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侯祠

《游武侯祠》是傑出的無產積極革命家董必武於1958年10月遊覽成都武侯祠有感而寫下的詩作。詩中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不凡的人格魅力和敬仰之情,寄託了詩人心底無限的歷史慨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游武侯祠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董必武詩選》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董必武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游武侯祠
武侯祠宇在①,瞻仰致微忱②。
淡泊緣情熱③,勤劬獨意深④。
蒼鷹神凜凜⑤,翠柏氣森森⑥。
時代將人限,徒為梁甫吟⑦。

注釋譯文

①武侯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西晉末年十六國李雄為紀念蜀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而建造。祠內古柏蒼鬱,殿宇高大華美。
②微忱:千次。猶言微薄的心意。
③淡泊:恬淡寡慾。曹植《蟬賦》:“實淡泊而寡慾兮,獨哈樂而長吟。”諸葛亮《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緣:因為。
④勤劬:勤勞。
⑤凜凜:可敬可畏的樣子。
⑥森森:形容陰森岑寂。
梁甫吟:樂府楚調曲名,現在存有古辭,寫齊相晏嬰以二桃殺三士的故事,傳為諸葛亮所作。

作品鑑賞

“武侯祠宇在,瞻仰致微忱。”這兩句把詩人來武侯祠的動機和心情點出來:瞻仰歷史偉人諸葛亮以表達微薄的心意。頷聯概括詩人所敬仰的諸葛亮的品格和志趣:“淡泊緣情熱,勤劬獨意深。”前一句是說,諸葛亮的恬淡寡慾是因為他有統一中原的遠大志向。《隆中對》就是他這一志向的具體展示。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所說的“非淡泊無以明志”,更是這句詩的很好的註腳。最後一句與前一句的意思緊密相聯:諸葛亮如此勤勉辛勞,是由於他思考謀慮得異常深遠。即是說,他所思考謀慮的,不是一般的問題,而是統一中原的大問題。諸葛亮畢生躬行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名言,不單是他忠君思想的反映,更滲透著他統一四分五裂的中國的巨大熱情與宏大志向。這兩句詩,就把諸葛亮之所以成為中華民族“智慧”和“品德”的楷模的非凡的人格、品質和志向,凝練含蓄、畫龍點睛地概括出來,足見作者藝術表現的深厚功力。頸聯是描繪、渲染瀰漫於武侯祠內的肅穆凜然的氣氛的:“蒼鷹神凜凜,翠柏氣森森。”蒼鷹神情凜然可畏,蓊鬱的古柏氣氛森嚴,給人一種肅穆、敬畏的感覺。表面是寫祠內氣氛,實則是寫人:烘托、渲染諸葛亮那充盈天地、使人肅然起敬的偉大人格和精神。前一聯是實寫,後一聯是虛寫;虛實相生,把諸葛亮超凡拔俗的人格、精神和詩人無限敬仰的情懷,凝練傳神、含蓄深沉地表現出來。尾句則是詩人對諸葛亮生不逢時的感嘆:“時代將人限,徒為梁甫吟。”是特定的歷史時代限制了諸葛亮,空有“梁甫吟”那樣的不世才德,而難得充分發揮與施展。“徒為”兩字,寄託著詩人無限的歷史慨嘆。

作者簡介

董必武(1885~1975),字用威。湖北黃安人。抗戰時期,曾任中共與國民黨談判的代表,國民參政會參政員,長期駐留重慶。一九四五年作為中國解放區的代表赴舊金山參加聯合國會議。有《董必武詩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