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陰謀(歷史事件)

火藥陰謀(歷史事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火藥陰謀(英語:Gunpowder Plot)發生於1605年,是一群亡命的英格蘭鄉下天主教人群試圖炸掉英國國會大廈,並殺害正在其中進行國會開幕典禮的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家人及大部分的新教貴族的一次並未成功的計畫。這次事件代表了又一次的以1603年的主要陰謀(Main Plot)和次要陰謀(Bye Plot)為先例的一系列失敗的弒君企圖。

反叛者由於詹姆士拒絕給予天主教徒同等權利而大失所望。他們企盼火藥陰謀引發叛亂從而使詹姆士的女兒波希米亞伊莉莎白(Elizabeth of Bohemia)能夠成為一個天主教元首。但11月5日的陰謀卻在計畫發生之前數小時流產了。每年的11月5日,英國人以大篝火之夜(即焰火之夜或蓋伊·福克斯之夜)來慶祝陰謀被粉碎。和這個節日十分接近的基督教前古代凱爾特人節日(Samhain Eve)也是比較著名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藥陰謀
  • 外文名:Gunpowder Plot
  • 時間:1605年11月5日
  • 地點:英國
  • 作案者:羅伯特·蓋茨比,蓋伊·福克斯
簡介,事件背景,事件過程,事件結果,歷史影響,後世紀念,

簡介

這個計畫是由羅伯特·蓋茨比(Robert Catesby)策劃,爆破專家蓋伊·福克斯(Guy Fawkes)執行。已知的其它陰謀者有托馬斯·文圖爾(Thomas Wintour),羅伯特·文圖爾(Robert Wintour),克里斯多佛·萊特(Christopher Wright),托馬斯·珀西(Thomas Percy),約翰·格蘭特(John Grant),安布羅斯·洛克伍德 (Ambrose Rokewood),羅伯特·凱斯(Robert Keyes),埃弗拉德·狄格拜爵士(Sir Everard Digby),弗朗西斯·特瑞山姆(Francis Tresham)以及蓋茨比的僕人托馬斯·貝茨(Thomas Bates)。
作案人員作案人員
最初,反叛者可以租到一間與老上議院(House of Lords,國會開幕典禮將在那裡開幕)相鄰房子的地下室,並準備挖出一個通向上議院地下室的地道。但後來他們卻租到了上議院地下室。
到了1605年3月,他們已經在上議院地下室內以冬季燃料為隱蔽裝滿了36桶(約2.5噸)火藥。由於擔心天主教上議員也被炸死,某人(可能是弗朗西斯·特瑞山姆)向著名的天主教蒙特伊格上議員(Lord Monteagle)秘密通氣。上議員於10月26日收到那封信。反叛者在第二天得知了那封信的訊息,但在福克斯檢查過地下室發現原封未動之後,堅決地將他們的計畫進行下去。然而與此同時,蒙特伊格卻將那封信交給了國務卿(Secretary of State)羅伯特·塞西爾(Robert Cecil)。
蓋伊·福克斯(Guy Fawkes)留下來執行計畫,其他反叛者則跑到沃里克郡(Warwickshire)的Dunchurch等待訊息。
得知告密訊息後,一位名叫托馬斯·奈維特(Thomas Knyvet)的太平紳士(justice of the peace)於1605年11月5日晨突襲了地下室。發現反叛者蓋伊·福克斯藏在國會大廈地下室內,他於是下令搜查整個地區。結果當局發現了火藥桶並將蓋伊·福克斯拘捕。蓋伊·福克斯在刑架上被嚴刑拷打之後招供,並招出其他反叛者的名字。為避免違反英格蘭法律,國王為此簽署了一項允許拷打的特殊命令。蓋茨比在拒捕時被殺死,而其他反叛者很快被逮捕,並在審訊過程中被執行死刑或殺死。

事件背景

16世紀就要結束的時候,英格蘭的天主教勢力正處於絕跡的危險之中。在伊莉莎白一世的統治下,英格蘭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企圖銷毀任何一點可以感知的來自羅馬的影響:法律規定勸說任何人加入天主教都是可以殺頭的罪過,而單單信奉天主教的行為也因為將要承受的稅負和其他責難也變得極其昂貴,甚至可能帶來滅頂之災。1603年詹姆士一世即位的時候,天主教徒們都希望情況能夠有所好轉,然而他們的希望也迅速落空了。詹姆士一世在他的首席顧問羅伯特·塞西爾的促使下,使那些懲罰性的法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

事件過程

羅伯特·蓋茨比,一個英格蘭中部的地主,對於提高天主教徒的地位感到了絕望。1603年末的時候,他找到約翰·賴特、托馬斯·珀西和托馬斯·溫特,這三個人有著和他相似的社會地位和政治顧問。他們開始討論用什麼辦法來緩解他們的憂慮。根據後來溫特的招供,是凱茨比第一個提議殺死詹姆士一世和羅伯特·塞西爾這兩個魔鬼。接下來加入他們組織的還有蓋伊·福克斯,此人的形象很是模糊,我們對他也知之甚少,但是他的名字卻成了火藥陰謀的同義詞。
1604年12月,這些陰謀家們此時又增加了羅伯特·凱斯,又一個有名的天主教徒——他們租下了與議會緊鄰的房子,並開始在兩棟建築之間挖掘通道。聖誕節之後,他們就開始將成桶的火藥通過泰晤士河,運往他們挖掘的地下通道。他們的計畫是在詹姆士一世召開議會的時候引爆炸藥,炸死國王、王儲威爾斯親王,還有塞西爾和樞密院大多數成員,這樣一來整個國家將變成一個沒有中央政府的自由國度。
就在這個時候,凱茨比在懺悔的時候與耶穌會教士亨利·加尼特神父討論到殺害國會中無辜的天主教議員是不是不道德,或者說這樣的犧牲到底值得不值得,是否能夠推進天主教的事業。加尼特後來堅持說,凱茨比的措詞是極為模糊的,根本不會讓人聯繫到火藥陰謀。在了解到陰謀的存在後,他提供了他的意見,但是根據懺悔的規定他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而這一做法讓他後來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逐漸地,陰謀範圍擴大了。埃弗拉德·迪格比爵士、安布羅斯·洛克伍德和約翰·格蘭特,都是富有的天主教徒,他們都加入了這個陰謀;還有托馬斯·貝茨和托馬斯·溫特的兄弟羅伯特。此時加入的一個重要人物是弗朗西斯·特雷瑟姆,後來被懷疑向政府出賣了這個團體。
雖然特雷瑟姆是否出賣了這個計畫我們不得而知,而實際上羅伯特·塞西爾,也是英格蘭最為訊息靈通的政客,他了解地下通道的存在,甚至知道它的每一寸的進展。塞西爾狂熱地反對天主教——尤其是耶穌會——他知道這些陰謀家的計畫,但他卻不採取任何行動來阻止他們。而是等到他能夠從中獲得最大政治收益的時候再下手。正是他的這種狡猾才了解了為什麼陰謀家們能夠處理掉所有地道中挖出的泥土,並且能夠獲得如此多的火藥,而這在當時的英格蘭是嚴格限制供應的。塞西爾一直等到爆發前的最後一刻。
1605年11月4日午夜過後,詹姆士一世就要在第二天召開議會。蓋伊·福克斯被捕了,當時他正在議會大廈的地窖里看守著那足以造成巨大爆炸的36桶火藥。福克斯被捕的訊息使得其他同黨倉皇逃竄。他們很多人都向北方逃去。11月8日,凱茨比和珀西被一個郡治安官的民防團殺死;在短暫的交戰後,其餘的成員被抓住並關押在倫敦塔,等待接受審問。
福克斯早就知道這樣的經歷會是多么的恐怖。兩天的拷問後,除了他的意志什麼都被催垮了。倫敦塔的中尉威廉姆·韋德——雖然很是擅長讓那些不說話的犯人開口說話,也對福克斯的表現感到驚異。即使這樣,他也向塞西爾保證,“我相信,雖然他也算意志堅定,到時候他會什麼都說的。”而事實證明也是如此,儘管當福克斯在1605年11月17日最終開口的時候他已經沒有力氣在上面簽字了。
塞西爾對著福克斯的“招供”大發雷霆:這裡面一點也沒有提到耶穌會的事。而他想要的,在幾天的折磨後從托馬斯·貝茨那裡得到了;但是,很奇怪,那一份招供失蹤了,讓人懷疑是否存在過,除了在塞西爾豐富的幻想之外。而1605年11月23日有訊息說特雷瑟姆在獄中奇怪地死亡了,而死後他被迅速地下葬,這引起了人們更大的好奇,懷疑有人為了讓他閉嘴而將他殺害了。
17世紀對知名人物的審判並不是我們現意義上的審判。罪過——不論是真實存在的還是其他的——都已經在事先確立並得到了政府的認可;而法庭上的程式只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的橡皮圖章。1606年1月27日,審判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宮開始,首席大法官約翰·波帕姆爵士帶領的五位法官主持了審判。首先代表國王講話的是抗訴院保管案卷的法官愛德華·菲利浦爵士,然後才是首席檢查官愛德華·柯克,他在歷史上臭名昭著,原因是他曾經參加對艾塞克斯伯爵和沃爾特·雷利的指控。
柯克一向以其言語的粗暴激烈而聞名,而這一次對於他來說就算是相當克制了。他說,被告們都是富有的人“他們受到了最為惡毒的誘惑、欺騙和腐化。”很快,這位律師就表現出了他最具煽動性的責罵的一面:“英格蘭歷史上最大的叛國罪,而且與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相關。”當他談到耶穌會和他們的介入時,柯克更是超越了理性的界限:“從來就沒有一個叛國陰謀不與天主教教士無關的,”他大喊道,“(這些)人們利用了對宗教的崇敬……來掩蓋他們的對神的不敬、褻瀆、判國、和叛變還有其他所有的邪惡,”這之後就是對缺席的加尼特神父和他對參與這次事件的辱罵。
有傳言說一個對這些漫罵極為感興趣的旁觀者,也就是詹姆士一世和他的家人通過法庭上方的一個秘密的房間觀看了審判的過程。
被告人對自己的辯護包括了早先所做的證詞。所有的證詞都是很謙卑的,甚至有悔過的口氣。托馬斯·溫特的證詞可以代表其他人:“不是為了獲得寬恕……我必須承認我犯下的罪過是不容寬恕的……我認識到這才是通往萬能的上帝的正確道路,我承認所有的或實質性的部分。”這樣的招供有多大的可能性是值得爭論的,因為他不僅是在脅迫下得到的,其結尾處的簽名為“溫特”,這顯得很不合常規,因為被告人一向都是將他的名字拼寫為“溫都爾”。
又輪到柯克了,這一次他要用被告們將要面對的痛苦來恐嚇他們:
“他們應該被勒死,應該吊著他們的脖子將他們掛在天地之間,因為無論是天還是地都認為他們是卑劣的傢伙。他們應該被活活地砍死,將他們的私處割下來並在他們面前燒掉,因為他們不配做父親,不應該留下任何後代。他們的腸子和內臟將被取出來並被燒掉,因為在他的心裡竟然有如此恐怖的判國計畫。然後把他的頭砍下來,正是它想到了這樣的罪惡念頭。最後再將他們分屍。”
在柯克的長篇大論之後,陪審團退到一個鄰近的房間。幾分鐘後,陪審團回來宣布了那個不可避免的有罪認定。
當被問到為什麼不應該對他們進行懲罰時,托馬斯·溫特代表其兄弟請求寬恕,但是他的請求沒有任何作用,羅伯特·溫特和其他人一樣被首席法官波帕姆判處死刑。此後,迪格比作為唯一為自己作無罪辯護的被告被單獨審判,並同樣被判處死刑。審判之後,所有被告人在火把的指引下被帶到倫敦塔,在那裡他們在孤獨中度過了他們生命最後的日子。

事件結果

最後的執行過程的恐怖程度絕對和柯克所要求的一模一樣。1606年1月30日,迪格比、格蘭特、貝茨和托馬斯·溫特被帶到囚籠里趕往執行地聖保羅。第二天,其餘的也在威斯敏斯特的舊宮院被處決,在那裡他們可以看到他們想要毀掉的那棟建築。他們在絞刑架上所作的所有表示中絕對沒有悔過的意思;洛克伍德死前最後的願望就是上帝能夠“將國王變成一個天主教徒。”福克斯由於已經被折磨和疾病摧垮,實際上他是爬到了絞刑架上。同一天,被塞西爾錯誤地認為是主犯的亨利·加尼特被監禁,後來也被處決。
雖然只是幾個極端主義者的行為,但是火藥陰謀事件還是給英格蘭的天主教帶來了巨大的打擊。本已經極為嚴峻的法律變得更為嚴格了,禁止天主教徒居住在倫敦附近,禁止他們從事法律和醫藥行為。恐嚇富有的天主教徒加入新教,否則就沒收他們2/3的財產。
審判情況
被告人:托馬斯·貝茨、埃弗拉德·迪格比爵士、蓋伊·福克斯、約翰·格蘭特、羅伯特·凱斯、安布羅斯·洛克伍德、羅伯特·溫特和托馬斯·溫特
被指控的罪行:叛國罪
主要辯護律師:無
主要檢查官:愛德華·柯克爵士
法官:約翰·波帕姆率領的五人法官小組
地點:英格蘭,倫敦
審判日期:1606年1月27日
認定:有罪
判決:死刑

歷史影響

許多現代歷史學家認為塞西爾的密探早已滲透了整個陰謀卻令它繼續,最後產生巨大影響。從而使教皇陰謀論的宣傳在此後的數百年中一直產生作用。
陰謀的流產對英格蘭天主教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它使得天主教解放(Catholic Emancipation)全面停止:天主教徒們只得再等待200年直到獲得近乎同等的權力。一些學者認為威廉·莎士比亞麥克白則是部分地從倫敦更加關注恐怖活動與窮凶極惡而得到的靈感。
現代物理學家計算得出,如果陰謀得逞,它將完全摧毀大部分的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劇烈爆炸震碎的玻璃窗將分散在方圓2/3英里(1公里)的範圍內(玻璃窗是後來普及的)。

後世紀念

這一事件的另外一個後果就是詹姆士一世在感恩節即位,這一天也被稱為蓋伊·福克斯日。在英國,每到11月5日,人們點燃篝火,並燒毀“蓋伊”——蓋伊·福克斯的肖像,同時還有焰火表演。
1981年美國漫畫家Alan Moore以蓋伊·福克斯的故事為藍本,創造了漫畫小說V For Vendetta。此漫畫小說亦被改編為同名電影《V字仇殺隊》,由沃卓斯基兄弟編劇。
2014年1月2日上映的英劇《神探夏洛克》第三季第1集以該事件為藍本,創作出英國共和黨在倫敦布下陰謀被福爾摩斯截下的劇情。
民間歌謠
Remember, remember the fifth of November,
gunpowder, treason and plot,
I see no reason why gunpowder treason
should ever be forgot.
Guy Fawkes, Guy Fawkes,
'twas his intent
to blow up the King and the Parliament.
Three score barrels of powder below,
Poor old England to overthrow:
By God's providence he was catch'd
With a dark lantern and burning match.
Holloa boys, holloa boys, make the bells ring.
Holloa boys, holloa boys, God save the King!
Hip hip hooray!
A penny loaf to feed the Pope.
A farthing o' cheese to choke him.
A pint of beer to rinse it down.
A faggot of sticks to burn him.
Burn him in a tub of tar.
Burn him like a blazing star.
Burn his body from his head.
Then we'll say ol' Pope is dead.
Hip hip hooray!
Hip hip hooray!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