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鹿

駝鹿

駝鹿(英文名稱:moose):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駝鹿屬下共有2個物種8個亞種。駝鹿的名稱取意於其肩高於臀,與駱駝相似。它又稱堪達罕(滿語)、犴達罕(滿語)、犴,駝鹿在北美洲稱為“moose”(源於東阿布納基語的“moz”),而在歐洲稱為“elk” (“elk”在北美洲被用來稱呼加拿大馬鹿)。以雄性的掌形鹿角為特徵。駝鹿為典型的亞寒帶針葉林食草動物,單獨或小群生活,多在早晚活動。分布於歐亞大陸的北部和北美洲的北部。不同亞種的毛色有所不同。( 2005年由生物學愛威爾遜和里德認可駝鹿分為歐亞駝鹿和北美駝鹿為不同的獨立的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駝鹿
  • 拉丁學名:Alces alces、Alces americanus
  • 別稱、罕達犴、堪達犴。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偶蹄目
  • 亞目:反芻亞目
  • 鹿科
  • 亞科:空齒鹿亞科
  • :駝鹿族
  • 駝鹿屬
  • 歐亞駝鹿北美駝鹿
  • 亞種:8亞種
  • 命名時間:Linnaeus, 1758
  • 英文名稱:Moose
  • 英文名稱:Elk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信息,種群現狀,保護級別,捕捉歷史,馴養概述,交通意外,

外形特徵

駝鹿是世界上體形最大和身高最高的鹿(註:長頸鹿不屬於鹿科),一般體長為200-260厘米,肩高160-240厘米,比大多數犀牛都高;中國的體重一般400-600千克,但產於北美洲的體長都達300厘米,大多數體重可達700千克,最高記錄為1000千克左右,堪稱鹿類中的龐然大物。
高大的身軀很像駱駝,四條長腿也與駱駝相似,肩部特別高聳,則又像駱駝背部的駝峰,因此得名。全身的毛色都是棕褐色,夏季毛的顏色比冬季深得多。頭部很大,眼睛較小,臉部特別長,頸部卻很短,鼻子肥大並且有些下垂,上嘴唇膨大而延長,比下嘴唇長5-6厘米。另外它沒有上犬齒,這一點與其他鹿科動物不同。雄獸和雌獸的喉部下面都生有一個肉柱,上面長著很多下垂的毛,稱為頷囊,但雄獸的更為發達。軀體短而粗,看上去與4條細長的腿不成比例。它的尾巴也很短,只有7-10厘米。
僅雄獸的頭上有角,也是鹿類中最大的,而且角的形狀特殊,與其他鹿類不同,不是枝叉形,而是呈扁平的鏟子狀,角面粗糙,從角基向左右兩側各伸出一小段後分出眉枝和主幹,呈水平方向伸展,中間寬闊,很像仙人掌,在前方的三分之一處生出許多尖叉,最多可達30-40個。每個角的長度超過100厘米,最長的可達180厘米,寬度為40厘米左右,兩隻角橫伸的幅度為230-160厘米,重量可達30-40千克。
駝鹿角的叉數與年齡相關,6-8月齡時生出新角,初生的角為單枝,稱為錐角。第三年分出2個叉,並在基部出現角盤。第四年分出3叉,第五年分出4-5叉,第六年以後則不再呈現規律。角的長度和重量隨著叉數的增加而遞增,掌狀角面積的增加尤為顯著。角每年脫換一次,2月中旬至3月底脫落舊角,大約一個以月後即長出新角。7-8月間角從基部開始骨化,至9月前後完全骨化,茸皮隨即脫落。
駝鹿每年還要換一次毛,一般在4月初至5月份脫落冬毛,先從耳、鼻部開始,然後是背部和四肢,依次逐漸脫換,換毛的遲早因性別、年齡的不同而有差異,通常是膘肥體壯的成年雄獸最先換毛,其次是幼仔和懷孕的雌獸,老弱個體可延遲至7月中旬。

棲息環境

駝鹿是典型的亞寒帶針葉林動物,主要棲息於原始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多在林中平坦低洼地帶、林中沼澤地活動,從不遠離森林,但也隨著季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春天多在針闊混交林、樺樹林、山楊林以及河、湖沿岸柳叢茂密的地區活動。
夏天大部分時間在沿河林地、火燒跡地、灌木雜草叢生的河灣、河谷沼地、高草草甸以及舊河床等地帶活動,尤其喜歡山澗溪流、多汁植物茂盛的低洼地和沼澤地。
秋天大多結群遊蕩在林間空地,採伐跡地、林緣或林中沼澤地,或山地溪流上游避風向陽的地方。
冬季主要在山地陽坡的楊樺林、沼澤地的柳林灌叢等地活動。嚴冬時常集成小群在有地下水露出的地方活動。

生活習性

雄鹿通常單獨生活,雌鹿和小鹿集群而居,全天都在覓食飲水,食物種類有70多種,包括草、樹葉、嫩枝以及睡蓮、浮萍等水生植物,食量很大,每天要吃掉20多公斤的植物,和牛一樣進食後須反芻,還有舔食鹽鹼的習性。
為了適應嚴酷的寒帶環境,駝鹿進化出了許多高超的生存本領。除了眼睛近視外駝鹿的聽覺和嗅覺都很靈敏,雖然身軀高大顯得笨拙,但實際上駝鹿的動作相當靈活,能夠在積雪60厘米深的地上自由活動,可以以55公里的時速一口氣接連跑上幾個小時;它還是一種會跳高的鹿,能夠拖動千斤重的身軀一躍而起去取食高處的樹枝樹葉,另外駝鹿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名副其實的“辟水金睛獸”,一次可以游泳20多公里以致不少人見過駝鹿橫渡海峽,還能潛到5-6米深的水下去覓食水草。

分布範圍

駝鹿一般出沒於北半球溫帶至亞北極氣候的針葉林及混交林。在中國,它們僅分布在大興安嶺及小興安嶺北部。在北美洲,它們分布在加拿大、阿拉斯加、新英格蘭的大部份地區、洛磯山脈、明尼蘇達州東北部、密西根上半島及蘇必略湖的皇家島,最南可以到達科羅拉多州。駝鹿於1904年成功引入紐芬蘭島,現時已成為當地的最多的有蹄類,但在聖羅倫斯灣安蒂科斯蒂島則未能成功。於1910年引入紐西蘭峽灣的十隻駝鹿相信已經消失。不過在紐西蘭仍有人稱見過駝鹿,但真實情況仍有待考究。
駝鹿分布圖駝鹿分布圖

繁殖方式

駝鹿從8月下旬開始發情,追逐旺季在9月中旬,於10月結束,一般雌獸比雄獸晚一周左右發情。發情的雄獸異常興奮,毛被蓬鬆,角膜充血,多在早晨和黃昏發出吼叫,經常在樹幹上磨角,將樹皮擦掉,使樹幹上留下許多坑痕,有時還用角豁地,翻起10多厘米高的泥土。
交配競爭:兩隻雄獸先是彼此虎視眈眈,繼而用巨大的角猛烈地向“情敵”出擊,發出“劈啪劈啪”的擊角聲。在一般情況下,當一方被擊敗後,就會知趣地離開,但有時雙方勢均力敵,難免使其中一方受到傷害。如果這種角擊經久不息,使雙方巨大而複雜的角象絞鏈一樣扭在一起無法脫離,時間一長,還可能會由於飢餓和疲勞而同歸於盡。雌獸選擇獲勝的雄獸進行交配。
一隻獲勝的雄獸一般僅與1-2隻雌獸交配。雌獸的妊娠期為242-250天,一般在翌年5月末至7月初產仔,每胎產1仔,偶爾產2仔。剛出生的幼仔的體長為70-82厘米,體重為10-12千克,體色棕黃,偶爾也有全身為白毛的,被稱為“白駝鹿”或“白化駝鹿”,十分珍稀,出生的比例大約為一萬分之一。產仔後雌獸立即站立起來,為幼仔舔乾身上的濕毛,幼仔也開始掙扎著站立起來,但又會摔倒下去,反覆多次後,才能勉強站起。幼仔生長很快,尤其在最初的6個月內。10-14天之後開始跟隨雌獸活動,1個月後開始吃草和嫩樹葉,哺乳期大約為3個半月。1歲以後就能獨立生活,3-4歲時達到性成熟 。

亞種信息

中文名稱學 名
一、
Alces alces
1.
Alces alces alces
2.
Alces alces burulini
3.
Alces alces cameloides
4.
Alces alces pfitzmayeri
二、
Alces americanus
1.
Alces americanus americanus
2.
Alces americanus andersoni
3.
Alces americanus gigas
4.
Alces americanus shirasi

種群現狀

雖然每年總有一部分駝鹿命喪槍下或高速公路上,但總體數量尚有很多,還沒有滅絕的危險,而且歐美各國已制定相關法律予以保護。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捕捉歷史

歐洲的岩石雕刻及石洞壁畫顯示,駝鹿在石器時代已經被獵殺。在瑞典曾在屬於公元前6000年前的木屋中發現鹿角,顯示在北歐就早已有獵鹿的活動。在斯堪的納維亞北部,亦曾發現用作捕鹿的陷阱。這些陷阱最大達4米長及7米闊,深2米,以樹枝及樹葉遮蓋偽裝。兩側徙斜及用木板圍封,避免駝鹿從中逃走。陷阱一般都是很大量的,橫跨駝鹿出沒地方超過幾公里,另外亦有木圍欄來引駝鹿中伏。在挪威的陷阱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700年。這種方法捕捉駝鹿非常有效,雖然挪威政府已於16世紀限制使用,但到了19世紀仍有使用這種方法。

馴養概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蘇聯曾研究馴養駝鹿。於1949年就曾成立駝鹿牧場,飼養了小數的駝鹿,並就其行為特徵進行選育。自1963年,這項計畫在科斯特羅馬繼續進行,於2003年就有33匹馴養駝鹿。雖然這項計畫並非商業性,但都能從售賣駝鹿奶予參觀人士而獲得一些利潤。這項計畫的主要目的是對駝鹿的生理及行為的研究,並提供馴養動物的資料。

交通意外

駝鹿的身體結構在交通意外中,往往會造成駝鹿本身及駕駛者死亡。因為駝鹿在被車撞倒時,它較細的四肢會被撞斷,沉重的身體會撞向擋風玻璃,從而對駕駛者有一定危險。當碰撞時,安全氣囊未必能像平時般彈出。在斯堪的納維亞的汽車測試中就有一項麋鹿測試,這項目是要測試汽車在高速下作出S轉向的性能,是為了要避開與駝鹿相撞時仍能控制汽車。
駝鹿保護標誌駝鹿保護標誌
在駝鹿出沒的地方會有駝鹿的警告牌,以提醒避免碰撞駝鹿。在瑞典挪威及芬蘭的警告牌是呈三角形的,很多紀念品都會以此為圖案。於1990年代中期,瑞典就發行了三角形的駝鹿警告牌郵票。在加拿大紐賓士域,由於經常發生因駝鹿造成的交通意外,故在高速公路上已像瑞典、挪威及芬蘭般設定圍網,防止駝鹿的進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