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翼堂(山東燕翼堂)

燕翼堂(山東燕翼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燕翼堂”是古建築堂號,知名的有山東臨沂市蒙陰縣的清代燕翼堂和安徽黃山市徽州區的明代燕翼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燕翼堂
  • 地理位置:安徽黃山市、山東臨沂市
建築信息,相關事跡,

建築信息

山東燕翼堂曾是蒙陰縣垛莊鎮垛莊村劉姓大地方的堂號,據說是清朝乾隆皇帝御賜。“燕翼堂”鼎盛時期有土地5800畝,山林上千畝,另有醬園、酒店、油坊、百貨等店鋪,並在上海、濟南等地設有商號,在沂蒙山區可謂首屈一指。 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燕翼堂”的後輩子孫劉曉浦、劉一夢毅然舉起了馬列主義火炬
■“燕翼堂”的兩位“少爺”不戀榮華,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被捕後寧死不屈,攜手赴義。
■“燕翼堂”先後有26人參加革命工作,有6人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為了抗日,“燕翼堂”的主人毅然拆除了這所占地兩萬多平方米的著名庭院。
蒙山腳下的孟良崮烈士陵園的蒼松翠柏間,長眠著兩位視富貴如浮雲、以革命為己任的革命先烈——劉曉浦劉一夢。他們叔侄二人,就出生在和孟良崮烈士陵園緊鄰的垛莊鎮莊村著名的“燕翼堂”劉氏大家庭,他們為探索民族解放,尋求救國救民之路,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燕翼堂碑文燕翼堂碑文

相關事跡

兩“少爺”加入早期共產黨
劉曉浦,名顯厚,字曉浦,1903年生,兄弟四人中最小。1920年考入江蘇南通紡織專門學校。在校期間,因組織進步學生參加愛國運動,被開除學籍。1921年秋到濟南,參加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2年由王盡美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隨後轉為中共黨員。同年,考入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在這裡他受到時在該校任教的鄧中夏瞿秋白蔡和森等共產黨人的教誨和影響。1925年他在南通等地從事革命活動。1928年任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長。
劉曉浦劉曉浦
劉曉浦的侄兒劉一夢,名增溶,字一夢,號大覺,1905年生。劉一夢生性聰慧,自幼愛好文學。早在臨沂五中讀書期間,經歷了“五四”運動,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新文化,喚起了他對北洋軍閥禍國殃民的憎恨、對挽救祖國悲慘命運的遐思。1921年考入濟南商業專科學校,後又考入南京東南大學文學系。1923年轉入有共產黨人執教的上海大學,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接受共產主義思想,並於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叔侄倆獻身革命攜手赴義
1929年1月,中共山東省委遭破壞。同年4月,劉曉浦被黨中央派遣到濟南,協助劉謙初重建山東省委和恢復山東黨的工作,劉謙初任省委書記,他任省委執行委員、秘書長。為儘快打開工作局面,他不顧白色恐怖,四處奔波,聯繫黨員,整頓恢復地方黨組織,參與制定省委軍運工作計畫,確定了山東軍運的中心區域和士兵工作的總方針,積極設法營救被捕同志。同年7月,因叛徒告密,山東省委又遭破壞,劉曉浦和愛人曹更新一起被捕。在獄中,他面對酷刑,大義凜然,堅貞不屈。他二哥劉雲浦變賣家產,攜巨款去濟南設法營救。兄弟見面時,他說:“二哥,你別再花錢了。我和他們(指國民黨反動派)是死對頭,不是魚死,就是網破。”
劉一夢從小酷愛文學,是中國從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創作最早的實踐者之一。1927年7月就開始創作旨在反映工人鬥爭與農民運動的小說。1928年初,蔣光慈,錢杏(阿英)等共產黨員、革命作家在上海組織太陽社,從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劉一夢積極參加,並成為社內黨組織負責人之一,曾出版短篇小說集《失業以後》。全書共收入《失業以後》、《車廠內》、《斗》、《沉醉的一夜》、《暴民》等八篇文章,作為太陽社叢書之一,由上海春野書店於1929年出版。1930年魯迅先生在《我們要批評家》一文中稱此書為“優秀之作”。
劉一夢劉一夢
1928年4月,日本占領濟南,製造了駭人聽聞的“五三慘案”。劉一夢和其他數十名進步作家,公開發表了《中國著作家文藝家自由聯合對濟南慘案的三個宣言》,向全中國,全世界人民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罪行,號召全國人民用自己的力量洗雪國恥,維護民族尊嚴,爭取民族解放。
同年7月,根據中共山東省委指示,劉一夢等到諸城縣樓子一帶從事農民運動,成立了“山東省第四貧民會”,組織領導民眾開展抗糧、抗稅鬥爭。
1929年2月,劉一夢任共青團山東省委書記,兼任團省委創辦的《曉風》周刊主筆。他以“大覺”為名,先後發表了《記新現實主義》、《當前文藝運動之趨勢》、《論文學上的現實主義問題》等文章,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無產階級革命思想,並團結了大批進步青年。
同年4月,劉一夢被叛徒出賣,在濟南被捕。在獄中,敵人軟硬兼施,威逼利誘,施用酷刑,但他寧死不屈。1931年4月5日,他與叔父劉曉浦等22人在濟南緯八路刑場英勇就義,時年26歲,劉曉浦年僅28歲。
“燕翼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沂蒙抗日根據地開創之初,“燕翼堂”擔負起了我軍駐垛莊一帶部隊、工作人員等的後勤供應,肖華將軍曾帶領一一五師東進支隊全部駐在“燕翼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共山東省委和八路軍四支隊進入沂蒙山區領導抗戰。1938年5月,八路軍四支隊經理部主任馬馥塘、山東省委書記郭洪濤先後代表部隊和省委慰問了烈士家屬。當地駐軍及廣大民眾為烈士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
“燕翼堂”當家人劉雲浦立志救國,毀家紓難,號召家人以劉曉浦劉一夢為榜樣,堅定地跟共產黨走。在其帶領下,全家上下齊動員,竭盡全力抗戰,先後有26人參加革命工作,有6人為革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其中劉曉浦之女劉增藹,為中共山東分局機要員,1941年冬犧牲於大青山戰役,年僅18歲。
為發展抗日武裝,“燕翼堂”一次捐獻長短槍40餘枝,成立了垛莊獨立營。還曾賣地300畝,購槍一百餘枝,支援八路軍。劉曉浦、劉一夢遺孀等還擔當起撫養革命後代的重任,撫養的革命後代有的是山東黨政軍領導幹部子女,有的是烈士的遺孤。在劉氏家庭的帶動下,“燕翼堂”的長工和傭人,大多數參加了革命,有的後來成為我黨高級幹部。
“燕翼堂”莊園占地兩萬多平方米,用堅固石料層層鑄成,宛如一座碩大城堡。“燕翼堂”在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曾多次被日軍占領,我軍多次攻打,都付出較大代價。為了抗日,“燕翼堂”的主人毅然拆除了這所著名的庭院。“燕翼堂”這個劉氏大家族,為創建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作出了巨大貢獻,其功績是值得稱道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