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宮

關渡宮

關渡宮緣於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天后宮,時有台灣信徒分得湄洲天后的兩尊聖母 (即媽祖)金像,請回台北祀奉,並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台北市西北角的淡水河人海處修建廟觀供奉,稱為“關渡祖宮”;1922年被日本人燒毀,後原地重建,更名為“關渡宮”;1953年又大興重修,才有今日之規模。該廟正殿供媽祖,左殿供菩薩,右殿供文昌。關渡一帶篤信媽祖,大凡民間婚喪喜慶、消災祈福、驅魔避邪均要祈求媽祖護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關渡宮
  • 地理位置:福建省莆田市
  • 氣候類型: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重修:1953年
發展歷史,建築特徵,主要景點,

發展歷史

關渡宮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為台灣北部最古老的媽袓廟,是一座以佛教為禮,以道教為用之宗教聖地,關渡宮為台灣三大媽祖廟之一,來自各地參拜之人潮絡繹不絕;關渡宮與鹿港的‘天后宮’、北港的‘朝天宮’並稱為台灣三大媽祖宮。在公元1661年創立,因為位於靈山山頂,原稱靈山廟,嘉慶17年三次修建為現址,題匾‘關渡祖宮’又於日本大正11年,公元1921年重修,易名為關渡宮。關渡宮的祭典日期則是每年農曆3月23,在元宵燈和中元節普渡也是年度大事,觀光人潮人山人海,關渡宮也為攤販小吃帶來滾滾錢潮。
關渡宮
“關渡”是由凱達格蘭族語“Kantou”而來,西班牙文獻中則記為“Casidor”;另因發音語系不同,故產生多整別稱,常見有“甘答”、“乾豆”、“乾豆”、“肩脰”、“墘竇”和“官渡”等,基本上是由平埔族語所音譯而來。直到乾隆25年(1760)續修《台灣府志》時,始出現“關渡”;日治時代一度改稱為“江頭”,但是光復後又恢復成“關渡”,並沿用至今。
據《諸羅縣誌》所記,關渡宮創於康熙51年(1712),謂:“天妃廟:一在外九莊笨港街。三十九年,居民合建。一在鹹水港街。五十五年,居民合建。一在淡水乾豆門。五十一年,通事賴科鳩眾建。”關渡宮是台南以北歷史僅次於北港朝天宮的媽祖廟,信徒遂有“南有北港媽,北有乾豆媽”的諺語流傳。鳩眾建廟的賴科是當時主管北台灣“大雞籠社”(基隆及北台灣沿海地區)原住民的通事,他的職權是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收取餉稅及指揮原住民從事勞役,故得以調度原住民從事關渡宮的創建工程。天妃廟初創落成,《諸羅縣誌》記載其熱鬧情形說:“靈山廟:在淡水乾豆門,前臨巨港,合峰仔峙、擺接東西二流與海潮匯,波瀾甚壯。康熙五十一年建廟,以祀天妃,落成之日,諸番並集。忽有巨魚數千隨潮而至,如拜禮然。須臾,乘潮復出於海,人皆稱異。”囿於物資有限與社會環境,僅以茅草做為屋頂、因陋就簡地籌建完成。
康熙51年是關渡宮建廟之年,是洋盜鄭盡心在淡水外海窺伺之時,關渡宮位居進出台北盆地要津,是當地住民信仰重鎮,主管官署諸羅縣更加重視其資訊蒐集功能,積極改善其硬體設施。康熙54年(1715),也就是草創後第三年,即被重新改建成木構瓦頂的新建築。縣令周鐘瑄不僅從嘉義跋涉數百公里,前來台北為重建的天妃廟題名“靈山”,還將關渡宮後山及臨台北湖埔地數十甲,授予住持僧綿遠來招佃開墾收租,讓關渡宮得以永續經營下去。

建築特徵

由於關渡宮年代久遠,主殿的正面都是石牆為面,一面面雕滿了各個歷史故事,兩側的樓梯護欄都是用類似的石面浮雕,作品細膩;關渡宮殿前的石柱也都刻了蟠龍,加上石獅與壁雕,更為壯觀;進入關渡宮殿內,殿頂的藻井、斗拱、梁椽都有很豐富的雕塑、彩繪,實為藝術。由於關渡宮香火鼎盛,因此關渡宮不斷擴建,除聖母殿、觀音殿、文昌殿外並有古佛洞,廣渡寺、鼓樓、鐘樓等。

主要景點

關渡宮的夕陽也是讓人驚艷的景觀,登上山頂遠眺關渡沼澤濕地風光旖旎,即可印證享譽百年的關渡夕照,搏得全台八景之一的美譽可非浪得虛名;另外,關渡宮右邊是一個約80公尺長的古佛洞,在入口處有鎮洞寶臼,進入洞內,兩旁有28天王像,走到後頭,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她的千手千眼代表的是普渡眾生;繼續往前步行就是古佛洞的出口,這樣的旅遊路線也是不錯的鄰近景點旅遊的行程安排。
淡水河流域有二處明顯的口門,分別為圓山、關渡。後者所在為第二重水口,由於東北、西南向大屯山系岩層(大屯山火山噴發堆疊出的火山體)走勢直伸入淡水河,另一端則是觀音山系的獅子頭山,其介面恰為金山斷層往西南山腳斷層和新莊斷層連線位置,右側盆地水平堆積物則是落於褶曲第三系沉積岩之上(屬第四系沉積層),淡水河穿越斷層岩出海,留下“關渡口門”特殊地景。
關渡宮前有中港河,是由貴仔坑溪、水磨坑溪二支流匯聚而成,為關渡平原主要水源。然早期開墾水利設施不足,故經歷了一段荒埔至水田時期,經過鄉民合作開鑿埤塘,關渡一帶出現了許多灌溉用的大埤塘。直至十九世紀初期,整個關渡平原已有八仙圳、水磨坑圳等圳路,奠定了關渡平原的稻田景觀基礎。
其中位於關渡宮左前方河岸有一座創設於1952年排水門(水閘),當時稱作“關渡排水門”。有此設備是為解決關渡海潮問題,每遇潮水漲浸時,關渡中港溪上游貴子坑溪、水磨坑溪一帶(今一德里、八仙里)約五百餘公頃的稻田便經常發生鹽害,尤其在夏令時節,災後因積水無法順利排出水,導致田中的稻子因浸泡過久,損失嚴重,為解決水患災害,興建一座可以阻隔淡水河漲潮時河水侵入氾濫的水閘門(三連式大排水門)。
爾後,政府為解決台北盆地水患問題,執行了“關渡隘口拓寬”,以及“基隆河截彎取直”二項工程。但拓寬後進而造成大批水田鹽化,徹底改變漢人二、三百年來水田景觀,關渡平原在淡水河、基隆河及潮汐現象的互動作用下,逐漸形成兼具河岸濕地、平原濕地及河口濕地特色的混合型濕地,也促成了豐富而多樣的生物系統。然農民在無法耕作的情形下,陸續出售田地給垃圾傾倒業者,造成了候鳥及生態的大災難,經民眾強烈抗爭後,終於1996年成立了關渡平原自然保留區,亦即今日“關渡自然公園”。
因關渡獨特地隘口地形,不僅展現於水流、地質地景變化上,同時也影響了天候的特徵。由於地形造成風向臨時改變,船隻應變不及,加之河流航道多變,經常發生翻船事件。反之,就風水而言,關渡宮位處大屯山脈的象鼻穴上,風水絕佳,香火鼎盛,綿延數百年而不衰。水口為風水中重要的地景元素,意味財源與官途,一般可分成天門、地戶,天門開且地戶閉,方能聚氣,從而使得財源滾滾、人丁興旺。遷址後的關渡宮臨水而立,坐西北向東南,回望台北盆地,為眾水朝拱,生氣聚合格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