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亭記(宋代蘇舜欽文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滄浪亭記》是宋代文人蘇舜欽創作的一篇散文。作者模仿了柳宗元的文章的基本格調和具體表現方式,並在文字中融入了個人獨特的體驗,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心態,把大段議論引入文中,更顯出宋人散文特有的理性風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滄浪亭記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蘇舜欽
  • 作品出處:《蘇學士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滄浪亭1
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2,始僦舍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也。
一日過郡學3,東顧草樹郁然4,崇阜廣水5,不類乎城中。並水得微徑於雜花修竹之間6。東趨數百步,有棄地,縱廣合五六十尋7,三向皆水也。槓之南8,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訪諸舊老,雲錢氏有國9,近戚孫承祐之池館也10。坳隆勝勢,遺意尚存。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亭北碕11,號“滄浪” 焉。前竹後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乾12,光影會合於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
予時榜小舟13,幅巾以往14,至則洒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15,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動物耳16。情橫於內而性伏,必外寓於物而後遣17。寓久則溺,以為當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18。惟仕宦溺人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於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19。予既廢而獲斯境,安於沖曠20,不與眾驅,因之復能乎內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閔萬古21。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為勝焉22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滄浪亭:在今江蘇蘇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為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的花園。五代末此處為吳軍節度使孫承祐的別墅。北宋慶曆年間為蘇舜欽購得,在園內建滄浪亭,後以亭名為園名。
  2. 吳中:今江蘇省,大致相當於春秋時吳國地方。
  3. 過:拜訪。郡學:蘇州府學宮,舊址在今蘇州市南,滄浪亭就在其東面,郡國的最高學府。
  4. 顧:看。郁然:樹木等繁盛的樣子。
  5. 崇阜(fù):高山。
  6. 並(bàng)水:沿水而行。並,通“傍”《漢書·武帝紀》“遂北至琅邪並海”顏師古註:“‘並’,讀曰‘傍’。傍,依也。”
  7. 尋:長度單位。
  8. 槓:獨木橋。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凡獨木者曰槓,駢木者曰橋。”
  9. 錢氏有國:指五代十國時錢鏐建立的吳越國。
  10. 孫承祐:吳越王錢俶的小舅子,任節度使,鎮守蘇州,在蘇州大建園亭。
  11. 北碕(qí):北邊曲岸上。
  12. 川:水流。
  13. 榜:船槳,借指船,這裡作動詞用,意為駕船。
  14. 幅巾:古代男子以一幅絹束頭髮,稱為幅巾,這裡表示閒散者的裝束。
  15. 錙(zī)珠: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
  16. 動物:受外物所感而動。
  17. “情橫”兩句:意即感情充塞在內心而天性抑伏,必定要寓寄於外物而後得到排遣。
  18. “寓久”四句:意為感情寄寓於某事物一長久,就會認為理所當然,如果沒有勝過它的事物去替換,就會悲哀而無法排解。
  19. 自勝之道:克制自己、戰勝自己的辦法。
  20. 沖曠:沖淡曠遠,這裡既指滄浪亭的空曠遼闊的環境,也兼指淡泊曠適的心境。
  21. “因之”三句:意即對於內外失得的本源,內心深有所得,因而對萬古以來久溺仕宦者感到可笑可憫。內,指情性。外,指情所寓之物。失,指前文所言“寓久則溺”的情況。得,指能“勝是而易之”。閔,同“憫”,悲憫。
  22. 用是以為勝焉:意即把滄浪亭作為戰勝仕宦之物,使自己從所溺之中解脫出來。

白話譯文

我因獲罪而被貶為庶人,沒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吳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時值盛夏非常炎熱,土房子都很狹小,不能呼氣,想到高爽空曠僻靜的地方,來舒展心胸,沒有能找到。
一天拜訪學宮,向東看到草樹鬱鬱蔥蔥,高高的碼頭寬闊的水面,不像在城裡。循著水邊雜花修竹掩映的小徑,向東走數百步,有一塊荒地,方圓約六十尋,三面臨水。小橋的南面更加開闊,旁邊沒有民房,四周林木環繞遮蔽,詢問年老的人,說:“是吳越國王的貴戚孫承祐的廢園。”從高高低低的地勢上還約略可以看出當年的遺蹟。我喜愛這地方,來回地走,最後用錢四萬購得,在北面構築亭子,叫“滄浪”。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沒有窮盡,澄澈的小河翠綠的竹子,陽光、陰影在門窗之間交錯相接,尤其是在有風有月的時候更宜人美麗。
我常常乘著小船,穿著輕便的衣服到亭上遊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樂忘記回去,或把酒賦詩,或仰天長嘯,即使是隱士也不來這裡,只與魚、鳥同樂。形體已然安適,神思中就沒有了煩惱;所聽所聞都是至純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回過頭來反思以前的名利場,每天與細小的利害得失相計較,同這樣的情趣相比較,不是太庸俗了嗎!
唉!人本來會受外物影響而感動。情感充塞在內心而性情壓抑,一定要借外物來排遣,停留時間久了就沉溺,認為當然;不超越這而換一種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開。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場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憂悶致死,都是因為沒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雖已經被貶卻獲得這樣的勝境,安於沖淡曠遠,不與眾人一道鑽營,因此又能夠使我的內心和形體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憫萬古。尚且沒有忘記內心的主宰,自認為已經超脫了。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是蘇舜欽遭受政治上的沉重打擊以後所作的。慶曆四年(1044),進奏院祠神之日,蘇舜欽作為集賢校理監進奏院,循前例以賣舊公文紙的錢宴請同僚賓客。當時朝中的保守派御史中丞王拱辰等,對宰相杜衍、參知政事范仲淹、樞密副使富弼等人力圖改革弊政之舉心懷不滿;而蘇舜欽得范仲淹薦舉,又是杜衍之婿,因而保守派抓住這件事,借題發揮,彈劾他監主自盜,結果,蘇舜欽被罷去官職,在席的有十餘人被逐出朝。區區一件小事,竟得如此嚴懲,蘇舜欽激憤不己,他帶著心靈上的創痛,流寓蘇州,不久,在城南營建滄浪亭,並寫下了這篇文章。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篇文章雖為記亭而作,但蘇舜欽更藉此抒發胸中丘壑,因而滄浪亭作為一種精神寄託,在文中成為推進內容發展的關鍵。文章總體不僅敘事寫景,更有抒情議論;文章各個部分不僅作現狀的描述,更注重於表現事件和思維的發展過程。總之,文章的布局及表現方式都出於抒寫感情的需要,這篇文字真實地記錄了一個橫遭迫害的文人的心靈歷程。
文章第一部分重在記敘,但在寫構亭之前,以主要筆墨敘述了一個對高爽虛辟之地由“思得”、“不可得”而終於“得之”的過程。士居偏狹不能出氣,欲得高爽之地。這與其說是感官上的需要,不如說更是心理上的需要。因而,對寓居之地的尋求,正是作者心理情態的反映。它說明,憤懣和抑鬱長久沉重地壓在作者的心頭,但他又不甘被苦悶壓倒,力圖從這一精神狀態中解脫出來。和他以前的許多文人一樣,他也只能從政治環境轉向大自然,從山水草木中獲取感情的補償。而孫承祐所遺下的池館,以它環境之美,以它“旁無民居”的幽僻,讓作者一下子捕獲到了與其心靈所需相契之點。這一段寫景,作者採用移步換景的表現方法,以“顧”、“得”、“趨”等字真切地寫出了他被自然環境深深吸引的情態。而對於具體築亭之事文中僅以“構亭北碕”一語帶過。亭名“滄浪”,取義於先秦民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歌詞寓含著洗濯政治污濁之意,但作者也無意在這點上展開,因為當他把大量筆墨用於抒情議論時,亭名的這一層含義已不言而喻,不需再贅述了。
這一佳地既然是作者在心情鬱悶的情況下努力求索所致,因而他抒寫自己從中獲得的情趣,決非一般的賞心悅目。他一方面極寫內心的舒坦自在,強調了他與大自然的息息相通;另一方面,與上文“旁無民居”之語相呼應,再次強調了連野老也不至的寧靜。這顯然不同於陶淵明,“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二首》)那種鄉居生活的樂趣。這是蘇舜欽從他蒙受不白之冤的經歷出發而產生的特殊心態。這種不僅要擺脫政事,甚至要擺脫一切人間往來唯與“魚鳥共樂”的極端追求,是他心理上對黑暗現實所作出的逆向反應。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再次說明,這次政治打擊在蘇舜欽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沉重印記。
接著,文意深入一層。如果說,以上所寫主要表現了“形骸既適則神不煩”。那么,隨之提出的“觀聽無邪則道以明”,則表明作者從對景色的沉迷轉為清醒的反思和冷靜的自責:這充分說明,作者現時的感情狀態固然是受大自然的感染而成,卻又是主觀追求和自覺體驗的結果,是有意識的心理調整,而渾濁醜惡的官場紛爭和美好寧靜的大自然兩相對照,尤覺今日閒逸自在的可貴,也就更能實現他所需要的心理平衡。文章的最後部分,從對往事的“返思”再上升到理性的思考,這是由個人的遭遇而引出的在普遍意義上對人生處世問題的探討,但即便如此,其中仍充滿作者自己的感情體驗。他體會到“惟仕宦溺人為至深”,並坦率地表示,自己被廢,並重新尋求到寄寓感情之物有了這兩個外界條件,才使他有可能清醒地認識到內外得失之原,也才能從對仕宦的沉溺中完全得以解脫。作者的這一自我剖析是很客觀,也是很深刻的。像蘇舜欽這樣的封建知識分子,要從精神上擺脫仕宦的羈縛,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需要經歷一個心靈搏鬥的艱苦過程。這段文字反覆出現一個“勝”字,顯現出不同精神力量的較量,這正是作者自我感受在文字上的反映。然而,這種解脫畢竟是在無奈的情況下對現實的消極反抗。事實上,封建社會中沒有幾個失意文人能以這樣的感情寄託方式獲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這篇文章清晰地留下了作者仿效柳宗元永州山水遊記的痕跡。文章的基本格調和具體表現方式,與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西小丘記》等篇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作者並非作簡單的模仿,而在文字中融入了個人獨特的體驗,反映了他自己的心態,特別是把大段議論引入文中,更顯出宋人散文特有的理性風格。

名家點評

清代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忽為大雲庵,忽為滄浪亭,時時變易,已足喚醒世人。中間一段點綴,憑弔之感,黯然動色。至末一轉,言士之垂名不朽者,固自有在,而不在乎亭之猶存,此意開人知識不淺。
清代過珙《古文評註》:文致曲折淋漓,大蘇集中最多此種。
清代程潤德《古文集解》:俯昂憑弔,慷慨無窮,大有盧陵筆意。今中丞宋撫軍捐俸重修此亭,其旁踵事增華,益加壯麗,吳之名流鹹觴詠於此焉。風流相賞,千載感召,有以哉!

作者簡介

蘇舜欽(1008—1048年),宋詩人。字子美,號滄浪翁,參知政事蘇易簡之孫。綿州鹽泉(今四川綿陽東)人,遷居開封。祐進士。曾任大理評事。慶曆中,范仲淹薦為集賢校理、監進奏院。岳父同平章事兼樞密使杜衍,支持范仲淹改革,他遭反對派傾陷,被勤除名,退居蘇州滄浪亭,以詩文寄託憤懣。詩與梅堯臣齊名,風格豪健。文多論政之作,辭氣慷慨激切。又工書法。著有《蘇學士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