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疤痕

燒傷疤痕

燒傷疤痕是人體受到外來傷損,哪怕是極微輕的傷害(如蚊蟲叮咬傷),在無化膿感染的情況下,傷口或創面自然癒合過程中一種正常的,必然的生理反應,亦是傷口癒合過程的必然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燒傷疤痕
  • 外文名:Burn scars
燒傷疤痕簡介,形成原因,原理,六大種類,燒傷疤痕的分度,預防疤痕,創面護理,綜合治療,非手術治療,手術療法,注意事項,增殖期的護理,

燒傷疤痕簡介

燒傷疤痕是由高溫、化學物質、電或受到強的熱輻射引起的組織損傷後的產物。傷口或創面自然癒合過程中一種正常的,必然的生理反應,亦是傷口癒合過程的必然結果。疤痕增生是燒傷病人創面癒合後嚴重後遺症,主要由於創面本身癒合過程中的病理改變所致。據統計,疤痕增生的傷員中,年齡在30歲以下占70-80%;有色人種和疤痕體質的人,都有發生疤痕過度增生的傾向;化學燒傷、凝固汽油燒傷,常產生嚴重疤痕;燒傷越深(深Ⅱ度以上創面),疤痕增生越明顯;創面感染常會增加疤痕形成的機會和嚴重程度;疤痕攣縮和增生會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病人燒傷後,因年齡大小、個體差異、燒傷面積大小及創面深淺不同,在創面癒合後會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疤痕增殖。如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護理,可避免或減輕色素沉著、疤痕增生和由此引起的攣縮畸形。燒傷疤痕的本質是一種不具備正常皮膚組織結構及生理功能的,失去正常組織活力的、異常的、不健全的組織。燒傷疤痕不僅有損容顏,還可礙及相關組織或器官的生理功能,如燒傷疤痕在口周影響進食,燒傷疤痕在眼或瞼外則影響視力、鼻孔燒傷疤痕影響呼吸等。

形成原因

燒傷疤痕的本質是一種不具備正常皮膚組織結構及生理功能的,失去正常組織活力的、異常的、不健全的組織。燒傷疤痕形成及其程度常與致傷原因、性質、感染、有無處治及時、得當等諸多因素有直接關係。 人體任何傷口的癒合均有賴於血漿的粘附及營養的供給,小血管的生長,新上皮覆蓋、傷口對合,繼之纖維結締組織長入,小血管逐漸閉塞而減少,燒傷疤痕組織即形成。也因人而異而有不同程度與不同形式的表現。
燒傷疤痕燒傷疤痕

原理

某些燒傷疤痕會演變成增生性的燒傷疤痕或瘢瘤,既又癢又痛,而且會像腫瘤般局部增大及擴散。燒傷疤痕康復是現代燒傷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及時正確的疤痕康復治療,可明顯改善燒傷癒合質量,降低殘疾率。注意皮膚清潔衛生。燒傷創面剛癒合時,仍有少量分泌物和藥痂,細菌容易快速繁殖,加上表皮薄嫩,結構和功能都不完善,容易發生感染、破潰。在此期間,可使用中性清潔劑進行清洗,清洗後使用抗疤痕藥物等治療。避免過度摩擦和過度活動。由於疤痕表皮結構和功能不完善,表皮較易受到損害,水皰

六大種類

增生性瘢痕
在皮膚損傷癒合後瘢痕仍然繼續增生,突出於正常皮膚表面,形狀不規則,不向周圍擴張。多呈紫紅色,質地硬韌,有灼痛及癢感。
表淺性瘢痕
多見於淺二度燒傷、皮膚表淺擦傷或表淺感染,皮膚平軟,僅外觀較粗糙,有時留有色素沉著或色素脫失;
萎縮性瘢痕
也稱扁平瘢痕,表面平滑光亮有明顯的色素減退或沉著,瘢痕穩定基底較為鬆動,與正常皮膚邊界清楚,一般不會引起功能障礙;
瘢痕疙瘩
是以強大增生能力為特點的瘢痕,並向四周皮膚呈蟹足樣浸潤,又稱為蟹足腫,常見於青壯年,病變高於皮膚呈紫紅色,質地硬,有癢感,病理上是由大量漩渦狀排列的纖維束構成。
攣縮性瘢痕
又稱蹼狀瘢痕,瘢痕似鴨蹼,呈皺襞樣,多發生在關節屈側,也見於頸部。眼角、口角、鼻唇溝、陰道口、會陰部等;燒傷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關節處的蹼狀瘢痕可使關節攣縮不能伸直;管腔口處的蹼狀瘢痕會使管腔口狹窄,發生在其它部位則可影響外觀及功能。
瘢痕癌
發展過程為:先是在燒傷瘢痕處因損傷出現潰瘍,或先為小丘疹,發癢,增大成潰瘍,長期不愈;繼而出現表皮增生-假性上皮瘤樣增生-癌變的移位過程。

燒傷疤痕的分度

燒傷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受傷組織的範圍和深度,燒傷深度可分為Ⅰ度、Ⅱ度和Ⅲ度。
Ⅰ度燒傷損傷最輕。燒傷皮膚發紅、疼痛、明顯觸痛、有滲出或水腫。輕壓受傷部位時局部變白,但沒有水皰。
Ⅱ度燒傷損傷較深。皮膚水皰。水皰底部呈紅色或白色,充滿了清澈、粘稠的液體。觸痛敏感,壓迫時變白。
Ⅲ度燒傷損傷最深。燒傷表面可以發白、變軟或者呈黑色、炭化皮革狀。由於被燒皮膚變得蒼白,在白皮膚人中常被誤認為正常皮膚,但壓迫時不再變色。破壞的紅細胞可使燒傷局部皮膚呈鮮紅色,偶爾有水皰,燒傷區的毛髮很容易拔出,感覺減退。Ⅲ度燒傷區域一般沒有痛覺。因為皮膚的神經末梢被破壞。
燒傷後常常要經過幾天,才能區分深Ⅱ度與Ⅲ度燒傷。

預防疤痕

1、越早越好,切勿延誤。
皮膚層次皮膚層次
2、若無生命危險,沖洗時間一般要持續30~60分鐘。許多患者或家人由於情況緊急,往往只衝洗10來分鐘甚至3~5分鐘,就匆忙趕往醫院,這樣達不到沖洗效果。
3、沖洗時宜用冷水。冷水沖洗可加速散熱,減少損害,並可使局部血管收縮,減少毒物吸收。
4、頭面部燒傷時應注意眼的沖洗。
5、若病人處於休克狀態,沖洗應從簡從速。
6、硫酸等化學物質遇水產熱可加重局部損傷,故主張沖洗前用紙、毛巾或抹布等將體表酸液擦去,然後再用水沖洗。但若因尋找材料或仔細擦拭而延誤時間,則得不償失。
7、洗後一般不用中和劑,必要時可用2%碳酸氫鈉、2.5%氫氧化鎂或肥皂水處理創面,之後仍宜用大量清水沖洗。緊急處理後,應及時送醫院就診。盛過酸的瓶子不要扔掉,應一同攜帶去醫院,醫生可憑殘液確定酸的性質、濃度等,從而有助於治療。

創面護理

色素沉著的護理:燒傷創面癒合後半年會有色素沉著,開始呈點狀,隨後融合成褐色斑塊。色素沉著可採取下列措施使其減退:1.燒傷後皮膚比較嫩,對日光極敏感,避免紫外線(日光)直接照射,外出時戴草帽或穿長袖衣服,以遮蓋皮膚。2.用手按摩色素沉著部位,每日2次。3.口服維生素C,每日300mg。4.塗抹疤痕平軟膏,每天2~3次。5.用疤痕貼貼敷創面。
疤痕增殖期的護理:預防深度燒傷後增生性疤痕的目的,在於避免或減少疤痕增生和由此引起的攣縮畸形,並促使疤痕成熟,縮短增生期。因此,在創面癒合後3個月內就應開始,因為這時疤痕增生程度輕微且未攣縮,治療效果較好。癒合後的皮膚經常用溫水(水溫38℃~39℃)浸浴,以柔軟的毛巾塗以中性肥皂輕拭疤痕,去除皮屑,但需注意不損傷表皮。b.塗抹疤痕平軟膏,保持疤痕滋潤,抑制疤痕生長。c.用中藥五加皮湯浸泡疤痕皮膚,每日1次,可減輕水腫,促進淋巴靜脈回流。d.包紮彈力繃帶。注意避免牽拉與摩擦疤痕,以免引起水泡、破潰。
彈力繃帶加壓彈力繃帶加壓
在一定的壓力下,疤痕組織中毛細血管會栓塞,使疤痕組織缺氧,膠原速度變慢。燒傷後14天以上才癒合的創面可能會產生增生性疤痕,套用壓力療法可預防增生性疤痕。使用>2.0kPa壓力的彈力套,能有效地抑制疤痕增生。但在選擇彈力套時,不要過大、過松。長短、大小應超過疤痕範疇。疤痕增生早期套用彈力套,疤痕處容易破裂而致潰瘍,尤其是關節部位。所以,最好用尼龍襪做襯裡,避免彈力套與疤痕直接接觸。一般來說,壓力套使用於面積較大的疤痕增生部位,對於一般面積或小面積的疤痕增生部位,可以採用矽膠,矽膠所提供的壓力溫和持久,促進新生皮膚組織膠原蛋白規律生產,沒有壓力套的不適感。除了壓力的作用外,矽膠內的低分子矽油可緩慢釋放,加速上皮細胞再生,預防和減少疤痕的產生。
燒傷病人功能部位的疤痕,在套用壓力套或彈力繃帶包紮後,宜進行體操和牽拉運動。運動時忌過度牽拉以免疤痕破潰加重疤痕增生。好的矽膠拉伸力好,不限制正常活動。

綜合治療

凡是影響美觀和人身體正常功能的瘢痕都需要治療。比如前面提到的線狀、蹼狀、贅狀、橋狀、凹陷性、萎縮性、增生性、攣縮性、不穩定性、疼痛性等瘢痕都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當的治療,使瘢痕局部的外觀和功能得到改善。
瘢痕治療的方法非常多,在醫學上一般分為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包括:雷射、冷凍、壓力、物理、放射、藥物、中藥、康復等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包括:瘢痕切除、分次切除、切除後皮片、皮瓣或其它組織移植、磨削、組織擴張器顯微外科技術的套用等等。單純手術療復率高,術後可套用仙卡矽膠貼片減低疤痕的復率。
手術後輔加藥物、矽膠、放射線或同位素治療,醫療、體育與物理療法,藥物與物理療法等。
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適用的瘢痕也不同,如果一旦出現瘢痕,有這么多的方法怎么選擇呢?千萬不可草率行事,一定要求助於有經驗的醫生,診斷明確後再作選擇。

非手術治療

瘢痕的雷射治療
雷射具有單色性強,方向性強,能量密度大,相干性好的四大特徵,它是一種不同於其它醫用光
技術的新的醫療技術。用於醫學領域的雷射器種類很多,可以用於治療瘢痕的雷射不多。它主要是通過雷射本身所具有的燒灼汽化、切割、凝固及散焦射照等特有技術,通過直接改變雷射器的輸出功率或對於聚焦的雷射束調整,使其用不同的特質治療不同的瘢痕。
雷射治療瘢痕的方法適用於沒有明顯功能障礙的扁平瘢痕,天花水痘痤瘡癒合後遺留的散在大小不等、高低不平的凹陷性瘢痕,橋狀、贅狀瘢痕,也可用於治療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由於套用雷射技術治療瘢痕要求醫生必須充分了解各種雷射器的功能、使用方法及適應徵,並能熟練掌握儀器的操作方法,同時還要求有嚴密、有效的防護措施,因此在準備接受雷射治療之前應慎重了解、選擇,並仔細詢問治療中、治療後可能出現的問題,不可以草率做出決定。
皮膚擴張器皮膚擴張器
雷射治療瘢痕,如果套用得當,一般不會出現危險,極個別有可能局部出現形成瘢痕、色素沉著的併發症,這多與治療深度掌握不當所致。雷射治療後也需口服3天抗菌素,治療範圍較大患者應延長服藥時間。創面結痂後不要強行去除,等待自然脫落,脫後避免陽光暴曬和風沙刺激。
瘢痕的藥物治療
治療瘢痕的藥物很多,目前臨床最常用的是瘢痕局部直接使用類固醇類藥物,用藥途徑主要是瘢痕局部注射或配製成霜、膏,塗抹、貼敷。適用於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效果明顯。由於藥物本身效應,或注射劑量過大,方法不正確,患者的敏感性不同,用藥後有可能出現局部或全身的副作用,比如:局部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脫失,女性月經紊亂等。上述副作用停藥後可在1-6月內消失
瘢痕的放射療法
放射線可以穿透人體組織,當它照射到瘢痕組織後,其輻射能量向組織傳遞,使瘢痕造成物理和化學損傷,從而抑制、破壞瘢痕的生長,達到治療瘢痕的目的。放射線作為一種治療方法,已經套用了近一個世紀。早期套用穿透力較強的X射線對瘢痕疙瘩直接照射,但作用緩慢,副作用大,已改進為瘢痕疙瘩或增生性瘢痕切除後再套用只照射淺層的β射線照,縮短了治療時間,也大大降低了副作用。
放射療法適用於異常瘢痕的治療,通常作為手術後預防復發的輔助療法。治療過程中對全身幾乎沒有不良影響,個別患者照射後局部有輕微反應,停止治療後多可恢復。
瘢痕的矽膠貼片療法
原理:矽膠貼片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被套用,可防治增生性疤痕和疤痕疙瘩。較普遍的觀點認為矽膠貼層的封閉和水化作用使皮膚角質層含水量增加,使疤痕變軟、成熟,以達到防治疤痕的目的。一般套用矽膠貼幾周后,疤痕質地開始變軟,2-3個月後顏色變淡,疤痕變平。隨著疤痕的改善,瘙癢、疼痛等症狀也大多隨之消失。
仙卡使用方便,無侵害、無疼痛,無副作用,臨床套用廣泛,適用於任何年齡及各個時期疤痕的防治,並且矽膠貼具有良好的順應性和延展性,適用於任何部位疤痕。
瘢痕的冷凍療法
冷凍治療是利用0℃以下的低溫,冷凍破壞瘢痕組織,以達到治療瘢痕的目的。這種方法適用於無明顯功能障礙的扁平瘢痕,天花水痘痤瘡癒合後遺留的散在的大小不等、高低不同的凹陷瘢痕,橋狀、贅狀瘢痕。這種方法安全、易行,但瘢痕較深或過大的患者最好不選擇這種方法。
瘢痕的壓力療法
彈性織物對瘢痕部位實施持續壓迫而達到預防瘢痕增生和治療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辦法,稱為壓力療法。此方法簡便易行,幾乎沒有副作用,也可以作為藥物、放射等治療的輔助治療,這樣可以減少放療或用藥劑量及降低復發率。這種方法適用於較大面積的增生性瘢痕或不適於放療、局部藥物治療的患者。加壓治療皮膚瘢痕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作用原理主要是通過壓力,使瘢痕內血管管腔變窄,血流減少,造成瘢痕內組織缺少營養,瘢痕組織的增生受到明顯的抑制,而達到治療瘢痕的目的。
康復治療瘢痕的意義
治療瘢痕的康復治療也被稱為康復訓練,主要包括物理治療法,醫療運動療法和加壓療法。適當、適時、正確的康復訓練可以通過全身神經和體液的調節,改善呼吸、循環、消化、代謝等系統的功能,提高患者的情緒,這對由於嚴重的、大面積的瘢痕形成導致毀容、功能障礙,影響正常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以至引起患者的心理失衡、精神抑鬱的患者,也不失為重要的手段。它不僅可以軟化瘢痕,同時調節人體的生理機能,恢復人體素質,包括肌肉的力量,運動的耐力,關節活動的靈活性,機體的反應及平衡協調能力。也可以通過運動調節患者的心態,樹立積極向上、戰勝疾病的信心。
物理療法的作用
物理療法是利用自然的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素,如電、光、聲、冷和熱等作用於瘢痕組織,對其進行治療的方法,簡稱理療。包括:電療光療水療熱療超聲療法等等。在創傷癒合、瘢痕恢復和瘢痕治療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恰當的物理療法對預防瘢痕的形成,軟化已經形成的瘢痕,促進瘢痕治療,比如減輕局部的緊縮、牽拉、乾燥、痛、癢等症狀,改善局部功能有很好的效果。

手術療法

外科手術是成熟瘢痕和瘢痕疙瘩治療的主要方法,一般情況下,應等到在傷後6-12個月瘢痕成熟消退時手術。手術治療瘢痕通常都與其他治療方法,如加壓治療、瘢痕內注射激素、放射治療、矽膠外用等聯合套用。
單一手術治療瘢痕能夠縮小瘢痕,治療效果肯定,但手術本身又面臨新的瘢痕發生風險,尤其瘢痕疙瘩單純手術的復發率極高。
皮膚磨削法
適用於天花、水痘及痤瘡後遺留下的凹陷性小瘢痕,其原理是將小盤狀瘢痕四周的正常皮膚磨薄,使之看上去變淺;一般常需進行二到三次手術方可見到明顯效果,每次間隔三至六個月。
瘢痕切除縫縮法:凹陷性疲痕較窄或面積較小,所在部位又不影響面部五官時可採用瘢痕切除縫合或分期切除縫合法,橋式或贅狀疲痕一般也較小可直接切除縫合,由於採用美容縫線,術後僅遺有細小痕跡。對於面積較大或切除瘢痕後皮膚有缺損創面不能直接縫合的情況,還可採用皮瓣轉移、皮膚移植等方法進行修復。
皮膚擴張器法
對於一些面部或關節處的攣縮性瘢痕,可採用新創造的皮膚組織擴張器進行修復。具體作法是:在瘢痕旁正常皮膚處通過小的切口放置適當容積的擴張器,每周由醫生注入一定量的生理鹽水,使擴張器逐漸擴張,通常需要二至三個月的時間,把正常皮膚擴張到能夠覆蓋疲痕皮膚後,即可切除疤痕,並將經擴張的皮膚覆蓋於創面並仔細縫合,可將瘢痕減至最小程度。
皮片移植法
皮片是指一塊單純皮膚,或不含皮下脂肪組織的皮膚。由身體某一部位取皮片移植於另一部位,稱為皮片移植術。供皮的部位稱為供皮區,受皮的部位稱為受皮區。皮片的分類和特點:臨床常用的皮片分為表層皮片、中厚皮片和全厚皮片三類。
1、表層皮片(也稱刃厚皮片):表層皮片包括表皮層和極少的真皮乳頭層,是最薄的皮片。它的主要優點是生活力強,能較長時間地依靠血漿滲透維持生存,故在血運不良的創面或有輕度感染的肉芽創面上均易成活。同時,表層皮片切取容易,供皮區不受限制,且在同一供皮區可以反覆切取,供皮區癒合迅速,不遺留瘢痕,尤以頭皮最為理想。但其缺點是質地脆弱,缺乏彈性,不耐磨壓。後期皺縮,色澤深暗,外形不佳。
2、全厚皮片 全厚皮片為最厚的皮片,包括表皮和真皮的全層。全厚皮片因為富有真皮層內的彈力纖維、腺體和毛細血管等組織結構,其優點為成活後收縮少,色澤好,堅固柔韌,能耐磨壓和負重。但全厚皮片僅能在新鮮創面生長,且手術操作複雜,要求較高,供皮區又不能自行癒合,倘若不能直接縫合時,尚需另取非全厚皮片覆蓋閉合,因此在使用面積上常受限制,有超過全厚皮片、包含真皮下血管網皮片移植的實驗研究和臨床套用報告。 3、中厚皮片 中厚皮片包括表皮和部分真皮;依據包含真皮多少不同,又分為厚,薄兩種。中厚皮片的厚度界於全厚和表層皮片之間,兼有兩者的優點,易於成活,功能較好,套用範圍廣泛,為成形術中最常使用的皮片。但在供皮區常有增厚的瘢痕遺留,稱為增生性瘢痕,是其主要缺點。
皮膚層次表層皮片主要用於閉合創面。如三度燒傷創面,即可用表層皮片消滅創面;也可用於閉合血運極差以及細菌感染的創面等。此外,口腔、鼻腔手術創面也需要用此種皮片修復。
皮瓣移植法
(一)皮瓣主要套用:1、修復有肌腱、骨、關節 、大血管、神經乾等組織裸露的新鮮創面或陳舊性創傷。對有深部組織(肌腱、大血管、神經)缺損或外露的創面,不穩定疤痕緊貼骨面或合併有潰瘍的瘢痕,為了加強局部軟組織的厚度,或為後期進行肌腱、神經、骨、關節等組織的修復,都應該施行皮瓣修復。2、器官再造如鼻、唇、眼瞼、眉毛、耳、陰莖、手指的再造皆以皮瓣為基礎,再配合其他支持組織(如軟骨、骨、筋膜等)的移植。3、洞穿性缺損的修復如面頰部洞穿性缺損,除製作襯裡外亦常需要具有豐富血運的皮瓣覆蓋。此外鼻樑、上齶等處的洞穿性缺損,陰道膀胱瘺或直腸瘺的修復亦須按照洞穿性缺損的治療原則施行手術,包括襯裡組織和覆蓋組織兩部分。4、增強局部血運改善營養狀態如放射性潰瘍,褥瘡等,局部營養貧乏,傷口很難癒合,通過皮瓣輸送血液,改善局部營養狀態,因而這種皮瓣最好是局部軸型皮瓣或島狀皮瓣,且不需作斷蒂手術,這樣不僅可以保持修復區的良好血供,並可望有較好的感覺恢復。
(二)缺損的判斷:首先搞清缺損處的傷情,包括①部位,②形狀,③大小,④有無嚴重攣縮情況,⑤周圍的皮膚條件,⑥創基條件等,並針對上述情況選擇適當的供皮瓣區,如頸前及關節部位若有攣縮,瘢痕松解後的缺損區將可能增長數位,必須充分估計,此時可用健側或健康人相同部位的大小作預測。以減少設計上的誤差。
(三)供皮瓣區與皮瓣類型的選擇:選擇的原則大致有以下幾點:
1.選擇皮膚質地、顏色近似的部位為供皮瓣區;
2.以局部、鄰近皮瓣,安全簡便的方案為首選;
3.應儘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延遲”及間接轉移;
4.皮瓣設計面積大小,應比經切除疤痕松解後的實際創面還要大20%左右;
5.應儘量多選用血運豐富的軸型皮瓣或島狀皮瓣移植。
(四)逆行設計:逆行設計或“剪裁試樣”是皮瓣設計必不可少的步驟,其大致程式如下:
1.先在供皮瓣區繪出缺損區所需皮瓣大小,形態及蒂的長度;
2.用紙(或布)按上述圖形剪成模擬的皮瓣;
3.再將蒂部固定於供皮瓣區,將紙型(或布型)掀起、試行轉移一次,視其是否能比較鬆弛的將缺損區覆蓋,如此在病床上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和可以耐受的體位,模擬比試的設計方法叫逆行設計,也叫皮瓣逆轉設計法,它是防止設計脫離實際情況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手術前討論時是不可忽視和省略的,因為只有通過這種逆行設計才能檢驗我們所設計的皮瓣,其具體大小,位置、形狀能否與缺損區吻合,病人對這種體位能否耐受。
(五)皮瓣的形成:皮瓣形成時應注意皮瓣的血液循環,皮瓣形成後早期的營養供應主要依靠蒂部血液循環供應,以維持其活力。任意皮瓣長與寬的比例一般不宜超過2:1,在面頸部由於血液循環良好,長寬比例可略為增至2.5~3:1,超過一定的比例皮瓣遠端即可出現血運障礙或壞死,設計皮瓣時還應使蒂部略寬,並循環主要血管的走行方向,以保證血液循環。對皮膚的血管結構研究逐步深入,將皮膚動脈繪製成一模式圖可供形成皮瓣時掌握層次的參考。皮瓣的動脈供應固然重要,但其靜脈回流亦不可忽視,如果靜脈回流不佳時,則皮瓣腫脹或起水泡並變為暗紫色,最後由於嚴重組織腫脹壓迫動脈,使血流完全阻斷,皮瓣壞死。 滋養皮瓣的主要血管在皮瓣深層組織中,大型皮瓣分離時須包括深筋膜,以保護在皮下脂肪深面的血管網。如果感到皮瓣太厚影響修復後的局部功能或外貌時,可在皮瓣轉移成活3~6月後,再分次將脂肪切除(即去脂術)。
總之,瘢痕治療有很多方法,也有較好的療效,但有兩點應該知道。第一,現有的醫療水平無論是何種疲痕一旦形成後,均不能變回正常皮膚:即大疤能做小,小疤不能做沒;第二,疲痕的治療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同的瘢痕,需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一定要與醫生密切配合,通過一段時間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注意事項

燒傷疤痕康復注意事項
燒傷病人的救治,不僅限於保住生命,還必須使其功能康復、膚色恢復正常,達到生活自理進而回歸社會。因此燒傷疤痕康復注意事項是不少人最為關心的問題,燒傷疤痕康復是現代燒傷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及時正確的疤痕康復治療,可明顯改善燒傷癒合質量,降低殘疾率。
正確把握手術整形時機,防止殘疾。對於功能部位的疤痕攣縮,如手部疤痕、眼部疤痕、頜頸部疤痕,在疤痕穩定後應儘早手術,特別是兒童,更應早治療,可適當提前整形。否則,可引起關節、骨骼發育異常及血管神經短縮,導致殘疾。在康復期還應注意一下事項:
1、皮膚清潔衛生要注意。在燒傷創面剛癒合時,仍有少量分泌物和藥痂,此時細菌容易快速繁殖,加上表皮薄嫩,結構和功能都不完善,因此很容易發生感染、破潰。在燒傷疤痕康復期間,可使用中性清潔劑進行清洗,清洗後使用抗疤痕藥物等治療。
2、要避免過度磨擦和過度活動。這是由於疤痕表皮結構和功能不完善,使表皮較易受到損害,一些不恰當的治療可能加重損傷。在套用抗疤痕藥物時,不宜過度用力按摩,也不宜過長時間按摩,這樣會造成表皮與纖維板層分離形成水皰或血皰,關節部位過度活動,同樣會導致表皮鬆動分離,起水皰。
3、如果是下肢燒傷,不宜過早下地活動.這是由於疤痕表皮薄弱,而其下血管結構及功能又不完善,不能抵抗重力的內壓,而在站立時下肢創面會因毛細血管破裂而發紫,甚至出血,這樣會加重疤痕增生,不利於燒傷疤痕康復。因此不宜過早下地活動,比較適宜的時機一般在3個月左右。並且在下地前最好使用壓力套保護,這樣可減輕疤痕充血。
4、對於水皰應及時引流,避免感染形成潰瘍。燒傷疤痕康復時,新生表皮由於各種刺激,易發生鬆動,形成水皰,而出現水皰後若不及時正確處理,往往發生感染,形成潰瘍。一般應在水皰消退潰瘍癒合後再實施抗疤痕治療。
燒傷疤痕飲食注意事項
燒傷疤痕患者營養飲食方面注意如下:
1、根據病情和病程,供給適量的營養素,做到飲食上的平衡。
2、須根據食慾和消化吸收功能進食。
3、注意根據燒傷部位,確定食物類型。
4、注意患者的飲食習慣和口味,給予適當的飲食。
5、有機磷化學燒傷的患者,每天可給予綠豆湯,每天 2 次,連續 7 天,有較好的解毒效果。磷燒傷後忌進食牛奶和含脂肪較高的食物。

增殖期的護理

1.疤痕皮膚的護理:
a.癒合後的皮膚經常用溫水(水溫38℃~39℃)浸浴,以柔軟的毛巾塗以中性肥皂輕拭疤痕,去除皮屑,但需注意不損傷表皮。
使用矽膠貼,利用其水化作用、靜電場作用、矽油作用的物理作用幫助預防和減少疤痕的產生。
b.塗抹疤痕平軟膏,保持疤 痕滋潤,抑制疤痕生長。
c.用中藥五加皮湯浸泡疤痕皮膚,每日1次,可減輕水腫,促進淋巴靜脈回流。
d.包紮彈力繃帶。注意避免牽拉與摩擦疤痕,以免引起 水泡、破潰。
2.壓力療法:
在一定的壓力下,疤痕組織中毛細血管會栓塞,使疤痕組織缺氧,膠原速度變慢。燒傷後14天以上才癒合的創面可能會產生增生性疤痕,套用壓力療法可預防增生性疤痕。
3.功能鍛鍊:燒傷病人功能部位的疤痕,在套用壓力套或彈力繃帶包紮後,宜進行體操和牽拉運動。運動時忌過度牽拉以免疤痕破潰加重疤痕增生。在做功能鍛鍊時,應制訂一個長遠計畫,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能取得療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