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太行山國家獼猴級保護區

焦作太行山國家獼猴級保護區

焦作太行山國家獼猴級保護區 ,位於河南省濟源市、沁陽市、修武縣、輝縣市4縣市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2°02′--113°43′,北緯34°54′--35°43′,總面積56600公頃。保護區由河南省政府1982年批建的濟源保護區和1991年批建的沁陽松嶺保護區合併而,主要保護對象為獼候及森林生態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焦作太行山國家獼猴級保護區
  • 地理位置:河南省濟源
  • 占地面積:56600公頃
  • 類型:保護區
簡介,自然環境,生物資源,獼猴保護,管理狀況,旅遊資源,

簡介

焦作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1982年經省政府批准在國有濟源愚公林場、漭河林場、邵原林場、黃楝樹林場的基礎上建立了濟源獼猴省級自然保護區,在原濟源縣太行山集體林區建立太行山禁獵禁伐區。1991年經省政府批准建立了沁陽白松嶺自然保護區,1994年輝縣市政府建立了石門溝縣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國務院批准在以上四個保護區和國有修武林場、焦作市林場的部分林區的基礎上,合併成立了“河南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函([1998]68號),總面積56600公頃,以獼猴、金錢豹等野生動物為主要保護對象。該保護區位於河南省北部濟源、沁陽、修武和輝縣四縣(市)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2°02′-112°52′,北緯34°54′-35°16′。

自然環境

保護區所處的南太行山前平原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瀕漳河與河北省毗鄰,西依太行與山西省接壤,是中國第二、三階梯過渡地帶,地勢基本呈現西高東低態勢,由山地、丘陵、山間盆地和平原構成,生物多樣,資源豐富。包括安陽、新鄉鶴壁、焦作、濟源5個地市,總面積為24343.1平方公里。總人口為1654.83萬人,人口密度約為679.8人/平方公里。
南太行山前平原地處北暖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水熱條件適宜。年平均氣溫13.6℃,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眾多河流加上豐富的地下水資源,灌溉條件十分優越。除此之外,人工修築的引沁渠、廣利渠和引黃水渠——共產主義渠,以及南水北調工程途經此地,進一步地最佳化了灌溉條件,使得這裡成為中國重要的小麥、水稻、玉米等糧棉生產基地。90年代初,溫縣小麥畝產破千斤,成為黃河以北第一個畝產噸糧縣。
該區是中國華北平原和山西高原的交接帶,南太行東側為地質帶上的大斷裂,在燕山運動期間,斷裂帶以西隆升成高原,以東沉降為平原,中間是絕壁林立、山峰巍峨挺拔的太行斷崖。南北走向的太行斷崖經東西走向的安陽河淇河沁河丹河蟒河衛河、峪河等河流切割,形成了眾多的峽谷、懸崖、名泉、瀑布。濟源、焦作一帶因地下水資源豐富,地表泉水眾多,有“華北地下水庫”之稱。
該區位於歷史悠久、人類活動最頻繁的中原大地,人文景觀也相當豐富。著名的甲骨文發源地——殷墟位於安陽市,殷商以來的三千多年,該區曾幾度鼎盛,成為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留下了大量的古蹟和文物。

生物資源

區內維管束植物163科、734屬、1689種,其中二級國家保護植物3種,三級國家保護植物10種;共有陸生脊椎動物201 種,其中兩棲類4科、8種,爬行類8科、19種,鳥類39科、140種,獸類17科、34種。全區共有中國重點保護動物32種,其中一級保護5種,二級保護27種。區域內獼猴是亞洲分布的最北界,是華北地區唯一殘留的靈長類動物。2002年國家林業局以林計發[2002]121號文,批准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期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822萬元(國家投資411萬元,地方配套411萬元)。
本區地處太行山南段,區內山勢陡峻,溝深崖高,生物資源豐富,區系成份複雜,具有明顯的植被垂直帶譜,森林覆蓋率達70%,多為天然次生林,為我國暖溫帶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的區域之一。初步調查統計,區內有維管束植物166科、704屬、1836種,其中蕨類植物23科、47屬、93種,裸子植物36科3屬6種,被子植物130科、624屬、1558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連香樹、山白樹、太行花,領春木等14種;脊椎動物近300種,其中哺乳類40多種,鳥類167種,兩棲類8種,爬行類19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金錢豹、金雕、黑鶴、白鶴等30餘種。本區與山西太行山保護區毗鄰,都是當今世界獼猴分布的最北限,其主要保護對象太行獼猴為狒猴的華北亞種,現有20餘群2000多隻,是目前中國狒猴數量最多、面積最大的狒猴保護區,具有十分重要的保護價值。

獼猴保護

獼猴是太行山獼猴自然保護區常見的一種猴類,體長51~63厘米,尾長20~32厘米。體重4~12千克左右。頭部呈棕色,背上部棕灰或棕黃色,下部橙黃或橙紅色,腹面淡灰黃色。鼻孔向下。最常見的一種猴。個體稍小,顏面瘦削,頭頂沒有向四周輻射的漩毛,額略突,肩毛較短,尾較長,約為體長之半。四肢均具5指(趾),有扁平的指甲。其身上大部分毛色為灰黃色灰褐色,腰部以下為橙黃色,有光澤,胸腹部的腿部的灰色較濃。
不同地區和個體間體色往往有差異。面部、兩耳多為肉色,臀胝發達,多為紅色肉紅色,雌猴色更赤,眉骨高,眼窩深,有兩頰囊,雄猴身長55~62cm,尾長 22~24cm,體重8~12kg,雌猴身長40~47cm,尾長工8~22cm,體重4~7kg。多棲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溝谷和江河岸邊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屬群居性動物,一般都有十數頭或數十頭集群生活,猴群大小與棲息地環境優劣而有別。繁殖和缺食季節,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動範圍也較大。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山林區或石山上,毛長能耐寒。以樹葉、嫩枝、野菜等為食,也吃小鳥、鳥蛋、各種昆蟲,甚至蚯蚓、螞蟻。採食野果貪婪嗜爭,邊采邊丟,只食甜熟果子,未熟果卻丟棄,故猴群過處往往遍地斷枝棄果,因而對野果的可利用程度較低,必然要擴大覓食範圍,活動時間也往往較長。善於攀援跳躍,會游泳和模仿人的動作,有喜怒哀樂的表現。
集群生活,群居,一般30~50隻為一群,大群可達200隻左右。猴群大小與棲息地環境優劣而有別,一般都有十數頭或數十頭。繁殖和缺食季節,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動範圍也較大。一般於11月至12月發情。 次年3月至6月產仔,或3年生2胎,每胎產一仔,妊娠期平均為5個月左右。雌猴2.5-3歲性成熟,雄猴4-5歲性成熟,但最早於6-7歲參與交配。哺乳期約4個月。在飼養條件下壽命長達25~30年。其適應性強,容易馴養繁殖。
生理上與人類較接近,因此是生物學、心理學、醫學等多種學科研究工作中比較理想的試驗動物。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宣布,他們成功破譯出了獼猴的基因組,這是繼人類和黑猩猩之後,科學家破譯出的第三種靈長類動物基因組。13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將這一成果作為封面文章。這個名為“獼猴基因組測序和分析聯合體”的國際科研小組由來自35個機構的170多名科學家組成,他們在論文介紹中說,測序結果表明,獼猴的基因與黑猩猩及人類的基因相似度約為97.5%,而黑猩猩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則更高,二者共有的基因達99%。
獼猴是一種相對古老的靈長類動物,測序小組說,測序獼猴基因組將提供一個獨特視角,幫助人類更好地理解靈長類的進化路徑。如果說黑猩猩是人類“近親”的話,獼猴可以算是人類的“遠戚”,它和我們的祖先在大約2500萬年前“分道揚鑣”。測序小組負責人理察吉布斯說:“因為獼猴比黑猩猩在進化上離我們更遠,所以現在三種靈長類基因組相對比,更具研究價值。”
河南省焦作市的太行山是全世界獼猴自然地理分布的最北界,太行山獼猴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98年,國務院批准建立太行山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焦作的沁陽、博愛、修武以及焦作市區沿山地帶均屬保護區,總面積達到17215公頃。焦作太行山獼猴種屬純正,食性較廣,常食的植物有130多種,除了吃植物的果實以外,還吃樹葉,啃樹皮,嚼樹根等等。
經常可以看見伏羲大殿旁邊的山坡上,一大群毛色棕黃的猴子或追逐嬉戲,或三五成群地坐臥著曬太陽。不少遊客拿出餅乾、花生餵猴子,或與猴子合影,一派人猴同樂的景象。有的猴子煞是靈巧,遊客一站好,它就蹦到人的肩上作出親昵的樣子,待閃光燈一亮,它就會自動蹦下來。有的還會騎腳踏車、翻跟頭、跳“猴舞”。
在這裡養猴子的是“猴倌”。嚴格意義上講,猴子並不是他們餵養的,他們更多的是在平時管理猴子,在食物短缺的時候才餵給猴子食物。
“猴倌”介紹說,太行山的獼猴個頭較大,毛長絨密,成年獼猴體重可達15公斤左右,一般可活40幾年。與猩猩以外的靈長目動物比較,太行山獼猴是最聰明的、最通人性、最容易馴養的。通常,一個猴群的個體數量在數十到數百之間,其“領導班子”為一正兩副三個猴王,正猴王是猴群里的“絕對領袖”,也擁有絕對權利,包括優先享用食物,以及占有它所喜歡的所有雌猴,整個猴群只有這三隻猴子可以翹起尾巴走路。猴王的產生嚴格遵循“競爭上崗”的自然法則,是憑藉實力拚出來的。老猴王一旦年老力衰,就會有年輕力壯的雄猴搞“政變”,此時往往會有一場慘烈的猴王大戰,打得天昏地暗,群猴亂竄,滿山坡都是猴子的叫聲。老猴王一旦被新猴王打敗,群猴則一起“落井下石”,必將老猴王咬死或逐出猴群方才罷休,一點不顧舊時的情面。猴王一旦被逐出猴群,就只能離群索居,孤獨地度此餘生,下場往往很慘,真應了“勝者王侯敗者賊”那句話了。難怪我國古典文學裡留下了那么多諸如“孤猿銜恨呼中秋”之類的感慨世態炎涼的詩句了。
猴子是聰明,不過有時卻很頑皮。有個膽子大一點的直接蹦上了棚頂亂跳一氣,弄得棚子頂上咣當咣當一陣亂響。猴子認為飼養員是猴群的“私有財產”,不願意看到生人占用飼養員太多的時間,因此用這種方式表示抗議。在神農山,還有一個趣聞,就是給猴子關“禁閉”。猴子畢竟是野性十足的,因此過去景區也發生過猴子襲擊遊客,搶遊客東西的事情。為了馴化猴子,也是為了遊客的安全,管理人員就建起了一個大鐵籠子,專門關那些有“攔路搶劫”、掏包搶食、甚至襲擊遊客的猴子,讓它們在裡面“閉門思過”,反省個把月、小半年的。當然,“禁閉”期間的飲食是不用發愁的。有趣的是,凡是被關過禁閉的猴子,都“改造”得很好,還沒有哪只猴子有過“二進宮”的歷史。據說,自從馴化猴子以來,總共關過兩三隻猴子的禁閉,效果都很好。就在我們去太行山的時候,籠子裡就蹲著一位。聽說是好幾天沒搶到食兒,餓急了,下山搶了遊客的包,結果食兒沒搶著,倒落了個“牢獄之災”。
由於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對野生動物的保護,猴群的自然繁殖能力明顯提高,多數雌猴由過去的兩年一胎變成一年一胎,個別的還能生二胎。

管理狀況

保護區管理局為全額事業單位,科級。下設北業管理站、桑園管理站、群英湖管理站、野生動物救護站。 負責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研究、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負責保護區內瀕危珍稀物種的拯救 、繁殖、馴養等工作。
保護區一期工程建設濟源部分國家總投資296萬元,需地方配套296萬元。國家下達的建設投資項目共5大項28小項。濟源市管理局完成的主要項目有:新建管理分局2個,分別是:黃楝樹、愚公管理分局,建設面積500平方米。五個管理分局共需建設保護站和檢查站23個,其中保護站19個,檢查站4個,建設面積2300平方米。漭河管理分局需要建科研宣教工程1處,建築面積400平方米。黃楝樹管理分局需建生態定位站1處,建築面積100平方米,建立標誌大門5座。其它建設項目分別是:界樁、宣傳牌、巡護用車、供水、供電及其它巡護辦公設備等。
黃楝樹、愚公二個管理分局共完成局址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超額完成1300平方米。其中黃楝樹管理分局完成建築面積850平方米,愚公完成950平方米。計完成投資144萬元,超預算投資104萬元,其中黃楝樹超48萬元,愚公超56萬元。5個管理分局共完成保護站、檢查站新建和改建面積2300平方米,完成投資115萬元。漭河管理分局改造科研宣教工程宣教工程1處,改造面積1200平方米,超800平方米,完成投資59萬元。黃楝樹分局完成保護區標誌門1處,完成投資4萬元,超預算2萬元。其它4個標誌門正在選址.完成高標準宣傳牌4個,完成投資10萬元.其他建設項目:界樁、巡護用車、供水供電及辦公設備都已完成,共投資69萬元。截止2004年底,保護區一期工程建設完成總投入401萬元,超國家投資預算104萬元。

旅遊資源

河南太行山國家獼猴級保護區 ,總面積15000餘畝。區內山勢雄偉,奇峰林立;絕壁千仞,峽谷幽深;飛瀑流泉,隨處可見;洞龕密布,各具特色;森林茂密,季相豐富;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氣候涼爽宜人,神奇傳說膾炙人口,是中原地區獨具特色的以森林為主體的生態旅遊區。
主要景觀有:雄奇險峻的原大寨,靜謐幽深的十里峽,地勢險要的北天門,氣勢恢宏的虎嘯泉,芳香四溢的百合谷,變幻莫測的陰陽峰,騰空欲飛的茱萸仙子……。旖旎的自然風光與滑稽可愛的太行獼猴相映成趣,無不使遊人流連忘返。特別是年代久遠、發育良好、數量眾多的溶洞群,更是本區的錦上之花,絢麗多彩的鐘乳石、晶瑩剔透的石花簇、錯落有致的寶石塔、形態各異的石人石獸、布滿層層梯田的石幔坡、狀如萬里長城的邊石壩等岩溶景觀琳琅滿目,每個溶洞都被裝飾得金碧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