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

獨裁

獨裁意為獨自裁斷。多指獨攬政權,實行專制統治,如獨裁者,個人獨裁,獨裁統治等。《晉書·李績載記》:“ 慕容恪欲以績為尚書右僕射, 暐憾績往言,不許。 恪屢請,乃謂恪曰:‘萬機之事委之叔父; 伯陽 ( 李績)一人, 暐請獨裁。’ 績遂憂死。”

獨裁最為突出的階段是奴隸制時期和封建社會時期,當時的貴族們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凌駕於法律之上,以個人意志左右國家意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晉書·李績載記》
  • 外文名稱:Autocratic
  • 作品出處:《晉書·李績載記》
  • 文學體裁:古文
詞語解釋,字源,比較制度,相關內容,

詞語解釋

(1)獨自裁斷;獨自決定。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鬥爭》:“許多同志口裡贊成集體領導,實際上十分愛好個人獨裁,好像不獨裁就不像一個領導者的樣子。”
(2)獨攬政權,實行專制統治。
鄒韜奮 《奧國的教訓》:“ 奧總理陶爾斐斯摧殘社會民主黨的力量,勾結侵略國義大利來支持他的獨裁統治。”
毛澤東《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 蔣介石要堅持獨裁和內戰的反動方針,我黨曾經及時地指明了這一點。”
(3)獨裁(英語:Autocracy),也譯為專制,政治學名詞,是一種政府的形式,由一個擁有無限威權的統治者,在不受法律及傳統的制衡下,以個人意志來進行統治。這個具備無限權力的統治者,稱為獨裁者(英語:autocrat)。以獨裁統治為統治方式形成的政治制度,稱為獨裁政體(英語:dictatorship)。

字源

獨裁(英語:Autocracy)的英文字根,來自於古希臘文:αὐτοκρατία(Autocrates) ,其中,αὐτός意為獨自、個人的,κρατείν則是統治的意思,因此它可以譯為:由他自己個人來統治。
在古希臘,與獨裁相對的,有寡頭統治(由少數人統治),與民主(由人民統治)。在古希臘,獨裁跟僭主一樣是一個具有負面意思的字。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書中,提及君主、寡頭、共和及僭主四種政體,其中,僭主被認為是一種最容易形成獨裁統治的政體。在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中,提出六種政體,獨裁制與君主制相同,統治權都集中在一人身上,但是君主制是以公利為出發點,獨裁制則是以統治者自身利益為出發。

比較制度

現代政治中,民主與獨裁被視為是一個相反的概念。民主國家所享有的政治權力,在獨裁國家中,都缺乏相對應的保障。其中包括,法治,政治分權與制衡,平等的選舉權、普遍的被選舉權言論自由與其他基本人權。
利比亞獨裁者 卡扎菲利比亞獨裁者 卡扎菲
獨裁與極權,在政治學上是類似的概念。獨裁是指統治者在法律與行政上擁有無限的權力,而極權是指統治的權力廣泛的到達公共與私人領域中。極權不一定是獨裁,因為在定義上,極權不代表一定是由某個個人來統治,而可能是由某個精英階級、或黨派來進行統治。但是通常極權很容易以獨裁形式來進行統治,獨裁也可能導致極權。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認為,獨裁的形成,與獨特的個人魅力有關。在獨裁政府中,也會大力鼓吹個人崇拜

相關內容

獨裁在古典意義上是由一個人享有絕對權力政治制度,具有這種制度的政治實體一般稱為獨裁政權或者獨裁政府。獨裁體制的統治者稱為獨裁者,現代東西方意識形態也把獨裁擴展為某一個政治,軍事或者宗教領袖等。獨裁、專制政治是指由一個人,以絕對權力控制的政治體制
獨裁者因為其具備權威性,所以可以更方便的集中整個國家的人力物力,高效率的完成他(或他們)認為合適的目標,並實行他認為合適的政策。
獨裁或專制政治並不意味著意味著暴虐的統治,雖然人們經常認為這種體制下的政府,對其所有公民採取苛刻和近乎絕對的控制。比如說“仁慈的獨裁”是特指在十八世紀時發展起的一種模式,獨裁者以其的權威在國內創建一些經過改良的政治、社會機構以實現其權力,這種做法很可能受到了在17~18世紀產生的the Enlightenment運動的影響。
歷史上的獨裁者分為:
1,奴隸制度君王
例如:埃及法老等
2,封建制度君王
例如:皇帝,國王等
3,帝國主義國家元首
例如:希特勒,墨索里尼,卡扎菲,佛朗哥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