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製片人

獨立製片人

製片人是將點子付諸現實的人,他們同時也是說服電影公司投資的人。在大多數情況下,製片人要將項目撮合到一起,利用所有創造性元素,並處理電影製作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那些積極的製片人可能面對的都是各種未知的問題,但通常來說最常見的職責有:僱傭編劇,把劇本賣給製片公司,簽約主要演員,作影片預算,組建一個拍攝團隊,確保拍攝及時完工等等。製片人,不僅要整合併參與編劇、製片、導演三方面工作,並幾乎完全掌控著作品的最後成色。獨立製片人,一般來說,指在大片廠體系或主流商業電影製作體制之外,從事影片製作的製片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獨立製片人
  • 外文名:Independent filmmakers
  • 類別:職位
  • 特點:在主流體系之外
簡介,背景介紹,前期製作,製作過程,導演關係,後期製作,宣傳與發行,評論,

簡介

獨立電影製片人,就是指獨立電影的製片人
獨立電影就是由個人或團體(包含公司)發起製作的成本相對較低的電影,該類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不依賴於專業商業公司或製片廠,拍攝製作相對比較自由。
獨立製片人獨立製片人
獨立電影題材不限,即可拍商業片,也可以拍藝術片。其發行方式同專業商業電影發行有些不同,一般規模比較小,但審核同其它電影一樣,在國內只要不違法違規就行。獨立電影有權利參加任何電影獎項,即使是學生實習拍攝的這種小短片都可以,但有沒有資格參加,要看你拍攝的怎么樣了。出名的有《百萬寶貝》和《美國往事》。
“獨立電影”的概念來源於上個世紀中期的Hollywood。當時的Hollywood由所謂“八大電影公司”所壟斷,一部電影拍攝的運作遵循步驟嚴謹的“製片人制度”。這種“製片人制度”的目標完全瞄準市場,期望獲得最大的利潤,因此,儘管這種制度為電影事業帶來了大量資金,但也限制了電影創作者的發揮空間。於是,一批電影人擺脫“八大電影公司”的控制,自籌資金,甚至自己編寫劇本,自己擔任導演,拍出了許多與商業電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強的電影,被人們稱為“獨立電影”。

背景介紹

如果一個製片人發現很難通過製片廠得到支持,但仍然覺得他的東西有拍的價值,就必須尋找其他資金來源。因為製片廠製作的影片段預告費平均都在3千萬美金以上,製片廠不會對那些只能收回1~2百萬美金的影片製作感興趣。所以,80年代以來,在北美地區的獨立製片的影片越來越多。“獨立”在製片產業里有多種含義。一般來說,“獨立”可以指任何不直接附屬於主流電影公司的製作公司,或者“獨立”也可以是小型工作室或者一個個體製片人。我們在這裡說的是獨立製片人,一個獨立於大片場制度之外自行尋找投資的人。投資來源可以是銀行,企業家,大款朋友甚至是親戚。這裡陰暗的一面是許多人投資電影是出於不正常心態。比如,許多人只是尋求電影刺激和表面絢爛的一面。獨立就意味著雖然製片人還是從工作室拿錢,但他們保留了對項目的整體控制。
獨立製片人獨立製片人
當一個片子完全是獨立製片,製片人就有更多的掌控權也能把權力散發賣給各種公司和組織。一個製片人如果保持了項目各項權利就能單獨和各個劇場做發行交易。當保留發行權的時候,製片人就能拿到影片更多的進帳。
獨立於工作室之外的好處還在於可以節約很大部分資金。製片人可以形成自己的觀點並自己為影片考慮做決定,而不用總是頂著工作室的壓力。如果工作室介入,那製片人就總是被工作室監控著;每一點點小的跟錢有關的決定都要等到他們說ok。但是獨立製片人就可以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錢可花因為她自己做預算也知道投資人給了多少。
對於一個被看好的片子來說,最後肯定是要收回工作室投進去的所有的錢。對於工作室製作,回報必須是至少3~7倍於付出。另一方面,一個獨立製作可以收穫的只是小利潤。製片人和發行商共同建立這種形式而在這之中製片人可以直接從項目收入里提取回報。在後一種模式下,影片的成功能給製片人帶來多得多的收益。低成本電影或者改編劇本一般都採用獨立製作。工作室只尋找高保險係數的票房炸彈。那些覺得沒有工作室支持就做不了好東西的只要看看“女巫布萊爾”或者“男孩別哭”就行了。
只要製片人看好這個片子即使沒有工作室支持也一定能做出來。
對於獨立製作來說,口碑對電影的成功非常重要。因為預算是作品的主要因素,很現實的就是工作室拿幾百萬美金的宣傳費對於獨立製片很難。“女巫布萊爾”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在聖丹斯電影節上瞬間傳開。被看作是近年來最驚悚最新穎的作品。介於這樣的讚揚以及製作團隊富有創意的網路市場宣傳,影片賣出以後一上線就有壓倒性票房。還有“男孩別哭”,雖然上線票房不是很高,但是拿到幾項奧斯卡提名和一個獎項以後,上架和碟店出租的收入都很可觀。
獨立製片人獨立製片人

前期製作

“一切都從文字開始,一個想法可以有多種途徑產生,但一部電影開始成形只有在付諸紙面以後。”記住這點,就不難理解製片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為他們的電影選擇一個編劇。 要找到什麼編劇已經寫過什麼樣的劇本,可以查閱網站美國編劇指南(即WGA,WritersGuildofAmerica),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即AMPAS,AcademyofMotionPictureArtsandSciences)和電視藝術學會(即ATAS,AcademyofTelevisionArtsandSciences),他們都有逐年出版的劇本清單。當然出名的編劇要價更高,因此獨立製片人可選擇的範圍就要看承受能力。
只有選定好編劇以後才可以正式開始,首先製片人和編劇要達成一致以免後面產生分歧。其次,編劇要被允許一定程度的自由來發掘各種情節和角色的可能。製片人必須參與這個過程,但是參與的程度要雙方協定。一般初稿在16周后完成,然後交由製片人評論、提出改進意見。除了對情節角色提修改意見,製片人要總攬劇本所預計的開銷。可能需要製片人提議刪改一些場景來減少可能帶來的花費。
獨立製片人獨立製片人
一般定稿以後,編劇就開始別的項目。但是也有很多例外,特別是改編劇本。或者某些是導演要求繼續同編劇合作。這種方式會帶來好處還是災難就要看參與的人本身了。
前期是影片成功的最重要階段。這時期製片人要承擔廣泛的管理責任,為創作和資金打下基礎。這時期為全體主創人員創造一個和諧愉快的工作環境至關重要。為影片制定一些項目方針是很明智的。這個方針應該至少包括三步,第一定下項目的目標,並且要詳細說明保證全體人員達成一致。
第二步是估計觀眾市場潛力。預期觀眾群的特徵將非常有助於預算開支。這些估計可能十分複雜並且永遠不會是完全的可靠,但能夠幫助決定最有效的傳達方式並保證計畫的效率。
最後一步是考察選題。GorhamKindem:“相對於仔細檢查關鍵問題和激起合理的爭論,仔細研究選題能夠區分有幫助的和誤導的信息。”

製作過程

事實上,製片人並不是真正需要在現場,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職責除了製片人。在與不在現場的製片人有非常大區別。如果從來不露面突然出現的話會讓製作班底覺得是個陌生人。如果總是在工作場合,大家會像對自己人一樣對待他,坦誠的說出自己的擔憂,許多可能造成問題的隱患就很可能避免了。 製片人是員工和導演、攝影之間的紐帶。他們在拍攝中收到許多有價值的建議。任何想更多參與製作過程的製片人,與員工建立好的關係是至關重要的。
獨立製片人獨立製片人
在製作過程中(TheProductionProcess),製片人要慎重處理公眾傳媒關係,並且在任何文字材料發表前審查所有報導以免出現錯誤和公眾誤導。
大多數時候電影的意圖都被曲解了,一個和影片不相干的人來寫的報導是不能忠實描繪的。因此製片人需要在製作過程中跟媒體活動協調。在任何負面或不真實報導發出前及時糾正,製片人要掌控局面。
整個製作過程製片人要密切與工作室溝通。讓工作室知道影片進展情況很重要,更加是要讓他們不接近導演。讓導演脫離工作室壓力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因此,如果製片人能讓工作室信服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那么導演就能夠把全部精力投放到影片本身。

導演關係

很明顯,製片人和導演的關係(TheProducer/DirectorRelationship)對一部成功影片至關重要。雖然製片人在製作中扮演著非常緊要的角色,但工作室不一定這么認為。事實上,製片人的報酬比導演少的多,並且工作室決定一部片是否上馬的時候製片人也不起決定作用。因此,製片人最大的難題就是找到一個適合又能承擔起的導演。 有這么一小撮導演是被認為”bankable”(大概是只有銀行才負擔的起的意思吧),意思是許多工作室都更願意啟用這些人因為基本上只要有他們的名字在項目上基本就有了成功保障。但是,不是每個導演都能執導每一類影片,無論多么天才的人。製片人必須高度慎重的是什麼人拍什麼東西。因此決定勝敗的另一個關鍵就在於製片人給這個項目帶來一個什麼樣的導演。
獨立製片人獨立製片人
隨著前期工作開始,製片人和導演應該密切配合協調製作流程和制定整個活動範圍。一開始就應該達成一個共同的意向。如果一個導演一開始就是帶著追名逐利的私心來的那對影片來說注定是個災難。
製片人和導演必須有個共同目標,做一個他們共同看好的東西。肯定在這兩人間要產生分歧和興趣差別,但他們應該討論並找到一個最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這兩個人應該共同決定所雇用的演職人員,以及拍攝地點和眾多基礎工作。在拍攝進程中,製片人在導演無法管轄的領域非常有用。當導演忙於自身責任時,他來應付工作室,監督員工和他們的工作,處理媒體新聞等等。
製片人在拍攝中給與導演的客觀建議也極為重要。對導演來說由製片人打理日常事務並客觀看待所有是很有幫助的。在影片逐漸成型中,製片人的客觀觀點能夠及時排除未來可能出現的矛盾。一般時候當所有人眼睛都盯著鏡頭的時候是看不到這些隱患的。製片人的觀點應當適合表演及技術兩方面的要求。

後期製作

電影完工後,演員回家,但製片人的工作仍在繼續。後期製作(Postproduction)進行的時間長短不一,不過一般是28~32周時間或更長。一開始導演雇來的剪輯師會承擔大部分工作。 一般來說導演和剪輯師之後製片廠介入就常常會產生爭論摩擦。這時候製片人就要來區分創作和影片的資金考慮並找到一個雙方滿意的折中。
製片人可能參與導演、剪輯甚至一些合成工作,但大體來說,導演,剪輯,合成師是主要的。如果有需要,製片人可以繼續提供幫助或剪輯中的建議。如果製片人沒被要求參與,他必須暫時避開給其他3人創作空間。當最終版完成時,製片人才最後走進來審視“自己的”片子。
整個後期過程中,製片人都必須牢牢把握預算。雖然後期預算已經在計畫內,但後期的費用很可能超出,如果不仔細處理。在當今社會的主流工作室,後期的花費一般都超過1百萬美金。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剪輯師合成師的費用日益增長。因為一般都只有3個人(或4個加製片人的話)在做這個階段工作,因此時間需要更多。但時間並不是預算超標的主要原因。在當代,剪輯師和合成師被看作是在最後階段能夠賦予影片生命的人,因此他們已經比從前的要價高出了很多。製片人必須仔細把握這個支出並且及時通知工作室。

宣傳與發行

一旦影片完工,發行(DistributionandAdvertising)的任務艱巨。由於某些因素,電影發行一直是製片人較難有效介入的一個領域。製片人的觀點往往不能很好的傳達給發行商。製片人能做的最正確的事情就是誠懇。因為製片人對自己影片的了解遠多於市場代理。這樣,才有望提供一種更有效的銷售模式。 工作室通常有許多部影片同時製作,即使在完工之後想要得到支持也很困難。即使是一部很棒的影片,沒人知道也白搭。一個好製片人應該竭盡全力讓他們的片子得到正確的推廣。參與發行過程是至關重要的。製片人在此又成為一個紐帶,連線製作影片的人和市場發行人。
主流電影發行方跟影片收入分賬。工作室通常和主流院線及獨立私人院線協商分賬。一般來說都是工作室拿90%,院線拿剩下的10%。
逐漸的院線的利潤在增加同時工作室收入也在增長。在發行的初步,劇院之間會以檔期和放映時段來競爭。那些認為火爆的影片將會大量發行並且在全國各影院最好時段上映以得到最到利潤。
一個與製片人息息相關並越顯重要的洽談方面就是電影的“周邊”。這些周邊包括所有從T恤玩具唱片明信片玩偶到遊戲。製片人與這些發行商的協商能夠更長遠的增加一部成功影片的收益。
一個想要協助市場推廣的製片人,廣告宣傳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製片人對宣傳策略了解的越多就能做得越到位。跟所有事情一樣,越積極越有闖勁的製片人才能在市場推廣上取得好成績。從推廣初始到廣告策略,製片人應該一直對影片所吸引的觀眾群有很清晰認識。
她應該是最了解影片的人,同時也是最希望帶來最高回報的人。只要記住這些,影片的宣傳就能夠有一個更針對的策略,也就能節約時間金錢。另一方面,一個製片人必須嘗試找到一個方法打通各社會階層;越多人進電影院越好。決定怎樣宣傳必須有一個最精準有利的計畫。
跟影片的其他方面一樣,工作室同樣會給一個宣傳的最後期限。不幸的是,這樣的期限給修改帶來很大困難。有許多例子就是廣告預告片都已經打出來了但是製片人已經沒有機會修改了。製片人必須在期限內全程監督宣傳製作,這樣才能在期限結束前避免修改。最後一個製片人必須非常注意的領域就是影片的海外發行。在近些年,海外收入(北美以外地區)已經占到了影片總利潤的50%以上。
海外發行商在電影開拍前就有可能對製片人來說至關重要,在這種情況下,發行商會預付給製片人一部分資金來取得發行權。發行商在電影完工後也可以墊款。但無論哪種情形,製片人都可以用這筆錢來支援影片,然後發行商可以從製片人的利潤中得到補償。
海外發行已經成為了一個日益遞增的經濟來源。無論是獨立製片人還是具備工作室背景的,都應該儘可能的擴充海外支援,但是必須注意要與各國的發行商單獨打交道。這看似是一種無休止的工作,但各國都有他們各自的發行方式和利潤分成,因此必須是個別對待。如果正確處理那么海外發行收入很可能占影片總收入的大半。

評論

某人總結:製片人是冒險者,抓住一個想法,運作,並說服其他人跟從。製片人是電影工業的基石。他們可以來自任何地方並且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訓練來參與這場遊戲(除開社會活動能力)。
他們永遠在思索嘗試賣出產品,並永遠在尋找那個能夠引起共鳴的好題材。許多製片人開始他們的職業生涯都是從做助手開始,其他的來自各個職業,比如導演,演員,管理,法律等。還有一些只是從進入這個行業的一個簡單想法開始,他們的經濟來源可能是家庭或其他。
但不管怎樣,作為一個製片人意味著你必須自信,堅持並願意全身心投入你的項目。製片人是最初開始並完全收尾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