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博物館

烏海市博物館

烏海博物館於2004年9月23日成立並正式對外開放。烏海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在烏海市文物站增掛烏海市博物館牌子的批覆》(烏機編辦發[2004]66號)的檔案,批准烏海市文物工作站與烏海博物館合署辦公,一個機構,掛兩塊牌子。烏海博物館為烏海市文化局二級單位。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烏海市博物館
  • 類別:歷史博物館
  • 竣工時間:2004年9月23日
  • 館藏精品:遠古化石、山石岩畫、邊疆要塞
  • 門票:免費
發展歷史,館藏文物,基本陳列,相關介紹,文物展覽,地圖信息,

發展歷史

2008年6月中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規劃,烏海博物館暫時搬遷至濱河區市科技館二樓,並於2008年9月10日烏海黃河明珠文化節期間重新開館。烏海博物館以其反映地方特色文物、及地質演進、歷史場景再現和大量的圖表,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烏海遠古以來的地質變遷、歷史沿革、民俗文化和今天的成就。
2018年9月,被確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館藏文物

館內共有700餘件套文物,其中珍貴文物30件套。

基本陳列

第一單元:滄海桑田——億萬年來的生命演進
各類生物化石標本和岩礦標本,述說著從36億年前的太古代到1萬年前的新生代,烏海地區由海洋——陸島——群山脫變的過程。其中,1987年發現於烏海市烏達區白泥溝的納瑪古菱齒象化石碎片,經按原有比例復原後,體長8.7米,高4.15米的完整象體,成為館內一大亮點。
第二單元:大漠天問——千秋吶喊的無字天書
在延綿幾十里的桌子山脈的溝壑崖壁上,散落著大量遠古先民磨刻的岩畫。其中,桌子山召燒溝岩畫,堪稱中國岩畫的精絕之作,館內寬4米、長10米的整幅岩畫拓片成為館內又一大亮點。
第三單元:紫塞風雲——百世不朽的歷史壯歌
以秦漢、唐夏、明清時期為基點對烏海的人文史一一道來,其中1984年發現於烏海市東南部的唐代石雕像群,分別為武士、文吏、馬、羊等石雕像,其造型生動傳神,氣勢渾厚古樸,具殘留石碑考證,為唐代靈州節度使墓地上的神物,反映了當時烏海地區為唐代邊塞要鎮,社會經濟繁榮,民族交往頻繁的史實。

相關介紹

根據國家四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烏海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按照中央與地方共擔免費開放經費的原則,市財政局撥付了烏海博物館免費開放所需資金的補助。據了解,烏海博物館新館占地760平方米,館內陳列有秦、漢、明、清等時期的歷史文物,有桌子山岩畫、納馬象、矽化木樹化石等300餘件展品。博物館祭祀景觀園、通聯展櫃背景圖等都在新址重新製作,同時展廳內設計了蒙古包造型牆等裝飾。
烏海市博物館藏品烏海市博物館藏品
2004年9月開館的烏海市博物館,以其反映地方特色的文物、以及地質演進、歷史場景再現和大量的圖表,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烏海遠古以來的地質變遷、歷史沿革、民俗文化和今天的成就。

文物展覽

烏海博物館的布展陳列,擯棄了以往單純平庸的地方歷史性陳列,突出了烏海文物——遠古化石、山石岩畫、邊疆要塞的三大特色,採用跳躍穿珠式的方法,將三大特色文物穿連起來,形成三個輝煌的閃光點,給人以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烙印深刻的感覺。 展區的第一單元,滄海桑田部分,展示的是億萬年來的生命演進。這神秘奇麗的海底世界,是距今20億年到4億年遠古代和古生代早期烏海地區的海洋生態環境。這些疊層石、三葉蟲、筆石、頭石類生物化石標本和岩礦標本,鑑證著那個時期的海底世界。而這些矽化木、煤塊、魚類標本則述說著距今約3億年到2億7千萬年古生代晚期烏海地區的陸湖生態。
距今3千萬年至1萬年前的烏海,正處於新生代時期。那時山青水綠、植被茂密,納瑪象、副巨犀等大型野獸出沒其間。這些大型動物的標本化石足以說明那個時期的烏海地區林木茂盛、氣候溫和濕潤的生態環境。
展區的第二單元,大漠天問部分,展示的是千秋吶喊的無字天書,在延綿幾十里的桌子山脈的溝壑崖壁上,散落著大量遠古先民鑿刻的岩畫。 這有距今5000年前以及其以後的召燒溝岩畫,也是中國岩畫的精絕之作。它磨刻字桌子山下召燒溝西畔的石灰岩上,約200餘幅,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人面圖像。這些圖像形態各異,怪奇詭秘,創意超乎常理,另人瞠目結舌。據地勢和圖像推測,這是古人意想中的神靈圖騰,是天國諸神聚會的神壇,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為數千年承傳不息的大型宗教祭祀場所。
還有一幅召燒溝岩畫大拓片,畫面長10米,寬4米,是經北京榮寶齋裝裱而成,烏海博物館準備將這幅面積最大的岩畫拓片,申報世界吉尼斯記錄。
展牆上這些人面、動物、天星等岩畫摹本,全面反映了居住於烏海地區古代民族的生活形態和思想意識,這個再現古代遊牧民族在岩畫山前祭祀膜拜的景觀製作,情景逼真、人物和動物栩栩如生。
第三單元是紫塞風雲,再現的是百世不朽的歷史壯歌。表現了烏海地區作為古代邊塞地區的歷史地位和各民族人民的歷史創造。
這山嶺逶迤的畫面中彎延的長城,是距今2200年到1800年秦漢時期的長城,而這些經過歲月侵蝕的一件件文物,向人們講述著那個悠遠時代的烽煙歲月。這是秦代的銅戈、銅矛、銅盔、陶罐。
召燒溝岩畫召燒溝岩畫
公元1300年代的唐代至西夏時期烏海地區曾是唐代的邊鎮和西夏的邊州,這是那時守邊兵民的生活環境和那個時代的文物。這是唐代的三彩馬、長頸瓶。這是突厥文物波斯銀壺、堆塑陶罐,這是明代文物長城條磚、清代文物有關馬的器具。
其中一幅繪畫反映的是距今500年到100年明清時期烏海地區蒙旗屬地的歷史。這些明清時期的文物,仿佛可以讓人觸摸到歷史的脈動。
展覽的三個部分中有幾件文物另記者們嘆為觀止:這件石炭紀矽化木,長42米,是目前國內發現最長的矽化木;這尊距今四五十萬年的納瑪古菱齒象化石標本,復原後體長8.7米,高4.2米,是目前國內出土同類較大的動物標本,它告訴人們幾十億年前,這裡曾經是大型動物猛獸棲息的原始森林;而這一件件唐代時期形態比肖的人和動物石雕,雖然歷經歲月的風雨侵蝕,已經變的殘破不全,但依然可見那時的審美標準和藝術風格,體現出這一時期烏海地區的文化習俗。
展區最後部分的一組組照片反映了當今烏海市經濟社會、文化建設、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內容,與歷史陳列形成對比,表現出當代烏海人在黨的領導下,銳意進取、積極開拓,建設文明、繁榮的新烏海的壯舉。
曾經滄海千層浪,又見黃河萬古流。烏海博物館濃縮了烏海的歷史,見證著烏海的滄桑巨變。從這裡既可以看到這塊神奇土地的歷史演進脈絡,更可以展望到烏海前程似錦的明天。

地圖信息

地址:烏海市海勃灣區濱河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