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詞語釋義)

匹夫(詞語釋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匹夫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pǐ fū,指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左傳·昭公六年》、《韓非子·有度》等均有相關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匹夫
  • 拼音:pǐ fū
  • 釋義: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
  • 出處:《左傳·昭公六年》等
拼音,引證詳解,相關辭彙,

拼音

pǐ fū

引證詳解

  1. 古代指平民中的(下士)男子,(東漢以後)亦泛指平民百姓。
    ①《左傳·昭公六年》:“匹夫為善,民猶則之,況國君乎?”
    ②《韓非子·有度》:“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③漢 班固白虎通·爵》:“庶人稱匹夫者,匹,偶也,與其妻為偶,陰陽相成之義也。”(從西漢開始就理解錯誤,,《左傳·哀公二年》:“畢萬,匹夫也,七戰皆獲,有馬百乘(原為“兩司馬”,升1馬車卒長,升5馬車旅長,升10馬車鄉長,升25馬車魏男爵師長,升50馬車霍子爵,升75馬車伯爵,升100馬車伯爵)”匹夫應該是指“兩司馬”,也就是士大夫里的最低一級下士)
    ④唐 劉德仁 《長門怨》詩:“早知雨露翻相誤,只插荊釵嫁匹夫。”
    ⑤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子魚能為我代言,乞念先君一脈,願留性命,長為匹夫死且不朽。”
    ⑥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若國朝之制,滿漢平等,漢人有才者,匹夫可以為宰相。”
  2. 獨夫,多指有勇無謀的人,含輕蔑意味。
    ①《孟子·梁惠王下》:“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士才能佩劍)
    ②宋 蘇軾 《留侯論》:“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
    ③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匹夫出言不遜!”
    ④清 昭槤《嘯亭雜錄·書光顯寺戰事》:“余素以豪傑待王,今乃知王直匹夫耳!”
  3. 指平常的人。
    ①《晉書·劉隗傳》:“夫嫡妻長子皆杖居廬,故 周景王 有三年之喪,既除而宴,《春秋》猶譏,況龕匹夫,暮宴朝祥,慢服之愆,宜肅喪紀之禮。請免龕官,削侯爵。”
    ②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記》:“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葉君健 《自由》三:“這倒不是單純為了友誼和對您的敬佩,也是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桑梓的利益,為了匹夫的責任。”
  4. 詈詞。猶言傢伙,東西。常用來指斥無知無識的人。多見於早期白話
    ①元劉時中 《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堪笑這沒見識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頑劣江湖伴侶。”
    ②《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髮跡》:“匹夫,造言欺我,合當斬首!”
    ③《說唐》第十六回:“這老匹夫,合當要死,待我出去斬了他。”

相關辭彙

  1. 匹夫之勇:指不用智謀、只憑個人血氣來做事的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