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器材(中國兵工學會主辦期刊)

爆破器材(中國兵工學會主辦期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爆破器材》創刊於1958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兵工學會主辦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據2020年6月《爆破器材》編輯部官網顯示,《爆破器材》第六屆編輯委員會有顧問2人,編委27人(其中海外編委3人)。

據2020年6月2日中國知網顯示,《爆破器材》總被下載274156次、總被引10983次,(2019)複合影響因子為0.535、(2019)綜合影響因子為0.374。據2020年6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爆破器材》下載量為71030次、被引量為8920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0.5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爆破器材
  • 外文名:Explosive Materials
  • 語種:中文
  • 類別:燃料化工
  •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主辦單位:中國兵工學會
  • 編輯單位:《爆破器材》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58年
  • 出版周期:雙月刊
  • 國內刊號:32-1163/TJ
  • 國際刊號:1001-8352
  • 郵發代號:28-131
  • 編輯部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孝陵衛200號
  • 現任主編:何勇
辦刊歷史,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辦刊成果,出版發行,收錄情況,影響因子,榮譽表彰,文化傳統,現任領導,

辦刊歷史

1958年,《爆破材料》創刊。
1967年,《爆破材料》改名《爆破器材》。
2012年2月,《爆破材料》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武器工業類的核心期刊。
2017年2月,該刊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二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爆破器材》的主要欄目:爆破器材理論研究、科學成果、生產經驗、科學管理、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分析測試、勞動保護、事故分析、環境保護、工程爆破、煙花爆竹、國內外研究動態、會議訊息、書訊和廣告等。
  • 讀者對象
《爆破器材》的作者、讀者對象為各行業從事爆破器材研究、生產和使用的廣大科技人員、技術管理幹部、技術工人以及院校師生。

人員編制

據2020年6月《爆破器材》編輯部官網顯示,《爆破器材》第六屆編輯委員會共有顧問2人,編委27人(其中海外編委3人)。
第六屆《爆破器材》編委會顧問
呂春緒、古積博(日本)
第六屆《爆破器材》編委會編委
王寶興
王越勝
王鵬程
葉志文
孫金華
劉永存
朱朋
李國仲
李曉傑
畢福強
張同來
張先鋒
張建國
沈兆武
沈瑞琪
宋錦泉
楊光成
郭子如
倪歐琪
黃寅生
謝興華
曹端林
彭金華
蔣榮光
李新蕊(美國)
蔣雲峰(美國)
三宅淳巳(日本)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6月2日中國知網顯示,《爆破器材》共出版文獻3954篇。
據2020年6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爆破器材》共載文1724篇、基金論文量為295篇。

收錄情況

《爆破器材》是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1年版),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網》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20年6月2日中國知網顯示,《爆破器材》總被下載274156次、總被引10983次,(2019)複合影響因子為0.535、(2019)綜合影響因子為0.374。
據2020年6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爆破器材》下載量為71030、被引量為8920;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53,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3238名。

榮譽表彰

1992年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優秀期刊二等獎
1994年
原國防科工委優秀期刊二等獎
1997年
原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三等獎

文化傳統

投稿指南
總體需求:論文選題新穎、重點突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稿內容必須具有創新性,能反映出新觀點、新方法和新成果。文章不能寫成教材式、實驗報告式、工作總結式和產品介紹式。論文結構包括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所在城市、郵編、摘要、關鍵字和中國圖書分類號、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致謝(必要時)和參考文獻(中文參考文獻還需提供英文譯文)。首頁最下方提供作者簡介。全文一般不超過8000字(包括圖、表、參考文獻和中英文摘要在內),綜述文章不超過10000字。

現任領導

第六屆《爆破器材》編委會領導
職務姓名
主編
何勇
常務副主編
吳紅梅
副主編
於立志、龍源、許毅達、陸明、楊祖一、熊代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