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民間小調

漢族民間小調一般指流行於城鎮集市的民間歌舞小曲。經過歷代的流傳﹐在藝術上經過較多的加工﹐具有結構均衡﹑節奏規整﹑曲調細膩﹑婉柔等特點。民間俗稱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謠﹑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時調﹑絲調﹑絲弦等。09年入選第三批國家非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族民間小調
  • 屬性:民間歌舞小曲
簡介,分布,發展,

簡介

小調又稱“小曲”、“俚曲”、“時調”等,是人們在勞動之餘,日常生活當中以及婚喪節慶用以抒發情懷、娛樂消遣的民歌。因有職業藝人與半職業藝人的傳唱,並和曲藝、戲曲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因而加工提煉的成分較多,詞、曲即興性少,較定型化,藝術上較為成熟和完善。所以小調相對來說流傳面較廣,遍及城市和鄉鎮,其內容廣泛涉及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農村小調以反映農村日常生活,特別是反映農村婦女的愛情、婚姻生活者居多;城市小調則涉及城鎮小手工業者、商人、市民和處於社會底層的妓女、乞丐等的生活,以及娛樂嬉戲、自然風光、生活知識、民間故事等。小調錶現感情細膩曲折,形式較規整,表現手法豐富多樣。按照內容的不同,可以將小調分為抒情歌、詼諧歌、兒歌和風俗歌四類。
一曲多段詞,常採用四季、五更、十二時等時序體,多側面、較細緻的陳述內容。為適應多段詞的需要,其曲調則概括、凝鍊地表達某種情緒(或柔美、或哀怨、或歡快),曲調性強、旋律流暢、婉轉曲折,旋律線豐富多變,表現力強。

分布

小調的分布相當廣泛,幾乎遍及中國大多數漢族地區。其中﹐又以黃河下游的山東﹑河北﹐長江下游的江蘇等地在數量和品類上更具有代表性。
小調在流傳過程中,其曲調由於歌者的個性、審美習慣﹑填配新詞﹑唱法不同等發生不同程度的變異,因而形成不同的變體以及蘊含著不同的情緒和表現性能。例如《孟姜女》與《梳妝檯》、《十杯酒》﹑《哭七七》;《無錫景》與《探清水河》;《剪靛花》與《碼頭調》﹑《放風箏》﹑《四季歌》等,相互之間既保持著承傳的派生關係,又自成一曲,各有特色。一般情況下,一首小調流傳的地區愈廣和時間愈久﹐其變體就愈多;而且,各種變體與原歌的關係也是有遠有近,紛雜而多樣。

發展

小調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詩經》中的某些敘事性篇章,已經孕育了這一體裁的某些因素。漢代的相和歌就是用絲竹伴奏的歌唱形式﹐同徒歌謠(清唱一類的歌)有明顯不同,相和歌可以說是小調的源頭之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民間出現了《子夜四時歌》﹑《從軍五更轉》﹑《月節折楊柳歌》等時序體的樂府民歌﹐從中可以看到後世傳播較廣的幾種傳統小調﹐如四季﹑五更﹑十二月的體式結構原則。至隋﹑唐之際,有更多的民歌得到選擇﹑提煉﹐而成為說唱﹑歌舞演出的一部分,稱為曲子,它也是小調體裁的早期形式。宋﹑元之後,伴隨著中國城鎮經濟的日益繁榮,小調也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成熟階段。一方面﹐從廣大農村傳入城市的許多民歌曲調經藝人演唱﹑加工而變為小調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元代興起的小令﹑散套﹐在傳播過程中﹐為適應市民階層的需要而逐漸同體式嚴格的南北曲分道揚鑣,變為一種通俗易懂﹑流暢優美﹑仍保留著曲牌名稱的小曲。這部分小曲匯入小調,使其更加豐富多彩。明﹑清時期,在一部分文人學士中興起了編纂民歌唱詞專輯的風氣。據統計清中葉時,已刊印的俗曲就有6044種(見劉復﹑李家瑞﹕《中國俗曲總目稿》)。其中大多數屬於小調體裁。影響較大的刊本有《霓裳續譜》﹑《白雪遺音》﹑《時尚南北小調萬花小曲》﹑《粵風》﹑《粵謳》等。
漢族民間小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