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木橋自然村(雲南大理祥雲縣禾甸鎮大營村委獨木橋自然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獨木橋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雲南大理祥雲縣禾甸鎮
  • 下轄地區:轄3個村民小組
  • 面積:國土面積3.42平方公里
  • 人口:農戶87戶,鄉村人口382人
  • 車牌代碼:雲L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獨木橋村隸屬於禾甸鎮大營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禾甸鎮東邊,距離大營村委會4公里,距離禾甸鎮16公里。國土面積3.42平方公里,海拔2180米,年平均氣溫11℃,年降水量 81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大麥等農作物。
有耕地326畝,其中人均耕地0.86畝;有林地4811.4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7戶,有鄉村人口382人。其中農業人口377人,勞動力195人,農民人均純收入940元。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70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9.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4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第二、三產業和農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26畝,其中:水田125畝,旱地201畝,人均耕地0.86畝,主要種植大麥、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811.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7.84畝,人均擁有經濟林果地0.23 畝,主要種植核桃經濟林果;有林木、林下野生菌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87戶通自來水。有8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分別占總數的57%和46%)。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6公里。全村有汽車1輛,拖拉機2輛,機車85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 戶;建有小水窖4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8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25畝,人均高產穩產農田地面積0.33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收入59.6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63萬元,占總收入的17.83%;畜牧業收入13.09萬元,占總收入的21.9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3頭);林業收入2.59萬元,占總收入的4.34%;第二、第三產業收入33.31萬元;占總收入的55.87%;工資性收入1.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4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第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9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5.1%)在省內務工9人,到省外務工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二、第三產業等,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7.0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9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蠶桑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7戶,共有鄉村人口382人,其中男性202人,女性180人。其中農業人口377人,勞動力19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382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33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7.2 %;享受低保4人,人員名單:劉書萬、劉德章、虧樹貞、周春蘭。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該村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40戶,占農戶總數的46%。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七宣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禾甸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16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6人,其中小學生41人,中學生15人。 當地風土人情、歷史文化: 獨木橋自然村是一個漢族聚居村,有農戶86戶,人口382人,村名是以一座古老的木橋而得名獨木橋,至今此橋還在,只是比較陳舊,此村後面有一大箐叫娘娘箐,據傳說是一位龍女娘娘盤踞的地方,並且有一股清涼的泉水常年流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9.8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全村全年的總收入、總支出等。

基層組織

該村設有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0人,黨員中男性黨員8人,女性黨員2人,團員6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缺乏扶持資金,基礎設施、醫療衛生落後。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本村山場盛產林下松茸,計畫大力投資開發,加工,銷售。另外發展林果等特色產業,種植業面積保持250畝,大力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80頭,牛90頭、羊200隻;加大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30人。到"十一"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940元增加到16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