犴(漢字)

犴(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據說,犴是長江流域河姆渡先民的圖騰,犴舞是河姆渡先民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為表達對犴圖騰的崇拜而衍生出來的一種民間舞蹈,它起源於先民對犴神話的崇敬,是河姆渡稻作文化的產物,是先民模糊集合思維的產物。根據 《 ()門謝氏二房譜》中記載,舞犴為秦朝時的一種風俗,餘姚犴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一種集先民們古樸的哲學思想--五行相生相剋原理和祈神、娛神民俗內涵於一體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在餘姚民間,犴舞不但有祈神、娛神的功能,而且還有娛人的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犴
  • 外文名:Jail
  • 拼音:àn[ㄢ]
  • 鄭碼:QMAE
  • 筆畫數:6
  • 部首:犭
  • 筆順編號:353112
  • U:72B4
  • GBK:E1ED
  • 五筆:QTFH
  • 倉頡:KHMJ
  • 筆順編號:353112
音韻,詳細字義,古籍解釋,送犴過年,犴舞,犴舞歷史,陣法和招式,作用與影響,犴舞發展階段,犴舞的組成,

音韻

配詞辨音:駝鹿
粵語: hon4
犴
圍頭話: fung4
客家話: hon4
配詞辨音:監獄
粵語: ngon6
圍頭話:wung6
客家話:ngan4

詳細字義

犴 àn 形聲。字從犬,從乾,乾亦聲。“乾”本指盾牌,引申指防護、守衛。“犬”與“乾”聯合起來表示“看家犬”、“護衛犬”。
本義:警犬。說明:犴是古代監獄使用的警犬。相關詞語有:犴戶犴庭犴圄犴狴犴獄,等。
〈名〉
1,產於中國北方的一種野狗,似狐而小,黑喙
犴,胡地野狗也。――《說文
犴,野狗,似狐,黑喙。――《字林
2,古時鄉亭的拘留所,後泛指監獄
獄犴不治。――《荀子·宥坐
又如:犴戶(犴庭,犴圄,犴狴犴獄。皆指監獄);犴訟(獄訟)
狴犴】(bì,àn)——<書> ①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龍生九子之一,排行第七。它形似虎,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②借指監獄。
犴
3,姓
犴姓是中國古代的罕見姓氏戰國時期吳國大夫犴的後代以犴為姓。漢朝時有因父親被辱而報仇的睢陽人犴反,(見《漢書》梁共王買傳)漢代之後不見此姓氏。
犴姓,反名也。犴音岸。――《漢書》卷四十七‧文三王傳第十七
4.餘姚犴舞:餘姚犴(àn)舞,歷史上分布於浙江省餘姚市西部平原及西北一帶,以馬渚境內為主,還包括與馬渚西北部相鄰的牟山泗門。目前只有泗門一帶還留存有犴舞迎新年的習俗。
又讀hān
〈名〉
即駝鹿。產於歐洲和亞洲的現存世上最大的一種鹿(Alcesalces),鼻長如駱駝,雄的有角,角上部呈鏟形。分布於中國東北以及蒙古和俄羅斯等地。亦稱“麋”、“犴達罕”、“堪達罕”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字部】犴 ·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3
《廣韻》《正韻》俄寒切《集韻》俄乾切,𠀤音雃。《廣韻》本作豻。北地野狗,似狐而小。《正字通》陸佃曰:黑喙,善守。故字從乾。乾,扞也。《淮南子·道應訓》靑犴白虎。
又《集韻》《韻會》𠀤何乾切,音寒。本亦作豻。義同。
又《集韻》居寒切,音乾。野犴,獸名。
又《唐韻》五旰切《集韻》《正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𠀤音岸。《說文》豻,或從犬。引《詩》宜犴宜獄。今《詩·小雅》作宜岸宜獄。《釋文》《韓詩》作犴。鄕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獄。《後漢·崔駰傳》獄犴塡滿。
又人名。《左傳·昭二十四年》越大夫胥犴,勞王於豫章之汭。《史記·梁孝王世家》睢陽人類犴反者。《注》人姓名也。反字或作友。《集韻》本作豻,野犬也。犬所以守,故謂獄為豻。◎按《廣韻》犴,獄也。豻,野狗也。分二義。《集韻》本《說文》合為一。應從《集韻》。
又《集韻》《類篇》𠀤魚撊切,音鴈。本作乾。或作𤜵。
又居莧切,音襉。逐虎犬。亦作𤜵。𤜵原字從開。

送犴過年

送犴過年,在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廿五,過去人們用稻草紮好犴,然後送到江塘、海邊,拿火焚燒,以此來祈求太平。同時,在村口、街頭、村莊重要公共場所,舉行表演儀式,完事後將犴舞的道具,送到堂屋、宗祠等地方。
餘姚犴舞里犴的形狀比較獨特,它的頭跟狗差不多,又稍微有點像狐狸,喙分上下兩頜,中間露出舌頭,下頜有紅色的短須,上頜有鼻,左右有雙眼,眼圈生黑毛,眼球呈黑球狀,頭上長著兩角兩耳。犴的頭部是紅色的,身子是黃色的。從身段上來看,不了解的人會認為它跟龍很像,但犴是沒有鱗的,背脊上有華須分披在兩邊,尾巴分上下兩叉,頭尾共七節。
犴(漢字)

犴舞

犴舞歷史

犴是長江流域河姆渡先民的圖騰,犴舞是河姆渡先民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為表達對犴圖騰的崇拜而衍生出來的一種民間舞蹈,它起源於先民對犴神話的崇敬,是河姆渡稻作文化的產物,是先民模糊集合思維的產物。根據《四(泗)門謝氏二房譜》中記載,舞犴為秦朝時的一種風俗,說明餘姚犴舞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一種集先民們古樸的哲學思想——五行相生相剋原理和祈神、娛神民俗內涵於一體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
以前,在餘姚西北地區到處都有犴舞的身影。犴舞以嗩吶、鑼、鼓、鈸等樂器為伴奏,又有獨特的舞蹈陣式和陣法,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舞蹈。
犴舞歷史悠久。傳說東海龍王生九子,其第九子不成龍卻為犴,龍生水,犴生露,性兇猛,食虎豹,鎮邪惡。犴舞是餘姚獨有的,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源於河姆渡遠古先民的圖騰崇拜,在傳統的民俗活動、宗教儀式等民風習俗中保留下來。近代犴舞,由公元1700年前後的餘姚張氏家族繼承下來,至今已傳到第五代,流傳於餘姚泗門、馬渚地區。

陣法和招式

犴舞的表演,有其獨特的陣法和招式。犴舞隊伍以一面三角"令"字旗開路,緊接著一面特大黃色帥旗,上繡一巨大的篆體"犴"字,鮮艷奪目,在隊伍中,大旗高擎,迎風招展,氣勢雄壯,。五面五色長桿三角旗,旗的周邊鑲有犬牙花邊,旗上分別繡有"金、木、水、火、土"字各一個,以代表"五行",引出犴舞隊伍的出行,浩浩蕩蕩,威風凜凜。

作用與影響

古時,在出現天災或不吉利狀況時,人們往往會動用犴舞來祈禱神明,望驅災消難,賜雨露,滋五穀。今天,在傳統節日或某個大型紀念活動、廟會等場合,人們往往會動用犴舞來慶祝,既參與了活動,又娛樂了人們。餘姚犴舞的挖掘、製作和舞犴手的培養,使失傳達半年世紀的,奇異獨特的民間民俗文化遺產得以發揚光大,並積極融入到當代的文化建設中,不愧為中國民間文化的一顆奇葩。

犴舞發展階段

犴舞的發展有三個階段,一是靜態圖騰階段,二是初動階段,三是有陣有法、可舞可逗階段。在秦以前,屬靜態階段,秦時屬初動階段,《舊經》記載,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馬渚,東夷百姓"舞犴渚山",說明當時已有犴可舞,但尚屬初動階段。犴舞的有陣有法、可逗可舞成形於明代。
明代以後,犴舞經常出現在餘姚西北一帶每年舉行的迎神賽會上,位置排在龍的前面,一直到解放前夕,最後一次為慶祝1945年抗戰勝利連舞七天。犴舞的流傳地區主要在餘姚西北一帶。據老藝人回憶:1942年,日本侵華期間,曾經在進入餘姚時截下了一支趕廟會的犴舞隊伍,讓他們在現場連續表演,此後犴舞便漂洋過海傳到了日本。曾被聘為日本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的原浙江農業大學游修齡教授也證實日本犴舞由浙東一帶傳過去的。上世紀80年代初,浙江省一個文化代表團訪問日本時,看到了由東道主安排的犴舞表演,對方言明這種犴舞起源在中國,是從中國浙江一個叫張村的地方傳來的。後經多方查實(見2006年1月10日青年時報網--《南方龍舞--犴舞的前世今生》一文),確定張村就是今天的餘姚市泗門鎮東蒲村的張家。

犴舞的組成

由犴、犴珠、犴令旗、犴字旗、五色長桿旗等道具組成,犴身長約15米,由頭、身、尾7節組成。犴舞隊員在鑼鼓和招軍的伴奏下起舞,其陣法有拉場、吃珠、轉身、三跳、進樁、串陣、甩尾、收場等八個陣法組成。其中"三跳"是犴舞特有的一絕。犴舞動作粗獷、場面壯觀。從舞蹈語彙來看,犴舞是圍繞祈神、求神、娛神的思想為宗旨進行的,它是一種"俏神"的擬態和演繹,具有我國傳統美學中"形似"和"神似"的完美統一性。
1984年,在開展民間舞蹈普查時,餘姚市文化館普查人員發現了犴舞;1991年根據老藝人的回憶,重新製作並恢復了犴舞。犴舞由於起源古老,地域性很強,舞法獨特,面世後引起了專家和媒體的高度關注。浙江電視台、中央電視台以及浙江日報、浙江中新網、中國青年時報等紛紛予以報導。有關省內專家也專程來到犴舞所在的張家村拜訪犴舞老藝人張申裕。2006年,在浙江省群星獎廣場舞蹈大賽中,在傳承基礎上有所發展的餘姚犴舞一亮相,再次引起業內人士的重視。它的古老,為研究考察當時當地的文化生存環境和生存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