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療

光療法即利用光線的輻射能治療疾病的理療法。光療主要有紫外線療法、可見光療法、紅外線療法和雷射療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療
  • 釋義:用光線的輻射治療疾病
  • 方法:理療法
  • 種類: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雷射
發展,分類,紅外線療法,光動力療法,可見光療法,紫外線療法,雷射療法,雷射防護,聯合套用,

發展

光療就是套用日光、人造光源中的可見光線和不可見光線防治疾病的方法。光療始於日光療法,早在公元2世紀就有了日光療法的記載。人工光源始於18世界末,至19世紀中,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等相繼形成,隨後於臨床治療的各領域中得到廣泛的套用和不斷發展。

分類


光療主要有紫外線療法、可見光療法、紅外線療法和雷射療法。
紅外線作用於人體主要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腫脹消退、鎮痛、降低肌張力、緩解肌痙攣及乾燥滲出性病變。
紫外線作用於人體,光能量引起一系列化學反應,有消炎、止痛、抗佝僂病的作用,常用以治療皮膚化膿性炎症和其他皮炎、疼痛症候群、佝僂病或軟骨病等;波長310-313nm範圍的紫外線稱之謂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集中了紫外線中生物活性最強的部分直接作用皮膚患處,同時過濾掉對皮膚有害的不良波段紫外線,副作用小,作用於皮膚角質層,起效時間短,見效快。已在各大醫院廣泛用於銀屑病、白癜風、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特應性皮炎、掌跖膿皰病、玫瑰糠疹、斑禿、副銀屑病、皮膚慢性潰瘍、蕈樣肉芽腫等疾病的治療。
可見光就是人眼能看到的光線。用可見光治療疾病的方法為可見光療法。主要包括紅光、藍光、藍紫光及多光譜療法。紅光具有興奮作用;黃光、綠光與紅光作用相反;藍紫光可用於治療核黃疸。
雷射為受激輻射光放大產生的光,具有發散角小、方向性好、光譜純、單色性好,能量密度高、亮度大,相干性好等特點,具有熱效應、機械效應、電磁效應。可用於許多疾病的診治。

紅外線療法


紅外線的波長為760 nm~50µm,屬不可見光。紅外線的主要作用基礎為熱效應。根據生物學特點,紅外線可分為兩段,其一是長波紅外線,波長1.5~15µm,又稱遠紅外線。其二是短波紅外線,波長760 nm~1.5µm,又稱近紅外線。紅外線的光量子能量低,主要生物學作用為熱效應而無光化學作用。人體皮膚和皮下組織是吸收紅外線的主要區域,由於皮膚表皮各區對不同波長的紅外線吸收率是不同的,長波紅外線只能達到0.05~1mm深度,短波紅外線可深達 1~10mm,皮膚經紅外線照射後出現充血,表現為境界不清顏色不均勻的紅色的熱紅斑。停止照射後,約1~2小時紅斑完全消退。反覆多次照射後皮膚上可出現不均勻色素沉著。其特點為沿皮膚血管的網狀花斑,形狀如大理石紋。
皮膚及表皮下組織將吸收紅外線能量轉變成熱,熱可以引起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局部血循環改善,組織的營養代謝增強,血液淋巴循環的加速,促進了組織中異常產物的吸收和消除。紅外線的溫熱作用降低了感覺神經的興奮性,干擾了痛閾,故紅外線療法對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如神經痛)均有一定的鎮痛作用。熱可使肌梭中γ傳出神經纖維的興奮性降低,牽張反射減弱,致使肌張力下降,肌肉鬆弛,如在胃腸平滑肌痙攣時,可使胃腸蠕動減弱,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消除;又能使組織內血循環加快,滲出增加,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周圍出現白細胞移行浸潤,吞噬細胞功能增強,抗體形成增多。由於免疫力增強,故對淺層組織的慢性炎症有吸收作用。
紅外線治療的適應徵廣泛,主要用於緩解肌痙攣,改善血運,止痛。例如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肌腱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神經炎、皮膚潰瘍、攣縮的瘢痕等。禁忌症為高熱患者、出血傾向者、活動性肺結核及重症動脈硬化等。
紅外線輻射器主要為紅外線燈、石英紅外線(鎢絲伸入充氣的石英管中構成)、光浴箱。

光動力療法

即以長波紫外線與某些光敏性藥物結合治療皮膚病,或稱黑光療法或光化學療法。可口服光敏性藥物如8-甲氧基補骨脂素、三甲基補骨脂素(TMP),藥物分子在長波紫外線照射下吸收其能量而被激活,並與細胞內DNA鏈上的兩個胸腺嘧啶發生共價結合,形成胸腺嘧啶二聚體,通過光加成效應,光敏劑與胸腺嘧啶鹼形成C4-環丁型光加成物,致細胞損傷、受抑或死亡。

可見光療法


可見光能引起視網膜的光感,其波長為760~400nm,由紅、橙、黃、綠、青、藍、紫等七色光線組成。可見光的療法包括紅光、藍光、藍紫光及多光譜療法。可見光的治療作用主要是熱作用和光化學熱效應。可見光能引起視覺。人和動物的晝夜節律以及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節律與自然界的照明節律(日夜交替)有密切的聯繫。紅色、橙色、黃色光能使呼吸加快加深,使脈率增加;綠色、藍色、紫色光可引起呼吸減慢變淺及脈率減慢;藍光和紫光則降低神經的興奮性,有鎮靜作用;紅光提高神經的興奮性,有刺激作用。同時可見光還有加強糖代謝、促進氧化過程、加強垂體功能、提高腦皮層功能、加強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1970年代以來,可見光用治療新生兒核黃疸。膽紅素對波長400~500nm左右的光線吸收最強,最大吸收波段為420~460nm ,屬藍紫光段。膽紅素吸收藍紫光後,經分解成為一系列的轉化物,逐漸變成淡黃色的低分子水溶性化合物,迅速從尿液排出。光照時皮膚血流可增加224%,這有利於將體內深部的膽紅素帶到皮膚淺層組織處接受照射。經藍光照射後患兒黃疸消退,血清膽紅素下降,排出綠色和深棕色的稀糞。
可見光療法的適應徵和禁忌征基本同紅外線療法。需要作用較深、範圍較大切較均勻的熱效應是主選可見光。
臨床套用的可見光光源主要是鎢絲白熾燈,光譜約為4.8%為可見光,95%%為紅外線。若做單色光照射,可在燈頭下加一濾光板。

紫外線療法


紫外線是光譜中位於紫光之外、波長小於紫光的不可見光線,其波長為400~180nm。光量子能量高,有明顯的光化學效應。
醫用紫外線分為三段:①長波紫外線(400~320nm);②中波紫外線(320~250nm);③短波紫外線(250~180nm)。太陽光中含有大量的紫外線,但大氣層幾乎將短波紫外線吸收殆盡,故輻射到地面的只有長、中波紫外線。短波紫外線可靠人工光源獲得。
紫外線的生物學作用

①紅斑反應:即以一定劑量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後,經過一定時間,照射皮膚上呈現的邊界清楚、均勻的充血反應。皮膚對紫外線的吸收與其波長有關。紫外線波長越短,透入皮膚深度越淺,因此,短波紫外線和中長波紫外線大部分被皮膚角質層和棘細胞層吸收。紫外線照射後必須經過一定時間才能出現紅斑反應,這段時間即為潛伏期。潛伏期的長短與紫外線的波長有關。長波紫外線紅斑的潛伏期較長,一般為4~6小時,短波紫外線紅斑的潛伏期較短,一般為1、5~2小時,紅斑反應於12~24小時達到高峰,之後逐漸減退。紫外線紅斑的本質是一種光化性皮炎,屬於非特異性炎症。紫外線產生紅斑的機理有4種學說:一是組胺說。紫外線對組織蛋白質的變性分解作用,使組織內的組氨酸分解,形成組胺,組胺的釋放,引起真皮乳頭層毛細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強,表現為皮膚充血,出現紅斑反應。但紅斑的形成非單純的組胺作用;紫外線作用於棘細胞的溶酶體膜,釋放出水解酶等多種酶,使蛋白分解,血管擴張形成紅斑;前列腺素是引起紫外線紅斑重要活性物質,而激肽、組織胺是輔助因素;紫外線使血管內皮細胞變性,導致激肽產生,出現紅斑。
紅斑處血管擴張,血壓降低,白細胞增多,吞噬能力增強,明顯提高免疫能力。因而紫外線照射具有消炎、止痛、鎮痛及抗感染的作用;又能加速組織再生,可用於傷口不愈的慢性潰瘍。對肌肉和神經的風濕性炎症或表淺的急、慢性化膿性炎症有良好的效果,但對結核性炎症可加劇病灶擴散,因而不宜採用。
一定劑量的紫外線照射後,經過一定的時間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色素沉著。長波紫外線照射後黑色素沉著強,短波紫外線照射後色素沉著弱。黑色素可與紫外線照射下皮膚光化學過程產生的自由電子和其他化學自由基結合,防止它們對機體的損害。皮膚色素沉著的機理是:紫外線可作用於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加強黑色素細胞刺激素的分泌,從而促使黑色素細胞(表皮與真皮間的分泌細胞)內的黑色素顆粒從還原狀態變成氧化狀態,加強表皮細胞對黑色素顆粒的吞噬作用,使皮膚色素沉著加強。利用紫外線的色素沉著作用,可以治療白癜風,尤其是長波紫外線與光敏劑配合。
② 對鈣磷代謝的影響。紫外線可以使人體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3,維生素D3具有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及骨組織鈣化作用。可以治療小兒佝僂病和成人軟骨病。另外,鈣離子對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和神經興奮性的作用,可以減輕過敏反應,是紫外線脫敏的機制之一。
③ 調整和改善神經、內分泌、消化、循環、呼吸、血液、免疫等系統的功能。
④ 紫外線的殺菌作用: DNA主要存在於細胞核的染色體內,是細胞繁殖、發育、生長的核心。DNA對中、短波紫外線有強烈的吸收作用。故波長220~300nm的紫外線有殺菌作用。利用紫外線的殺菌作用,可以消毒清潔創面,治療皮膚、黏膜、傷口、竇道、瘺管等的各種感染。
大劑量的紫外線可以引起RNA破壞、蛋白質分解和蛋白變性,與對DNA的破壞一致,是紫外線殺菌消毒、清潔創面的機制之一。利用光敏劑加強紫外線對DNA、RNA的抑制作用,可以治療牛皮癬等增殖性皮膚疾病。
另外紫外線達到一定強度時,可以破壞組氨酸、蛋氨酸、酪氨酸等,這些胺基酸都是酶的活性中心,一旦被破壞導致酶功能喪失,從而影響細胞功能,這也是紫外線殺菌機制之一。
⑤機體對紫外線的敏感性常受多種因素(季節、年齡、膚色、身體狀況、用藥情況等)的影響。春季機體對紫外線敏感性較高,夏季最低。常在室外勞動的人、運動員、農民、學生、軍人對紫外線敏感性低,在室內、坑道等處工作的人員敏感性高。青春期對紫外線敏感性高,幼兒及老人敏感性低。皮膚色素淡者敏感性高,膚色深者敏感性低。女性月經前敏感性高,經後敏感性低。妊娠期敏感性高而分娩後敏感性低。機體營養佳者敏感性高,差者敏感性低。肺結核、甲狀腺功能亢進、濕疹、紅斑狼瘡、急性心肌炎、急性腎炎、惡性腫瘤、卟啉症、煙酸缺乏症等的患者對紫外線敏感性升高;而慢性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神經系統損傷患者敏感性低下。服用不同藥物後對紫外線敏感性亦不同。如維生素B1、磺胺藥物、氯丙嗪、異丙嗪、灰黃黴素、四環素、雙氫氯噻嗪等可增加對紫外線的敏感性。身體各部位對紫外線的敏感性也不同,軀幹、胸腹敏感性高、顏面、頸部、手足背部敏感性較低。
紫外線的病理作用
有致癌(皮膚癌)和光過敏作用(體內的光過敏劑與光線共同作用,損傷機體組織)。因此紫外線工作者應保護眼和皮膚,採用光防護劑(如苯酚類物質)或戴手套和防護眼鏡。
紫外線的臨床套用
分預防套用及治療套用。在感冒、流感、百日咳、猩紅熱、白喉、風濕熱等流行期,病人照射紫外線可使症狀減輕,健康人尤其是小兒照射有預防作用。紫外線照射又有預防佝僂病的作用。多用氬氣水銀石英燈管進行紫外線治療。
治療套用的適應症為
①內科疾病,如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哮喘和肺結核病等。對肺結核患者劑量要小,逐步增加,體溫超過37.5℃或咯血時即停止照射。
②外科疾病,如創傷、燒傷、皮下化膿性炎症、手術後感染、淋巴結炎、乳腺炎、丹毒等。
③神經精神系統疾病,如周圍神經炎、多發性神經炎、神經痛、神經症等均可採用亞紅斑量或紅斑量治療。
④皮膚科疾症,如皮膚化膿症、銀屑病、玫瑰糠疹、斑禿、濕疹、白癜風等。另帶狀皰疹經紫外線照射後, 組織中酶的活性升高, 物質代謝增強, 炎性滲出吸收, 皰疹消退, 具有鎮痛及預防繼發感染的作用。
⑤婦科疾病,如附屬檔案炎、宮頸炎陰道炎等。
⑥兒科疾病,支氣管炎、肺炎、佝僂病等。
⑦五官科疾病,如咽炎、扁桃體炎、外耳道炎等。
禁忌證為
重症心腎疾病者、活動性結核病、光敏性疾病、中毒伴發熱、急性腫瘤的局部。
紫外線照射劑量常用生物劑量測定法計量(紫外線照射皮膚產生最小紅斑所需時間為一個生物劑量)。紫外線照射可分全身照射和局部照射,局部照射劑量常用亞紅斑量(無肉眼可見紅斑反應)、紅斑量(有肉眼可見紅斑反應)等計算。

雷射療法


雷射為受激輻射光,具有發散角小、方向性好、光譜純、單色性好,能量密度高、亮度大,相干性好等特點,具有熱效應、機械效應、電磁效應。可用於許多疾病的診治。
雷射的生物學效應

熱作用:主要是可見光區和紅外光區的雷射所引起的。熱作用引起組織升溫隨雷射能量的上升而上升。在臨床治療中利用雷射熱效應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雷射能量。
壓強作用:雷射的能量密度極高,產生的壓力很大。利用雷射壓強治病如紋身的去除、泌尿系統結石也可用雷射的壓力將之擊碎而排出。
光化作用:生物大分子吸收雷射光子的能量而被激活,產生受激原子、分子和自由基,引起機體內一系列的化學改變,叫做光化反應。光化反應可導致酶、胺基酸、蛋白質、核酸等活性降低或失活。
電磁作用:雷射是電磁波,其電場強度很高,可用於治療腫瘤。
生物刺激作用:低強度的雷射照射可以影響機體免疫功能,起雙向調節作用,可以增強白細胞的吞噬作用。適當劑量可以抑制細菌生長,促進紅細胞合成,加強腸絨毛運動,促進毛髮生長,加速傷口和潰瘍的癒合,促進骨折的骨痂生長,加速癒合,對神經組織損傷能加速修復作用,增強腎上腺功能,增強蛋白質的活性等。
雷射在臨床治療中的作用

高強度的雷射
高強度的雷射是指雷射作用於生物組織後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其輸出功率在瓦極以上。在臨床中主要是用強雷射使受照組織凝固、止血、融合和氣化,或者將病變組織切除掉。
廣泛套用於外科手術,如食管疾患、胃腸吻合術、需手術的肝膽疾患、燒傷的切痂治療、尿道狹窄、前列腺癌、甲狀腺手術、乳房手術、顱內腫瘤手術、各種肛門手術等,以及各種皮膚科疾患如疣及疣狀痦、血管病變、皮膚惡性腫瘤等。
低強度的雷射
低強度的雷射能夠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加速潰瘍和傷口癒合、加速骨折癒合、有明顯的消炎止痛作用,且能促進膽汁的分泌、脾的造血功能以及調節內分泌系統。
套用於帶狀皰疹、酒渣鼻、多形紅斑、蕁麻疹等皮膚疾病,頸椎病、腰間盤突出、肩關節周圍炎、肌纖維織炎、急慢性損傷、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支氣管哮喘、關節炎、宮頸糜爛、慢性盆腔炎、面神經麻痹、血管性頭痛、神經痛、外耳道濕疹、過敏性鼻炎、咽炎等。

雷射防護


輸出功率在500mV以上的高功率雷射器對人體損傷程度較大,其可見光和近紅外區的漫反射光也是危險的。
眼的防護
眼的防護主要使用防護鏡(反射式、吸收式、變色式、警告式)
皮膚的防護
對超過閾值的雷射,穿上白色工作服、戴手套,不能讓雷射直射皮膚,防止反射、散射光照射皮膚
雷射工作者要定期做健康檢查。

聯合套用


小劑量紫外線照射後,DNA 和 RNA 的合成先被抑制而後合成加速,可以促進肉芽、上皮組織的生長和傷口的癒合。用於治療各期壓瘡均有較好療效。此外,紫外線照射還能擴張血管,加速血流,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強局部營養,提高
機體免疫功能。大量的動物實驗及臨床實踐已表明,低能量雷射照射,具有良好的抗炎和組織修復功能,可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提高紅細胞攜氧量,增強機體免疫能力,刺激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和肉芽組織的新生,從而促進創面癒合。 近幾年,外學者研究發現半導體雷射抗炎抗感染作用優於其他低能量雷射,其作用機制主要通過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減輕炎症的滲出、充血、水腫,通過激活巨噬細胞系統的功能,提高人體全身及局部免疫力,起到抗炎、抗感染的作用,雷射照射促進了新生血管的形成及生長,並使細胞核心糖核酸及糖原的含量增加,成纖維細胞增生,肉芽組織生長,導致新生上皮組織再生,半導體雷射還能使細胞漿內 RNA 及細胞核中 DNA 含量平衡增加,促使蛋白質合成,從而刺激創面癒合。紫外線聯合半導體雷射治療褥瘡,抗菌消炎作用好,能加快傷口癒合的速度,且不易反覆,對褥瘡治療確切有效,且操作簡單、安全,值得臨床推廣,結合套用。但對於輕中度褥瘡治癒率更高,治癒時間更快,提示臨床護理應及時發現,儘早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