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拳

炮拳

八門炮拳,是八門拳拳種的重要代表套路。又稱八門地支炮拳,炮拳為母,屬地支;撕拳為子,屬於天干,與撕捶、九環捶通背拳合稱為八門拳術的四大拳柱子,既是八門拳的支柱、棟樑。炮拳又通常與撕捶合起來,並稱為“撕炮拳”,又稱之為“母子拳”。 清代中期一位被稱為常巴巴的老人將該拳傳入蘭州。 民國初傳到甘肅河西的武威等地,後來又輾轉傳到青海、新疆等省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炮拳
  • 別稱:八門地支炮拳
  • 地點:蘭州市
  • 人物:常巴巴
查拳套路,簡介,特點,八門拳,拳譜,名家,特點,現狀,討論,少林套路,意拳拳法,簡介,練法,竅要,形意拳,簡介,特點,

查拳套路

簡介

炮拳是查拳門派套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三個套路:三路炮拳、六路炮拳、九路炮拳。

特點

架式舒展、發力猛烈、氣勢渾厚。手法密集,有開山炮、連珠炮、挨身炮等。肘法有,頂、挑、壓、挎、格、架等。

八門拳

拳譜

炮拳拳譜
搶殺單鞭世間稀,衝天炮安第二順;
炮拳
閃炮三拳金剛服,開門插身獨占魁,
燕子奪窩鸞炮救,黑虎裹肱炮又催;
朝陽一炮往前送,兩耳開炮雙手推:
穿拔後帶鴛鴦步,箭步回來遍身催;
要知此拳名和姓,八門炮拳急如雷。

名家

常巴巴
常巴巴大致是清朝嘉、道年間的人。八門拳的創始人。
據說,蘭州西邊的安寧區朱家井子李姓一支,是常巴巴親自所傳,是撕炮拳的“正宗”,可惜以後竟沒有接續者。到清末民初,蘭州練撕炮拳的人很多,特別民國初,駐紮蘭州的北洋政府李長清黃得貴等軍隊,許多人都喜歡練武術,也時常組織表演,隴上的分手八快、九環子、撕炮拳,以及高家槍、金槍、雙手帶和多種棍套等,都是軍人們喜歡的武藝。以民間而言,有一位叫鄭江的,練得好,有名氣,傳人不少。有影響的弟子是朱三爺,朱傳給蘭州北園的龍四爺,龍四爺傳了王喜爸、曹三爸和蘭州高碑寺的田廣仁法師等。田法師又稱田和尚,是一位功力深厚而品行端正的出家人,平生清心修禪,樂善好施,最大的愛好是練拳。田和尚的傳人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已故的蘭州著名老拳師劉玉軒先生。
劉玉軒
蘭州人,生於1914年,歿於2008年,終年94歲。
玉軒先生出身於蘭州的平民之家,世代以手藝為生。他從小就特別喜好武術,業餘時間,到處求師學藝,學了不少東西,只苦幹得不到名家點撥。民國二十五年(1936),終於拜在田廣仁和尚門下,從田師父系統學習撕拳、炮拳,以及大刀、高家槍、雙手帶等隴上名藝。玉軒先生肯下苦功練習,又善於鑽研,一手一勢,務求中規中矩,一絲不苟。1953年,甘肅省舉行第一屆全省運動會,他是蘭州市代表隊的成員,下場練的撕拳、炮拳和雙手帶,功架平穩,緩急有序,顯出厚實的功底和氣度。
劉寶祿
劉寶祿,玉軒先生之子,教授,體質強健,自幼習武。自1957年起,多次在省一級的武術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並曾代表甘肅參加全國比賽。現為西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武術教授,碩士生導師。寶祿教授不但承繼家學,掌握了玉軒先生親自傳授的撕炮拳和八門拳系列的大多數拳械,而且還師從馬鳳圖先生的高足弟子劉仁(靖國)等,學習通備武體系的劈掛、翻子和刀劍等藝。後又正式拜從馬明達先生,系統研練通備武學的理論與技法。因為基礎好,得藝高,又能堅持實打實練、實學實用,故已成為通備武學一位重要的繼承者。

特點

炮拳是中國拳術之一,出於少林拳派,在菏澤、曹縣成武東明等城鄉習練者眾多。炮拳的特點是動作剛健有力以剛為主,套路短少精悍,實戰技擊攻防嚴密,招式多變虛實相兼,風格獨特。炮拳還是多個拳術流派的基礎功名稱。 炮拳-少林拳派

現狀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炮拳在我國西北廣大地區擁有眾多的愛好者。如同所有傳統武術冷落衰變的境況一樣,即使是在炮拳的發源地蘭州,練的人也越來越少,只有極少數愛好者還堅持著,而且還存在動作走樣,任加增減的現象。在烏魯木齊,有一支人數不多但相對穩定的傳習隊伍,其中多數人是由隴入疆的移民,他們固守著一角傳統拳法的營壘,依然故我,樂此不疲。當地武術人士將包括撕炮拳在內的甘肅拳械統稱之為“西路拳”。可惜的是,在經歷了數十年之久的冷落封閉之後,許多“西路拳”老前輩都已經悄然離開了我們,今天的練習者中也有練得很不錯的,但多數則明顯受到“競技武術”的浸染,動作虛華不實,感覺上少了原有的那種樸實厚重的風格,淹沒了武術家馬鳳圖先生所說的那種耐人玩味的“古意”。

討論

武術界最常見的說法是,常巴巴在甘肅傳了天啟棍,還傳了八門拳,再就是傳了撕拳和炮拳。八門拳和撕炮拳在風格上明顯不同,八門拳快而剛,節奏短促,手法密集;撕炮拳則相對柔緩,一手一勢,按部就班,動作分明。有些人將撕炮拳也歸之八門拳系統,似乎並不準確。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年那場轟轟烈烈的“挖掘整理”的基礎上彙編而成的《中華武術拳械錄》,將流傳隴右的幾乎所有拳械套路——自然也包括撕炮拳,都歸之“八門拳”,從而製造了一個內容無比龐雜的八門拳體系,這是一項非常粗放的“研究成果”,這一“成果”以“中國武術協會審定”的名義頒行天下,實在是不大負責任,忽略了武術研究應有的嚴謹。

少林套路

炮拳是少林拳拳術套路之一。
創於宋代時期。此拳是由福居禪師根據十八家短打逐步演變而成。在少林古拳譜中有《炮拳羅王傳歌訣》曰:少室正宗武之花,諸拳之王炮拳架;一招一式沖天塌,手足身步捲風沙;拳似發炮身如龍,趨避神速妖皆怕。
少林炮拳是林少寺比較古樸傳統的套路,屬於少林寺十大名拳之一。其動作連環,多以炮名:追風炮、臥心炮、飛雲炮、連環炮、迎面炮,衝天炮。裹鞭炮等,故此得名。此拳要求“內要提,外要隨,起要橫,落要順,打要近,氣要催,拳如炮,毀敵身”。久練出拳如炮,威力無比,其歌曰:炮拳歷史有記載,宋代福居著上冊,套路古老名聲在,少林代代傳下來。
少林炮拳古稱炮捶,是少林寺秘不外傳的精華套路,有“諸拳之五”之稱。因出拳威猛如發炮,拳勢動作多以“炮”為名,故名炮拳
1.預備式兩腳並步站立,兩手自然下垂。
2.起勢左腳向左跨步,兩腳與肩同寬,兩手握拳抱於腰間,拳心向上,頭左擺,目視左方。
3.金雞獨立身體左轉,左腳提起繃直放於右膝前方,同時左手五指張開向前下經左膝抓握成,置於體前,拳心朝上,目視前方。
4.弓步砸肘接上勢,左腳落地,右腳經左腳內側擦地提起向前落地成右弓步,同時,左拳收回腰間,拳心向上,右臂翻肘提起經體前向下砸壓,拳心朝後,目視前方。
5.轉身掏拳身體左轉成左弓步,同時右拳收回腰間,拳心朝上,向左側擊出,停於腹前,左拳變掌下壓於右小臂上,掌心向下,目視前方。
6.馬步劈拳身體右轉,兩腿屈膝下蹲成馬步,同時,左手握拳收於腰間,拳心朝上,右拳經體前向右膝外側下方崩擊,拳與膝平,目視右方。
7.左劈拳身體左轉,同時,右拳拳心朝上收於腰間,左拳經體前向下方劈出,拳心向內,拳與右膝平,目視右方。
8.千斤墜兩腿起立,兩拳收於體前拳心向內,同時猛力向上衝擊後再迅速下落。兩小臂豎直貼於左胸部,拳心向內,目視右方。
9.虎抱頭兩臂在體前劃弧,左先右後,同時,右腳收回腳點地靠在左腳內側,右拳下落至兩膝中間,拳心向右,左拳上架於頭頂,拳心朝前,目視右方。
10.雲頂七星身體右後轉,兩拳變掌,左掌掌心朝上經頭頂向後順左耳下落至胸前,右掌由上向右上方經頭頂掌心向下,然後右腳向前上步,兩手變掌收回腰間,左腳向前跟步,腳尖點地靠於右腳內側,兩腿下蹲成丁字步,同時,右拳向前衝出,左拳放於右彎處,拳心向下,目視前方。
動作圖動作圖
炮拳屬火
炮拳歌訣:炮拳先走虎跳澗,兩劈下裹如搜山。鑽崩之中加化打,提肛實腹水火關。
炮拳者,屬火,是一氣在人體內的開合,合如古代將藥填於炮膛之中,開如炮射擊火藥在膛中爆炸,炮彈瞬間突出,其性最烈最猛。在腹內則屬心(中醫五行心主神,屬火),在形意拳中即為炮。即人們所說的炮拳似炮屬火就是這個意義。其氣和順,則心中虛靈(能感應萬物),其氣不順,則心中朦昧,其人必然愚昧。其拳和順,則身體舒暢,其拳不順,則四體失和即四肢便失去拳之力量的爆發的和諧。學習形意的人一定要深入研究體味此拳的道理。
第一節 炮拳起點式
起點為三體式,身體仍如三體式站好勿動。右手先推出去,與左手合成一氣,兩手掌心相齊向下,再與左足一起極力往前出去(右手推出時,左足便前邁,身體是一氣著往前進,習者應體驗),往前進時,左右手徐徐往下往前斜著伸去。右足隨後起步,提到與左足踝骨高,進到左足里踝骨時勿落而向前邁出。兩手在右足進到左足里踝骨時一齊握拳,拉回提至小腹左右靠主,兩拳心皆朝上。左足與兩手同時提起,右足亦同時落地。左足提起時緊緊靠住右足里踝骨,身體仍如陰陽相合之式,腰要極力塌勁穩住。這是形意拳炮拳一氣之開合的合。也就是形意拳中的束。如炮之未發。
第二節 炮拳進步式
進步時,左手順著身子中心往上鑽,肘往下垂著勁,拳中小指節對著鼻尖,拳鑽至頭正額處,右手同時起到心口處,此時左手拳外腕盡力往外扭勁,至手心朝外,手背緊緊靠著正額。右手與左手向外翻時,同時由心口向前如崩拳一樣直出。左足極力一齊與右手往東南方向前進步,右足隨後緊緊跟步,兩足相距遠近也和崩拳相同。左足在前,右足在後,右手在前,左手在上正額處,也是錯綜之意,兩眼看前手食指中節,前拳高低仍與心口平,手足起落鑽翻進步總要齊整為佳,兩肩均鬆開抽勁,取其虛中之意。這是形意拳炮拳一氣之開合的開。如炮之已發,拳如彈崩出。
第三節 炮拳換手式
換式。先將兩手一齊往裡扭勁,往小腹處落下,手心朝上,緊緊靠住,兩肘也靠住兩肋,左足與兩手落靠時同時往前墊步,足要直出,停住,再起右足靠著左足里踝骨往右邊斜著向西南方向進步,與左式相同。右手順著身子正中肘垂著勁往上鑽到頭正額處,手腕向外扭勁,手心朝外,手背靠著正額,肘要垂著勁翻手。左手同時提到心口邊向前崩出,與右足同時齊出,左足跟步,也和左式相同,肩的抽勁仍和前式一樣,兩肩自然鬆開,取虛中之義。左右式打多少手數自便,但不論手數多少,總是出去左手右足再回身。
第四節 炮拳回身式
回身時,兩手仍如前一樣落在小腹靠住,手心向上,右足與手落同時微抬起向里勾足,與左足形成內八字形,身體向左轉,(如換式時左手右足在前,面向西南,身體左轉則身向東方,面向北。)左足提起靠著右足里踝骨,仍和以前一樣,左足極力斜著向西北方向進步,右足跟步如前,右手打出仍和以前一樣,左手上鑽翻扭的勁也和前面一樣。
第五節 炮拳收式
收式時,回到原起點,仍然與炮拳回身式相同,左手與右足在前,身體左轉,手足動作仍和回身式相同,然後向正南而不是東南出去右手左足,穩住不可慌,稍停一會兒,收式還於無極式,然後休息

意拳拳法

簡介

炮拳-大成拳派
炮拳為意拳訓練入門之唯一拳法,可以說如果炮拳訓練能夠有得,大成拳的其它大部分勁力皆可感悟逐通。炮拳訓練體現了大成拳大部分技法的作拳法則及要領,尤其是身上、腿上的要領。

練法

1、定步炮拳
①兩腳呈四十五度角前後站立。
②前手伸出,護於口鼻前,後手護於下額外側。
③兩手輪流向前擊出,拳從口出,打向鼻尖。
④三尖相照。
2、動步炮拳
用陸地行舟步練習,一步一拳,肩胯以脊柱為軸轉動帶動兩手輪流向前擊出。

竅要

1、炮拳要做出肩胯勁來,把身體抻開做活了;手的動作宜小(肘關節及前臂的動作),身體動作要大一些。
2、炮拳出拳要掌握拳由口出的要領,要把線路打直。
3、手型不要平直,要在似正似斜中擊出。
4、炮拳訓練時要體現出左右手撕扯之力(雙手猶如抓握著無數條麻繩或皮筋要將其撕扯開,此種意念利於體認前後手的爭力尤其是後手的爭力),進而隨著練功的深入周身都要體會出撕扯之力,此力即為爭力訓練的入門之法。
5、炮拳初期訓練應以意念誘導爭力形成,體會出阻力後,即要在似有似無之中練習,意念切勿過重,不然恐有過猶不及之病。
6、炮拳訓練中,訓練者應要設定一目標後,在距離目標一米至一米半的位置上,集中注意力後,雙拳輪番向目標擊打,意念及精神放大放遠,此項要領的目的在於穿透力的形成。
7、動步炮拳訓練要做到手到、腳到、身到,三者在同一時間完成發力,無論前手拳還是後手拳此項要求都是一樣的。訓練時可由慢到快,由力小到力大,循序遞進。
8、動步炮拳要做出三七轉換勁來,做出沖(悠)勁來,做出渾厚感來,故此初步訓練時,身體、四肢一定要松,練習時好似玩一樣,當做夠一定的量後,身體自然松下來後,悠勁慢慢體現出來,此後可再做快一些,做勻整一些,再把爭力加進去,逐步達於完美。
9、前手拳要多做,前手比後手更重要。
10、頭宜正,做拳定步也好,動步也好,頭不要隨身體左右晃動。
11、炮拳一定要掌握跪膝要領,此要領是動力之源,剎車之本。
12、做動步後手拳時,前腳要相應調整一下,否則力量不篤,且有不穩之弊。
13、打炮拳,不爭不發。
14、好的炮拳應是力量脆快(爭力);篤實(悠勁、整體勁);線路清晰、明確;應感能發的有效一擊。
15、炮拳要想用得巧妙,需要與推手(刀手)配合著用,要在推手中多加體會其力,即:抗阻能發、推拉互用、勾掛發拳等等一些雙方肢體接觸時功力與得機得勢的巧妙結合。
16、炮拳訓練初看要領繁雜,其實做多了,自然就掌握了,功貴於練。
少兒比賽少兒比賽

形意拳

簡介

炮拳屬火,是一氣之開合,炸炮忽然炸裂,其彈突出,其性最烈,其形最猛,在腹內則屬心,在拳中為炮,所謂炮拳似炮屬火是也。練習合法,其氣和順身體舒暢,心中虛靈,反之則四體不順而氣乖,則心中蒙昧而呆滯矣,學者須當心研究。古拳譜云:“炮拳似炮,屬火,非炮也,有江水排岸之勢”。炮拳勢式呈束身斜上捧、展身下砸擊之反向勢,勁力軌跡呈衝起性拱架和垂落式排擊,是明晰可辨的技巧性拳法,其精義在於“江水排岸”,也就是“炮彈落地,中心開花”。
炮拳炮拳

特點

拳法簡潔明快
炮拳如同其它五行拳,由束展勢式左右相衍,其具體動作是這樣的:以右炮拳為例,束身進右腳為寸步,兩臂微屈,手腕相交,呈屈臂半圓勢,束身時腰呈側左狀,起臂時以斜勢向上捧,然後展身進右腿打虎步,雙拳擊彼胸。意為對方向我上節打來,或者抓我肩頭,我則束身起臂,既降低重心避開鋒芒,又在涵胸中拉長空間減緩搏擊距離;同時雙臂捧架使彼之手望空而去,似如飛彈脫軌不脛而走。捧架動作是習慣性動作,屬《十法摘要論》里的截手之法。截其小膊謂之“小截”,截其中肘則是“大截”。小截挫其銳勢,大截就是根截,只要截手奏效,對方的胸腹必開半門,甚至大門全開,為我反擊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機會。破招之際馬上展身出擊,還擊動作也不複雜,展身進步,雙臂相翻,步到手到,重錘落擊於彼胸,勢如炮彈落地,中心開花,有猝不及防之效應。綜觀炮拳拳法,有別於其它五行拳的地方就是起雙膊,用雙拳,看似沒有主副手,好像傾巢出動,然而“集中兵力打殲滅戰”也是兵法之妙策,故爾敢用雙膊排阻,敢用雙拳進攻,正如行家所言“兵貴神速胸有成竹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特色貴在翻擰
炮拳屬火,性烈,一觸即發,一點就炸是炮拳之本能,所以炮拳絕不拖泥帶水,而是束身就固排,展身就發手,幾乎沒有空隙。其特點有四:(1)起手翻擰望空去。彼手向我擊來,我不以直勁手法與彼硬碰,而是交腕翻臂,翻則能捧,捧則含滾,彼之來手必然向高斜而去。(2)翻滾落擊在瞬間。展身進擊時並非直擊彼身,而是兩手反滾,滾中帶砸,行圓弧型路線擊於敵胸,砸擊時藉助於展身之丹田爆發勁,猝不及防地瞬間擊敵,故勁足力猛,速戰速決。(3)斜排正砸必重創。炮拳排彼為斜排化解法,叫作以斜避正,既有化排之效,更有肘尖抵頂之功能,屬一箭雙鵰、一石二鳥之制敵法。加之束展身法之爆發,翻擰突變之勁砸,必有重創之果。(4)捎帶擊彼不定位。炮拳擊彼主要部位是胸脯,然而隨機應變也是炮拳的又一擊敵特色。如若擊彼時拳頭正好行至彼的頭部臉面,獲此戰機何必捨近求遠擊彼胸,拳頭直接擊打面部即可也。
勁力衍變自如
心意拳是陰陽相變之內功拳。陰陽變幻是拳法的表現,實質上是勁力變化促使拳法相衍,故曰:“勁力是拳法之魂”。炮拳截手呈捧架勢,上沖捧架是由膊背變為膊里的翻滾形成捧拱之勢。捧拱乃橋樑之型,有負荷載重之能,運用捧拱勁力捧架彼手,彼必脫軌走空,這就是捧架之宗旨,任憑對方手疾勁猛,只要找準時間差和空間差,我之向上的捧架勁必然將對方之手引向高斜方,這就是“借人之力,順人之勁”的妙用。捧架是順其自然的勁力軌跡,但是也需相當功力,否則杯水車薪難達排彼之目的。另外捧架必用雙膊,若用單膊捧架,既不符合物理現象的力學原理,實戰中也是缺少力度的弧單表現。實踐證明,只要雙方功力相當,雙膊捧架是遊刃有餘的快截法,只要破法奏效,反擊於敵就唾手可得。
炮拳還擊不是直上直下的垂壓勢,而是在捧拱勁力之餘再衍生出來的“擰、塌、砸”三股勁力的相融勁,滾擰勁使雙膊翻轉,塌落勁催動雙膊下擊,垂砸勁沖於拳背直至指根,勢如江水排岸之勢衝擊彼胸,給對方造成凌空砸擊之威懾感。只要做到內外六合,勁足力猛,速度快捷,真有一擊敗之效應。
生克順其自然
按照五行生克論,火能生土,火能克金,這就是說,炮拳能生橫拳,炮拳能破劈拳。炮拳擊勢呈塌砸勢,拳背由上而下落擊於彼胸。橫拳正好是擊於彼腹丹田之拳路,從拳法勁力相衍分析,可以在炮拳落擊時翻擰拳頭直打彼腹,既是“火生土”之規律相變,又是炮拳的極好補充,能夠在順其自然的軌跡中擊敵。就實踐而言,炮拳猛擊彼胸,彼受重擊必然後退或重心失控,此時習慣性動作也是直拳補打,拳徑既短,殺傷力又大,可謂猝不及防,便捷實用,所補拳勢在五行拳中就是橫拳,類似散手中的“蜻蜓點水”或“單點”。說到炮拳破劈拳,也在拳法徑道和勁力軌跡之中。劈拳呈挫捧掇托勢,拳軌從衝起到落勾,勁力呈斜上拋物線,正好迎合了炮拳的上架截拳路徑,借勁而起,隨高打高,一個交膊捧架,迫使劈拳離開我胸向斜上方走去,而我在捧架之際盡可垂擊彼胸。不論火生土還是火克金,其理盡在“借勁還勁”之中,這就是五行拳相生相剋之哲理精義。當然相生相剋還須講究雙方功力,功力懸殊,只能是“功大不說理”,功力相當則將順其自然地相生相剋,衍化拳法也。
傳承民間武藝傳承民間武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