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社會學系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學系前身是1923年成立的上海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首任系主任瞿秋白,第二、三任系主任分別是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施存統、彭述之。早期的社會學系以“養成建國人才,促進文化事業”為宗旨,將理論研討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了大批社會精英。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後,社會學系隨上海大學的解散而中斷。

1980年4月,經上海市高教局批准,國家教育部同意,上海大學文學院前身復旦大學分校恢復重建社會學系。作為1979年中國大陸社會學學科恢復後成立的第一個社會學系,長期堅持“立足上海,依託長三角,引領學科發展,培育學派風格”的發展目標,在社會組織與管理、社會分層與社會網路、社區和都市社會研究等領域形成了明顯的優勢和特色。2011年7月,社會學系獨立建院,成立社會學院,下設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系、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所,張文宏教授任院長。擁有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上海市教委“0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一流學科(B類)、上海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和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社會》(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雜誌。建有社會學本科專業,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社會學系重建後首任系主任是袁輯輝教授,袁華音沈關寶、龐樹奇、吳聖苓、鄧偉志仇立平等教授先後擔任系主任。現任系主任為肖瑛教授,系副主任為黃曉春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大學社會學系
  • 成立時間:1923年秋
簡介,研究機構,系名沿革,專業介紹,師資力量,學生畢業,主辦期刊,

簡介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學系前身是1923年成立的上海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首任系主任瞿秋白,第二、三任系主任分別是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施存統、彭述之。早期的社會學系以“養成建國人才,促進文化事業”為宗旨,將理論研討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了大批社會精英。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後,社會學系隨上海大學的解散而中斷。1980年4月,上海大學文學院前身復旦大學分校恢復重建社會學系。作為1979年中國大陸社會學學科恢復後成立的第一個社會學系,長期堅持“立足上海,依託長三角,引領學科發展,培育學派風格”的發展目標,在社會組織與管理、社會分層與社會網路、社區和都市社會研究等領域形成了明顯的優勢和特色。擁有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上海市教委“0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一流學科(B類)、上海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和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社會》(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雜誌。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
目前,社會學系有專任教師2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副研究員)8人,講師6人,博士23人(其中海外6人)。擁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計畫”等省部級以上優秀人才11人。社會學系擁有社會學本科專業,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社會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形成了從本科到碩士、博士、博士後研究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自1983年1月培養出復系後的第一屆本科畢業生以來,已經向社會各界輸送各級各類高級專門人才3000多人。
社會學系重建後首任系主任是袁輯輝教授,袁華音、沈關寶、龐樹奇、吳聖苓、鄧偉志、仇立平等教授先後擔任系主任。2011年7月,社會學系獨立建院,成立上海大學社會學院(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Shanghai University),下設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系、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所,張文宏教授任院長。現任系主任為肖瑛教授,副主任為黃曉春副教授。

研究機構

上海大學社會學院建有上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上海大學老年社會學研究所(上海市老年社會學研究所)、上海大學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所、上海大學中國社會轉型與社會組織研究中心、上海大學中國城市新移民問題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庫基層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上海大學上海社會科學調查中心上海大學上海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上海政黨研究中心、上海大學費孝通學術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大學公共政策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上海大學社會教育研究中心上海大學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學婦女研究中心、上海大學移民研究中心、上海大學數據科學與都市研究中心、上海大學社會學院地方政府治理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上海大學社會學院越南研究中心、上海大學人口研究所(上海大學亞洲人口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系名沿革

1923年~1927年:上海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
1978年~1983年:復旦大學分校社會學系
1983年~2011年:上海大學文學院社會學系
2011年至今:上海大學社會學院社會學系

專業介紹

社會學專業:是上海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專業之一,也是中國內地恢復社會學學科以來成立最早的系。1980年以年來,經過不斷努力和完善,該系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它的研究成果為上海及其周邊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社會學系由鄧偉志教授及沈關寶教授負責承擔了國家和上海“95”重點社科課題,其中有《長江三角洲城鄉居民生活史研究》(國家95重點課題)、《上海城市居民生活史研究》(上海“95”重點課題)、《社會保障體制研究》(上海市教委重點課題)。社會學系又承擔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中國大開發前沿的農民問題研究》及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浦東新區城市化過程中的農民問題研究》。可以預料,隨著該系的教學和科研的不斷發展,其專業的生長空間將會越來越大。
社會學專業培養具備較全面的社會學理論知識、較熟練的社會調查技能,能在教育、科研機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社會研究與調查、政策研究與評估、社會規劃與管理、發展研究與預測等工作的社會學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理論社會學和套用社會學的基本知識、受到社會研究和社會調查技能以及表達能力的基本訓練,具有理論分析、實證調查研究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熟悉掌握社會學調查方法和技能,及社會統計方法。
了解國情,善於分析各種社會現象和問題,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較強的論文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了解黨和政府的重大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了解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及其發展。
了解現代社會學的前沿理論及其重要研究領域中的新進展。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重要課程:社會學概論,社會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中外社會思想史,古典和現代社會學理論,社會統計與計算機套用,中國社會,社會工作等。
該系學生成立了上海大學社會學專業學術社團——群學社,成為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本科生學習交流的平台。
上海大學社會學學科同國外知名社會學學術機構建立了廣泛而深遠的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和學生培養交換關係,為本專業學生的海外深造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上海大學社會學學科還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建立了20多個調查研究和實習基地,為學生進行田野調查和實習提供方便;並建有上海社會科學調查中心,擁有10餘項大型專題調查數據供學生使用。除上海大學和國家層面的各種獎學金以外,上海大學社會學學科還專門設立了“費孝通田野調查基金”,實施“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培育計畫”,通過獎學金、專項資助等方式鼓勵和支持一心向學、具有培養前途的優秀研究生專心讀書、深入田野開展研究,並積極參加國內外的學術交流。

師資力量

李友梅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上海市高校社會學E-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上海社會調查中心主任,上海市社會轉型與組織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費孝通的關門弟子。研究方向是組織社會學)。
鄧偉志(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學學會副會長,上海市社會學會會長,上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社會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是家庭社會學、和諧社會)。
沈關寶(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是我國社會學重建以來的第一位社會學博士。費孝通的開山弟子。研究方向社區研究)。
張文宏(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社會學院院長,上海市社會學研究方法學術專業委員會會長,研究領域是社會網路與社會分層)。
仇立平(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社會學系主任,上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社會學方法與社會分層研究。社會分層研究在國內享有很高的學術地位)。
據2018年1月上海大學社會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教師名錄如下:
社會學系-陳蒙、鄧偉志、顧駿、黃蘇萍、黃曉春、計迎春、紀鶯鶯、賈文娟、金橋、金相文、李友梅、劉春燕、劉玉照、陸小聰、馬磊、沈瑞英、盛智明、孫秀林、湯艷文、汪丹、汪慶華、王建平、翁定軍、肖瑛、徐冰、嚴俊、楊紅偉、楊松、袁浩、張敦福、張海東、張文宏、張鐘汝、甄志宏、仇立平
社會工作系-陳彩霞、程明明、范明林、華紅琴、彭善民、陽方、楊鋥
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所-陳志勤、耿敬、馬丹丹、張江華、張佩國、張亦農
人口學研究所-GUY JONATHAN ABEL、 KC SAMIR KUMAR、李貞、蔣耒文、卓帥和

學生畢業

社會學專業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尤其注重學生社會調查研究能力,社會工作能力,寫作能力,計算機套用能力和英語的訓練。學生畢業後,可獲得如下知識和能力: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熟悉中外社會學主要學派與學說,並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各種具有重大影響的社會思潮和理論。畢業後主要從事各級地方政府和各大企事業單位決策諮詢、政策調研、行政管理,新聞工作,教育和城市社區管理等工作。

主辦期刊

社會》(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雜誌創辦於1981年,是1979年大陸恢復社會學後創辦的第一份社會學專業期刊,也是中國大陸高校唯一的社會學專業期刊。刊物自2005年改版以來,秉承理論與探討與經驗研究並重的辦刊方向,關注中國社會發展與學術研究中提出的“新問題”,積極投入規範性學術制度的建設,搭建中外社會學家學術對話的平台。《社會》先後被收錄為CSSCI源刊、劍橋科學文摘(CSA)源刊、美國EBSCO host資料庫源刊。2011年,《社會》榮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提名獎,併入選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