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濱區(漢濱)

漢濱區

漢濱一般指本詞條

漢濱區,陝西省安康市轄區,安康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信息中心。地處東經108°30′—109°23′,北緯32°22′─33°17′。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居漢江上游安康市腹地,東接旬陽縣,西連紫陽縣漢陰縣,北靠商洛市鎮安縣、安康市寧陝縣,南與平利縣嵐皋縣接壤。面積3652平方千米。轄30個鎮、4個辦事處,876個行政村,69個居委會。全區戶籍總人口102.58萬(2014年),常住人口87.87萬(2016年)。

設立的恆口鎮五里鎮瀛湖鎮關廟鎮縣河鎮為5個重點鎮。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濱區
  • 外文名稱:Hanbin Area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陝西省安康市
  • 下轄地區:24個鎮、4個街道
  • 政府駐地:安康市五星街
  • 電話區號:0915
  • 郵政區碼:725000
  • 地理位置:陝西東南、漢江上游
  • 面積:3648.87平方公里 
  • 人口:88.04萬人(截至2017年末常住人口) 
  • 方言:中原官話-關中片-東府小片(秦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大陸性季風型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瀛湖風景區香溪洞流水古鎮
  • 機場安康五里舖機場安康富強機場
  • 火車站安康站安康東站
  • 車牌代碼:陝G
  • 高等院校安康學院安康職業技術學院
  • 戶籍人口:102.58萬(2014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旅遊,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1959~1981年,先後在漢濱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表明,遠在七、八千年前,越河川道及漢江兩岸,已形成原始聚落。
西周初,安康地屬庸。東周隸楚、隸蜀、隸秦,更變頻繁。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取漢水上游地,設漢中郡於漢江北岸台地,始置西城縣。
統一六國(前221),西城縣為漢中郡治,轄區大體相當今安康、漢陰、石泉、紫陽、嵐皋、平利、鎮坪七縣在內的廣大地區。
西漢(前206~24),沿襲秦制,西城縣為漢中郡治,轄今漢濱區的大部和紫陽、嵐皋全境。
東漢(25~220),西城縣轄今安康、嵐皋、紫陽、平利和鎮坪五縣,屬漢中郡,隸益州刺史部,郡治移南鄭縣。建安二十年(215),漢中郡改名漢寧郡,西城縣轄今安康、嵐皋、紫陽、平利、鎮坪五縣。二十一年(216)復名漢中郡,分東部為西城郡,劃屬荊州。二十四年(219),漢中郡屬蜀。
三國(220~280),曹魏黃初二年(221),取“曹魏興盛”之義,改西城郡為魏興郡,治所西城縣。晉時(265~280),西城縣仍為魏興郡治所,隸荊州,轄今安康、嵐皋、紫陽縣地。
南北朝(420~589),西城縣為魏興郡治,隸梁州,轄今安康南部及嵐皋縣地。西魏廢帝三年(554)設金州,因越河川道出麩金得州名,治所魏興郡西城縣。北周武成二年(560),撤銷西城縣,轄地併入吉安縣。天和四年(569),吉安縣治所遷回西城,縣城改建漢江南岸,轄今安康、嵐皋、平利、鎮坪四縣。北周末年廢縣,復置魏興郡。
隋代(589~618),復設西城縣。開皇十八年(598)改稱吉安,仍屬金州。大業三年(607)撤金州,設西城郡,吉安縣改稱金川,轄今安康、嵐皋、平利、鎮坪四縣,隸西城郡。十三年(617)郡縣俱廢。
唐代(618~907),武德元年(618),劃金川縣一部復設西城縣,轄今安康、嵐皋兩地,並在城內復設金州,屬山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金川、西城劃屬山南東道。天寶元年(742)撤州設安康郡。至德二年(757)改名漢陰郡。乾元元年(758)又撤郡復設金州,治所西城。
五代十國(907~960),沿唐制,西城縣屬前蜀、後蜀統轄。
宋代(960~1279),至道三年(997),西城縣轄今安康、嵐皋二縣地,為金州治所,隸京西路。熙寧五年(1072)劃歸京西南路。南宋建炎四年(1130)改屬利州路。紹興十四年(1144)劃屬利州東路。
元代(1279~1368),金州屬陝西行中書省興元路。至元年間(1279~1294)金州改為散州,撤銷附郭西城及平利、旬陽、漢陰、石泉諸縣,至此廢西城縣。金州轄區相當於今安康、平利、鎮坪、白河、旬陽、紫陽、嵐皋、漢陰、石泉和鎮安十縣地境。
明代(1368~1644),金州屬興元路。萬曆十一年(1583)大水毀州城,於趙台山下築新城,改名興安州,屬漢中府,轄今安康、嵐皋縣地。二十三年(1595),興安州直屬陝西布政司。
漢濱區城市夜景漢濱區城市夜景
清代(1644~1911),順治四年(1647),興安州城遷回老城。乾隆四十八年(1783),州升為府,以原興安州並漢陰地在府城設縣,取“安民康泰”之意,稱安康縣。五十五年(1790),分出漢陰地,設立漢陰廳。道光二年(1822),分出安康縣南部三鋪,設立磚坪廳。此後縣的轄區相對穩定。
中華民國(1912~1949)前期,安康縣屬漢中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廢道,縣直屬於省。二十四年(1935),陝西省在安康地區設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以地命名,轄十縣,治所安康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27日安康全境解放,建立縣人民政府,隸陝甘寧邊區安康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隸屬陝西省安康分區專員公署;在縣城關範圍設安康市,直屬安康專署。1954年4月,撤銷安康市,改為城關區,隸安康縣人民政府。1958年12月10日,安康、嵐皋合併;1961年兩縣分置,恢復原建置。1988年9月14日安康縣以原建置基礎改為市,總面積仍為3648.87平方公里。
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安康地區和縣級安康市,設立地級安康市,安康市設立漢濱區,以原縣級安康市的行政區域為漢濱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五星街。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11月27日,安康解放後廢除保甲,建立鄉、村人民政權,區公所為縣政府派出機關,在安康城區範圍設安康市。1954年4月撤市改為城關區政府。全縣劃16個區,轄218鄉(街),1956年3月合併為12區120鄉(街);同時,將序數區名改為地址區名,人民政府改稱人民委員會。
1957年3月,劃旬陽縣水泉鄉爛泥湖地段歸本縣茨溝區東鎮鄉。8月23日,將城關鎮城郊鄉劃為直屬鄉。
1958年4月1日,將張灘區文武鄉劃為直屬鄉。同年12月,撤銷嵐皋縣建置,所屬7個區33個鄉(鎮)併入安康縣。期間,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一度取消鄉人民委員會,以區公所轄區範圍成立大公社,將原鄉(街)政府改為管理區。截至1958年末,安康縣設20個公社,114個管理區,1613個大隊,6699個生產隊。
1961年9月,恢復嵐皋縣建置,原屬下設區、社劃出安康縣,歸屬舊置。將安康縣嵐河公社杜壩管理區所屬民主大隊,劃歸嵐皋縣佐龍公社小道管理區。同時,撤銷原區級人民公社體制,恢復區公所派出機構,除保留城關、石轉、文武三個公社體制不變外,其餘公社均恢復1958年前的行政名稱,將管理區更名為人民公社。
1962年5月,將石轉公社改稱區工委,後改稱區公所,所屬管理區改稱人民公社。
1963年3月1日,將嵐皋縣所屬新壩公社的全部及曉道河公社何家壋生產隊劃歸安康縣流水區。
1967年4月1日,將鎮安縣所屬太平、紫荊兩公社,劃歸安康縣大河區。
1970年10月,城關鎮改為城關區,將直屬的文武公社劃歸城關區,並成立城郊人民公社。
1976年2月1日,文武公社懨復為直屬公社。
1980年9月,城關區復稱城關鎮,增設江北、張嶺辦事處。11月,將安康縣城郊公社改為城郊辦事處。截至1980年末,安康縣轄12個區(鎮)、100個人民公社(街道)、893個生產大隊(社區)、5668個生產隊(居民小組)。
1983年10月,改變“政社合一”的體制,全面完成地名普查,公社改為鄉(鎮),設立鄉政權,鄉下為村,設村民委員會,村下設村民小組。同年,將月池鄉劃歸嵐皋縣。將恆口、五里、大河、流水四個集鎮設鄉級鎮建置。
1988年,將運溪鄉分為運溪、毛坪二鄉。截至1988年末,安康縣有12個區(鎮),95個鄉(鎮),6個辦事處,58個居民委員會,862個行政村。
2011年6月8日,漢濱區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撤鄉並鎮後共設30個鎮、4個街道,其中設5個重點鎮。撤銷梅子鋪鎮、運溪鄉,併入恆口鎮;撤銷香山鄉,將原香山鄉的大道、八里、大坡、興塘4個村劃歸大同鎮;撤銷富強鄉、花園鄉,併入五里鎮;撤銷玉嵐鄉、南溪鄉,併入瀛湖鎮,將原香山鄉的中溝村劃歸瀛湖鎮;撤銷前進鄉,併入早陽鄉;撤銷東鎮鄉,併入茨溝鎮;撤銷迎風鄉、併入縣河鄉;撤銷沙壩鄉、荊河鄉,合併設立紫荊鎮;撤銷河西鎮、建民鎮,合併設立建民街道;將原香山鄉的大嶺、香山、三灣3個村併入流水鎮。早陽、共進、關家、石梯、壩河、新壩、牛蹄、田壩、晏壩、雙溪、譚壩、縣河等12個鄉改為鎮。其中:設立的恆口鎮、五里鎮、瀛湖鎮、關廟鎮、縣河鎮為重點鎮。行政區劃調整後,漢濱區共設30個鎮、4個街道。
2015年6月,漢濱區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撤銷雙溪鎮,併入大河鎮;撤銷共進鎮,併入早陽鎮;撤銷石轉鎮,併入洪山鎮;撤銷新壩鎮,將馬泥、茶棧、高坪3個村劃歸大竹園鎮,將良田、東安、新壩、黃泥、群埡、碾坪、太行、勞武、慶豐9個村劃歸流水鎮;撤銷田壩鎮,將板廟、磚埡、天山、紙坊、福家溝、汪河、半坡7個村劃歸吉河鎮,將新建、胡家溝、雙溪、聯坪、雷公坡5個村劃歸晏壩鎮。調整後,漢濱區轄25個鎮、4個街道,395個村、100個社區。

區劃詳情

截至2018年10月26日,漢濱區轄24個鎮、4個街道,395個村、100個社區:恆口鎮、新城街道、老城街道江北街道建民街道五里鎮茨溝鎮、譚壩鎮、葉坪鎮中原鎮紫荊鎮大河鎮洪山鎮沈壩鎮流水鎮大竹園鎮瀛湖鎮雙龍鎮晏壩鎮吉河鎮縣河鎮張灘鎮石梯鎮關廟鎮早陽鎮壩河鎮關家鎮、牛蹄鎮。
鄉鎮/街道社區(個)村(個)
恆口鎮
11
87
新城街道
18
9
老城街道
9
0
江北街道
8
9
建民街道
2
26
五里鎮
5
30
茨溝鎮
3
13
譚壩鎮
4
6
葉坪鎮
1
2
中原鎮
2
8
紫荊鎮
0
8
大河鎮
5
14
洪山鎮
2
12
沈壩鎮
1
9
流水鎮
4
8
大竹園鎮
2
7
瀛湖鎮
1
26
雙龍鎮
2
7
晏壩鎮
2
10
吉河鎮
4
10
縣河鎮
5
12
張灘鎮
4
10
石梯鎮
0
12
關廟鎮
1
22
早陽鎮
0
22
壩河鎮
1
5
關家鎮
2
7
牛蹄鎮
1
3
註:參考資料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漢濱區地跨東經108°30′~109°23′,北緯32°22′~33°17′。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居漢江上游安康市腹地,東接旬陽縣,西連紫陽縣漢陰縣,北靠商洛市鎮安縣、安康市寧陝縣,南與平利縣嵐皋縣接壤。東起壩河鎮白龍廟,西至牛蹄鎮王根樹樑,最寬處110公里;南起平頭山,北至岩屋河腦,最長處310公里。總面積3648.87平方公里。
漢濱區

地形地貌

漢濱區屬陝南秦巴山地丘陵溝壑區,漢江、月河穿過區境中部,以月河為界,北屬秦嶺山地,南沿巴山余脈。南北都有2000米以上的高大山峰,形成南北高、中間低的地貌特點,垂直高差達1900米,境內地形起伏,群山疊障,溝壑縱橫,最高點為葉坪佛爺嶺,海拔2141米,最低處216米,主要山脈有鳳凰山牛山、文武山、平頭山等。本區主要地貌分為川道、丘陵、山地三大自然地貌,“三山夾兩川”的地勢輪廓。

氣候水文

漢濱區屬於北亞熱帶大陸濕潤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5.7℃,年均降水量799.3mm,60%集中在7、8、9月,最低值540.3mm(1966年) ,最大值為1109.2mm(1983年) 相差568.9mm;無霜期263天,年日照時數1811.5小時,年≥10℃積溫為4000℃-4400℃,歷時220天;年太陽總輻射量107.53千卡/c㎡。
瀛湖風景區瀛湖風景區
漢濱區過境河容水總量為213.33億立方米,自產水13.06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 10.654億立方米,地下水3.001億立方米, 人均擁有水資源量為1420立方米。境內河流縱橫,溝溪密布,漢江(長江一級支流) ,境內流長工110.2公里,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7條,5平方公里以上區的河溝有210條。匯入區境漢江段的二級支流有月河、蒿坪河、流水河、神灘河、嵐河、吉河、黃洋河;匯入的較大三級支流有恆河、付家河,多年平均徑流深為355mm,年均徑流總量為13.06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漢濱區屬南北過渡地帶,居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生物種類繁多、南北薈萃。境內具有經濟價值植物資源兩千餘種,市場旺銷的林特產品達400多種,素有“天然生物資源基因庫”、“藥材搖籃”和“絲麻耳倍之鄉”之稱。漢濱區蘊藏量大、生產量大、品質優良的藥材品種主要有:杜仲、天麻、枳殼、枳實、黃檗、半夏、魚腥草、夏枯球、金銀花、蜈蚣、柴胡、五味子、鐵靈山、貫眾、何首烏、通草、僵蠶、黨參、南沙參、丹參、天冬、麥冬、全蠍、豬苓、黃連、射干、黃苓、桔梗、絞股藍、黃姜等。現有野生藥材量約3萬噸,人工種植面積3萬畝,年產量1.5萬噸。

礦產資源

漢濱區境內已探明的礦產27種,產地147處,其中大型礦床4處,中型礦9處,小型礦12處。位居全省前列的礦種砂金、重晶石、石灰石、金紅石、綠松石、鈾、膨潤土、釩、磷等。
  1. 砂金有大型礦床2處,小型1處,礦點5處,年產黃金曾逾萬兩。除已開發利用的越河砂金礦外,老君關、大河等處具有較好的開採價值。
  2. 主要分布在流水鎮馬泥坑、洪山鎮蘭溝、青石溝、茨溝鎮小滾子溝等地。C+D級儲量2.8萬噸。品位在0.057—0.121%間。
  3. 金紅石主要分布在大河鎮熊山溝,大小礦床各一位,鈦金屬儲量2.3萬噸,平均品位2.53%。
  4. 鈦鐵礦主要伴生砂金礦床中,總儲量34萬噸。
  5. 主要分布在流水鎮馬泥坑,為中型礦床。品位0.8—1.08%之間,儲量約30萬噸。
  6. 重晶石境內儲量大,質量優,居全省第一。石梯鄉重晶石礦為大型礦床,礦體平均礦位87%,最高達98%。儲量1081萬噸,開採價值高。此外,石梯、茨溝、共進、雙龍等地,重晶石儲量有203.6萬噸。
  7. 膨潤土主要分布在大同鎮北部。普查儲量為841萬噸,蒙脫石含量為78.4%,屬大型礦床。
  8. 石煤主要分布在石轉、流水、瀛湖鎮等地。儲量9500萬噸。石煤發熱量3000—4000卡/克。
  9. 灰岩早陽鄉丁河礦為大型礦床,水泥灰岩儲量7000萬噸,電石灰岩儲量500萬噸。
  10. 有大型礦1個、礦點1個。主要分布在洪山鎮一帶,儲量為7310萬噸,折P2O5為731萬噸。精品礦位33.6%。

人口

15世紀和17世紀,大批流民進入秦巴山中墾殖,漢濱區人口漸增,經濟復甦。清乾隆、嘉慶時期的人口,由12.9萬人增加到20.4萬人;晚清時,人口又大量減少。民國時期,基本是在徘徊中緩慢恢復,至1949年達39.08萬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漢濱區人口39年增長1.14倍,年平均增加11415人;其中1963~1973年,平均每年出生19646人,年平均增長率21.5‰,為解放後第二個人口生育高峰。1964年出生率高達41.5‰,自然增長率25.66‰。實行計畫生育後,經過20多年的努力,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在1978年以後逐漸下降,1980年、1983年分別降到7.6‰和7.3‰,漢濱區1976~1985年少出生13.7萬人。1986年進入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後,人口自然增長率抬升為12.7‰,1987年達14.16‰。
據《安康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漢濱區人口數達870126人,人口占安康市的比重由2000年的32.27%上升至2010年的33.09%。
截至2017年末,漢濱區常住人口88.0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8.53萬人,占55.1%;鄉村人口39.51萬人,占44.9%。全年人口出生率9.4‰,死亡率6.28‰,自然增長率3.13‰。截至2017年末,漢濱區轄區戶籍總人口101.2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4.77萬人,鄉村人口56.52萬人,暫住人口1.7萬人。漢濱區(不含高新區、恆口示範區)戶籍總人口77.8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4.64萬人,鄉村人口43.24萬人。

經濟

綜合

2017年,漢濱區生產總值290.92億元,比2016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74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126.58億元,增長11.6%;第三產業增加值139.6億元,增長7.4%。三次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5:43.5:48。人均生產總值達33076元,增長8.7%。
2017年,漢濱區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51.78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2%。
  • 財政
截至2017年末,漢濱區財政總收入23.11億元,比2016年增長1.7%,其中,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02億元,下降1.3%。財政一般預算支出52.88億元,比2016年增長3.7%。

第一產業

漢濱區蠶桑、中藥材、魔芋、優質米等優勢產業基地面積達到40萬畝。蠶絲綢有限公司、秦東魔芋有限公司、天寶集團等一批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初具規模。
在漢濱區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及其它作物三大類,穀類、豆類、薯類、油料、菸草、蔬菜、瓜類、藥材、牧草等10小類。計13種,170多個品種。
  1. 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薯類、豆類為主,作物布局夏秋兼顧,以秋為主。占糧食作物總面積65%以上。在秋作物中又以水稻玉米為主,分別占糧食作物面積20%、40%,水稻、玉米總產分別占秋糧總產33%和45%。
  2. 經濟作物:以油科(油菜籽、芝麻、花生)蔬菜、瓜類、菸草及藥材為主,在布局上分別占經濟作物總面積的47%、15%、3%、13%、22%。近些年,隨著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經濟作物面積呈上升趨勢。在油料作物中,油菜籽占油料作物的80%以上,其次是芝麻、花生。
  3. 其它作物:主要是綠肥、棉花、喬麥等,面積較小,產量水平較低。
2017年,漢濱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2.15億元,比2016年增長4.9%。其中:農業產值25.27億元,增長6.7%;林業產值2.47億元,增長9.9%;牧業產值11.34億元,增長0.9%;漁業產值2.05億元,增長0.8%。
2017年,漢濱區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5.23億元,比2016年增長4.9%。其中:農業增加值16.26億元,增長6.5%;林業增加值1.17億元,增長10.5%;牧業增加值6.03億元,增長0.7%;漁業增加值1.28億元,增長1.0%。

第二產業

  • 工業
2017年,漢濱區全部工業增加值79.48億元,比2016年增長15.4%,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77.44億元,比上年增長15.7%。轄區規模工業總產值286.88億元,增長21%,其中:高新區規模工業總產值125.73億元,增長27.8%;中省市規模工業總產值25.48億元,增長12.8%;區屬規模工業總產值135.67億元,增長16.8%。
2017年,漢濱區規模工業銷售產值280.36億元,比2016年增長20.4%,其中:高新區規模工業銷售產值124.86億元,增長27.9%;中省市規模工業銷售產值25.48億元,增長12.8%;區屬規模工業銷售產值130.02億元,增長15.4%。
2017年,漢濱區規模工業中五大支柱工業(清潔能源、富硒食品、新型材料、裝備製造、生物化工)總產值254.45億元,占轄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的88.7%,占比大,發展較快。
截至2017年末,漢濱區規模工業企業達到145戶(含陝西硒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其中,高新區58戶,中省市4戶,區屬83戶。轄區產值過億元企業達73戶,其中,當年新增產值過億元企業17戶。轄區新增規模工業企業32戶,其中:漢濱區14戶,高新區15戶,恆口示範區1戶,瀛湖旅遊區2戶。
  • 建築業
2017年,漢濱區全部建築業增加值47.1億元,比2016年增長5.6%。轄區資質以上建築業總產值100.85億元, 比上年增長24.3%。房屋施工面積880.36萬平方米,比2016年增長9.3%,其中,新開工面積308.32萬平方米,增長13%;房屋竣工面積177.08萬平方米,比2016年下降9.3%。
截至2017年末,漢濱區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達82戶,其中:漢濱區75戶,高新區7戶。當年轄區新增建築業企業7戶。

第三產業

2017年,漢濱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2億元,比2016年增長13.5%。其中:城鎮零售額128.59億元,增長14.9%;鄉村零售額3.61億元,下降20.8%。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累計實現零售額81.6億元,增長9.7%。其中:限上批發業零售額25.49億元,增長14.9%,零售業零售額64.86億元,增長15.7%;限上住宿業零售額0.43億元,增長15.6%,餐飲業零售額4.25億元,下降2.7%。
截至2017年末,漢濱區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達235戶,其中:批發業51戶(漢濱區45戶),零售業97戶(漢濱區66戶),住宿業27戶(漢濱區26戶),餐飲業60戶(漢濱區53戶)。當年轄區新增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62戶,其中:漢濱區新增48戶,高新區12戶,恆口示範區2戶。
  • 金融
截至2017年末,漢濱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91.31億元,比2016年增長14.1%,其中,儲蓄存款餘額335.4億元,增長13.7%。各項貸款餘額343.74億元,比2016年增長12%。

交通運輸

漢濱區有西康高速公路(包茂高速西安段到安康段) ,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境內相繼有七條高速即將建成。漢白公路(316國道)及恆(口)葉(坪)、安(康)嵐(皋)、恆紫(陽)、安旬(陽)等支線公路。水運在漢濱區也有一定地位。陽安、襄渝、西康三條鐵路在漢濱區相交,安(康)常(州)鐵路在規劃中。是溝通中國西北、西南、中南的重要交通樞紐。此外,還開闢有通往西安、武漢的民用航空,安康新機場(富強機場) 即將開工。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末,漢濱區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9.13%,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9.07%,有線電視入戶率32.03%,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105.045千冊(件)。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漢濱區有普通高等學校2所,全年共招收普通本專科學生5658人,其中,本科3169人;在校學生數22491人,其中本科10828人;畢業生人數6719人,其中,本科2711人;專任教師919人。
截至2017年末,漢濱區有中等職業學校5所,普通中學71所,國小121所,幼稚園189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末,漢濱區有醫療衛生機構108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59個,婦幼保健院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個,診所(衛生所、醫務所)161個。床位數6131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5891張。衛生技術人員數7363人,其中:醫院、衛生院5891人,婦幼保健院259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05人。嬰兒死亡率為2.1‰。2017年,漢濱區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達74.97萬人。

旅遊

漢濱區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兩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6個;已開放的寺廟道觀40處;已發現的古建築38處,古文化遺址86處,古墓葬316處;已開放的石碑、石碣400餘件,珍貴文物近百種。區境涉外參觀的經濟、科技、教育單位20餘個。
漢濱區境內可資開發的自然景觀18處,人文景觀22處,古文化遺址86處,珍貴文物50餘種,珍貴典籍19種。開發前景可觀的江河有漢江越河恆河;風景山有牛山、天柱山、王莽山、鳳凰山;關隘要塞有牛蹄嶺、鐵嶺關、車廂峽等。此外,還有雙龍橋瀑布、巍風千佛洞、東鎮蓮花洞等。

城市榮譽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