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記(魯迅作品)

狂人日記(魯迅作品)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

2019年4月,以色列獨立文學出版社九條命出版社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在特拉維夫大學簽署協定,將在以色列出版魯迅經典作品《狂人日記》希伯來語版,由《紅樓夢》希伯來語版的譯者柯阿米拉教授翻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狂人日記
  • 創作年代:20世紀20年代
  • 作品出處:《吶喊》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作者魯迅
  • 字數:約4700字
作品原文,詞語注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旨,藝術特色,作品影響,名家點評,衍生作品,話劇,刻畫,作者簡介,其他版本,

作品原文

狂人日記序
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訊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持歸閱一過,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型不一,知非一時所書。間亦有略具聯絡者,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記中語誤,一字不易;惟人名雖皆村人,不為世間所知,無關大體,然亦悉易去。至於書名,則本人愈後所題,不復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識。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
我怕得有理。
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張著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布置,都已妥當了。
我可不怕,仍舊走我的路。前面一夥小孩子,也在那裡議論我;眼色也同趙貴翁一樣,臉色也鐵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麼仇,他也這樣。忍不住大聲說,“你告訴我!”他們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趙貴翁有什麼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麼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趙貴翁雖然不認識他,一定也聽到風聲,代抱不平;約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對。但是小孩子呢?那時候,他們還沒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睜著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這真教我怕,教我納罕而且傷心。
我明白了。這是他們娘老子教的!
晚上總是睡不著。凡事須得研究,才會明白。
他們——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他們那時候的臉色,全沒有昨天這么怕,也沒有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個女人,打他兒子,嘴裡說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幾口才出氣!”他眼睛卻看著我。我出了一驚,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夥人,便都鬨笑起來。陳老五趕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裡的人都裝作不認識我;他們的臉色,也全同別人一樣。進了書房,便反扣上門,宛然是關了一隻雞鴨。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細。
前幾天,狼子村的佃戶來告荒,對我大哥說,他們村裡的一個大惡人,給大家打死了;幾個人便挖出他的心肝來,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壯壯膽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戶和大哥便都看我幾眼。今天才曉得他們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樣。
想起來,我從頂上直冷到腳跟。
他們會吃人,就未必不會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幾口”的話,和一夥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戶的話,明明是暗號。我看出他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們的牙齒,全是白厲厲的排著,這就是吃人的傢伙。
照我自己想,雖然不是惡人,自從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難說了。他們似乎別有心思,我全猜不出。況且他們一翻臉,便說人是惡人。我還記得大哥教我做論,無論怎樣好人,翻他幾句,他便打上幾個圈;原諒壞人幾句,他便說“翻天妙手,與眾不同”。我那裡猜得到他們的心思,究竟怎樣;況且是要吃的時候。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書上寫著這許多字,佃戶說了這許多話,卻都笑吟吟的睜著怪眼看我。
我也是人,他們想要吃我了!
早上,我靜坐了一會兒。陳老五送進飯來,一碗菜,一碗蒸魚;這魚的眼睛,白而且硬,張著嘴,同那一夥想吃人的人一樣。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魚是人,便把他兜肚連腸的吐出。
我說“老五,對大哥說,我悶得慌,想到園裡走走。”老五不答應,走了;停一會,可就來開了門。
我也不動,研究他們如何擺布我;知道他們一定不肯放鬆。果然!我大哥引了一個老頭子,慢慢走來;他滿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頭向著地,從眼鏡橫邊暗暗看我。大哥說,“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說“是的。”大哥說,“今天請何先生來,給你診一診。”我說“可以!”其實我豈不知道這老頭子是劊子手扮的!無非借了看脈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這功勞,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雖然不吃人,膽子卻比他們還壯。伸出兩個拳頭,看他如何下手。老頭子坐著,閉了眼睛,摸了好一會,呆了好一會;便張開他鬼眼睛說,“不要亂想。靜靜的養幾天,就好了。”
不要亂想,靜靜的養!養肥了,他們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麼好處,怎么會“好了”?他們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聲大笑起來,十分快活。自己曉得這笑聲裡面,有的是義勇和正氣。老頭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這勇氣正氣鎮壓住了。
但是我有勇氣,他們便越想吃我,沾光一點這勇氣。老頭子跨出門,走不多遠,便低聲對大哥說道,“趕緊吃罷!”大哥點點頭。原來也有你!這一件大發見,雖似意外,也在意中:合夥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這幾天是退一步想:假使那老頭子不是劊子手扮的,真是醫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們的祖師李時珍做的“本草什麼”上,明明寫著人肉可以煎吃;他還能說自己不吃人么?
至於我家大哥,也毫不冤枉他。他對我講書的時候,親口說過可以“易子而食”;又一回偶然議論起一個不好的人,他便說不但該殺,還當“食肉寢皮”。我那時年紀還小,心跳了好半天。前天狼子村佃戶來說吃心肝的事,他也毫不奇怪,不住的點頭。可見心思是同從前一樣狠。既然可以“易子而食”,便什麼都易得,什麼人都吃得。我從前單聽他講道理,也糊塗過去;現在曉得他講道理的時候,不但唇邊還抹著人油,而且心裡滿裝著吃人的意思。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趙家的狗又叫起來了。
獅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我曉得他們的方法,直捷殺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禍祟。所以他們大家連絡,布滿了羅網,逼我自戕。試看前幾天街上男女的樣子,和這幾天我大哥的作為,便足可悟出八九分了。最好是解下腰帶,掛在樑上,自己緊緊勒死;他們沒有殺人的罪名,又償了心愿,自然都歡天喜地的發出一種嗚嗚咽咽的笑聲。否則驚嚇憂愁死了,雖則略瘦,也還可以首肯幾下。
他們是只會吃死肉的!——記得什麼書上說,有一種東西,叫“海乙那”的,眼光和樣子都很難看;時常吃死肉,連極大的骨頭,都細細嚼爛,咽下肚子去,想起來也教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親眷,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趙家的狗,看我幾眼,可見他也同謀,早已接洽。老頭子眼看著地,豈能瞞得我過。
最可憐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夥吃我呢?還是歷來慣了,不以為非呢?還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詛咒吃人的人,先從他起頭;要勸轉吃人的人,也先從他下手。
其實這種道理,到了現在,他們也該早已懂得,……
忽然來了一個人;年紀不過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滿面笑容,對了我點頭,他的笑也不像真笑。我便問他,“吃人的事,對么?”他仍然笑著說,“不是荒年,怎么會吃人。”我立刻就曉得,他也是一夥,喜歡吃人的;便自勇氣百倍,偏要問他。
“對么?”
“這等事問他什麼。你真會……說笑話。……今天天氣很好。”
天氣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問你,“對么?”
他不以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對?他們何以竟吃?!”
“沒有的事……”
“沒有的事?狼子村現吃;還有書上都寫著,通紅嶄新!”
他便變了臉,鐵一般青。睜著眼說,“有許有的,這是從來如此……”
“從來如此,便對么?”
“我不同你講這些道理;總之你不該說,你說便是你錯!”
我直跳起來,張開眼,這人便不見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紀,比我大哥小得遠,居然也是一夥;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還怕已經教給他兒子了;所以連小孩子,也都惡狠狠的看我。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著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覷。……
去了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飯睡覺,何等舒服。這只是一條門檻,一個關頭。他們可是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師生仇敵和各不相識的人,都結成一夥,互相勸勉,互相牽掣,死也不肯跨過這一步。
大清早,去尋我大哥;他立在堂門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後,攔住門,格外沉靜,格外和氣的對他說,
“大哥,我有話告訴你。”
“你說就是,”他趕緊回過臉來,點點頭。
“我只有幾句話,可是說不出來。大哥,大約當初野蠻的人,都吃過一點人。後來因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變了人,變了真的人。有的卻還吃,——也同蟲子一樣,有的變了魚鳥猴子,一直變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還是蟲子。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慚愧。怕比蟲子的慚愧猴子,還差得很遠很遠。
“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還是一直從前的事。誰曉得從盤古開闢天地以後,一直吃到易牙的兒子;從易牙的兒子,一直吃到徐錫林;從徐錫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裡殺了犯人,還有一個生癆病的人,用饅頭蘸血舐。
“他們要吃我,你一個人,原也無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伙。吃人的人,什麼事做不出;他們會吃我,也會吃你,一夥裡面,也會自吃。但只要轉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是人人太平。雖然從來如此,我們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說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說,前天佃戶要減租,你說過不能。”
當初,他還只是冷笑,隨後眼光便兇狠起來,一到說破他們的隱情,那就滿臉都變成青色了。大門外立著一夥人,趙貴翁和他的狗,也在裡面,都探頭探腦的挨進來。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著;有的是仍舊青面獠牙,抿著嘴笑。我認識他們是一夥,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曉得他們心思很不一樣,一種是以為從來如此,應該吃的;一種是知道不該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別人說破他,所以聽了我的話,越發氣憤不過,可是抿著嘴冷笑。
這時候,大哥也忽然顯出兇相,高聲喝道,“都出去!瘋子有什麼好看!”
這時候,我又懂得一件他們的巧妙了。他們豈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預備下一個瘋子的名目罩上我。將來吃了,不但太平無事,怕還會有人見情。佃戶說的大家吃了一個惡人,正是這方法。這是他們的老譜!
陳老五也氣憤憤的直走進來。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對這夥人說,“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你們要不改,自己也會吃盡。即使生得多,也會給真的人除滅了,同獵人打完狼子一樣!——同蟲子一樣!”
那一夥人,都被陳老五趕走了。大哥也不知那裡去了。陳老五勸我回屋子裡去。屋裡面全是黑沉沉的。橫樑和椽子都在頭上發抖;抖了一會,就大起來,堆在我身上。
萬分沉重,動彈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曉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掙扎出來,出了一身汗。可是偏要說,“你們立刻改了,從真心改起!你們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十一
太陽也不出,門也不開,日日是兩頓飯。
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曉得妹子死掉的緣故,也全在他。那時我妹子才五歲,可愛可憐的樣子,還在眼前。母親哭個不住,他卻勸母親不要哭;大約因為自己吃了,哭起來不免有點過意不去。如果還能過意不去,……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親知道沒有,我可不得而知。
母親想也知道;不過哭的時候,卻並沒有說明,大約也以為應當的了。記得我四五歲時,坐在堂前乘涼,大哥說爺娘生病,做兒子的須割下一片肉來,煮熟了請他吃,才算好人;母親也沒有說不行。一片吃得,整個的自然也吃得。但是那天的哭法,現在想起來,實在還教人傷心,這真是奇極的事!
十二
不能想了。
四千年來時時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著家務,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飯菜里,暗暗給我們吃。
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
十三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
救救孩子……
一九一八年四月。

詞語注釋

⑴序:亦稱“敘”,或稱“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或一段“引言”。在這篇文章中,它是一個“引言”,以對下文做簡單的交代。
⑵候補:清代官制,通過科舉或捐納等途逕取得官銜,但還沒有實際職務的中下級官員,由吏部抽籤分發到某部或某省,聽候委用,稱為候補。
⑶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這裡比喻中國封建主義統治的長久歷史。
⑷本草什麼:指《本草綱目》,明代醫學家李時珍(1518-1593)的藥物學著作,共五十二卷。該書曾經提到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中以人肉醫治癆的記載,並表示了異議。這裡說李時珍的書“明明寫著人肉可以煎吃”,當是“狂人”的“記中語誤”。
⑸易子而食:語見《左傳》宣公十五年,是宋將華元對楚將子反敘說宋國都城被楚軍圍困時的慘狀:“敝邑易子而食,析骸而爨。”
⑹食肉寢皮: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晉國州綽對齊莊公說:“然二子者,譬於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按:“”指齊國的殖綽和郭最,他們曾被州綽俘虜過。)
⑺海乙那:英語hyena的音譯,即鬣狗(又名土狼),一種食肉獸,常跟在獅虎等猛獸之後,以它們吃剩的獸類的殘屍為食。
⑻易牙:春秋時齊國人,善於調味。據《管子·小稱》:“夫易牙以調和事公(按:指齊桓公),公曰惟蒸嬰兒之未嘗,於是蒸其首子而獻之公。”桀、紂各為中國夏朝和商朝的最後一代君主,易牙和他們不是同時代人。這裡說的“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也是“狂人”“語頗錯雜無倫次”的表現。
⑼徐錫林:隱指徐錫麟(1873-1907),字伯蓀,浙江紹興人,清末革命團體光復會的重要成員。1907年與秋瑾準備在浙、皖兩省同時起義。7月6日,他以安徽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監督身份為掩護,乘學堂舉行畢業典禮之機刺死安徽巡撫恩銘,率領學生攻占軍械局,彈盡被捕,當日慘遭殺害,心肝被恩銘的衛隊挖出炒食。
⑽大哥說……煮熟了請他吃:指“割股療親”,即割取自己的股肉煎藥,以醫治父母的重病。這是封建社會的一種愚孝行為。《宋史·選舉志一》:“上以孝取人,則勇者割股,怯者廬墓。”

創作背景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魯迅深受鼓舞,與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當時許多先進知識分子一起,寫文章,辦雜誌,在中國“五四運動”結束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積極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擊幾千年來的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
1917年8月9日,魯迅應錢玄同之邀,答應其為《新青年》寫文章,並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記》的創作。在創作《狂人日記》之前,魯迅曾經看過大約百多篇外國文學作品。《狂人日記》是魯迅在經歷了沉默與思索之後的第一聲吶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種複雜的情緒,也必然地體現了作者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思和對現實社會的認識,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後全部創作的“總序言”。

人物介紹

狂人
狂人是一個患有迫害狂恐懼症的人,是魯迅塑造的一個典型的思想啟蒙者形象。小說中,狂人異乎常人的思想行為特徵導致了他在生活環境中受到排擠、敵視,被認為“有病”。狂人的怪異言行是徹底而純粹的。狂人在日記中所敘述的環境缺乏寫實性,卻一語道破幾千年中國封建社會“吃人”的社會本質。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徵性的形象。魯迅明寫狂人的狂態,實際上筆筆觸動的都是讀者思考時代、社會、人生真諦的心弦。狂人不是一般典型性格,他是象徵性的,是整個五四時代先驅者憤激思潮的藝術象徵。

作品鑑賞

作品主旨

《狂人日記》整篇作品幾乎都是狂人內心世界的表白。狂人認為周圍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狂人被關起來,拒絕家人送來的飯菜,拒絕被醫治,一直勸說周圍人不要再吃人。直到最後狂人發現,也許自己就曾在無意中吃過自己妹妹的肉。絕望中的狂人發出“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的呼喊。
在小說的開頭“狂人日記序”中寫道:“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狂人病體痊癒暗示的是其他人在精神上的不正常。在眾人眼中,狂人是一個患有迫害狂恐懼症的病人,在狂人眼中,其他人才是吃人的人。這樣的不同角度和立場,深刻的揭示了病態社會的悲哀。
小說通過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將矛頭直接指向保守的傳統文化。“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對未來社會的幻想和規劃;“我也未必沒有吃過妹子的肉”,這是狂人對自我的評價和反思,也是自己對前途的絕望,充滿了自我懺悔的精神;小說的結尾“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為建立新的社會而進行實踐性的探索。在狂人看來,現實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純潔的,沒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就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孩子們身上,就只能趕緊救救孩子。《狂人日記》不僅表現了徹底批判封建禮教的勇氣,而且還表現了魯迅“憂憤深廣”的人道主義情懷,表現了他以文藝創作來改造社會和人生的總體精神。
作品中的主人公雖然是一個患有迫害狂恐懼症的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卻並不是要寫下層勞動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個精神病人的紀實文學。而是要借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具有暗示性、象徵性的人物形象。他身上同時存在著理性、非理性、啟蒙、非啟蒙的特徵,他是被庸人社會宣布為瘋子的覺醒者、受迫害者、見證者和長期受壓抑的戰士形象,是在近現代社會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覺醒了卻無路可走的知識分子的悲劇典型。
《狂人日記》的主題,據魯迅說,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魯迅以其長期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深刻觀察,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作者通過狂人的內心表白這樣一種角度,揭露了中國封建社會“吃人”的社會病態,並且在文章末發出了對社會的深切憂慮和期盼。
《狂人日記》這篇作品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性,直指中國封建主義文化的核心,同時對現實社會中的黑暗又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作者通過對狂人形象的描寫,尖銳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

藝術特色

語言特點
作者對白話的運用,達到了非常嫻熟的程度。比如“早上,我靜坐了一會。陳老五送進飯來,一碗菜,一碗蒸魚,這魚的眼睛,白而且硬,張著嘴,同那一夥想吃人的人一樣。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魚是人,便把它兜肚連腸的吐出。”從這短短的幾十個字里,就可以看出作者文字功夫,其中有心理、有動作、有細節,用的都是標準的白話,自然樸實,卻又處處生動形象,充滿意趣。作品中還有一些警句式的詞句,如“凡事須得研究,才會明白。”“他們會吃人,就未必不會吃我。”“獅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等等,其概括的力度和含義的深度,都絕不亞於文言文。
魯迅憑藉其深厚的語言功力,成功將外國小說的形式與中國傳統小說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日記體”這樣一種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式,深刻地表現了本民族的思想和生活。
創作方法
從創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記》主要採用的還是現實主義的方法。這表現在作品重視典型環境的描寫、重視細節的真實性、重視人物性格的統一性等方面。讀者在閱讀時,如果把狂人的“錯覺”加以矯正,就可以發現,無論是路人對他的態度,還是何先生對他的診斷,都是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現象。而“從盤古開闢天地以後,一直吃到易牙的兒子;從易牙的兒子,一直吃到徐錫林”,甚至於“去年城裡釘了犯人,還有一個生癆病的人,用饅頭蘸著血舐”(這個細節後來被作者用於他的另一篇小說《》之中),確實是“從來如此”。
表現手法
1.借實行虛,以虛證實。小說選取狂人作為主角是個十分精心的安排。魯迅有意通過“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過狂人在精神錯亂時寫下的譫語,從某些“人吃人”的具體事實,進一步揭示了精神領域內更加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的本質,從而對封建社會的歷史現象作出了驚心動魄的概括和揭露。
狂人日記(魯迅作品)
2.獨特的心理描寫。變態的心理,混亂的邏輯和虛妄的幻覺等狂人心理的描寫和刻畫。狂人見到所有的人都是像要吃人,就是一種典型的迫害狂患者的心理狀態;狂人由女人罵小孩推導出女人要吃人,由女人的要吃人推導出大哥、母親和自己都吃了妹子的肉,這是典型的邏輯上的混亂。
3.採用了一些諸如象徵、暗示、變態心理描繪等現代主義手段。第一節:“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暗示黑暗的長久;第二節“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比喻、暗示中國幾千年不變的傳統文明。而第六節“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趙家的狗又叫起來了”——象徵整個封建社會的黑暗與兇險。讀者通過作品中的這些關鍵性的詞句所包含的象徵、比喻、暗示的意義,可以體會到作品的實質內容。作者既把狂人寫得完全象一個狂人,而作為體現作者意圖的藝術手段,他使讀者的理解完全超越於這個手段,不僅構思頗見新意,而且結合得又天衣無縫,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技巧。
4.作品還採用了對照的手法。正文前面的小序是用文言寫成的,它簡潔、明了而又清醒;而正文部分是用白話寫成的,它抒情,具有很深的心理內涵。這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充分顯示了白話文學的表現能力,前面清晰的小序也反襯了狂人日記的思維的混亂。
敘述角度
《狂人日記》是日記體小說,日記體採用第一人稱作為行文的角度。作品借主人公的眼睛,觀察了他周圍的人:“他們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給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然而,他們不但沒有起來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作者為此感到不解和憤怒:“還是歷來慣了,”不以為非呢?還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呢?”作品還寫道:“我詛咒吃人的人,先從他(即狂人的大哥引者)起頭;要勸轉吃人的人,也先從他下手。”“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你們也會吃盡。”在作品的最後一日記里,作者深切地希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並具大聲疾呼:“救救孩子……”這些都是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來寫的。
象徵意義
“吃人”:封建主義禮教。《狂人日記》是滿紙瘋話,卻是對中國社會的懷疑和拷問。狂人的精神病狀的描寫是逼真的,而他的幾乎所有語言又都是帶有一定的象徵意義的。他的形象本身的象徵意義則更為突出。“吃人”是魯迅對現實的隱喻,不僅指吃人肉,也指人間苦難的事實和產生苦難的根源。通過象徵和暗示,從作品字裡行間所傳達出的信息中可以發現,狂人實際上是一個站在時代前列的反封建禮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啟蒙者。

作品影響

《狂人日記》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中國現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時代的意義。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它奠定了中國現代小說(文學)創作的基礎;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國現代啟蒙主義的高度概括。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響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思想史。
《狂人日記》在擴大文學革命的影響,開拓現代小說的道路特別是在批判封建禮教的流毒方面,其影響仍然是巨大而深遠的。
《狂人日記》的啟蒙主義思想特徵,主要表現在對封建禮教的深刻揭露,對麻木愚昧的國民性的批判,以及對將來的堅定信念和熱烈希望。作者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禮教就是吃人,仁義道德是禮教虛偽的面具,這就是魯迅對封建道德的定義,也是他多年來思考和認識的結果,也是這篇作品最輝煌的成就。
由於毛澤東對於魯迅的極高評價,魯迅作品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負載新體制意識形態的投槍和匕首。《狂人日記》和其他一部分魯迅作品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

名家點評

這奇文冷雋的句子,挺峭的文調,對照著那儲蓄半吐的意義,和淡淡的象徵主義色彩,便構成了異樣的風格,使人一見就感著不言而喻的悲哀和愉快。(現代文學家茅盾評)
《狂人日記》這樣一篇從語言到內容、形式都堪稱現代的小說,就好比青銅冶煉技術尚在初試,就有人直接鑄成了一件可以傳世的重器。(現代文藝家任藝萍評)
《狂人日記》很平凡。(文學家成仿吾評)
我所知道他的早年作品《狂人日記》只為了好玩,舞文弄墨,對舊禮教和社會現狀挖苦諷刺一番,以逞一己之快。(教育家蔣夢麟
狂人義無反顧的正義感,實質上是我國幾千年傳統文明所產生的兩個截然不同的果。(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編審岳洪治

衍生作品

話劇

話劇《狂人日記》由莊稼昀編劇、李建軍導演、薛毅任文學顧問,主演張加懷、劉彪、楊明晨、張璐瑤等。2012年,話劇《狂人日記》曾在柏林、東京和台北上演,並獲得好評。

刻畫

中國的創作木刻,是上個世紀30年代初,在魯迅培養、扶持下,成長起來的一個新的藝術品種。木刻亦稱“木版畫”或“木刻版畫”。趙延年(1924年~2014年)選擇運用清雋、明理、勇敢、自信的形象和氣質來塑造狂人,他的刻畫所反映的是狂人內心深處那澎湃不已的思緒,是伴隨著絕望的希望。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對吃人的封建制度進行猛烈地揭露和抨擊,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18至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吶喊》、《》、《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的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
魯迅先生魯迅先生
魯迅於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

其他版本

2019年4月,以色列獨立文學出版社九條命出版社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在特拉維夫大學簽署協定,將在以色列出版魯迅經典作品《狂人日記》希伯來語版,由《紅樓夢》希伯來語版的譯者柯阿米拉教授翻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