渠、許渠張、白龍灣,至芬李村東入臨潼縣境,繼流入石川河注渭。全長143公里,縣境內長68.6公里;總流域面積699平方公里,縣內188.4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22%。,河溝平均寬170米左右。縣境內有一、二級支溝205條,總長147公里;三級毛溝41條,總長19公里。具有常流量性質的支毛溝為數不多。
常村溝,系清峪河的一級支流,源於爺台山東南麓,流向東南,出縣境後於三原縣洪水附近入清峪河。全長19.5公里,流域面積21.3平方公里,河谷寬約10米,河床比降40‰,下游常流量0.0345立方米/秒。在主溝上、中、下分別建有常村水庫、沿渠水庫和天然形成的嘴頭水庫。
冶峪河,原名冶谷水,以流出冶谷得名;又因水流出冶谷時有一深潭,名龍潭水;後因谷峪互為通假,故名冶峪河,又名淳化河或縣河。源於縣北部的甘泉山,即石門山區南部。自源地南流,經安子哇、秦河鄉、城關鎮,到縣城轉向東南,經大店、石橋鄉出“東風渡”,從涇陽縣口鎮出山谷,至涇陽縣與三原縣交界處的雙河口與清峪河相會。全長77.8公里,流域面積619平方公里。境內長39公里,流域面積514.4平方公里,為本縣第一大河。冶峪河支流眾多,有高家溝、甘溝、子房溝、鴨子溝、小池溝、東溝、葫蘆河、寺溝、泥河溝、清水河、油房溝等,左岸支流多於右岸,水系排列呈樹枝狀。縣城至口鎮段,谷底較寬淺,平均寬度40餘米,屬“U”形溝谷。其它河段,河流切入黃土高塬200餘米,河床平均比降10.1‰,上游淳化站年平均徑流量0.143億立方米。自黑松林水庫建成後,下遊河道經常斷流。三原縣年平均入境流量403萬立方米。
油房溝,冶峪河支流。以溝內建有油房得名,後因溝內建秦莊溝水庫,又稱秦莊溝源於爺台山南側的桐樹渠東,流向基本上是由北而南,於聖人橋入冶峪河。河長18.5公里,流域面積81.9平方公里,河床比降20.9‰,常流量0.32立方米/秒,河道狹窄,平均寬8米。
濁峪河。系清河一級支流,發源於耀縣小丘鄉北部的安溝村,南流至耀縣涼泉坡進入本縣境。入境後穿越豐原、白鹿原間南流,經邵村、謝家岩、楊家坡,於北草渠轉東南流,過瓦窯、柴家壕、李寨、龐家至豐王,流向偏西南,經寅王、翟家坡,於樓底村西北出峪。出峪後受人工圍堰阻攔折東入清惠一支渠,旱時引灌農田;澇時以排水渠南引注入清峪河,龕長54.8公里,縣境內長32.8公里;流域面積241平方公里,縣境內162.1平方公里;河溝平均寬120米左右,總比降7.91%。濁峪河年平均入境徑流量為364萬立方米;洪峰流量(樓底),1933年7月21日為843立方米/秒。1953年219立方米/秒,1979年677立方米/秒。濁峪河流經黃土地區,天然植被差,溝壑發育,沖蝕嚴重,侵蝕模數及含沙量均大於清峪河;但水質較好,人飲、養魚均佳。1956年,縣人民政府組織民眾在小道口和南王修建了兩個小型水庫,攔淤析水,灌溉農田。

流域概況

地貌

源頭之一清峪河,發源於耀縣北部山地峽谷區屬喬山山脈南支脈,北界長蛇嶺,南界文王山,包括廟灣、柳林、瑤曲、照金、白瓜5個鄉(鎮)大部轄區,平均海拔1350米。土地面積945.76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58.49%。本區山大溝深,林木茂盛,煤炭、石油、植物植被資源豐富。山間盆地、窪地、坪地星羅棋布,土層深厚,易於農作。為石質山地,由石英砂岩、礫岩組成,山高谷深,壁立千仞,形勢險要。
源頭冶峪河,發源於淳化縣北部,為山地丘陵,包括黃花山、鳳凰山、爺台山土石山地和黃土梁狀丘陵、黃土梁塔狀丘陵等地貌類型。下游為黃土高塬。該區古地貌為一單斜構造,地層舒展平緩,岩性有下古生界灰岩、中生界砂頁岩及泥質礫岩等,其上覆蓋第四系各期黃土。在其歷史發育過程中,把塬面切割成塊狀,溝壑的進一步發育,使高原變得支離破碎,塬、梁、溝、谷交錯,正負地形相間。
下游三源縣是渭河沖積平原(亦稱關中平原)的一部分,系渭河二級階地,由地塹式構造盆地經渭河沖積而成。面積290.37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50.33%。盆地內堆積了厚數十米至數百米粗細不等的質地層次,疊置成鬆散狀岩系。海拔標高362~500米。土壤母質主要是次生黃土。區內地勢較平坦,水利條件好,灌溉方便,是糧棉菜果適宜區。清峪河自西至東,把平原切割成南北兩部分。北部為清惠渠灌區(習慣稱小灌區),含大程、西陽、新莊、魯橋4個鄉鎮及新莊、惜字兩個農場,共198個自然村,3個自然集鎮;南部為涇惠渠灌區(習慣稱大灌區),含城關、高渠、安樂、陂西、獨李、渠岸等6個鄉鎮及雁北農場,共254個自然村,4個自然集鎮。清峪河河谷切割深30米左右,寬200米左右,斷面形狀呈“U”形,兩岸溝坡凌峻,滑坡、墮落微地貌普遍。
濁峪河自北而南,穿越台原腹地,將台原切割成東西兩部分。西部為豐原,含新興、張家坳兩個鄉及嵯峨鄉的一部分,共67個自然村,一個自然集鎮。嵯峨鄉楊杜村有新石器時期人類活動遺址。東部為白鹿原(又叫萬壽原),含徐木、陵前、馬額3個鄉,兩個自然集鎮,160個自然村。馬額鄉南韓村有西周中期人類活動遺址。
清河下游,為渭河沖積平原的清河谷地,最高點在北部黃土台塬的振興鄉東太平莊,海拔483.2米最低點在武屯鄉石川河與清河交匯處二龍口,海拔351.7米。

氣候

耀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半濕潤易旱氣候區,四季冷暖乾濕分明。冬季受蒙古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寒冷乾燥,雨雪偏少。春季溫度回升,天氣多變,乍暖乍寒,常有大風、霜凍、沙塵及春旱發生。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海洋氣團控制,出現高溫與雷陣雨天氣,常有冰雹及伏旱發生。秋季降溫較快,多連陰雨;晚秋天氣較晴朗。同時,由於地貌特點,南北氣候差異較大,北部清峪河源地屬溫涼半濕潤區。無霜期短,降水較多,農作物一年一熟。
下游三原縣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受西伯利亞冷氣團和極地變性大陸氣團的影響,寒冷乾燥,氣溫低,降水少。春季,熱帶暖濕氣團逐漸增強北進,氣溫回升快,降水增多。但由於蒸發量大,易成春旱。同時冷空氣活動亦較頻繁,故多有寒流和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炎熱多雨,常有雷暴和冰雹出現,夏旱也常發生。秋季冷暖氣團交替影響,初秋多處於副高邊緣,常有連陰雨。10月份,因受極地高壓控制,氣溫迅速降低,降水顯著減少,多秋高氣爽的晴朗天氣。
境內南北地貌不同,因而氣候南北差異較大。南部平原為溫暖半濕潤區,農作物一年兩熟。黃土台原南部為溫暖半乾旱區,農作物一年兩熟。北部為溫和半濕潤區,農作物兩年三熟。西北山原為溫涼半濕潤區,熱資源差,因受地形影響,年降水量為全縣最多,農作物一年一熟。
臨潼區,位於東亞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向內陸乾旱氣候的過渡帶上,兼有兩種氣候的特點,屬於大陸性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冷暖乾濕分明:春季暖和,多風,乾燥,回暖早,升溫快;夏季炎熱,日照長,多雨兼伏旱;秋季溫暖,降溫快,多陰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低而雨雪少。

城鎮

淳化縣
淳化縣城,位於淳化縣中部的冶峪河谷,地勢北高南低,東西溝坡相間,為依山傍水之山城。中心海拔840米。冶峪河主流及支流將其分為4大塊,即泰山廟區、老城區(含西北塬區)、棗坪區和大店區,城區呈長方形。城關鎮(原名梨園鎮、黎陽鎮),位於縣東南部,鎮區東起華子山,西至辛店村,北至杏花嘴,南至齊子塬,面積49.6平方公里。境內東北山嶺起伏,梁峁階梯,西南冶峪河岸支毛溝縱橫、溝深坡陡。冶峪河橫貫南北,三(原)-(正)寧公路沿西南穿境而過。自古以來,為本縣交通樞紐,驛站中心。宋太宗淳化四年(933),始為縣治至今。1984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建制鎮,轄15個村民委員會(簡稱村委會),45個自然村,是中共淳化縣委、淳化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人民政府駐縣城北關,全鎮5293戶,17943人,其中,農業人口8861人。
石橋鄉,位於縣南部。總面積43.1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距縣城直線距離10.5公里。明、清以前,石橋之名即已有之。因村東有石橋而名。16個村委會,31個自然村。全鄉共1712戶,7051人,其中農業人口6519人。耕地面積1.87萬畝,人均2.5畝。冶峪河流經全境,分全鄉為南北兩部分。北部塬面為支毛溝切割而狹窄破碎,南部依仲山北麓,山高坡陡,形成槽形階梯。全鄉大部分村莊沿溝靠“嘴”,民居以窯洞為主。境內交通方便,三(原)-(正)寧公路穿境而過。通往縣城油路1條,全長9.3公里,鄉屬公路4條,全長9.1公里。全鄉僅有5個村及駐鄉機關單位用上自來水,其餘村莊仍飲用窖、河、泉水。鄉政府駐地有縣屬糧站、稅務所、營業所、郵電所等企事業單位,鄉屬衛生院、獸醫站、供銷社、中學、中心國小、文化站等單位。鄉辦企業有水泥廠、飲料廠、服裝廠、耐火材料廠和加工廠等。
大店鄉,位於縣城南部。總面積43.86平方公里,距縣城直線距離4公里。明、清時為商旅駐足之地,原泰巔(泰山之南沿),因設有客店而後稱大(音代,泰近音)店。19個村委會,42個自然村。全鄉1417戶,5256人,其中農業人口5074人。耕地1.87萬畝,人均3.8畝。冶峪河穿越境中,將全鄉分為南北兩半。北部塬面呈槽形階梯,起伏不平。南部山樑縱橫,溝深坡陡。大部分村莊沿溝靠“嘴”,以土窯洞為主。三(原)-(正)寧公路穿境而過。境內公路兩條,全長4.49公里。鄉路9條,全長4.46公里。其它道路51條,全長5.5公里。全鄉有5個自然村,394戶,1587口人和鄉政府駐地機關、學校、單位600餘人用上自來水。其餘村莊仍飲用天然積水。排水主要靠自流式排放。駐鄉單位有供銷社、衛生院、獸醫站、石油公司,電管站、中學、中心國小。鄉辦企業有水泥預製廠、磚廠、麵粉加工廠等小型企業。
三原縣
城關鎮:即今縣城,位於縣域西南部,鎮區占地6000餘畝,人口5.97萬,是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人民政府、縣政協、縣紀委、縣人民武裝部等黨、政機關駐地。城鎮位置和交通條件優越。鹹銅鐵路、西安至銅川一級公路、鹹宋公路等由城區通過,使縣城與西安、鹹陽和鄰縣及陝北交往便利;尤其是一級公路的建成通車,將本縣與西安和鹹陽國際機場有機地聯成一體,對開拓外向型經濟極為有利。城鎮建設條件良好,可用土地充足,市政建設已具規模。清河流經縣城,將城區一分為二,現有兩座平橋聯繫,南北往來方便。清河上游建築水庫,可充分利用地表水資源,解決工業用水、人畜飲水問題。城鎮歷史悠久,縣治遷此已有700餘年。文化發達,學校、醫院、科技單位、文物古蹟多匯於此,開展科研、文化活動成效顯著。城區以工業、商業為主,機械、食品、建材、服裝鞋帽等行業均有優勢。三大鄉鎮企業之一的秦原公司就在城內。全鎮工業產值,居各鎮之首。
大程鎮:位於縣東22公里。根據鎮區現狀、地形、交通等條件,分為東、西兩區,相距約5公里,東區為老鎮區,是機關、居民區;西區是以美樂公司、東周實業公司為主的鄉鎮企業聚集之處。老鎮區占地926餘畝,西新區占地1000餘畝,共有人口約1萬人。東區發展緩慢,西區鄉鎮企業已成為本鎮經濟支柱。產品以食品、食品機械、澱粉、醫藥化工為龍頭,掛毯、奶粉已打入國際市場。1990年鄉鎮企業產值5443萬元,占全縣鄉鎮企業總產值的1/5。
秦馳道西方幹線有3條。其中1條自鹹陽起,經涇陽、冶谷(今涇陽口鎮),入本縣境,沿冶峪河岸(古稱黑松林)至林光宮。此道開闢後,甘泉宮成為帝王避暑、議政、接見外使的重要場所。秦漢至唐,先後到過甘泉宮的帝王有10多位,數十次。
古龍橋,位於三原縣城北,系明工部尚書三原人溫純支持知縣高進孝倡導集資修建,《三原縣誌》有“水從碧玉環中過,人從蒼龍背上行”的讚美詩句。古龍橋橫跨三原縣南北兩城的清峪上,始建於明代萬曆十九年(1591),建成於萬曆三十年,歷時十一年。系工部尚書三原人溫純支持知縣高進孝倡導集資修建。龍橋,亦稱三眼橋,橋長110米,寬11米,高約26米,建築設計採用三孔拱橋形式。中孔大,偏孔小,兩邊孔採用對稱半圓形式,中孔採用尖形拱頂,也稱二心圓或兩點圓卷拱,堅固有力。橋身用石條鐵鉗構成,橋面清石板鋪道,兩側石雕欄桿,橋體造型宏偉壯觀,橋身非常堅固。該橋反映了古代人民的聰明智慧,受到古今橋樑建築專家的稱讚,它可與山西的長虹橋,河北的趙州橋相提並論。
三原古龍橋三原古龍橋
閻良區
北屯鄉,為閻良南大門,北靠城區,南依清河岸,西與臨潼縣徐陽鄉隔河相望,東與本區武屯鄉接壤,總面積28.5平方公里。1995年轄10個行政村,79個村民小組,53個自然村,共4882戶,人口19221人。耕地33160畝。1958年9月成立北屯工作管理區,隸屬閻良大公社。1961年4月,撤銷北屯管理區,成立北屯人民公社,屬臨潼縣管轄。1987年劃歸西安市閻良區。
振興鄉,位於閻良城區西約2公里處,東臨閻良鄉,南接北屯鄉,西南隔清河與臨潼縣徐楊鄉為鄰,西與三原縣大程鎮、徐木鄉接壤,北靠荊原,與富平縣呂村鄉為鄰。鹹(陽)銅(川)鐵路、西(安)閻(良)公路橫貫其境,經惠一、四支渠滋潤著兩岸土地。南北間距最長8.2公里,東西最寬5.4公里。面積30.9平方公里。1995年轄13個行政村,79個村民小組,54個自然村,5468戶,21427人。耕地32945畝。民國時期,該鄉屬臨潼縣閻良鎮管轄。建國初為閻良六、七、八鄉。1956年3月屬合併後的閻良鄉。1958年9月為閻良大公社的一、二管區和閻良管區。1961年1月,將閻良管區改設為閻良人民公社。1964年7月,從中劃出83個生產隊,另行成立譚家人民公社。1966年社址遷至鄭家村。1984年3月改為臨潼縣振興鄉,1987年8月1日起,為閻良區管轄。境內有漢太上皇陵,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龍游宮遺址也在境內。
古櫟陽橋,明代武之望所修,位於閻良區北屯鄉與臨潼區櫟陽鎮交界的清河上。據清乾隆《臨潼縣誌》載:“縣北五十里清河上櫟陽橋,明總督武志望倡建”。是一青石條拱橋,堅固耐用,寬7.5米,長30米,高8米。
古櫟陽橋古櫟陽橋
臨潼區
西安市臨潼區交口鎮(街道)位於臨潼、閆良、渭南三地交界之處,距臨潼城區21公里,因石川河與渭河在此交匯,故得名交口。該鎮交通便利,渭(南)高(陵)路橫穿境南,交武路南北貫通。全鎮總面積44.32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委員會,104個村民小組,6054戶,26237人。

水利概況

引水工程

高爾原渠道,前身為幸福渠,1957~1959年完成,引清峪河水上小丘原。後因原邊渠道米家坡段,連續三次滑坡,渠水斷流,於1966年,結合水庫續建工程重新改建,1970年正式通水,灌溉小丘原耕地3萬畝。渠道包括乾渠20.3公里,東西支渠17公里,有建築物125座。桃曲坡渠道是解放後最大最艱巨的引水灌溉工程,由本縣桃曲坡渠道工程指揮部設計並負責施工。1969年7月1日開工,最多時上勞兩萬餘人,經16年艱苦奮鬥,於1985年8月全面竣工,共完成高幹渠17公里,東南西3條支渠27.7公里,渡槽、倒虹等各類建築物279座,並有抽水站3處,控制灌溉面積11.5萬畝,其中本縣10.2萬畝。
《清峪河灌溉簡史》載,從三國曹魏太和元年(227)至清末(1911)。縣境內先後有源澄渠、八復渠、木漲渠、工進渠等5條大渠(現已全廢),從清峪河引水灌田,使灌區成為“富庶地區”。
建國後,縣委、縣人民政府組織全縣民眾,先後在清河沿線修建了前嘴子、馮村、李家橋、趙渠等中、小型水庫和抽水站多處,灌溉農田10萬畝。
1960年,三原縣在濁峪河中游(耀縣境內)購地建成玉皇閣水庫,可引灌馬額、陵前一帶農田數萬畝。之後,又在玉皇閣水庫以下14.5公里處建成弓王水庫,平水年可提供水量125.4萬立方米。
清惠渠,是歷史上清、濁水利的總稱,秦時統歸於鄭國渠。骨幹渠堰始建於盛唐。灌區以本縣為主體,涉及涇陽縣龍泉地區,是陝西開發較旱的古老灌區之一。其組成和變遷情況如後。
(1)源澄渠。為清河上的古堰,因源頭澄清而得名,開於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渠口原在今堰口伍村北清河西岸,後多次倒移。清時灌涇、原30村田地113頃20畝6分。建國後經改建為清惠渠西乾渠。
(2)工進渠。開於五代至唐中葉之間。渠口在楊杜村清河東岸,今紅原廠11萬變電站處,尚存遺址。渠長16里,灌魯橋、西陽及涇陽地63頃30畝。現為清惠渠東乾一支渠。
(3)八復水。開於唐貞觀年間,灌潤獻陵之水,因納清、冶、濁、趙氏、石川五流,時有“五龍捧壽”之名。因每月得全河八日之灌田而得名八復。堰口起於半個城以西,收清、冶兩河之水東北流,經惜字村至西陽武官坊的二龍口,會濁水東走獻陵,沿原麓到朱家灣一帶。首一斗,灌張村、唐村、小畦三里,田地約230餘頃。
(4)沐漲渠。唐初李衛公(李靖)在靖川(三原孟店一帶)以河為渠,灌津軍屯,故有沐漲。堰口在今魯橋李凹村北,後移至峪口東岸。灌溉今三魯路至清河之間的耕地180餘頃。現改建為清惠渠東乾三支渠。(5)五渠。因渠首流經第伍村而得名。根據《長安志》關於宋初五渠向八復補水的記載,五渠當開於唐代。舊以西陽武官坊二龍口為界,上稱下五渠,以下與八復水合,舊時灌魯橋、新莊、西陽、大程和徐木五鄉北部地區田地約355頃。現改為清惠東乾二支渠。
(6)毛坊渠。毛坊渠堰口在今馮村水庫壩址處,灌自七里坡至楊杜村之間的河道川地50餘頃;小渠多至18道,以毛坊為總。今為洪水西於渠及馮村水庫所取代。
(7)濁河各堰。今已改棄,僅見載於馬理《陝西通志》和清賀瑞麟《三原新志》。明、清時期運行的計有小毛堰、長孫堰、薦福堰、木王堰等。
(8)五泉。包括烏龍泉、龍尾泉、黃龍泉、白龍泉和白馬神泉,為西陽東北一帶小型灌田、飲水天然工程。建國初僅有前四泉見流,70年代隨著灌溉自流系統的建成和井灌的發展而廢棄。
(9)清惠渠。建國後,國清濁河水利統一規劃和改善,建成清惠渠灌區。1953年在魯橋設清惠局管理。清惠灌區習慣上稱小灌區,主體灌區在清河以北,包括本縣的魯橋、新莊、西陽三個鄉鎮和涇陽的龍泉鄉,有效灌溉面積7.9萬畝。灌區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5公里。灌區經過60年代的集中改善,70年代大搞農田基本建設,80年代加強管理,較好地發揮了渠、井、站的綜合作用,灌區糧食年畝產已與大灌區不差上下。清惠渠的引水樞紐,先是1952年在楊杜村建成的漿砌石溢流低壩。1970年興建馮村水庫後,在庫壩上設引水樞紐,使灌區主水源得到保證和調節。1956年在濁河上建設了南王、小道口兩座串聯小一型水庫,為灌區也提供了一定的水源。清惠灌區渠系有乾渠3條長12公里,支渠5條長19公里,斗渠26條長84.8公里,配有各類建築物391座。從1988年起,清惠渠被省列入老灌區改造項目,現已投資170萬元,逐步對一支渠進行全線改造襯砌。

蓄水工程

泥河溝水庫,位於石橋鄉北塬,冶峪河支流泥河溝中部。1974年動工,翌年10月竣工,壩高27米,長240米,塔式閘門排流兼泄洪,最大泄洪量為36.7立方米,集水面積15.6平方公里,總庫容108萬立方米,有效庫容52萬立方米,1976年7月建成電力配套抽水站1處,裝機310千瓦,二級上水,總揚程122.11米,設計流量0.24立方米/秒。灌區受益為嘴頭、引安、大槐樹3個行政村的0.69萬畝農田。輸水渠道17.5公里,流量0.25立方米/秒。擴灌面積0.2萬畝,改善灌溉面積0.3萬畝.1993年列為國家第二期渭北旱塬農業綜合開發挖潛配套項目,次年3月開工,1994年6月完成,工程總投資99.8萬元(其中:國家投資68.5萬元,貸款16.6萬元,民眾自籌14.7萬元)。
高爾原水庫,位於耀縣清峪河上游照金鎮高爾原村,1959年冬季動工,1961年完成土壩小斷面、放水洞及臨時溢洪道工程。後因壓縮基本建設,中途下馬。1966年冬恢復施工,1969年全部完工。土壩高37米,頂長274米,可灌小丘原耕地3萬畝,並解決人畜飲水問題。
馮村水庫,位於三原縣嵯峨鄉馮村附近的清峪河幹流上,是清惠灌區的中型蓄引樞紐,以地名定庫名。水庫於1969年11月由三原縣革命委員會設計和施工。水庫由大壩、溢洪道、放水洞組成,總庫容1890萬立米。總投資640萬元,投工221萬個,完成土石方230萬方,占地2008畝。主壩竣工後,因壩基黃土濕陷及截流槽砂卵石未清理徹底而多處沉裂漏水。1974至1984年借鑑美國、加拿大和我國北京密雲水庫,葛洲壩及甘肅北台山水庫的經驗,作灌漿和混凝土防滲補強處理,消除了滲漏。補強共投資292萬元,投工39.2萬個。竣工後,省水利廳組織49個科研勘察設計單位驗收,定為優良工程。該水庫貼近嵯峨山,上游無污染,水質清澈,含人體所需微量元素,是縣城飲水的理想源泉。引馮人城人飲工程,已在實施中。
馮村水庫馮村水庫
前嘴子水庫,位於耀縣小丘鎮前嘴子村南的清峪河幹流上,系小型水庫,為中原灌溉樞紐。工程於1958年由省水利設計院和涇河工程局設計,1958至1960年,由三原縣(大縣)人民政府組織指揮部;涇、三、高三縣萬名民眾參加施工,設計完成土石方72萬立米,總投資58萬元。水庫由壩、溢洪道、放水洞等組成,設計灌溉面積3.05萬畝。該庫淤積發展很快,至1980年已僅存有效庫容98萬立米,被迫施行勤引短調節灌溉。
李家橋水庫,位於三原縣渠岸鄉李家橋村北的清河幹流上,系渠岸、西陽、新莊三鄉聯建的小一型水庫。一為補充伏旱時涇惠渠對庫區兩岸3萬餘畝農田的供水不足;二是充分利用城區河段的肥水資源(每方含氮量35克)。工程於1974年由縣水工隊設計,渠岸、西陽、新莊三鄉組織施工。1975年7月壩、洞竣工後即投入運行。由於溢洪道沒及時打通,加之該庫處於梯級庫群下游,1976、1979和1981年先後三次嚴重歷險。致使上游鹹宋公路臨履橋中斷通行月余;下遊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1982年又投資50餘萬元補修了樁基挑流式溢洪道,爾後運行效益正常。該水庫建成後,淤積上溯至古龍橋,蓄水量日趨減少。
小道口水庫,位於三原縣陵前鄉小道口村西的濁河幹流上,為清惠灌區在濁河上的配套水源工程。原設計以減少黃河輸沙和保護下游國防設施為目的,結合進行農業灌溉。1956年由省水利設計院設計,計畫灌新莊、西陽兩鄉農田1.6萬畝。水庫於1956年11月由省水電公司施工隊及縣人民政府組織施工,1958年建成運用。1976年已攔泥198萬立米,有效庫容淤完。同年8月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和省、市、縣三級水電局採取擴大排沙洞,蓄清排渾,人工拉淤等措施在小道口水庫開展“死庫復活排淤試驗”研究,為世界中緯度黃土地區水庫淤積後的復活找出路。此項研究1982年8月獲省科技成果二等獎;排沙又獲省水利廳農業科技推廣二等獎。
三聯水庫,位於三原縣縣西北洪水鄉杜寨村村北的清峪河支流上,因地處三聯大隊而得名,系由重力滑坡所形成的天然水庫。1970年8月14日凌晨1時許,壩址區南岸土體沿河床基岸滑動,但聞吼聲如雷,百餘萬立方土體頓塞河道。整理成壩後,庫容83萬立米。1971年洪水鄉在庫內建站抽灌原面耕地630餘畝,兼顧人畜飲水;彼岸淳化固賢公社嘴頭民眾亦因而受益。本庫堤及兩岸綠化水土保持較好,淤積不甚嚴重。
二龍口水庫,1971年,政府投資66.25萬元,閻良區在石川河與清河交會處,修建“二龍口水庫”。當年動工,1974年竣工,蓄水87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萬畝。1987至1995年,市、區又對該庫投資78萬元,加固加高了庫壩,更換閘門,復修溢洪道,增加了蓄水能力。1971年,譚家公社(後改為振興公社)投資5.04萬元,在慕鄭清河上修攔河閘一座,當年動工,第二年完成,蓄水54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萬畝。
二龍口水庫二龍口水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