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掌駱駝羹

熊掌駱駝羹

駱駝背上的駝峰,有單峰的,有雙峰的,裡邊都是脂肪,這是美食,而且被古人稱為陸上的"八珍"之一。駝峰和熊掌(MS還有鹿唇)

齊名,味醇汁濃,鮮香可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熊掌駱駝羹
  • 主要原料駝峰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口味:鮮香可口
  • 菜系:家常菜
簡介,八珍,八種珍食烹飪法,周代八珍,全區別於周代八珍的兩種新八珍,另一種八珍為:,明清時,有水陸八珍:,上八珍:,

簡介

齊名,味醇汁濃,鮮香可口。

八珍

說起八珍,毛又忍不住八一八:
八珍是最早的八種珍貴食品的烹任方法。《周禮·天官·膳夫》記:“凡王之饋,食用
六穀,膳用六牲,飲用六清,羞用品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醬用百有二十瓮。王日一舉
,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樂侑食。”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天子的飯食用六穀,用六
種牲畜,飲用六種飲料,佐羞有一百二十品。珍羞有八種,醬醋品有一百二十瓮。天子
每日三餐,所用鼎具和盛肉盛菜用的俎具各十二個。進餐時要伴樂,以勸天子多食。這
里,六穀指:禾余(稻)、黍(黃米)、稷(穀子)、粱(高粱)麥、菰(茭白)。六
牲指:牛、羊、豕、犬、雁(鵝)、魚。六清指;水、漿(醪,也就是較濃之汁)、醴
甜酒)、涼(水酒)、醫(梅漿)、酏(稀粥)。又有六魯:糜(駝鹿)、鹿、熊、
麇(獐)、野豬、兔。六禽:雁、鶉(鵪鶉)、〔晏鳥〕鳥、雉、鳩、鴿。所謂八珍
是指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提手邊一壽〕珍、漬、熬、肝 。

八種珍食烹飪法

這八種珍食烹飪法,翻譯過來就是——
淳熬:《禮記·內則》解釋:“淳熬,煎醢,加於陸稻上,沃之以膏”。醢就是肉
醬。把肉醬蓋在糯米做的飯上,澆入動物脂油。
淳母:《禮記·內則》解釋;“淳母,煎醢,加於黍食上,沃之以膏”。同淳熬類
似,只是淳母是把肉醬澆於谷米飯上。實際上,淳熬、淳母就是今日之蓋澆飯
炮豚、泡牂(羊):炮字始於殷代的炮刑,就是以炭加熱使銅柱變燙,讓罪人站於
熱柱之上。炮烙用於烹飪,就是在急火上烘烤渾豬、渾羊。《禮記·內則》解說:“炮
,取豚若將(應該為牂——母羊),〔圭立刀〕之刳之,實棗於腹中,編萑以苴之,塗
之以謹蜍。炮之,塗皆乾,掰之。濯於以摩之,卻其〔顫字右邊換成皮〕,為稻粉〔米
蚤〕溲之以為酏,以付豚,煎諸膏,膏必減之。鉅鑊湯,以小鼎薌鋪於其中,使其湯毋
減鼎,三日三夜毋絕火,而後調之以醯醢。”》《禮記》中所記這炮法,就是宰殺小豬
與肥羊後,去臟器,填棗於肚中,用草繩綑紮,塗以粘泥在火中燒烤。烤乾粘泥後,掰
去乾泥,將表皮一層薄膜揭去。再用稻米粉調成糊狀,敷在豬羊身上。然後,在小鼎內
放油沒豬羊煎熬,鼎內放香草,小鼎又放在裝湯水的大鼎之中。大鼎內的湯不能沸進小
鼎。如此三天三夜不斷火,大鼎內的湯與小鼎內的油同沸。三天后,鼎肉豬羊酥透,蘸
以醋和肉醬。
〔躊換成提手〕珍:就是取牛、羊、豬、鹿、獐等食草類動物的裡脊肉,反覆捶打
,去其筋腱,搗成肉茸。〔躊換成提手〕字和搗字通義。《禮記·內則》:“〔躊換成
提手〕珍,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月灰〕,每物與牛若一,捶,反側之,去其餌,熟
,出之,去其〔顫右邊換成皮〕,柔其肉。”意思是這些動物的裡脊肉反覆搗捶,烹熟
之後再除去膜,加醋和肉醬調和。
漬:《禮記·內則》:“漬,取牛肉必新殺者,薄切之,必絕其理,湛諸美酒,期
朝而食之,以醢著醯、〔酉意〕。”新鮮牛肉,橫向紋切成薄片,在好酒中浸泡一天,
用肉醬、梅漿、醋調和後食用。〔酉意〕梅漿。
熬:《禮記·內則》:“捶之去其〔顫右邊換成皮〕,編萑,布牛肉焉,屑桂與姜
以灑諸上而鹽之,乾而食之。施羊亦如之。施麋、施鹿、施麇,皆如牛羊。欲濡肉,則
釋而煎之以醢。欲乾肉,則捶而食之。”意思是:將生肉搗捶,除去筋膜,攤放在蘆草
編的蓆子上,把姜和桂皮灑在上面,用鹽淹後曬乾了就可以吃。想吃帶汁的,就用水把
它潤開,加肉醬煎。想吃乾肉,就搗捶軟後再吃,類似今天的牛肉干
肝〔勞字的力換成月〕:“取狗肝一,幪之以其〔勞字的力換成月〕,濡灸之舉其
〔礁字換成火字邊〕其〔勞字的力換成月〕,不蓼。”取一個狗肝,用狗網油覆蓋,架
在火上燒考。〔勞字的力換成月〕,就是網油。等濕油烤乾,吃時不蓼。蓼,水蓼,當
時用以佐食。“取稻米舉〔米蚤〕溲之,小切狼〔月蜀〕膏,以與稻米為酏。”以水調
和稻米粉,加小塊狼脯脂油,熬成稠粥。
八珍之外,另有一種烹飪方法:糝。《禮記·內則》解說:“糝,取牛羊豕之肉
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將牛、羊、豬肉三等分。兩
份稻米粉一份向合成餅,入油煎。類似今天的肉餅。
周天子那個時代,帝王以食肥腴為貴。《詩經》:“博碩肥〔月盾〕”〔月盾〕就
是肥豬。那時,祭供和食用都要選肥豬肥羊。甲骨文“豕”字,就是牡豬去勢之象。古
人早就發明了閹割法,通過閹割,使豬肉肥腴。周代已開始肢解以後食肉,粗把豬解成
七部叫做“七體”,細分作二十一部叫做“體解”。各部都委以名稱。如胾(大塊肉)、
朊(兩側肉)、〔月每〕(裡脊肉)、〔月灰〕(夾脊肉)。以豬
為例,當時豬的各部中,最珍貴者,竟是非常肥膩的“項臠”,就是豬脖子下垂下的那
部分肥膘,今天稱作“糟頭肉”者。《晉書·謝混傳》記:“元帝始鎮建業,公私窘罄
。每得一豚,以為珍膳,項上一臠尤美,輒以薦帝。群下未嘗敢食,於是呼為(禁臠)
。”那時,項臠都是敬獻皇帝的,群臣們不敢食用,所以稱作“禁臠”。
那時古人好用棗、栗、飴、蜜,好用脂油,好煎熬炮炙,好為羹。其羹,牛肉配嫩
豆苗,羊肉配芹菜,豬肉配薇菜。好用各種醬品。吃乾肉片用蟻卵醬,吃乾肉粥用兔肉
醬,吃熟麋肉片用魚肉醬,吃魚片用芥醬,吃胡米飯用螺肉醬,吃稻米飯用狗肉醬,燒
魚用魚子醬,燒雞用肉醬,共有醬一百二十種。
那時古人好用六,六穀,六牲,六獸,六禽。又告誡六種物有毒,禁食。這六種物
是:夜裡叫而且身上發臭的牛,毛零亂而且有膻氣的羊,夜盲而且身上帶腥氣的豬,羽
毛乾枯叫聲乾啞的禽,尾巴脫毛的騷狗,脊背發黑一腿上有潰爛斑跡的病馬。
又告誡:“不食雛鱉。狼去腸,狗去腎,貓去正脊(山貓去脊骨),兔去尻(脊骨
尾端),狐去首,豚去腦,魚去乙(魚眼旁邊的骨頭),鱉去醜(就是竅)。”“雛尾
不盈握,弗食舒雁翠、鵠、鴞胖、舒鳧翠、雞肝、雁腎、鴇奧、鹿胃。”小鳥的尾巴不
滿一握的,鵝和鴨的尾,天鵝和貓頭鷹肋旁的薄肉,雞肝,大雁的腎,鴇(一種比雁大
的鳥)的脾腺,鹿胃,都不能吃。

周代八珍

周代八珍,本來是八種珍食的烹飪方法,後來成為了珍貴食品的代名詞,《三國志
·魏·衛覬傳》:“飲食之餚必有八珍之味。”鮑參軍有詩:“八珍盈雕俎,綺餚紛錯
重。”隨年代推移,八珍內容不斷得以豐富。唐詩中杜甫有“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
盤行素鱗”“黃門飛〔鞍字右邊換成空字〕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之句,說明當時
徹廚八珍中已經有了駝峰白魚這兩道菜,水產與山貨都進了八珍。

全區別於周代八珍的兩種新八珍

元代,史料提供,
出現了完全區別於周代八珍的兩種新八珍。據元無名氏《饌史》記,這兩種新八珍,一
種為;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蟬。其中、龍肝,劉若愚《
明宮史·火集》記,明宮中十月吃龍卵,實際為白牡馬之卵。類推,龍肝很可能是白馬
這類的肝。鴞,就是貓頭鷹。酥酪蟬,“以羊脂為之”。《六研齋筆記》:“乃今之抱
螺酥也,其形與螺初不肖,而酷似蟬腹。”是一種類似蟬腹的奶製品。

另一種八珍為:

醍醐(高級奶油)、麇吭(小獐的頸項)、野駝蹄、鹿唇、乳麋(小麋鹿)、天鵝炙、
紫玉漿、玄玉漿(玉漿即今之馬奶子)。

明清時,有水陸八珍:

海參魚翅、魚脆骨魚肚、燕窩、熊掌、鹿筋、蛤士模。
有山八珍:熊掌、鹿尾、象鼻(一說犴鼻)、駝峰果子狸、豹胎、獅乳、獼猴頭。有
八珍魚翅魚唇海參鮑魚裙邊干貝、魚脆骨、蛤士蟆。後又有上中下之分
,而且有兩套關於上中下八珍的說法。

上八珍:

A:猩唇、駝峰、猴頭、熊掌、燕窩、鳧脯、鹿筋、黃唇膠。B:猩唇、燕
窩、駝峰、熊掌、豹胎、鹿筋、蛤士蟆、猴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