猊

讀音:n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猊
  • 拼音:ní
  • 注音:ㄋㄧˊ
  • 部首:犭
  • 造字法:形聲
  • 總筆畫:11
  • 五筆 86:QTVQ
  • 鄭碼:QMNR
  • 倉頡:KHHXU
  • 結構:左右
  • 筆順編號:3533 2151 135
  • 詞性:名詞
  • 四角號碼:47212
  •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30A
  • 筆順編號:35332151135
基本釋義,詳細註解,字典釋義,

基本釋義

狻猊雕像狻猊雕像
ㄋㄧˊ
〔狻~〕見“狻”。鄭碼:QMNR,U:730A,GBK:E2A5,五筆:QTVQ,
筆畫數:11,部首:犭,筆順編號:3533 2151 135

詳細註解

猊 ní〈名〉
(1) 也稱“狻猊”,即獅子 [lion]
微風不動金猊香。——陸游《大風登城》
(2) 又如:猊座(佛教語。即獅子座);猊糖(製成獅形的糖);猊爐(雕成獅形的香爐)
猊 N í
The [ 狻猊 ] sees"
猊 拼音:ní
部首:犭,部外筆畫:8,總筆畫:11 ; 繁體部首:犬,部外筆畫:8,總筆畫:12
五筆86:QTVQ 五筆98:QTEQ 倉頡:KHHXU
筆順編號:3533 2151 135 四角號碼:472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30A

字典釋義

【巳集下】【犬字部】 猊
廣韻】五稽切【集韻】硏奚切,??音倪。【廣韻】狻猊,師子屬。一走五百里。詳狻字注。【廣韻】亦作麑。
《辭海》
猊 (ní倪)見“狻猊”
《漢語詞典》
猊1 [ní ㄋㄧˊ]
[《廣韻》五稽切,平齊,疑。]
亦作“ 貎1 ”。
狻猊的省稱。獅子。 唐 牛上士 《獅子賦》:“窮汗漫之大荒,當 崑崙 之南軸,鑠精剛之猛氣,產靈猊之獸族。” 宋 蘇軾 《十八大阿羅漢頌》:“手拊雛猊,目視瓜獻,甘芳之意,若達於面。” 明 徐渭 《天目獅子岩》詩:“一岫插 天目 ,宛爾怒猊獰。” 明 袁宏道 《百六詩為丘大賦》之二:“決猊與怒蟒,無以喻吾嗔。”
【猊坐】見“ 猊座 ”。
【猊座】亦作“ 猊坐 ”。
佛教語。即獅子座。謂佛、菩薩所坐之處。亦謂高僧之座。據《大智度論》卷七謂:“佛為人中獅子,凡所坐若牀若地,皆名獅子座。” 唐 戴叔倫 《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之二:“猊坐翻蕭瑟,皋比喜接連。” 元 李孝光 大欣 《秋夜龍翔寺聯句》:“珠襦鏁玉柙,猊座涌寳龕。”參見“ 獅子座 ”。
【猊糖】製成獅形的糖。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逸文一》:“近世造糖,作狻猊形,號‘猊糖’。” 明 陶宗儀 《輟耕錄·事物異名》:“猊糖,獅子乳糖也。”
【猊爐】雕成獅形的香爐。 明 倪元璐 《皇極門頒歷作》詩:“鳳闕開彤旭,猊爐散紫煙。”
相關詞:
【狻猊】亦作“ 狻麑 ”。
1.獸名。獅子。《爾雅·釋獸》:“狻麑如虦貓,食虎豹。”郭璞註:“即師子也,出 西域 。”《穆天子傳》卷一:“狻猊囗野馬走五百里。”郭璞註:“狻猊,師子,亦食虎豹。” 唐 杜甫 《天狗賦》:“夫何天狗嶙峋兮,氣獨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象》:“少時,有狻猊來,眾象皆伏。”2.指刻鏤成獅子狀的香爐。 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誌·大宴金獅子》:“香裊狻猊雜瑞煙,於彩仗雪殘鳷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余德》:“金狻猊爇異香。” 呂湛恩 注引《香譜》:“香爐以塗金為狻猊之狀,空其中以燃香,使香自口出。”3.傳說中的一種猛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