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河(安陽河)

洹河

安陽河一般指本詞條

洹河(Huan He),古稱洹水,又名安陽河,是安陽的母親河,也是安陽境內一條古老而重要的河流。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戊子貞,其烄於洹泉”的字名,這說明洹河見之於文字記載,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

洹河東流入內黃至范陽口入衛河,全長約170公里。 洹水入衛河後向北流去,最後匯入海河,從天津入海。

洹河橫水鎮以上為洹河上游,橫水鎮至彰武水庫大壩的洹河大峽谷,為洹河中游,彰武水庫大壩以下至注入衛河處,統稱為洹河濕地,為洹河下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洹河(Huan He)
  • 又名:安陽河
  • 源頭:林慮山
  • 所在地:河南安陽
  • 全長:170公里
  • 入海口:天津
地理位置,流經地區,流域概況,歷史文化,治理開發,水利灌溉,水利工業,航運航道,洹河水產,物產豐富,珍稀動物,旅遊開發,善應松濤,漫水長虹,柏門珠沼,鯨背觀瀾,鯨背橋外,安陽橋碑,古剎王廟,一塊墓碑,

地理位置

洹河,發源於林慮山,流至林州市的橫水後潛入地下,潛流到安陽縣善應露出地面。善應村頭的百畝泉水,串串騰升,即是“遏橫而入,逢善便擊”的洹水。
洹河是安陽的母親河,她孕育了安陽兒女,也孕育了燦爛的文化,洹河又是戰略要地。在洹河之濱,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天翻地覆的巨變。

流經地區

洹河是海河流域漳衛南運河水系的第二大支流,發源於林濾山東麓,自西向東流經林州市、安陽縣、安陽市區、內黃縣,在內黃石盤屯鄉趙莊南(范陽口)注入衛河。主要支流有粉紅江、金線河、珠泉河等,源泉有小南海泉、珍珠泉等。
洹河

流域概況

全長170公里,流域面積1953平方公里,年均逕流量2.65億立方米,河床最大流量每秒1100立方米,為常年河。幹流全長164公里,流域面積1953平方公里。

歷史文化

戰國時期,蘇秦掌六國相印於洹水之上,如今柴庫村村西尚有拜相台遺址。
秦朝末年,秦將章邯與項羽結盟於“洹水南殷墟上”。
西晉安陽縣於洹水南安陽城。唐代廢魏郡復置“相州”,州治設安陽。
就近代而言,清末,袁世凱擇居安陽洹上村,曾“垂釣洹水之上”,對策劃末代清王朝滅亡起過重要作用,後由於袁復帝,使這段史實遜色。
北伐期間,即1928年4月,馮玉祥的國民軍第二集團軍與張作霖的奉直魯聯軍,在洹水鏖戰近一個月,史稱豫北戰役,4月30日馮軍發起反攻,奉直魯聯軍向北一潰千里,6月上旬北伐軍進入北京,長達兩年之久的北伐戰爭勝利結束。
此役間,參戰雙方的鹿鐘麟張學良,都下有保護園林的命令,使這座集明清皇陵建築之精華的園林,完好地保存下來。
洹水的歷史可以說明安陽的歷史,安陽的文化可以說是洹水文化。洹河對安陽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仍起著重大作用。

治理開發

水利灌溉

洹水不僅用於農業灌溉,也用於工業生產。《舊經》記載:“珍珠泉東北滿十里入相洹,民激水為磨數十,灌田數百頃”。
因激水為磨,今洹水之畔有兩個四盤磨村。郭家灣、土樓、大正、四旺等數村,解放後十多年還用水磨磨麵。
珍珠泉是洹水泉源之一,北魏時,人們利用泉水作動力鼓風冶鐵,水力鼓風較人工搖風的效率提高數倍,改進了冶鐵技術,推進了冶鐵的發展,增加了產量,提高了質量。
安陽縣水冶,原名牽口冶,由於用水力鼓風冶鐵,改名“水冶”。

水利工業

解放後,工業上引用洹水者日增,豫北棉紡廠曾在洹河邊建抽水泵房,用洹水投入生產。1956年,國家在郭家灣圭塘橋東頭建立水力軋花廠,收效甚佳。現安陽鋼鐵廠、電廠、火車站等工礦、交通企業均用洹水生產,洹水為用甚廣。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引水澆地對農業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唐朝鹹享三年(公元672年),刺史李景創建萬金渠,由高平村壘堰通洹水灌田百餘里,直至縣東廣潤坡。
延襲到現代,屢經重建,民眾廣受其益。戰國時蘇秦趙肅侯,使韓﹑魏﹑齊﹑楚﹑燕﹑趙六國將相會於此,定盟合力抗秦。
東漢未,曹操克鄴後,曹開鑿新河,“引洹入鄴”。
1956年,安陽縣在東部修建洹南渠,從白璧鄉郭盆村引水,暢流於白璧、永和、瓦店、呂村各地,旱時澆田,澇可排水,棉糧得以豐收。
洹河第一台抽水站始於1929年,西司空村孫少清、孫子青、孫文軒、孫鴻謀等發動該村大戶,籌資購買柴油抽水機一台,在村東南洹水北岸建起抽水站,日灌田40餘畝,後因內部分歧而停。
相繼,1936年安陽縣西於曹村(2003年劃規安陽市北關區)于振江,在本村村西洹河北岸,購買張有貴河坡地挖鑿透河井,建成用鍋爐蒸氣泵抽水的抽水站,日澆地50餘畝,經營一年因虧本而停。
亦傳說:此站距曹家墳不足百米,夜間墳上常有婦女哭聲,平時抽水站出現的事故都認為神鬼取鬧而停(這只是傳聞)。
1949年安陽解放後,政府提倡大力興修水利,南漳澗建立農業社(社長魏有德)於1957年5月,在村西洹河南岸建成電力抽水站,5月3日開閘放水那天,市、區領導前去剪彩,開機儀式十分隆重,紅旗招展,鞭炮齊鳴,民眾數百人興高采烈地參加慶賀,省、市新聞記者進行了專題採訪和報到,省農業廳派出來拍攝電影組拍成農業科教片在全省巡迴放影。
由於電力抽水效力高,成本低,在南漳澗建成第一個電力抽水站後的一兩年內,市郊及安陽縣沿洹河的多數村莊也建起了電力抽水站,一個站一天澆地80餘畝。
此前農民祖祖輩輩都是手搖轆轆澆地,三排轆轆四個人,一天僅能澆二畝。
1959年,安陽縣韓陵鄉在西於曹村村東的洹河北岸建抽水站,水流到韓陵山南坡時,再建站引水上山,山頂定國寺周圍都能用洹水澆灌,百頃荒山變成欣欣向榮的棉糧產地。

航運航道

我國古代的交通運輸,分水陸兩大部分,陸地車馬,水路舟船。安陽的水路運輸,主要靠洹水,如袁林建築半數以上材料都是靠船運來的。
安陽河航運在歷史上曾十分發達,唐宋之際,上游的善應段舟船如梭,風帆似林,由此地出產的煤炭、木材、糧食、山貨、瓷器等行銷各地,善應小南海是個熱鬧繁華的碼頭,這裡如今還有個名叫裝貨口的村莊。
明、清時期,洹河中游是活躍地段。清康熙年間,萬金渠高平以下興辦漕運。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下游航運較為發達,安陽橋村是安陽河上最大的碼頭,也是商旅往來的集散重地,商客往來如梭,貨棧增設如雲。安陽橋村東街郭玉興建貨房二十多間,建成碼頭上的貨場大院。河南豆腐營西頭路北也建造貨房三十餘間,占用兩畝多地做成鹽場。
郭家灣、圭塘橋等處均有大小不同的貨場與碼頭。現圭塘橋西頭往北的西岸磚基,就是當年的碼頭基石。
據《續安陽縣誌》記載,其下游由安陽橋東流一百四十餘里,至內黃界入衛河,南至楚旺、道口,北達天津,商船往來,運輸便利。出口貨,以煤炭為大宗;入口貨,以天津衛鹽、煤油為大宗,河北大名荊條次之。
安陽縣誌》記載:1923—1937年15年間,安陽河航運是鼎盛時期,安陽橋、郭家灣、漳澗等村的航戶達數百家,大船470餘只,從業人員2500餘人,年平均貨運量達數百萬噸。
1932年,鄉紳劉峰一、馬子貞等呈準河南省政府改建沿河橋樑、開闢航道、購置帆船,引下游商品上達曲溝水冶各寺鎮,復載善應、天喜鎮、三泉寺等處的煤炭、石灰及其它礦物產品,順流東下,由衛河轉運南北各地。
河道船隻往來,蜿蜒百里,蔚然壯觀。1937年11月,日軍侵占安陽,國民黨撤退時焚毀碼頭,炸斷安陽橋(南頭兩孔,解放後得以復建)、漳澗橋,擊毀船隻400餘艘,安陽河航運事業隨之蕭條。
1949年安陽解放後,仍有少量船隻航運。
1956年南漳澗修建漫水橋時,特意將南一孔建大,以利通航。
1956年豆腐營村民用村西頭道王廟院內兩棵柏樹製成一船入洹河航運,次年因河水淺轉入衛河。隨著交通運輸工具的發達,洹河帆船運輸日趨沒落以至淘汰。
1957年,“安陽河航運管理處”終止辦公(設在安陽橋南向東的拐角大樓),兩千多年的航運使命方告結束。

洹河水產

洹河是歷史悠久的古河道,有水必有魚,魚水相依,其魚產豐富,鯉、鯖、鮚、鰻、鯰、鱔、鰍、鱉、蝦、蟹等應有盡有,因而捕魚為業者也有相應發展,專業捕魚者不下百戶。
安陽市西南營街就有七戶,該街42號張學文及四個兒子四代捕魚,其技能高超,善識水紋,常駕小舟,攜鋼釵、帶魚鷹遨遊水域,1950年冬,張學文駕舟洹水之上,在崇義村東洹河深水之處,發現一條巨鯰,遂放鷹追捕,當魚鷹與鯰魚搏鬥之際,他駕小舟迅及向前猛用鋼釵刺去,擊鯰腹得之。
張學文興奮之餘,秤鯰之重竟達42斤,後筆者在他家後院(緊靠三角湖)魚池內目睹了這條巨鯰。

物產豐富

洹水不僅有大魚,尚有少量的珍品水獺。1959年秋,豫北棉紡廠牛奶房工人李金華,在洹河鐵橋西側捕魚時,用罩籠捕獲一隻水獺,其色濃棕,光滑耀眼,後取皮革用之。
1996年9月下旬的一天,筆者於洹濱散步,行至殷都橋西北約300米處的東岸河灘,突然間見一棕色動物仰臥在五米遠的沙坑旁,當想找一石塊擊之,還未低頭它就快速地跳入沙坑中,轉念間才知這是一隻水獺。還不斷有人發現水獺出沒於洹水之濱。

珍稀動物

2002年12月下旬某日早晨,大司空村張文新散步行至殷都文化城西北洹水東岸,見一隻罕有動物凍僵在喘氣,張用一片廢編織袋包裹後帶回家裡,筆者及村民數十人先後去看,其物獾頭、鴨腳(腳趾中間有膜)、鼠身鼠尾,體重約一公斤,灰黑色皮毛。
此何物也,無人相識,這個謎團半年後才被解開。2003年8月12日12點50分,當我觀看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新聞時,看到紐西蘭的幾個體育運動員在他們國內水域內捕捉海狸鼠,海狸鼠的形態與張文新捕獲之物完全相同,才明白那罕有之物原來是海狸鼠。
後了解到,在上世紀50年代中,西於曹村王金榮也在洹濱見過海狸鼠。洹水是歷史悠久之古河,確有各類水產與罕見之類品!

旅遊開發

昔日洹水,清徹透底,蜿蜒東流,每當雲霧升起,從遠眺望,如同玉龍飛騰,日睛雲開,涓流淌漾,波光粼粼,美不勝收。加之浣紗少女用清脆的歌喉,唱一支悠悠溪曲,更顯出洹水的情韻。洹水之美,光色之麗,深深的留在人們的腦海中。
人云:安陽景色在洹水,實非虛傳。也有八大景觀,而與洹水相關者,就有其四,即“善應松濤、”“漫水長虹”、“柏門珠沼”、“鯨背觀瀾”,各有其特色,物類造化各異,無不賞心悅目。

善應松濤

“善應松濤”是指,在善應村村頭,有百畝珠泉,人稱“小南海”,也名“絡絲潭。”此處是洹水入橫(水)潛流透出之地。其泉眼密布,水珠串串交替起伏,沸騰翻滾著爭奪上升,珠水匯集成譚,淌漾暢流東去。有人說此乃洹水之源,殊不知系入橫(水)透出之水。“小南海”之濱,緊依懸崖峭壁的牛頭山,山腰有座精巧玲瓏的古剎,如懸半空,寺院樓台映入清流,其倒影燦爛地飄動著閃閃發光,甚是美觀。牛頭山間,松柏叢生,蒼勁葉茂,迎風起伏,波濤萬狀、雅士觀之,名曰“善應松濤”。松濤映水尤顯壯麗,水伴山勢,更為雅致,其山影水色頗受遊人的讚美。時有元代名醫許有壬(曾任中書左丞)游此,即興賦詩:
崖上留題破紫煙,
岩前滄茗挹清泉,
爛游三日酒如川。
有水有山高士宅,
無風無雨小春天,
人間真是地行仙。
尤觀松濤山口之下,有座三疊石橋,遊客臥於橋端,納涼避暑,聽牧童悠閒的笛音,看少女洗紗的舞姿,陶醉景色,美不可言。余游之流連忘返,懷情難捨,暢吟:
松柏生濤風起舞,泉水爭流擊岸生。
初草尖尖秀春意,半山小寺晚霞紅。

漫水長虹

洹水迂迴婉轉,流經曲溝鄉南固現村,在河谷之處有座青石漫水小橋,寬三米許,全系石條鋪架,並用雙燕尾鐵練鎖就,橋身映入河中,恰象長虹落水影波閃爍。橋頭有老柳一株,乾高冠大,葉枝盈滿,濃蔭蓋地。肩客行人,到此歇腳乘涼,仰觀巢鵲,飛鳥在蒼穹翱翔,與彩雲並舞;近觀農田園地,艷麗的菜花引來蜂蝶翩躚,其自然景色,賞心悅目。
橋西岸畔,有石碑數幢,清末重臣李秉衡來此一游,觀其景,愛其色,揮筆題寫了“漫水長虹”四個斗大的草書,後人刻於石上,立橋邊,進一步增強了佳景之氣魄。遊人曰:有景有文方致遠,物我兩忘才傳神,此為安陽之其一景觀也。

柏門珠沼

水冶西北一公里處有一“珍珠泉”,潺潺流水晝夜不息的向東流淌著,入於洹河,系洹水之一源。相傳宋仁宗時,大將軍韓琦領兵過此,天氣炎熱、乾渴難忍,苦無飲水,一怒之下,把劍猛插於地,拔劍時,泉水順劍涌流,將軍大興曰:“水來矣”!後人名曰:“拔劍泉”。時而,戰馬奔哮,馬蹄蹈地,踏出水來,就此名之曰:“馬蹄泉”。此外,還有“心字泉”、“少白泉”、“臥龍泉”、“五四泉”、“五八泉”、“六○泉”,各有其說法。在此地珠水串串可見,蒙以神奇故事,尤顯人傑地靈。明代趙康王朱厚煜游此,即興賦詩:
宋室名臣幾將壇,軍中藉藉獨稱韓。
文章焰奪南星燦,將業功高北斗寒。
內功皇圖盤石固,外匡震宇秦山安。
望海浪說能消渴,得以靈泉劍下歡。
“珍珠泉”水,瑩晶耐觀,遂於泉池之中,修建亭台屋宇;台前移植古柏兩株,相距咫尺,樹幹六尺高處交接並長,生氣昂然,形成自然門狀,雅士游此命之曰:“柏門珠沼”。余游此頗有感嘆,云:
瑤池清泉吐珍珠,串串飛起匯洹流。
一瀉千里飄銀帶,百鳥歌詠古樹頭。
松柏相握開口笑,青山依舊浮雲悠。
此處堪稱八景地,夕陽光華任風流。

鯨背觀瀾

鯨背者,乃是洹水流經的安陽橋。其橋建於元朝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許有壬曾書碑記其事。橋身北高南低,恰似頭北尾南的巨鯨臥於洹水之上,因之,此橋也稱“鯨背橋”。橋基用重石鋪底,橋身七孔,以石拱圈,上下一體,異常宏偉壯觀,是豫北名橋。清末,光緒皇帝和慈禧回京途中,曾經此橋北上,因而稱“御橋”。橋欄石柱,雕鑿著各式姿態的雄獅,其刻功精良,氣度磅礴,若扶獅漫遊,遠看貨船往來,扁舟捕撈,則是一派繁榮影象。俯視細魚追逐,群鴨戲水,尤顯悠閒自在,但當洶湧洪濤,一瀉千里,猛擊橋礅,激起浪花數尺,其聲如雷霆暴怒,又是何等驚心!墨客騷人登橋觀瀾,蔚然曰:
洹水景色名不虛,鯨魚飛起化彩虹。
四時滄桑何所惜,昇平光華看如今。
余觀此景生情,情深景麗,情景交加,其樂無窮。有人說:“看景不如聽景”,聽景之美,在於對景色的點染。我說的洹水景觀,只其一二,望讀者新睹歟!
我是1930年出生於洹水北岸的西於曹村。上學、工作及養老均在洹濱,與洹有不解之緣,現就鯨背橋之變再述一二。

鯨背橋外

鯨背橋魚尾即是長40米用石條鋪設的凹形路面,此路面低於北邊流水橋孔頂部尺余。這段低凹路面平時供車馬人行,汛期供流水排洪,實質是泄洪處。為適應社會的發展,1961年填平了魚尾,使橋面南北成為平坦大道。1963年洪水瀑漲,但失去了魚尾的泄洪處,洪水無處可排,8月8日下午3時,洪水淹泡了安陽橋村大半個村莊,袁林馬鞍橋下,洪水滾滾東流。駐安部隊用兩個連的力量,速將橋南挖開兩條深溝,下午5時,洪水才排泄東流。此後,政府又在橋南加修了兩大孔,其北邊原七孔未動。1988年,又將橋面拓寬,兩側有了人行道,下邊的七孔橋體未動。

安陽橋碑

很多史資都記載許有壬為安陽橋書碑,但如今無有人見過此碑。1959年洪水將南一孔下的泥紗沖走,幾個青年潛入橋下戲水時,曾摸到此孔北壁中間低部壁上,鑲有一塊石碑,是否許書之碑?待考證。

古剎王廟

安陽橋東南60米處的南岸上,有一坐南面北的大王廟,日偽及國民黨統制時期,我曾數次到廟瞻仰,發現原廟基規模很大,1949年安陽解放時,存有西、南兩房各三間大殿,東屋及臨街僅存房基。廟的西牆和北邊大橋東側南北相照,廟院有明清時期維修或重建橋的記事石碑。廟前的台級下(河南岸的堤),有座氣勢磅礴的石排坊,中上部面北懸刻有“大王廟”三個斗大的字型。1961年修路時,將四塊石碑及排坊拆下的石條。運到袁林東牆外保存。

一塊墓碑

1964年秋,在安陽橋東約90米處的河北堤岸下挖沙時,挖出一塊墓碑,上刻:“大唐故人×××”葬於郡橋西一里,安陽城北十里——亂草崗。此墓距北堤5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