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鼓道情

漁鼓道情

漁鼓道情又稱梆梆筒子,是一種安徽省的漢族戲曲劇種。敲打漁鼓配上說唱,就成了漁鼓道情這種演藝形式。漁鼓從清末開始盛行,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長的竹筒,蒙上豬護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發出響音說唱。一人邊演唱邊伴奏,右手拍擊漁鼓,左手敲擊竹板作為伴奏。流行於中國民間社會,作為一種宣揚道家思想的漢族說唱藝術,是道教濟世度人的教化方式和傳播道教教義思想的通俗說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漁鼓道情
  • 批准時間:2011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Ⅴ-105
  • 遺產類型:曲藝
  • 申報地區:安徽省蕭縣
簡介,演唱形式,歷史源流,傳承意義,

簡介

漁鼓道情又稱梆梆筒子,是一種安徽省的漢族戲曲劇種。敲打漁鼓配上說唱,就成了漁鼓道情這種演藝形式。漁鼓從清末開始盛行,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長的竹筒,蒙上豬護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發出響音說唱。一人邊演唱邊伴奏,右手拍擊漁鼓,左手敲擊竹板作為伴奏。流行於中國民間社會,作為一種宣揚道家思想的漢族說唱藝術,是道教濟世度人的教化方式和傳播道教教義思想的通俗說唱。

演唱形式

漁鼓是漁民自娛自樂的一種藝術形式。說唱形式是以群體坐唱為主,也有單人唱,雙人唱的。音樂 節奏節拍變化十分靈活, 4/4 , 3/4 的拍節交替出現,音樂極賦特性。其板式包含 “慢板”、 “平板” 、“數板” 、“三拔氣”、“韻白”、“便白”、“上場引子”、“上場詩”等。

歷史源流

“道情”為太康特有劇種,始於明末清初,源於道教的歌”,因道士唱樂歌時配以漁鼓伴奏,故古稱漁鼓道情,明清時即在皖北地區流傳,和安徽阜陽一帶漢族民間小調“鶯歌柳”融合後形成曲藝說唱藝術,清代後期(1860年左右),從沈丘鄲城一帶傳入西華杞縣太康
道情流行於中國民間社會,作為一種宣揚道家思想的漢族說唱藝術,是道教濟世度人的教化方式和傳播道教教義思想的通俗說唱。本文通過史籍道經中相關資料的詳細考察,認為道情早在五代時期就已產生,道士唱道情旨在宣揚道教之“道”。道情藝術是道教民間化的產物,宋元明清道士文士的道情創作,反映出道教對中國俗文學的影響,也顯示在中國漢族信仰體系中道教的主導地位。
漁鼓是一種板腔體曲藝形式,起源於清朝乾隆晚期, 相傳由一位因災荒而流落於鹽窪地帶的外鄉漁鼓藝人所傳授,之後不斷汲取當地民歌小調的營養和精華,逐步發展演變成為一個節奏明快,曲調舒暢,極具濃郁鄉土氣息的獨特曲種,是全國26個曲種之一。
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承意義

漁鼓道情劇目豐富,貼近百姓,鄉土氣息濃郁,是古老而珍稀的劇種。亟待繼承與發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