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鮃

牙鮃

牙鮃,硬骨魚綱,鮃科。牙鮃在中國俗稱牙片、偏口、比目魚、平目、左口、圓眨、酒瓶、偏口魚、比目魚、牙鰨、高眼、鮃等,亦稱“左口魚”。是名貴的海產魚類,又是重要的海水增養殖魚類之一。它的個體碩大、肉質細嫩鮮美,是做生魚片的上等材料,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市場十分廣闊,經濟價值很高。牙鮃在中國的漁業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近20-30年來,由於過度捕撈和環境污染,造成自然資源大幅度下降,出現了供需矛盾,促使人們走向養殖道路。近年廣東、福建及山東等地養殖商品魚價格達80元/斤,在養殖魚類中僅次於真鯛石斑魚,是較有前途的養殖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牙鮃
  • 拉丁學名:Paralichthys olivaceus
  • 別稱:牙片、偏口、比目魚、平目、左口、圓眨、酒瓶、偏口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魚綱
  • :鰈形目
  • :牙鮃科
  • :牙鮃屬
  • 英文學名:Bastard halibut
  • 命名人:Temminck & Schlegel, 1846[2]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分布範圍,飼養技術,培育仔魚,親魚選擇,常見疾病,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牙鮃體延長、呈卵圓形、扁平、體長可達67.5CM。雙眼位於頭部左側,有眼側小梯,具暗色或黑色斑點, 呈褐色,無眼側端圓鱗,呈白色。側線鱗108-130片,左右側線同樣發達,無顳上支。尾柄長而高。體長為體高的2.3-2.6倍,為頭長的3.4-3.9倍。有眼側的兩個鼻孔約位於眼間隔正中的前方,有鼻孔後緣有一狹長瓣片;無眼側兩鼻孔接近頭部背緣,前鼻孔也有類似瓣片,口大,前位。口裂斜、左右對稱。牙尖銳,呈錐狀,上下各一行,均同樣發達。前部牙齒較大,呈犬狀。背鰭約始於上眼前緣附近,左右腹鰭略對稱、尾鰭後緣呈雙截形。奇鰭均有暗色斑紋、胸鰭暗點或橫條紋。 背鰭、臀鰭大部分鰭條不分支。左右側線同樣發達,在胸鰭上方有一弓狀彎曲部。

棲息環境

牙鮃為冷溫性底棲魚類,具有潛沙習性,幼魚多生活在水深10m以上,有機物少,易形成渦流的河口地帶。夏季在此肥育。
牙鮃
牙鮃可在低至1℃,高達33℃的水溫條件下短暫存活。2齡以上的牙鮃適應高溫的能力明顯下降,反之1齡個體對低溫的耐受能力也較差。據報導,全長10-15cm的苗種經空運後,水溫降至5℃-6℃時即呈昏迷狀態,為緩慢提高水溫大部分又能甦醒過來。牙鮃仔魚培育的最適溫度為17-20℃,成魚生長的適溫為14-23℃,最適溫度為21℃。牙鮃在13℃以下,23℃以上攝食減少,25℃以上停止生長,長期處於27℃的環境下易引起大量死亡。牙鮃為廣鹽性魚類,能在鹽度低於8‰的河口地帶生活。牙鮃對低溶氧的耐受能力要比真鯛、魚-師魚等游泳性魚類強,致死濃度為0.6mg/l-0.8mg/l,一般養殖時應以4mg/l為標準,低於該濃度時,攝食量減少,發病也會上升。

生活習性

牙鮃牙鮃
天然牙鮃仔魚以無脊錐動物的卵及橈足類的無節幼體為餌,至變態開始時大量攝食毛蟲類,營底棲生活前後大量攝食橈足類成體。底棲生活以後的幼魚只攝食糠蝦,以後開始逐漸攝食沙丁魚虎魚-假魚等幼魚。體長11-14cm時食性開始轉化,15cm時餌料中魚類占90%。幼魚及成魚多攝食魚類,頭足類甲殼類,常多棲於麵條魚、沙丁魚較集中的海域。日本各地牙鮃的產卵期南部較早,中部以南各地為2-5月,日本海沿岸5-6月,東北沿岸、陸奧灣、石狩灣6-7月。中國黃渤海沿岸牙鮃的產卵期為4-6月,盛期為5月份,屬多次產卵性魚類。產卵的適宜水溫範圍為10-21℃,最適水溫為21℃體長45-70cm的野生雌魚每尾懷卵量為36-40萬粒,養殖魚因年齡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為90-100萬粒。受精卵經2-3天即可孵化。浮游仔魚生活在20m以上的表層、中層水域,此時仔魚左右對稱。全長11-12.5mm時右眼開始自頭的背部向身體左側移動,16mm左右,右眼上移至左側完成變態,開始伏底營底棲生活。

繁殖方式

當秋季水溫下降時逐步向較深的海域移動,一般9、10月份移向50m以下外海,11月份至12月份向南移至水深90m或者更深的海底越冬,春季游回近岸水深約30-70m的淺水海域進行產卵繁殖。2~3齡性成熟,4~7月產卵於水深20~60M處。

分布範圍

牙鮃分布於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沿海,為常見經濟魚類。中國沿海均產,黃海、渤海全年均可捕撈,以秋冬季為盛漁期。已人工養殖。

飼養技術

培育仔魚

(1)親魚卵的質量
(2)水溫
(3)飼料的營養
(4)食性轉化
(5)水質
(6)疾病

親魚選擇

用於牙鮃人工繁殖的親魚有兩個來源,一是天然捕獲經飼養後作為親魚;天然親魚年齡是三到十齡,全長47~80cm,體重1.6~7.0kg。二是用人工苗種經飼養後用作親魚。人工養成的親魚比天然親魚雌雄性均可以提前一年使用。但人工養成的低齡親魚,因魚體小,產卵量少,所以最好是四齡以上的親魚。

常見疾病

纖毛蟲病在牙鮃體表表現為魚嘴潰爛,嚴重時,嘴爛成兩片,無法進食死亡,同時具有爛尾特徵。防治方法主要是增強魚體自身抵抗力,防止傷口出現,定期用甲醛溶液消毒,隔離發病魚。

藥用價值

【藥 名】:牙鮃
【來 源】:為鮃科動物牙鮃的肉。
【功 效】:調理脾胃,解毒和胃。
【主 治】:飲食不節,脾胃不和,脾氣下陷,食魨中毒,噁心嘔吐,胃脘痛,腹瀉。
【性味歸經】:苦,寒。胃、大腸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0一200克。
【別 名】:比目魚、偏口、左偏、左口魚。牙偏、沙地、地仔魚(《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捕捉後去鱗和內臟洗淨入藥,藥用牙鮃之肉。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