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拉島

錫拉島

舊稱“桑托林島”(Santorini,希臘文 Σαντορίνη)。希臘基克拉澤斯群島中最南的島嶼。在愛琴海西南部。位於北緯36.40° —東經25.40°。面積75.8平方公里。人口1.1萬(1981年)。主要城市錫拉。島上東半部有噴發火山的遺蹟,並有周圍60公里的潟湖,湖中心有活火山。最高峰普羅菲蒂斯海拔556米。全島多熔岩和浮石。所產紅葡萄酒著名。多地震,1956年大地震損失頗重。經考古發掘,該島在青銅器時代已與克里特島有密切聯繫。多古廢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錫拉島
  • 外文名:Thera
  • 面積:75.8平方公里
  • 人口:1.1萬
  • 建議遊玩時長:3小時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簡介,傳說之迷,島上壁畫,

㏎簡介

錫拉Thera
聖托里尼——懸崖上的小鎮聖托里尼——懸崖上的小鎮
現代希臘語作Thira,亦稱Santorin或Santorini。
也譯作聖托里尼Santorini,希臘文Σαντορίνη)
錫拉島是希臘基克拉澤斯(Cyclades)群島最南部島嶼,位於愛琴海,面積76平方公里(29平方哩),與其他島嶼組成基克拉澤斯州的一個區。島主要由熔岩和輕石(主要輸出品)構成。出產釀酒用葡萄。最高點為東南部的普羅菲蒂斯·伊利亞斯山(Mt. Profitis Ilias;566公尺〔1,857呎〕)。主要城鎮錫拉。前2000年前已有人居住。約西元前10世紀初多里安人(Dorian)到此拓居。西元前308~前145年為托勒密王朝保護地。經考古發掘,發現許多古代廢墟,表明該島在青銅器時代與克里特島有密切聯繫。有人認為,約前1500年錫拉島火山爆發引起的海嘯襲擊了克里特島沿海和中部,使克諾索斯(Knossos)和愛琴海米諾斯(Minos)文化突然滅絕。人口︰島9,330(1991); 區11,381(1981)。

傳說之迷

錫拉島與亞特蘭蒂斯之迷
錫拉島被科學家懷疑是亞特蘭蒂斯大陸的地點,同被懷疑的還有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巴哈馬群島。錫拉島是愛琴海上的一座小島,然而幾千年前的一次災難使它和亞特蘭蒂斯聯繫到了一起。三千多年前,這個島嶼毀於一次破壞性極大的火山爆發,它會不會是一夜之間消失的亞特蘭蒂斯呢?
但錫拉島上的米諾城,被高達18米的火山灰掩埋的時間大約是在前900至1000年,長久以來,對於亞特蘭蒂斯到底是毀於9000年還是900年,專家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有的專家認為錫拉島的故事從埃及傳到希臘時傳述中產生了錯誤,有人將900年錯寫成9000年,很多人相信錫拉島就是亞特蘭蒂斯,柏拉圖很有可能是根據錫拉島的火山災難寫成了亞特蘭蒂斯的故事,以警示後人。
斯皮里東·馬林拿托斯1939年的論文是一個突破口,將柏拉圖關於亞特蘭蒂斯的故事和引起克里特島上米諾斯文明衰落的這次災難聯繫起來。這個理論的反對者認為克里特和聖托里尼的大小不符合柏拉圖對亞特蘭蒂斯的描述,而且米諾斯文明衰落的時期也遠遠晚於亞特蘭蒂斯消失的日期。JamesLuce和A.G.Galanopoulos等學者的反駁認為對古埃及象形文字和邁錫尼線性文字B的錯誤解讀可能導致了將「百」認作「千」的錯誤,因而修正過的尺寸和日期能夠將亞特蘭蒂斯對應於克里特的梅薩拉平原(Messara)以及米諾斯文明約前1450年代的衰落。然而事實上,對於前者來說出現錯誤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埃及象形文字中數字的符號非常易於辨認。 毀滅性的火山爆發:錫拉島與克里特文明(又稱米諾斯文明)
3000多年前在地中海上曾經盛極一時的克里特文明最後突然神秘消失,這是古代史上最長久的不解之謎,也是困擾考古學界多年的難解之謎。
根據科學家通過對錫拉島上人類文明遺址的考察,證實了三千多年前的火山爆發是歷史上少數極具毀滅性的一場火山爆發,威力相當於廣島子彈的4000倍,其噴出的煙柱上升到數千米高空。煙柱中捲起數千噸火山灰隨後在地球高空大氣層中飄散開來,天黑三日。格陵蘭島、甚至遠隔萬里的中國和北美洲都受到了這次噴發的影響。
這場猛烈的火山噴發還引發了大海嘯,這對克里特島來說是一場無法挽回的滅頂之災——因為克里特島與錫拉島相距僅僅60英里,而僅直接噴出的火山灰渣就覆蓋了面積達平方千米的克里特島。高達12米的巨浪幾乎在瞬間抵達,席捲了這裡的一切,克里特島的港口和漁村毀於一旦。此後,由於火山灰長期飄浮在空中,遮蔽了陽光,從而導致地中海地區氣候變異,農作物大面積歉收。東西方兩大文明之間的貿易也大受影響。繁榮的克里特文明隨之迅速凋零。
4月27日《泰晤士報》報導:
丹麥科學家在愛琴海的錫拉島發掘出一塊小小的橄欖枝,它上面可能隱藏著:盛極一時的克里特文明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又是為何突然從地球上消失的?
這塊橄欖枝是愛琴海的錫拉島——即現在的桑托林島上發生的一次災難性的火山爆發中被埋在地下的。
科學家相信他們能夠測算出這棵橄欖樹的確切死亡時間。弄清楚錫拉島火山噴發的確切時間非常重要,因為這次爆發威力是如此強大,幾乎可以肯定,以克里特島為中心的克里特文明就毀在它的魔爪之下。該研究發表在4月28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
橄欖枝證明克里特文明毀於火山噴發引發的海嘯。
克里特島是愛琴海上最大的島嶼,而3000多年前的克里特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起點,尤以富麗堂皇、結構複雜的宮殿建築聞名。然而,這樣一個強大的文明最終卻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對此存在多種猜測,有人認為它是被來自小亞細亞的蠻族摧毀,有人認為是與希臘城邦交戰的結果,還有人認為可能是遭遇了大地震。
丹麥奧胡斯大學教授瓦爾特·弗里德里希和他的同事根據從錫拉島上發現的一段橄欖枝,驗證了一個更有說服力的理論克里特文明是毀於一次空前規模的火山噴發及其引發的大海嘯。
克里特島距離錫拉島只有60英里,弗里德里希認為,大約3600多年前,錫拉島上一座火山突然猛烈噴發,其噴出的煙柱上升到高空,數千噸火山灰甚至隨風飄散到格陵蘭島、中國和北美洲。火山噴發還引發了大海嘯,高達12米的巨浪席捲了克里特島,摧毀了沿海的港口和漁村。而且,火山灰長期飄浮在空中,造成一種類似核大戰之後的“核冬天”效應,造成這一地區在以後的幾年時間裡作物連續歉收。克里特文明可能因此遭受了毀滅性打擊,迅速走向衰亡。
科學家從遙遠的格陵蘭島、黑海以及埃及都探測到這次火山噴發產生的灰塵。他們還從愛爾蘭和加利福尼亞發掘出遭到這次火山爆發引起的霜凍破壞的植物化石。
活性炭的檢測,斷定這棵橄欖樹死於前1627至1600年間。
弗里德里希的另一重要成果在於更加準確地確定了克里特文明消失的時間。他和他的同事通過分析這塊橄欖枝的年輪並結合對發現物中活性炭的檢測,斷定這棵橄欖樹死於公元前1627至1600年間。弗里德里希教授說:“知道這次噴發的確切時間很重要,因為這次噴發是一個全球性的時間標誌,對它的精確記錄,可以把不同文化的時代聯繫起來。”
他的學生湯姆·普菲弗發現了埋在由火山岩碎片形成的岩石表層里的這塊橄欖枝。研究人員確信這棵橄欖樹是被火山灰掩埋後窒息而亡的。科學家從樹枝中發現有72圈年輪,包括最後一年的年輪。通過對放射性碳的檢測,他們把這棵樹的死亡年限精確到13年。
從考古物證可以看出,錫拉島的火山爆發導致克里特文明消失的時間比過去的記錄早了一個世紀左右。科學家認為克里特人在火山爆發的衝擊下還能生存下來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這意味著他們的文明滅亡的時間要比現有記錄提前100至150年。這種推測又意味著克里特文明與古埃及新王國不是同一時代的。
最新確定的時間表否定了克里特文明受古埃及文明影響的說法。
此前,很多考古學家認為,克里特文明盛極一時,尤以最後的200年的米諾斯王朝達到頂點。當時,米諾斯稱雄愛琴海,威震雅典,是聯繫歐、亞、非三洲先進國家的紐帶。米諾斯王朝充分利用了這一優越的地理位置,發展造船業,並建立了強大的艦隊,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海軍。所向披靡的米諾斯艦隊,使王朝能與埃及、敘利亞、巴比倫、小亞細亞等區域保持貿易來往,並成為海上霸權國家,愛琴海諸島各國紛紛向米諾斯稱臣,雅典也得向他納貢。克里特文明與古埃及新王朝有著密切的商業和文化交流,受到古埃及文明的影響。然而,最新確定的時間表卻否定了這種看法:古埃及新王國開始於公元前16世紀,而那時克里特文明已經不復存在了。
火山爆發曾使埃及上空3天漆黑一片
事實上,早在1967年,美國考古學家便在桑托林島的60米厚的火山灰下,挖出一座古代商業城市。經考證,這座城市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火山大爆發時被火山灰所埋葬。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山大爆發,噴出的火山灰渣占地面積廣,達62.5平方公里,島上的城市幾乎在一瞬間就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並波及地中海沿岸及島嶼。據記載,當時埃及的上空曾出現3天漆黑一片的情景,除此之外,火山爆發引起巨大海嘯,浪頭高達50米,滔天巨浪,滾滾南下,摧毀了克里特島上的城市、村莊,米諾斯王國也隨之化為烏有。
1980年,英國考古學家在克里特島克諾索斯發掘出一座王宮的廢墟。它占地約2公頃,房屋有幾百間,均由迂迴曲折的廊道連線,結構之複雜實為罕見,迷宮中還發現了雙斧標誌,學者一致認為,這就是米諾斯王國的雙斧宮殿(希臘神話中曾提到雙面斧是克里特島上宮殿的重要特徵)。王宮的牆壁上有艷麗如初的壁畫,倉庫中儲存著大量糧食、橄欖油、酒以及戰車和兵器。一間外包了鉛皮的小屋有國王無數的寶石、黃金和印章。大量繪製精美的陶器和做工精巧的金屬器具,表現出克里特人非凡的才華。
雖然這次新發現只是把克里特文明滅亡的時間向前推了100年左右,但其給歷史學界帶來的影響卻不容小覷,西方文明史的起源部分可能要因此改寫。

島上壁畫

錫拉島上的阿克羅蒂里遺址中的米諾斯壁畫揭示了海洋對這個島國文明的重要性。歷史上它與希臘大陸、埃及和近東有著有益的貿易往來。公元前1620年,一次火山爆發,毀掉了錫拉島,許多壁畫埋沒在火山灰中,惟有一條繪有船隻的檐飾在遺蹟中保存下來。壁畫中描繪一位年輕男子雙手提著兩串海洋魚的情景。人體用赤褐色畫出,似乎平塗;形體表現準確,近似現代人,是米諾斯文明的寫照。
著名的壁畫《番紅花採集者》著名的壁畫《番紅花採集者》
考古研究證明,在前3000年左右進入青銅時代的錫拉島,在公元前1700-前1600年
達到它文明的頂峰,大約前1450年島上發生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火山爆發,毀滅了那些
繁華的城市鄉鎮,將文明的進程一下子截斷了。然而也正是火山灰的掩埋,造成了3000多年
後的人們觀賞這些壁畫的可能性。
現存的錫拉島壁畫大約完成於前16世紀,是愛琴海地區遠古時期以來所知最大的和
保護最好的藝術集合,屬於晚期青銅時代,展示出愛琴繪畫史上輝煌的新篇章。這些壁畫以
漁民生活為題材,出海、經商、祭祀、競技等等,極富生活氣息,是當時島上人們生活方式
和習俗風尚的生動形象的寫照。其中許許多多的細節,從服飾到髮型,從用具到房屋,從動
植物到山林,以及其藝術處理方式,對於一些學科的專家來說都是有價值的圖像資料和研究
對象。錫拉島的壁畫是寫實而帶裝飾味的,讓觀者感到親近和似乎容易理解。已經有研究者
指出,錫拉島的壁畫受到遙遙相對、相距約69海里的克里特島克諾索斯王宮壁畫的影響,甚
至可能幹脆出自那裡的畫工之手,因為兩島壁畫的藝術風格有非常多的想像之處。
保存完好的四隻大缸保存完好的四隻大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