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島

火山島

火山島(高島),是由火山噴發物(溶岩、火山灰等)堆積而成的。在環太平洋地區分布較廣,火山島的面積一般都不大,即有單個的火山島,也有群島式的火山島,著名的火山島群有阿留申群島夏威夷群島等。火山島按其屬性分為兩種,一種是大洋火山島,它與大陸地質構造沒有聯繫;另一種是大陸架大陸坡海域的火山島,它與大陸地質構造有聯繫,但又與大陸島不盡相同,屬大陸島嶼大洋島之間的過渡類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山島
  • 外文名:Volcanic Islands
  • 別名:高島
  • 形成原因:由火山噴發物堆積而成
  • 代表島群:阿留申群島、夏威夷群島等
  • 分類:大洋火山島、大陸架火山島等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景區熱度指數,現象本質,形成,組成,現象類別,消亡邊界火山島,生長邊界火山島,熱點火山島,著名火山帶,我國火山島,總覽,硇洲島,糧船灣,澎湖群島,火山島之最,

現象本質

形成

板塊運動論來說:由於板塊運動,海底各板塊碰撞的消亡邊界和板塊之間生長邊界溢出的熔岩流,以後逐漸向上增高,形成了海底火山。海底火山在噴發中不斷向上生長,會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島。海底火山起初只是沿洋底裂谷溢出的熔岩流,以後逐漸向上增高。大部分海底火山噴發的岩漿在到達海面之前就被海水冷卻,不再活動了。所以,人們從來沒有真正看到過海底火山爆發的景象。至多,只是看到海底的熔岩泉不斷冒出新的岩漿形成新的火成岩。美國一個潛水探險隊的兩個成員,曾經冒著生命危險探索夏威夷群島火山。在水面下100英尺的深度,他們拍攝到了不斷從海底火山口流出的熔岩河流,沿著火山的山坡向更深的海底奔騰而下,而周圍的海水溫度被加熱到100℃以上。海底火山在噴發中不斷向上生長,會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島。
火山島火山島
火山島並不是只有在海洋中的火山噴發才會形成,陸地火山爆發同樣可以。一些陸地大型破火山口湖裡面,會形成一些熔岩穹丘,這些熔岩穹丘生長變高后便會從湖裡面探出來,類似情況是梅扎馬火山口湖裡面的精靈島。

組成

火山島主要由玄武岩組成。在地質學岩石分類中,玄武岩花崗岩同屬於岩漿岩(也叫火成岩)。但玄武岩屬於噴出型岩漿岩,是由火山噴發出的岩漿冷卻後凝固而成的一種緻密狀或泡沫狀結構的岩石。火山爆發流出的岩漿溫度高達1200℃,因有一定的粘度,在地勢平緩時,岩漿流動很慢,每分鐘只流動幾米遠;遇到陡坡時,速度便大大加快。岩漿在流動過程中,攜帶著大量水蒸汽和氣泡,冷卻後,便形成了各種形狀各異、含有大量氣孔的玄武岩。
而花崗岩屬於侵入型岩漿岩,是岩漿在地殼中侵入到靠近地表的地方,因溫度下降冷卻凝固形成的。因為沒有岩漿噴出口,岩漿運動緩慢,溫度逐漸降低,所以花崗岩等侵入岩中有明顯的結晶,如石英、長石、雲母等。

現象類別

消亡邊界火山島

消亡邊界即板塊隱沒帶,板塊下俯衝帶動地表物質進入上地幔,然後又被重新火山噴發出來,多年累計可以形成火山島,如阿留申群島

生長邊界火山島

生長邊界因為是板塊撕裂的地方,地殼都很薄,而且地下岩漿又活動頻繁,不少會有岩漿溢流出來,累計形成火山島嶼,如冰島加拉帕戈斯群島

熱點火山島

一種較為罕見的板內火山,這種火山島的位置不處於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恰恰在板內。地下一根上升流從核幔邊界直通岩石圈底部,在地殼造就板內火山島。如夏威夷群島大溪地島凱爾蓋朗島

著名火山帶

環太平洋火山帶
環太平洋火山帶,南起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脈,轉向西北的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向西南延續的是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台灣島菲律賓群島以及印度尼西亞群島,全長4萬餘公里,呈一向南開口的環形構造系。環太平洋火山帶也稱環太平洋火環,有活火山512座,其中南美洲笠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南段的30餘座活火山,北段有16座活火山,中段尤耶亞科火山海拔6723m,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再向北為加勒比海地區,沿太平洋沿岸分布著著名的火山有奇里基火山、伊拉蘇火山聖阿納火山和塔胡木耳科火山。北美洲有活火山90餘座,著名的有聖海倫斯火山、拉森火山、雷尼爾火山、沙斯塔火山、胡德火山和散福德火山。在阿留申群島上最著名的是卡特邁火山伊利亞姆納火山。在堪察加半島上有經常活動的克留契夫火山,向擊千島群島和日本列島山島弧,著名火山分布在日本列島,如淺間山、岩手山、十勝岳、阿蘇山和三原山都是多次噴發的活火山。琉球群島至台灣島有眾多的火山島嶼,如赤尾嶼釣魚島彭佳嶼、澎湖島、七星岩、蘭嶼和火燒島等,都是新代以來形成的火山島。火山活動最活躍的可算菲律賓至印度尼西亞群島的火山,如喀拉喀托火山、皮納圖博火山、塔勻火山、坦博拉火山和小安的列斯群島的培雷火山等,近代曾發生過多次噴發。
火山島火山島
環太平洋帶,火山活動頻繁,據歷史資料記載全球現代噴發的火山這裡占80%,主要發生在北美、堪察加半島、日本、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被稱為“火山之國”,南部包括蘇門答臘。爪哇諸島構成的弧-海溝系,火山近400座,其中129座是活火山,這裡僅1966-1970年5年間,就有22座火山噴發,此外海底火山噴發也經常發生,致使一些新的火山島嶼出露海面。
大洋中脊火山帶
大洋中脊也稱大洋裂谷,它在全球呈“W”形展布,從北極盆穿過冰島,到南大西洋,這一段是等分了大西洋殼,並和兩岸海岸線平行。向南繞非洲的南端轉向NE與印度洋中脊相接。印度洋中脊向北延伸到非洲大陸北端與東非裂谷相接。向南繞澳大利亞東去,與太平洋中脊南端相邊,太平洋中脊偏向太平洋東部,向北延促又進入北極區海域,整個大洋中脊構成了“W”形圖案,成為全球性的大洋裂谷,總長8萬餘公里。大洋裂谷中部多為隆起的海嶺,比兩側海原高出2-3公里,故稱其為大洋中脊,在海嶺中央又多有寬20-30公里,深1-2公里的地塹,所以又稱其為大洋裂谷。大洋內的火山就集中分布在大洋裂谷帶上,人們稱其為大洋中脊火山帶。根據洋底岩石年齡測定,說明大洋裂谷形成較早,但張裂擴大和激烈活動是在中生代新生代,尤其第四紀以來更為活躍,突出表現在火山活動上。
火山島
大洋中脊火山帶火山的分布也是不均勻的,多集中於大西洋裂谷,北起格陵蘭島,經冰島、亞速爾群島至維德角群島,該段長達萬餘公里,海嶺由玄武岩組成,是沿大洋裂谷火山噴發的產物。由於火山多為海底噴發,不易被人們發現,據有關資料記載,大西洋中脊僅有60餘座活火山。冰島位於大西洋中脊,冰島上的火山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到,島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30餘座,人們稱其為火山島。據地質學家S、Thorarinsson(1960)統計,在近1000年內,大約發生了200多次火山噴發,平均5a噴發一次。著名的活火山有海克拉火山,從1104年以來有過20多次大的噴發。拉基火山於1783年的一次噴發為人們所目睹,從25公里長的裂縫裡溢出的熔岩達12公里以上,熔岩流覆蓋面積約565平方公里,熔岩流長達70多公里,造成了重大災害。1963年在冰島南部海域火山噴發,這次噴發一直延續到1967年,產生了一個新的島嶼-蘇特塞火山島,高出海面約150m,面積2.8平方公里。6a之後,在該島東北32公里處的維斯特曼群島的海邁島火山又有一次較大的噴發。這些火山的噴發,反映了在大西洋裂谷火山噴發的特點。
火山島
東非裂谷火山帶
東非裂谷是大陸最大裂谷帶,分為兩支:裂谷帶東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經馬拉威肖,向北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衣索比亞中部,至紅海北端,長約5800公里,再往北與西亞的約旦河谷相接;西支南起馬拉威湖西北端,經坦喀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阿爾伯特湖,至阿伯特尼羅河谷,長約1700公里。裂谷帶一般深達1000-2000m,寬30-300公里,形成一系列狹長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如衣索比亞高原東側大裂谷帶中的阿薩爾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0m,是非洲陸地上的最低點。
現代火山活動中心集中在三個地區,一是烏干達-盧安達-薩伊邊界的西裂谷系,自1912-1977年就有過13次火山噴發,尼拉貢戈火山至今仍在活動;二是衣索比亞阿費爾(阿曼)坳陷的埃爾塔火山和阿夫代拉火山,自1960-1977年曾發生過多次噴發;三是坦尚尼亞納特龍(坦桑)湖南部的格高雷(Grgory)裂谷上的倫蓋(坦桑)火山,自1954到1966年曾有過多次噴發,噴出岩為碳酸鹽岩類,有較高含量的碳酸鈉,為世界所罕見。位於肯尼圖爾卡納湖南端的特雷基火山在80-90年代間也曾多次噴發。現代火山活動區,溫泉廣泛發育,火山噴氣活動明顯,多為水蒸氣和含硫氣體,這是火山現今的活動跡象。
火山島
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帶
該火山帶分布於橫貫歐亞的緯向構造帶內,西起庇里牛斯島,經阿爾卑斯山脈至喜馬拉雅山,全長10餘萬公里。這一緯向構造帶是南北擠壓形成的緯向褶皺隆起帶,主要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在該帶火山分布不均勻,緯向構造帶的西段,由於南北擠壓力的作用,在形成緯向構造隆起帶的同時,形成了經向張裂和裂谷帶,如其南側的縱貫南北的東非裂谷系,順兩構造帶過渡段,因斷陷而形成了內陸海-地中海、紅海和亞丁灣等,這裡的火山活動也別具特色,出現了眾多世界著名的火山,如義大利的威蘇維火山埃特納火山、烏爾卡諾火山和斯特朗博利火山等等,愛琴海內的一些島嶼也是火山島,活動性強,據義大利歷史記載的火山噴發就有130多次,爆發強度大,特徵典型,世界火山噴發類型就是以上述火山來命名的,岩性屬於鈣鹼性系列,以安山岩和玄武岩為主。中段火山活動表現微弱,在東段喜馬拉雅山北麓火山活動又加強,在隆起和地塊的邊緣分布著若干火山群,如麻克哈錯火山群、卡爾達西火山群、涌波錯火山群、烏蘭拉湖火山群、可可西里火山群和騰衝火山群等等,共有火山100多座,其中中國的卡爾達西火山和可可西里火山在20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曾有過噴發,岩性為安山岩和鹼性玄武岩類。

我國火山島

總覽

我國的火山島較少,總數不過百十個左右,主要分布在台灣島周圍;在渤海海峽、東海陸架邊緣和南海陸坡階地僅有零星分布。台灣海峽中的澎湖列島花嶼等幾個島嶼除外)是以群島形式存在的火山島;台灣島東部陸坡的綠島、蘭嶼、龜山島,北部的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等島嶼,渤海海峽的大黑山島,西沙中的高尖石島等則都是孤立海中的火山島,福建漳州南碇島等。它們都是第四紀火山噴發而成,形成這些火山島的火山現代都已停止噴發。火山噴發的熔岩一邊堆積增高,一邊四溢滾淌,是火山島形成中呈圓錐形的地形,被稱為火山錐。它的頂部為大小、深淺、形狀不同的火山口。由許多火山噴發的地方都形成崎嶇不平的丘陵。我國的火山島主要是玄武岩安山岩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岩漿粘度較稀,噴出地表後,四溢流淌,由此形成的火山島的坡度較緩,面積較大,高度較低,其表面是起伏不大的玄武岩台地,如澎湖列島。安山岩屬中性岩,岩漿粘度較稠,噴出地表後,流動較慢,並隨溫度降低很快凝固,
碎裂的岩塊從火山口向四周滾落,形成地勢高峻,坡度較陡的火山島,如綠島和蘭嶼。如果火山噴發量大,次數多,時間長,自然火山島的高度和面積也就增大了。火山島的形成後,經過漫長的風化剝蝕,島上岩石破碎並逐步土壤化,因而火山島上可生長多種動植物。但因成島時間、面積大小、物質組成和自然條件的差別,火山島的自然條件也不盡相同。澎湖列島上土地瘠薄,常年狂風怒號,植被稀少,島上景色單調。綠島上地勢高峻,氣候宜人,樹木花草布滿山野,景象多姿多彩。

硇洲島

硇洲島位於廣東省湛江市,是中國最大的火山島,也是“湛江八景”之一,美曰“硇洲古韻”。
在茫茫的大洋中,56平方公里的島嶼,看上去像一顆綠寶石。硇洲島是40萬年前海底火山頂發岩漿堆積而成的火山島,。島的東南面,正對南海汪洋,風大浪急,火山岩風化成千奇百怪的稜柱石壁,沉積岩壁和隕石般的石球石蛋遍布岸邊。驚濤擊石,浪花沖天而起,"轟隆"震耳,霧氣如雲。在海石灘旅遊區,奇岩與沙灘共存,海水清純透亮,鹽份恃濃,是游泳戲浪的最佳處。硇洲漁港是國家級有名的大漁港。硇洲島國周圍海底,布滿火山岩石和洞穴,海草豐茂,跚跚茂密,是魚蝦蟹生活的天堂。
硇洲島有豐富的歷史古蹟。南宋朝廷逃亡時,曾在島上駐紮四個月。現在殘存的古蹟有翔龍書院、宋皇村、宋皇井、三忠廟等。而1899年興建的硇洲燈塔,是目前世界僅存的兩座(另一座為倫敦國際燈塔)水晶磨鏡燈塔。燈塔建在最高處,燈光可照射20多海里,現在仍然為導航燈塔,旋轉的燈光照亮整個島嶼和海面,煞是奇觀。1996年,燈塔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西南臨北部灣火山島,當地俗稱“六墩島”,由6座相連的小島組成。傳說在很久以前,在這裡的一條小龍,愛上了天宮裡的仙女,經常跑到天上與仙女相會,犯了天條。玉皇大帝一怒之下追到這裡,把小龍砍成六截,化成六座小島。傳說,那位仙女經常來到這裡,祭拜小龍,因此小島也沾染了一點仙氣。因此,火山島的條件得天獨厚,周圍的海水清朗而湛藍,島沙灘細軟柔和,50萬年前的火山運動生成的岩石,經由海水沖刷多年後有著沒有的紋理。火山島岸邊鳥聲唳唳,是白鷺的長居之所。島上樹木蔥翠,樹木種類繁多,更有平常不多見的熱帶野果,是名副其實的火山島。在島上,特別是海面上吊養大蚝的一片片浮排,和插養在灘涂上的一塊塊蚝田,也是一幅壯觀的景象。風平浪靜的海灣,碧藍的海水輕輕地搖曳著沉睡的萬畝大蚝排,潔白的海鷗不時的掠過海面,滿載而歸的魚船緩緩游入港灣……魚家樂旅遊是火山島的一大特色,不可不盡興而歸,如果只想散散心,那就任由自己沉浸在島上迷人的風光里,或是赤著腳在細柔的沙灘上散散步。站在火山島的小山上極目遠眺,還可望見附近幾座蔥翠仙靈的小島和現代化的港口。
火山島火山島
火山島火山島

糧船灣

糧船灣(英語:High Island)原為香港第四大島嶼,地區行政上屬於西貢區;位於萬宜水庫西南面,糧船灣海以東,大頭洲、雞洲、老虎吊排、滘西洲、吊鐘洲以東,匙洲、南風洲、伙頭墳洲、小破邊洲、黃泥洲、光頭排、橫洲以北,破邊洲飯甑洲以西。
火山島
糧船灣北面有一條西貢萬宜路連線島的東西部,是遠足者暢遊萬宜水庫南岸的必經之處。萬宜水庫西壩底下亦有創興水上活動中心,供人玩樂。
1969年,香港政府在糧船灣洲北岸興建萬宜水庫,將糧船灣洲和西貢半島連線起來。從此在官方地圖上,糧船灣洲改稱糧船灣。在興建水庫之前,糧船灣洲和西貢半島相隔著官門海峽。
土木工程拓展署指出,整個華南東部及香港在1億多年前屬於火山帶。經過土木工程拓展署於糧船灣進行了多年的地質調查發現,於2012年確認糧船灣伸延至果洲群島處曾經有一座超級火山,名為糧船灣超級火山,直徑長達18公里,是香港以至中國東南部首座被發現的古代超級火山。
逾400年歷史的糧船灣天后宮,經過重修後,在2013年1月2日舉行開光典禮,並在宮前舉行百席盆菜宴,吸引了過千人參與。今次重修後,天后宮加設文物館,展示過往所用的祭祀物品。

澎湖群島

澎湖群島,亦稱澎湖列島,是位於台灣海峽上的一組群島,也是台灣的附屬島嶼之一,東距台灣本島約50公里,西離歐亞大陸約140公里,由90個大小島嶼組成,總面積約為128平方公里,全境均隸屬中華民國台灣省澎湖縣管轄,為中華民國實際管轄區域第一大離島群。16世紀時葡萄牙殖民者來到東方,發現澎湖海域魚產豐富,島上住著許多漁民,因此稱呼澎湖為漁翁島(Pescadores)。
澎湖群島多漁港,夜間萬點漁火流動,忽明忽滅,與水中映射之星斗互相煇映,1953年台灣省政府將“澎湖漁火”選定作為台灣八景之一。觀光遊憩是現今澎湖群島的重要產業之一,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也在1995年於澎湖群島設立“澎湖風景特定區”。
歷史
澎湖古名“島夷”、“方壺”、“西瀛”、“亶州”、“平湖”。最早在四千五百年前即有人居,當時可能是前往澎湖一帶從事漁撈活動的短期居民。9~10世紀時(大約中國唐末或初)開始有漢族人定居。
火山島
中國文獻對澎湖最早的記載出現於南宋,樓鑰《攻愧集》卷八十八泉州知府〈汪大猷行狀〉:乾道七年(1171年)四月,起知泉州,到郡……郡實臨海,中有沙洲數萬畝,號平湖……”文中並描述汪大猷為保護在平湖的漢人不被毗舍邪國人(菲律賓米沙鄢群島)所劫掠,在平湖造屋二百間遣將駐守。平湖與澎湖在閩南語中發音相近,學界普遍同意平湖即澎湖。由此可知中國最晚在南宋時已派兵駐守,將澎湖收為版圖。
元朝時,隨著大陸移民日益增多,設定了巡檢司
15世紀永樂宣德年間鄭和下西洋時留下的鄭和航海圖中的平湖嶼就是澎湖群島。
16世紀時葡萄牙人來到東方,發現澎湖海域魚產豐富,島上住著許多漁民,因此稱呼澎湖為漁翁島(Pescadores)。
火山島
17世紀上半葉(中國明朝時期),荷蘭東印度公司兩度企圖在澎湖建立貿易根據地,但經明朝以談判和武力驅逐而離開。1661年鄭成功占領台灣之後,在澎湖設定了安撫司;清代先後設定了巡檢司、通判;1884年8月5日至1885年6月13日中法戰爭期間,法國遠東艦隊與清軍在台灣北部與澎湖之間發生西仔反戰役。
1895年依據《馬關條約》與台灣本島一同被割讓給日本,設澎湖島廳,1897年改稱澎湖廳,之後就處於日本統治之下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中華民國就原轄地區設立了澎湖縣
1991年,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設立“澎湖風景特定區籌備處”。1995年,正式成立澎湖國家風景區,目標和宗旨為建設澎湖成為“國際級海上觀光休閒渡假中心”。
位置範圍
澎湖群島南海的虎井嶼與望安島之間海域有北回歸線通過,絕對位置由北緯23°12′至23°47′,經度與百慕達相差約180°,由東經119°19′至119°43′間,因此澎湖群島又被稱為東方百慕達
島嶼構成
澎湖群島由90個大小島嶼所組成,以下列出主要有人居住的島嶼:
澎湖本島馬公市湖西鄉
西嶼西嶼鄉
吉貝嶼(白沙鄉)
鳥嶼(白沙鄉)
中屯嶼(白沙鄉)
大倉嶼(白沙鄉)
員貝嶼(白沙鄉)
目斗嶼(白沙鄉)
小門嶼(西嶼鄉)
虎井嶼(馬公市)
桶盤嶼(馬公市)
花嶼(望安鄉)
將軍澳嶼(望安鄉)
東吉嶼(望安鄉)
東嶼坪嶼(望安鄉)
西嶼坪嶼(望安鄉)
地質地貌
90個大小不等的島嶼裡面,除了最西邊的花嶼是由安山岩組成之外,其他都是由玄武岩組成。群島的熔岩是於約1740萬年前至800萬年前,由許多小的裂隙孔洞噴出。各島嶼的地貌和夾層沉積岩皆十分平緩。所以澎湖的平坦面是真正的熔岩流台地面,而不是差異侵蝕造成的侵蝕面。
面向太平洋的亞洲大陸邊緣地帶在大地構造上是一連串的斷層盆地,斷層盆地是因為地殼受到張力拉開造成的,會形成一系列的地塹地壘,而澎湖正好位於南海盆地的北端,因此也有類似的地形構造。
群島地表平坦,缺少地形的高低變化。
植物與氣候
植物只有矮草和灌木,跟台灣本島的樹木蒼鬱有很大的差別,主因是氣候的關係。台灣年雨量約2500毫米,但澎湖列島只有約1000毫米左右,降雨季也分布不均,強勁的東北季風是最主要的氣候特徵,當通過台灣與大陸之間的管狀地形風力便會加速,讓澎湖籠罩在冷冽的季風下,每年約有1\3時間處於大風下,尤其是10月至次年3月之間,平均風速約每秒8米;最大風速每秒可達每秒20米以上。季風不止影響農林植物的生長,也對土壤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本地的樹木高不過附近的建築物,是因為風切壓住它的高度。另因島嶼位於海上,土壤鹽分偏高,不利於植物的生長。
火山島
潮汐
海水每天都有兩次規律性的漲退潮稱為潮汐,外海潮差約1米;但內海因受地形影響,潮差可達3米左右,因時因地潮差也不一樣。潮汐侵蝕地形能力並不大,可是卻可以日積月累搬運漂砂。因此潮汐對於海埔新生地、沙洲海灘沙嘴等海岸地形有很大的影響力。
建築特色
澎湖寺廟不但是村民信仰中心,更具有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功能。因此澎湖居民對寺廟的建築相當重視,甚至不惜巨額興建,要求美輪美奐,以代表對神明的尊敬。
1.建築材料:寺廟建築材料大致上可分為二種,一種是木料,用來作建築的主體,但由於澎湖本身並無森林,所以木材主要是進口而來。第二種是石材,主要是以花崗石為主,目的是防止石雕風化、侵蝕,也有部分寺廟用於牆身,對抗強烈的澎湖季風。另有當地石材-硓𥑮石(澎湖的珊瑚礁所形成的石材,一說應為𥑮硓石)。
火山島
2.空間隔局:澎湖寺廟是以合院建築為主,廟宇屋脊背較大,是以防風來考量。
3.泥塑:泥塑是將三合土摻入棉花,再塑出各種形象的藝術,也會加入貝殼,再嵌上瓷片稱之為剪花或剪黏。
4.花窗:寺廟正面花窗,一般寺廟多用花鳥或螭虎圖案等吉祥圖案為主,不過澎湖常以洗石子技法為之,或加色灰泥塑而成,有地域的特色。
火山島
5.彩繪:澎湖寺廟深受陰陽五行的影響,特別重視彩繪。不少寺廟樑柱和柱子都有使用“擂金畫”。“擂金畫”主要是將金箔磨成粉末狀,趁底漆未乾時用筆沾金箔粉敷上之畫法,主要用在木雕上,顏色豐富。
6.柱子:功能是用來支撐整座廟,有圓柱、方柱、六角柱和八角柱,大多都有雕龍在柱身,身體盤繞柱子一圈,並用爪子捉珠,有的柱身更有豊富的蝦兵蟹將、和封神榜或八仙神話人物配置。

火山島之最

世界著名的火山島
印尼群島(主要集中在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
小安地列斯群島(大部分)
中國最大的火山島硇洲島
中國台灣著名的火山島有: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地理位置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位於台灣海峽西岸、與廈門島毗鄰的福建省漳浦縣江口村,距離廈門機場90公里,約1小時20分鐘車程。
景區總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其中海陸域面積30.7平方公里,海洋面積69.3平方公里。
景區範圍:
景區北起龍海市交界處的崎沙灣,經香山半島、江口灣、皇后乳、煙樓山、後蔡灣至整尾嶼半島,海岸線全長約18公里,海水清澈、沙灘平緩、沙質細膩指標優過夏威夷,屬特級沙灘,是一個保持著原生態海島風情的度假休閒絕佳之地。
景致特點:
火山島,當然有著許多神奇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火山自然地貌,這些火山地貌景觀的形成源於100餘萬年前的8次火山噴發。如雄偉峻奇的玄武岩群、造型奇特的火山噴奇口、巧奪天工的海蝕熔岩等等。
火山島最吸引遊人的還是那令人驚訝的可與夏威夷相媲美的優質沙灘,在這裡,您真的可以忘記一切煩惱,把身心完全交給蔚藍的海洋和輕柔的海風。
尼加拉瓜國民議會19日通過法案,批准該國最大火山島奧梅特佩島加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畫”主導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尼議長努涅斯表示,當天所有與會的議員一致通過了該法案,支持奧梅特佩島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這也是繼伯薩瓦斯雨林和聖胡安河之後,尼加拉瓜境內第三個加入“人與生物圈計畫”的自然保護區。
奧梅特佩火山島位於尼加拉瓜西南部的尼加拉瓜湖中,由兩座海拔分別為1394米和1610米的火山構成,島嶼面積約為270平方公里,島上常住人口約3.5萬人。整個島嶼被各種熱帶植被覆蓋,火山高聳入雲,風景秀美,物種豐富,較完整地保留了中美洲動植物的獨特性和多樣性,也是當地久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人與生物圈計畫”主導的生物圈保護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部門於1971年發起的一項政府間跨學科的大型綜合性研究計畫,旨在建立全球性的自然保護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